、一滴水可以活多久说课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1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迟子建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童话式散文的阅读与欣赏,理解散文的语言特点和审美意境。
2、通过文章的循环结构与叙事结构,理解当代散文家的独特生命观,珍爱生命。
重点与难点重点:散文语言的意境美难点:以一滴水为线索的回归式结构以及相应的暗喻教学方法与时间:学生阅读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2课时教学内容:一、背景介绍(一)作者介绍迟子建:当代女作家。
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专科学校。
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
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四百万余字。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等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之舞》等。
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本的《迟子建作品精华》。
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文等出版。
很多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是当代文坛产量较高,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
迟子建写小说有20年,出版了30多部书。
她是一个功力扎实又稳步前进的青年女作家。
她在审美上并不守旧,也不时髦。
她有较稳定的创作要求,逐渐形成一方独特的艺术天地。
她的小说除了有充实的社会生活内容外,还有引人向往的浓郁的北国风情,和令人陶醉的深厚的人间温情。
迟子建不但是一位高产的小说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
她所写散文的题材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的。
她的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共分六辑,由173篇美文组成。
自序是一首别致的诗《致爱人》:“你离去了/从此环绕我的河流/就是两条了/一条仍静静流淌在,我们故乡的窗外,夏天为云裁剪衣裳/秋天拥着一轮明月/听两岸的风声入禅,另一条在你现在居住的地方/那银河之水,已悄悄注入我的双眼……”。
迟子建以别出心裁的让人动容的语言,为全书唱出了凄美的序曲。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案这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中。
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做一滴水来看待,它的的确确就是一滴水。
最初发现它的人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不是在玫瑰园中发现它的,而是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草茎的叶脉上发现的。
那时雾已散去,阳光在透明的空气中飞舞。
她低头的一瞬发现了那滴水。
它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阳光将它照得通体透亮。
她在敛声屏气地盯着这滴水看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她的眼睛被水珠吸走了,这使她很惊讶。
我有三只眼睛,两只在脸上,一只在草叶上,她这样对自己说。
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那柔软的叶脉随之一抖,那滴水骨碌一下便滑落了。
她的第三只眼睛也随之消失了。
她便蹲下身子寻找那滴水,她太难过了,因为在此之前她从未发现过如此美的事物。
然而那滴水却是难以寻觅了。
它去了哪里了?它死了吗?后来她发现那滴水去了泥土里,从此她便对泥土怀着深深的敬意。
人们在那片草地上开了荒,种上了稻谷,当沉甸甸的粮食蜕去了糠皮在她的指间矜持地散发出成熟的微笑时,她确信她看见了那滴水。
是那滴水滋养了金灿灿的稻谷,她在吃它们时,意识里便不停地闪现出凌晨叶脉上的那滴水,它盈盈欲动,晶莹剔透。
她吃着一滴水培育出来的稻谷一天天地长大了,有一个夏日的黄昏,她在蚊蚋的歌唱声中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女人,她看见体内流出的第一滴血时,确信那是几年以前那滴水在她体内作怪的结果。
她开始长高,发丝变得越来越光泽柔顺,胸脯也越来越丰满。
后来她嫁给了一个种地的男人。
她喜欢他的力气,而他则依恋她的柔情。
她怎么会有这么浓的柔情呢?她俯在男人的肩头老有说也说不尽的话,在夜晚时被男人搂在怀里就总也不想再出来,后来她明白是那滴水给予她的柔情。
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孩子,她的奶水真旺啊,如果不吃那滴水孕育出的稻米,她怎么会有这么鲜浓的奶水呢?后来她又接二连三地生孩子,她渐渐地老了,她在下田时常常眼花,即使阴雨绵绵的天气也觉得眼前阳光飞舞。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教学课时: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3. 提高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教具:一滴水图片、地球仪、PPT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滴水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一滴水有什么特点?”二、探究一滴水的生命(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一滴水的生命过程,引导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
2. 提问:“一滴水为什么会消失?它去了哪里?”引导幼儿思考水循环的过程。
三、地球上的水(5分钟)1. 教师展示地球仪,讲解地球上水的分布,让幼儿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
2.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节约用水?水资源的分布是否均匀?”引导幼儿思考节约用水的原因。
四、节约用水从我做起(5分钟)1. 教师讲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2.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2.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怎样让一滴水活得更久?”引导幼儿思考环境保护的意义。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践行节约用水的理念。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节约用水行为的实践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互动游戏:水资源大富翁(5分钟)游戏规则:1. 教师准备一张地图,标注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
2. 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掷骰子,根据骰子上的数字走到相应的地区。
3. 在每个地区,教师提问关于水资源的问题,幼儿答对即可获得相应的水资源卡片。
4. 比较各小组收集的水资源卡片数量,卡片越多,说明小组对水资源的认识越深刻。
七、手工制作:制作节水标志(5分钟)1. 教师分发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指导幼儿制作节水标志。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过程,节约用水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如何有效节约用水。
三、教学准备1. 教具:PPT、实验器材(水、杯子、热水、冰块等)。
2. 素材:相关环保资料、节水小窍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滴水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水的关注,提问:“一滴水可以活多久?”2. 讲解:介绍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解释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如热水蒸发、冰块融化等。
4. 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探讨水的三态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5. 节水教育:介绍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分享节水小窍门,如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
五、课后作业1. 调查家庭用水情况,提出节水建议。
2. 绘制水的三态变化图,加深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考虑学生的反馈,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 考虑教学方法的使用,看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风格。
八、教学拓展1. 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了解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可以让学生研究不同地区的节水措施,了解节水工作的现状和挑战。
九、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水、杯子、热水、冰块等)3. 相关环保资料4. 节水小窍门资料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2. 在实验环节,要确保学生的安全,指导他们正确操作。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对生命的理解一滴水可以活多久,这听起来像个哲学问题,实际上却可以带我们深深地思考生命的意义。
想象一下,你在炎炎夏日,口渴得快要冒烟,这时你发现了水,简直像发现了宝藏!那一滴水,虽然小,但却是生命的源泉。
没错,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随时随地都在默默支持着我们。
没有水,植物萎缩得像个干尸,动物也会干渴得直发慌。
生命仿佛就像一场拉锯战,水就是那个决定胜负的关键。
有人说,水是生命之源,但你有没有想过,水也可以是生命的启示。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的存在教会我们平衡与包容。
生活中,困难和挑战就像波涛汹涌的海洋,我们得学会在水中游泳,而不是沉没。
你知道吗?在一滴水里,蕴含着整个宇宙的奥秘。
它的旅程从天而降,流经山川河流,最终汇入大海。
这个过程就像人生,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再说说干旱的日子,缺水的时候,大家都像没头苍蝇一样忙乱。
记得有一次,朋友们聚会,结果没水可喝,大家就变得像失了魂一样。
水瓶里只剩一小口水,简直是“杯水车薪”。
可这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等待那一滴水的降临。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水的珍贵。
就像生活中的小确幸,有时候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
水还教会了我们互相依存的道理。
河流是水的舞台,鱼儿、鸟儿和树木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
缺了水,生态就像失去了灵魂,万物都显得无比苍白。
你有没有想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这水流,互相滋养,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彼此的支持,正如水流不能离开大地一样。
生活的滋味,正是在这份互相依赖中显现出来。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那种被水浇灌的快乐。
回想起童年,夏天和小伙伴们在小河边嬉戏,水花四溅,笑声不断。
那种无忧无虑的时光真是让人怀念。
每一滴水都是欢笑的音符,奏响了童年的乐章。
生命中的快乐,往往藏在那些简单的小事里。
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后,又化作无数的波浪,创造出美丽的风景。
水的魅力不止于此。
水的流动性就像生活的变幻无常,有时候让人感到无比惶恐。
迟子建《一滴水可以活多久》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这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中。
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作一滴水来看待,它的的确确就是一滴水。
最初发现它的人是这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不是在玫瑰园中发现它的,而是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青草的叶脉上发现的。
那时雾已散去,阳光在透明的空气中飞舞。
她低头的一瞬发现了那滴水。
它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阳光将它照得通体透亮。
她在敛声屏气地盯着这滴水看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她的眼睛被水珠吸走了,这使她很惊讶。
我有三只眼睛,两只在脸上,一只在草叶上,她这样对自己说。
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那柔软的叶脉随之一抖,那滴水骨碌一下便滑落了。
她的第三只眼睛也随之消失了。
她便蹲下身子寻找那滴水,她太难过了,因为在此之前她从未发现过如此美的事物。
然而,那滴水却是难以寻觅了。
它去了哪里了?它死了吗?后来她发现那滴水去了泥土里,从此她便对泥土怀着深深的敬意。
人们在那片草地上开了荒,种上了稻谷,当沉甸甸的粮食脱去了糠皮,在她的指间矜持地散发出成熟的微笑时,她确信她看见了那滴水。
是那滴水滋养了金灿灿的稻谷,她在吃它们时,意识里便不停地闪现出凌晨叶脉上的那滴水,它盈盈欲动,晶莹剔透。
她吃着一滴水培育出来的稻谷一天天地长大了,有一个夏日的黄昏,她在蚊蛾的歌唱声中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女人。
她开始长高,发丝变得越来越光泽柔顺。
后来,她嫁给了一个种地的男人。
她喜欢他的力气,而他则依恋她的柔情。
她怎么会有这么浓的柔情呢?她俯在男人的肩头老是有说不尽的话,后来她明白是那滴水给予了她柔情。
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孩子,孩子在她的哺育下长大。
后来,她又接二连三地生孩子,她渐渐地老了,她在下田时常常眼花,即使阴雨绵绵的天气也觉得眼前阳光飞舞。
她的子孙们却像搬树林一样茁壮地成长起来。
她开始抱怨那滴水,你为什么不再给予我青春、力量和柔情了呢?难道你真的死去了吗?她步履蹒跚地走向童年时去过的那片草地,如今那里已经是一片良田,入夜时田边的水洼里蛀声阵阵。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生命周期,知道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的循环过程,节约用水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水循环中各环节的作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一滴水的生命周期。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水循环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节水宣传资料。
3. 小组讨论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滴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一滴水可以活多久?2. 讲解水的循环过程:介绍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展示水循环的动画,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 小组讨论:一滴水在不同环节的生存时间。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水循环中各环节的作用,以及一滴水在每个环节中的生存时间。
5. 节约用水教育:介绍节约用水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6.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节约用水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学生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访问当地的水厂或者水源地,让学生亲眼见证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邀请水资源专家或者环保志愿者来校讲座,分享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经验和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案)第一章:一滴水的诞生教学目标:1. 了解一滴水的起源,知道水循环的过程。
2. 掌握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教学内容:1. 介绍一滴水的起源,从云层到地面。
2. 讲解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
3. 分析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
教学活动:1. 观看水的循环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2.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
第二章:一滴水的生命周期教学目标:1. 了解一滴水的生命周期,从落地到蒸发。
2. 掌握一滴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
教学内容:1. 讲解一滴水的生命周期,包括落地、渗透、流动等。
2. 分析一滴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如湖泊、土壤、城市等。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滴水的生命周期。
2.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一滴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表现。
2.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
第三章:一滴水的价值教学目标:1. 了解一滴水的重要性,知道水对人类和地球的作用。
2. 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一滴水的重要性,包括人类生活、农业、工业等。
2. 分析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一滴水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效果。
第四章:一滴水的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现状,知道水污染的原因。
2. 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水资源的现状,包括供需矛盾、水污染等。
2. 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包括工业、农业、生活等。
3. 讲解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如节约用水、防治污染等。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资源的现状和水污染的原因。
2.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学习保护水资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