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中施工应用与分析【摘要】预应力相关问题是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技术问题,虽然预应力具有一系列的使用有点,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也将导致严重的工程损失。
基于此,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对预应力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桥梁;预应力;施工;混凝土;张拉前言预应力技术是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技术,因其具有的能耗低、安全性高、自重轻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类公路桥梁工程中。
但是由于预应力施工尤其是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但是实践中,一些工程队伍并不具备预应力施工的专业素质,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一系列质量问题,从而影响了公路桥梁的工程质量。
所以,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有关单位应该加强对预应力施工的设计,选择专业性强和经验风度的施工队伍进行操作,以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各种病害,下文中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浅析。
1、预应力空心板梁张拉过程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1)先张法导致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常见的是由于在采用先张法对预应力空心板进行张拉的过程中,梁板的两端放张后顶底板中部附近无法承受张力而出现的裂缝,一般情况下这种裂缝表现为长度为一厘米到二点五厘米左右。
导致这种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一般是操作员的放张作业不规范,或者只从梁板的一侧放张导致的。
(2)后张法在采用后张法进行施工时,也容易产生类似的纵向裂缝,严重的还会导致梁端底板混凝土压裂破碎,严重的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有可能是因为在预应力施工的设计环节对周围的混凝土张拉时的受力情况的估计不足,其次,有可能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张拉动作过快,导致的混凝土受力不均匀;再次,还可能是因为在施工时使用的梁体混凝土的材料质量不合格,从而导致了锚垫板附近的混凝土密实程度不够,受到拉力而产生裂缝。
2、工字梁张拉过程梁体侧向扭曲、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原因(1)粱体产生侧向扭曲的原因根据我国目前工程构件的具体规格来看,工字粱一般情况下腹板厚度在十八公分到三十公分之间,而马蹄宽度大概在四十公分到六十公分之间。
试论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运用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建筑行业中的桥梁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为桥梁施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对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桥梁施工行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桥梁施工;预应力技术;运用;研究中图分类号:u445从实践来看,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技术具有强度高、刚度高、抗裂能力、强以及抗渗透能力强等特点,这对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桥梁施工及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对于桥梁施工作业而言,预应力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及施工效率,目前已成为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及其运用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预应力技术概述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主要是指通过该技术在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中的应用体现出来的,它是通过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建,促使混凝土结构体产生预应力,从而减小或抵消因外在力量而引起的多方位拉应力;预应力技术主要是借助混凝土结构自身所特有的抗压能力,弥补其抗拉强度不足之缺点,以实现延缓受拉位置混凝土结构开裂之目的。
从实践来看,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多数采用的是高强度混凝土和钢材等材料共同组成,这使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抗裂性能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具有了刚度大、强度高、抗渗性能好、抗疲劳性能强以及抗剪能力强等优点。
基于以上优点,运用预应力技术可以节约钢材和混凝土、减小结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身的重量,同时对于预防开裂等病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桥梁施工中运用预应力技术,不仅可以增加桥梁工程的外在美观度,使其看上去更加的轻巧和经济,而且在提高桥梁工程的寿命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预应力技术应用于路桥施工中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桥梁施工也取得很大的发展。
而语预应力技术作为现代路桥施工的重要技术,在建筑施工范围内得到广泛引用。
通过路桥施工人员的不断实践和创新,预应力技术从理论上到实践工程运用都已经相对成熟。
但是,由于预应力技术专业性强,其施工工艺复杂,这就导致了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结合当前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字预应力技术;路桥施工;应用【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11-02预应力技术抗渗透性好、抗裂能力强,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等优点,因而,在现代路桥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对于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桥梁出现裂缝的问题。
因而,需要加强对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以解决预应力的不足和缺陷,更好的作用于路桥建设,保证路桥施工的质量。
1路桥施工预应力技术概述路桥施工预应力技术就是指在路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对预应力的采用,从而使路桥建筑的混凝土在其生产和构造过程中能够产生一定的预应力,进而排除或者消除由于外在负荷对混凝土所造成的拉应力。
简单说来,路桥施工预应力技术就是指借助于预应力技术使混凝土能够增强抗压能力,进而降低或者避免由于承受拉力负荷而导致的破裂,降低工程质量,甚至增加路桥结构可能遭受的破坏的程度。
在路桥建设过程中,应该采用强度相对较高的混泥土和钢材,借助于预应力实现较好的抗渗透性,提高路桥路桥的刚度和轻度,增强混凝土的抗疲劳性。
此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还能够节约钢材,缩小结构截面,有效的降低了结构质量,防裂性大大增强。
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也减少了项目成本的开支,是当前路桥施工中先最先进的技术。
正是由于预应力的优势,使其在现代路桥项目施工中得到普遍的运用。
预应力张拉技术应用浅谈1. 预应力张拉技术施工的概念及分类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构件受拉区域,通过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锚固、放松,借助钢筋的弹性回缩,使受拉区混凝土事先获得预压应力,以减少或抵消外荷载所产生的拉应力的施工技术。
按照施加应力的方式,可将预应力施工技术分为两种:先张法施工和后张法施工。
先张法施工是指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铺设、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后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者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不低于75%的设计强度后,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接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接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
先张法一般仅适用于生产中小型的预制混凝土构建,可在固定预制厂生产,也可以在施工现场生产。
后张法施工是指先制作构件或结构,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再张拉预应力筋的方法。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不需要台座设备。
灵活性很大。
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生产大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现场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 预应力张拉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2.1预应力张拉技术在大跨度桥梁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大跨度桥梁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和西藏地区)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为了满足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要求,混凝土梁都需要满足一定的高跨比,当桥梁的跨度越大,要求梁的高度也就越高,这样一来,不仅加大了桥梁建设的成本,还会使桥梁看起来相当笨重,不美观。
为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施工单位都采用了预应力张拉技术,即给混凝土的受拉区域施加一个预压应力以提高桥梁的承载力,从而在相同的承载力条件下,使桥梁显得更加轻盈美观。
2.2预应力张拉技术在旧桥梁改造和加固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量也在不断的增长,车流量也在急剧增大,对桥梁的数量和承载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施工单位在进行桥梁建设时,往往通过改善施工质量管理和提升技术水平来减少质量问题。
但由于诸多因素(如材料的选择不当,环境的突然改变等)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桥梁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损害,面对这些损害,施工单位的第一想法肯定是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求桥梁能够得到修复并能够恢复正常使用,而施工单位所采用的补救措施主要是要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其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张拉预应力筋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大混凝土横向面积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加固法、桥面铺装加厚加固法等。
桥梁工程中预应力先张法的施工技术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应力先张法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成为桥梁工程施工人员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桥梁工程中预应力先张法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力先张法;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现代桥梁工程的发展过程中,预应力先张法以其独有的长处应用广泛,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高强度钢材不断出现,从而为预应先张力法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对整个桥梁工程建设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实例概况在某一案例中,某立交桥的上面建设部分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所制成的空心板结构,预应力的施加主要是通过具有张拉钢绞线的桥梁构件来实现。
在该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预应力中张拉台座对整个工程先张预应力中混凝土结构的正常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在张拉台座的设计过程中,与整个工程施工的工期、大小以及构件的张拉力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施工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该预制场生产能力需要达到生产455片预应力空心板以及73片一般空心板的能力。
2 施工方案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先张预应力的主要优势之处在于整个生产的施工周期较短,通常在工期紧张,大规模生产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工程中使用。
先张预应力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在其工作之前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施的购置,为提高其工作效益,使工程实施的成本降低,需要尽最大可能的提高设备的利用能力,通过高效的生产效率来实现设备的功能和价值。
在整个预制场的工作过程中,其设计的构成内容有:不同台座的形式、张拉设计与放张设计、移板方式等,在其工作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所要生产的数目与施工的总周期;(2)安全系数较高、质量保证可靠化、经济效益较高;施工过程较为简单、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转移较快、整个生产周期短;(3)该设施的性能良好、使用性较强、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其卸、装方便;(4)在预制场的建设过程中其地质土壤构成为砂质土,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不能深挖;为达到以上标准: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用四横梁墩、采用张拉或放张法对槽式台座进行改造,在龙门吊移板总体设计过程中。
论桥梁施工中的先张法预应力技术作者:成祖申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15期摘要:文章阐述了先张法预应力技术运用领域,并且对桥梁中的先张法预应力技术提出了一些见解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对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希望对类似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桥梁施工;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前言随着桥梁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桥梁建筑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
桥梁建筑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我国的交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还会对社会的安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先张预应力应用中,不仅可以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利益,还会在提高桥梁质量的同时,使人们的人身安全得以保证。
1 桥梁施工预应力技术简介1.1 先张法预应力技术运用的领域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基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目的,人们在不断推进对材料的研究,将各种新工艺、新材料新进行实际的运用,比如常见的低松弛钢筋、高能混凝土等。
随着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对桥梁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先张法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桥梁的安全提供了保证,所以它值得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推广。
1.2 预应力技术工作原理通过压应力与消拉应力相抵消,从而使得拉应力对桥梁的影响减小是先张法预应力技术研究的根本。
在桥梁受到外荷载前,施工者可以通过实施预应力判断出工程的构件是否出现了问题。
还可以进一步的推测出构建的硬度,以及工程可以承受住的最大外界压力。
其实先张发预应力不仅仅运用在工程建设方面,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最常见的就是有些家里的木桶外侧都会被铁丝固住。
是因为在木桶接受水时,如果速度过快,受的力也会增加,从而容易导致木桶破裂。
当在外侧用铁丝固住时,会让外界也给了木桶一个力,这样的话水的压力会与铁丝给木头的力相抵消。
这也就是所谓的预应力。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对减少外力对桥梁产生的冲击有着显著的效果。
浅谈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作者:李康勇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4期
【摘要】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质量、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务必引起广大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先张法预应力技术;桥梁施工;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在当前社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们赖以生存的房屋,行走的道路及桥梁等都属于建筑行业。
本文着重介绍桥梁工程中技术的运用,为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及实用性做出努力,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先张法预应力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
1 工程实例
以国内某立交桥为例,该桥为分离式立交桥,六跨20米,总长约为120米。
桥身横向跨越河流,并呈60度夹角交叉。
桥身位于右偏曲线内,经计算得出曲线半径为3380.340,左幅出现误差超出规定高度3%。
1.1 桥梁下部结构信息
桥梁主要通过直径为1.6米的钻孔灌注桩进行桥身的支撑,总桩长约23米,钻孔灌注桩共有20根。
且两两钻孔灌注桩间都配设了系梁。
具体长度约为6.3米,宽1.2米,高1米。
使用柱式墩作为桥墩主体,直径约为1.4米,并在桥墩上部设置盖梁,桥梁共设20根平均高度为7.9米的墩柱。
1.2 桥台信息
使用直径为1.4米的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桥台,总柱长约23米,共使用4个桥台及16根钻孔灌注桩共同作为矩形承台,承台实际长度为10米,宽6.3米,高1.6米,共4个承台。
桥台的台身使用性能较好的双肋板式,整个桥梁工程共计有4个分离式桥台,台身的评价高度约为6.2米。
1.3 桥梁上部结构信息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的混凝土空心板梁作为上部梁板,单跨长度为20米,左右各设置6跨。
桥梁的表面使用10厘米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再铺上10厘米的沥青混凝土作为铺装。
桥梁周边护栏使用钢筋混凝土与钢管共同组成,整个桥梁属于圆板式的橡胶支座[1]。
2 结合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对桥梁上部进行施工做好相应准备
2.1 制造张拉底座
在进行施工前,应首先请桥梁监理工程师对即将使用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作业计划、油泵及相关设备、预应力张拉台、千斤顶等张拉设备进行检测审核,审核无误后,在进行其他工序的准备。
使用长线型传立柱进行线拉台座,传立柱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制作完成的张拉底座应具备较强的刚度与强度,并注重相关参数的控制,如抗倾覆系数应大于1.6,抗滑系数则大于1.4。
2.2 预应力模板的制作
在进行预应力的模板制作时,侧模可采用钢模板进行加工设计或者直接从产家订购,边梁钢板则采用冷板制作进而使梁体的美观度得到体现,以保证棱角顺直无误。
2.3 钢绞线的下料与编束工艺
在钢筋安置加工区预先留下空地作为钢绞线的加工区,并将地面修整平稳,铺筑10厘米的混凝土,结合下料长度数据,在场地上进行记号的标注。
使用砂轮将钢丝线进行切割,并整理成束,以便使用,将1米至1米5的钢丝线可使用扎带进行捆绑,并制定编号有序的堆放,制作挂牌记录钢丝线具体情况。
在钢束进行堆放时应重视搬运过程,避免出现弯折等情况,及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如防潮防锈等[2]。
3 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上部施工的具体细节分析
3.1 对设备进行校正及测试等,保证设备正常
张拉设备在首次进行使用时或出现下列相关问题时,应立即进行相关的配套校验工作:进行张拉时预应力钢丝频繁出现损坏的情况;油压表指针不能回零;千斤顶出现故障;关键配置进行更换时,如千斤顶、油表等。
对于上述情况,应及时进行设备的校验及测试检验工作。
3.2 正式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张拉前应仔细对各锚具中锚口的摩擦系数进行测定;对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进行准确计算;检查锚具安装是否正确;施工现场应做好防护工作,使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得到保障;进行张拉时,应将预应力筋轴线与张拉力作用线进行准确重合。
3.3 正确的张拉方式
将油压表的控制作为钢绞线的张拉工作的核心内容,将测量出的张拉伸长值用于校对和检查,应重视实际伸长值,并将其偏差控制在±6% 以内,若偏差值超出测量值的限定范围,则应及时对误差生成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及时的作出有效的措施将偏差值进行调整,之后才能继续
进行张拉工作。
在对张拉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使用电子测力器对受控制的每束张拉力进行多次的审核。
当初应力在一定范围内时,应对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的具体数值进行测量,应注意的是不可忽略了在初应力条件下说推演计算得出的预计伸长值,同时与混凝土结构的进行张拉时测量出的弹性压缩值相减。
3.4 先张法预应力的张拉桥梁工程
在进行施工前,应将精度为1.5级的60兆帕的压力表安装在高压油泵及千斤顶上,通过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表及千斤顶的标定。
张拉前应对锚圈、横梁、千斤顶、楔块放置位置等进行全面的复查,检查张拉螺栓与夹片、连接头与套筒的相接处的丝扣连接情况。
对楔块进行清洁后,将适量的黄油涂在楔块的表层之后进行锁定。
整理好钢绞线后,根据编号将其与连接筒进行紧密连接,拧紧锚固螺栓,并将钢绞线拉直。
4 张拉桥梁工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使用先张法预应力技术进行桥梁的张拉时应注意一下几点事项:一是在进行桥梁张拉时,千斤顶后方严禁人员站立或经过,以避免因锚具故障或预应力钢绞线不慎损坏而对人员造成巨大的伤害;二是若钢绞线的实际测量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出入大于6%时,应立即将高压油泵停止运行,暂停张拉工作,并检查,将误差生产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采取措施处理;三是对所以钢筋进行有效绑扎。
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加工棚,对钢筋进行弯曲,并使用设备将其绑扎成型,进而有效的将钢筋骨架的整体性得到提高,注意应尽量将钢筋绑扎的结实坚固,同时增加点焊的数量,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满足实际要求;四是准确安装钢模板。
模板应采用特殊制作的钢模,在进行立模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梁体钢筋的检查,在确认合格之后进而开始立模工作。
模板应使用门式起重机进行分段拼装,在拼装时接壤处的缝隙应塞入海绵条等,以防浆液泄漏;五是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浇筑前应认真的对模板的安装情况、尺寸、模板连接与拉杆螺栓及接缝等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准确性,模板支力应保持牢固。
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合时各项性能指标都应满足相关要求。
不定时的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分析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六是放松荷载。
若梁体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与预计的强度相差不多,应及时将端模下的螺栓卸掉,使用人力对楔块上的丝杠扳手进行旋转,只有选择合适的时机将200吨的顶油缸顶出,抽出插垫,将两个大顶同时放松,严禁突然放松。
最后将梁体混凝土的表面与钢绞线平整切割,涂上适量的防锈漆进行存梁的准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属于重要的新型技术。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结合上文所述观点,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对工程中的施工要点及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事前事后积极进行细节的核查,进而保证整个桥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敬平.浅述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5:138-139.
[2]王洪涛.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1,16:109-112.
[责任编辑: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