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 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3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给水排水》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和热水供应各系统的分类、组成、功能、管路布置、常用设备及设计计算理论,掌握各系统启动运行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所需水压的计算方法及给水方式的选择;熟悉管道的布置与敷设要求及给水常用设备;熟悉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常用的管材、阀门、水表、卫生器具及冲洗设备的类型与作用;掌握建筑用水定额与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方法;了解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特点;(二)掌握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与水力计算方法;了解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特点;(三)掌握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和排水体制;熟悉管道的布置与敷设要求;掌握建筑排水定额与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方法;了解新型单立管排水系统和高层建筑排水系统;(四)掌握雨水系统的种类和特点,能进行小型雨水系统的计算;(五)熟悉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应方式;掌握室内热水供应系统的管网计算方法、水加热设备的选择与计算方法;了解太阳能热水系统、饮水供应系统及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特点;(六)掌握中水工程的用途、系统的组成,能进行水量平衡计算;(七)熟悉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管道的布置与水力计算方法;(八)掌握游泳池和水景工程的种类、特点、用途及系统的工艺流程;(九)能看懂给水排水施工图,并能绘制小型工程的给水排水施工图;(十)掌握建筑给排水设计、验收及运行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一)建筑给水1、课程内容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系统所需水压;给水方式的选择;管材;管道附件及水表;卫生器具及冲洗设备;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水质污染现象及其防止措施;建筑用水定额与设计秒流量;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增压和贮水设备;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特点。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学分: 2 学时:2周面向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大纲执笔人:赵兴忠大纲审定人:王爱军一、前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提供必需的生产条件和舒适、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的应用科学。
为促进学生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设课程设计一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二、实践教学大纲1、目的要求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要求:⑴通过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资料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方案比较分析、论证的能力;设计计算的能力等。
⑵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计算准确、论述简洁、文理通顺、装订整齐。
⑶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2、教学内容完成一幢中型工业或民用建筑工程的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具体内容如下:⑴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⑵建筑排水(包括雨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⑶消防给水(主要是消火栓)系统的设计与计算;⑷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与计算;⑸设计平面图、系统图及大样图等施工图的绘制;⑹设计计算说明书的整理。
3、完成形式及时间在教师指导下,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完成。
时间为一周,可安排在理论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
三、成绩考核与评定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应提交教学大纲和设计任务书所规定完成的相关文件,由指导教师按大纲的要求批阅,并综合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评定学生的成绩。
一般分为五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建筑弱电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考核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urriculum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Wastewater Engineering课程编码0201026课程类别实践环节课程性质必修学分 2.0开课学期第7学期周数2周理论学时实验/上机学时0课外学时0开课单位市政与环境工程系适用专业及层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编制依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9版)《市政与环境工程系课程大纲规范化管理规定》先修课程水力学、土建工程基础、泵与泵站、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主要教学用书及参考资料1)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七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2)张志刚主编,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4)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9[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8)河北省工程标准设计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DBJT02-22-98)05S1、05S3、05S4、05S5-1、05S5-2一、课程简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完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之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已学的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优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能力,初步培养和训练学生工程设计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大纲(适用于空调专业44学时)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暖通空调专业人才所必须的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和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系统设计中的流量确定、水力计算等计算方法;掌握各类系统的形式和原理;具有进行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一定能力。
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的计算2.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选择与管道布置3.建筑内部给水、消防、排水、热水系统的水力计算4.水泵、水箱、气压给水装置等设备的特点与安装基本技能目标:1.具有一般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计算与水力计算等基本能力2.具有给水排水设备的安装及系统施工、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3.具有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改造的基本能力4.具有给水排水系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有查阅各种设计手册、设计规范标准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热爱专业、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初步具有辨证思维的能力。
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模块绪论1.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2.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的发展概况3.了解给水排水事业的发展趋势第一章卫生器具和管材1.了解各种卫生器具及其冲洗设备,能够进行它们的安装2.掌握各种管材的规格、特点及连接3.理解给水排水附件4.掌握水表的分类、选择与水力计算5.初步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和防噪声问题第二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掌握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分类及一般组成2.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水压确定规律3.理解各种给水系统方式的优点与缺点4.掌握建筑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理解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第三章水泵、水箱及气压给水设备1.掌握水泵1)水泵的装置形式2)水泵流量的确定3)水泵压力的确定4)水泵连接管路的布置5)水泵机组与水泵房2.掌握水箱的连接管子、容积和位置的确定3.掌握气压给水设备的工作原理、分类,能够进行设计计算第四章室内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1.了解建筑用水情况和用水定额2.掌握建筑物用水流量的确定1)最大小时用水量2)最大秒流量3)最高日流量3.掌握设计秒流量的两种求解方法4.熟练掌握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第五章室内消防给水1.了解消防给水的一般原则2.了解室内消防的一般常识3.掌握消防系统的分类4.掌握消火栓系统的组成及布置1)消火栓、消防水枪2)充实水柱与保护半径3)栓口水压与枪口直径、充实水柱5.掌握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理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了解其水力计算第六章建筑排水系统1.掌握建筑物排水系统的分类与一般组成2.理解排水体制3.掌握通气管系的作用和类型,并能够确定管径4.掌握排水管道的布置及敷设5.掌握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几种新型排水系统6.了解排水定额7.掌握排水中的设计秒流量8.掌握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水力计算第七章室内热水系统1.了解热水系统一般知识,能够选择建立合适的一个热水系统,分析其组成2.了解高层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3.了解热水水质、水温及用水定额4.掌握热水量、耗热量及热媒耗量的计算5.掌握设备的选择6.掌握热水管网的计算1)热媒管网的水力计算2)配水管网的水力计算3)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1)自然循环(2)机械循环(3)定时循环与全日循环第八章施工图1.掌握施工图的内容2.能够进行专业的综合设计选用模块1.给水系统形式的演示及分析,理解各种给水排水系统形式的原理及特点。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 in Building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4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教学对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水力学》、《水泵与水泵站》等教学目的:1、掌握建筑内部和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组成和设计原理;2、掌握建筑内部和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流量计算和管道系统水力计算理论和方法,以及系统中的设备和构筑物的功能,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选择计算方法;3、学会进行建筑内部和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有关文件的编制。
4、了解建筑内部和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的管理方法。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一,是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居住小区生活用水供应和污、废水的收集、处理、排放以满足生活、生产需求和创造卫生、安全、舒适生活、生产环境的工程学科。
本课程要求:1、使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和掌握建筑内部的生活给水、消防给水、中水、排水、雨水、热水、饮水系统;水景、游泳池和水上娱乐池等给水排水;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和建筑中水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方法和安装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各系统安装、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各系统设计和管理的工程实践能力。
3、通过授课和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基本内容:第 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0学时)1.1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各种给水系统的水质、水压和水量的要求;组成给水系统的各部分安装及敷设等。
1.2给水方式各种给水方式的适用范围、图式和优缺点。
1.3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管道布置、管道敷设、管道防护以及支架、吊架。
1.4给水系统所需水压给水所需水压由四部分组成,了解配水点前流出水头的概念。
1.5给水系统所需水量住宅、公用建筑的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的计算方法,生活用水定额、小时变化系数。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本专业的主要的专业课之一。
主要介绍 卫生器具、管材及附件,建筑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热水、饮水 供应系统,水泵房、建筑排水系统、局部污水处理,雨水排除等方面 的知识及计算方法。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的一般知识,熟悉有关的规范,具备较强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图识 读能力,具有一定的施工图绘制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室内给水方式的选择, 室内给水管的布置原则和敷设要求, 熟悉室内给水系统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施工图的绘制;2、掌握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和敷设要求,熟悉室内排水管道 的设计基本方法及室内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方法和施工图的绘制;3、掌握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布置原则,计算方法和安装要求;4、掌握局部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方法;5、对高层建筑给水、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 法有一般的了解,但要掌握高层建筑给水排水、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 统的安装要求和施工技术;6、掌握屋面雨水排除系统的布置原则,了解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方法。
(二)能力目标1、理解并熟悉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2、具有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识读能力;3、初步具有一般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和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4、初步具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并提 出意见及建议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更新 的能力,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专业,在实践教 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新世纪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室内给排水系统的研究对象、学习目的。
2.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特点以及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
简介本课程的主 要内容以及本专业的发展概况。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920080适用专业:给水排水专业计划学时:50学时计划学分: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提供必需的生产条件和舒适、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的应用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建筑内部的给水、消防给水、排水、雨水、热水供应以及水景、游泳池给水排水、小区给水排水和中水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安装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安装、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具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能力,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向和先进技术。
2、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建筑内部给水、排水、消防给水及热水供应。
难点内容是正确理角排水立管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要求先修课程为《建筑概论》、《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和《水处理微生物学》等,宜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
三、课程内容1、教学基本内容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第3章建筑消防系统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第6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第7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的计算第9章饮水供应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第11章建筑中水工程第12章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13章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竣工验收及运行管理2、课外作业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均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课根据培养计划安排,本课程有关实验内容放在《给排水专业综合实验课》内进行。
4、集中实习安排无。
四、使用大纲说明1、学时分配表课程内容学时数备注总学时讲授实验上机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66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66第3章建筑消防系统88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44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44第6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44第7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4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的计算44第9章饮水供应22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22第11章建筑中水工程22第12章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22第13章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竣工验收及运行管理22合计50502、教学方法提示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上课、实验、教学参观和课程设计相结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工程
设计周数:2周
学分数: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进一步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初步学会应用课堂知识,结合工具书进行简单的工程设计。
加深对工程概念的理解。
2、教学要求
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使用手册和规范;
(2)、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
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
根据学生CAD制图技能的熟练程度和课堂知识的理解深度以及对规范、手册的熟悉程度,选题为:
某五层单元式住宅的给排水工程设计;
2、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要求有方案设计依据及论证比较;
(2)、主要参数选择说明和主要技术指标计算;
(3)、绘制原理图及计算简图并进行系统设计计算;
(4)、绘制平面图及系统图。
3、设计成果要求
首层给排水平面图、非标准层给排水平面图、标准层给排水平面图、顶层给排水平面图、给水系统图、排水系统图、消防给水系统图等2号图不少于5张,设计计算书不少于2000字。
三、教学安排
四、课程设计的教学建议
统一时间,同一地点、统一指导检查,有可能保证质量。
五、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水、建筑排水以及水消防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有关规范的查阅和应用,具备较强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识读能力和一定的施工图绘制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中等复杂工程问题。
(2)具备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建筑和居住小区生活给水、消防、热水、排水、雨水系统的方案比较、水力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3)学会查阅、理解并使用规范,严格遵守规范及技术规程等要求,恪守工程职业道德,为今后顺利进行专业各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PowerPoint 多媒体教学。
实践环节由教师确定实践活动范围,实践内容可涵盖建筑给水、建筑热水、建筑排水、建筑消防系统的管道系统布置方式或常用建筑给水排水管材与管件等。
学生自行选择实地考查对象并完成实践活动,撰写实践报告一份。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属于给水排水工程的专业必修课,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水力学、电工电子学、建筑概论、泵与泵站、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 梅胜,周鸿,何芳. 建筑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系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1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6.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建筑给水系统基础知识;2.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与计算;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给水方式;水表、管材与附件;升压设备;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给水所需水量及水压;给水设计流量与管道水力计算;水量调节与水质防护。
《建筑给水排水》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36 学分:2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面向专业:土木工程课程代码:HD0712
先开课程:流体力学等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为一门工科类专业选修课程。
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近年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新技术、新设备。
提高学生对工程技术类课程学习方法的认识。
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步骤与要求,为学生毕业后参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掌握建筑给水、消防给水、建筑排水、建筑热水、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案选择、设备设施的计算选型、简单施工图绘制等环节,熟悉与掌握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第一章:建筑给水系统(6学时)
1、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包括给水管材、阀门和水表等附件的介绍和选型;
2、给水方式:主要介绍非高层建筑的四种常用给水方式;
3、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包括布置形式与要求和敷设形式与要求等;
4、水质污染的现象及原因,水质防护的措施;
5、建筑内部给水所需水压的确定:建筑内部给水所需水量的确定,最高日用水量和最大小时用水量等;
6、增压、贮水设备:水泵、贮水池、屋顶水箱和气压给水设备,选型设计所需的参数和容积的计算、设置方式、管路连接;
7、设计秒流量的计算;
8、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包括管径的确定和水头损失的计算,列水力计算表,求定给水系统
所需的压力。
第二章:建筑消防系统(8学时)
1、消火栓给水系统及布置: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原则,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与供水方式,消火栓及消防管道的布置,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消防水池、水箱的贮存容积设计,消防水泵的选型;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布置:(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2)各类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原则,(3)重点介绍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喷头、报警阀等控制配件的选型,喷头的布置,管网的布置,闭式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管网水力计算;
3、其他固定灭火设施简介。
第三章:建筑排水系统(8学时)
1、确定建筑内部排水体制;
2、排水系统的组成:卫生器具、排水管材、清通设备、通气系统等;
3、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横管内水流状态,立管中水流状态及管内压力变化,排水立管的通水能力,影响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4、通气管道系统的设置;
5、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卫生器具、横管、立管、排出管和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6、污废水提升:集水井,污水提升泵等;
7、污废水局部处理:化粪池、隔油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等。
8、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最高日及最大小时用水量的计算,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及管径的确定,通气管道的计算及管径的确定;
9、一个简单建筑的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
10、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放方式,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天沟的设计及管材、管径的选择。
第四章:建筑热水系统(4学时)
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2、热水供应系统的加热设备和器材;
3、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包括热水管材、保温等等;
4、热水系统对水质、水温的要求及热水用水定额;
5、热水量、耗热量、热媒耗量的计算;
6、热水加热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包括贮水器容积的计算和换热面积的
计算;
7、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热媒管网的水力计算及管径的确定,热水配水管及回水管管径的确定,循环水泵的计算及选型;
第五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及建筑中水工程(2学时)
1、居住小区的概念;
2、居住小区给水工程:居住小区给水水源,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居住小区供水方式,管道布置和敷设,居住小区给水设计流量,水力计算确定管径、选择加压调蓄供水设备;
3、居住小区排水工程:排水体制的确定,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居住小区排水量,水力计算确定管径,选择污水处理方式;
4、简单介绍建筑中水工程。
第六章: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特点(2学时)
1、给水系统:分区的原因,串联式分区方式,减压水箱分区方式,减压阀分区方式,水泵、水箱并列分区方式,变频调速泵并列供水方式,气压给水设备并列供水方式,室外高、低压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方式,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特点;
2、排水系统:技术要求及技术措施,特殊配件排水系统,适用于高层建筑的管材及安装方式;
3、热水供应系统:与给水分区一致的原则,分区形式;
4、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5、高层建筑管道敷设要求。
第七章:设计程序和图纸要求(2学时)
1、设计程序和图纸要求:设计阶段的划分,设计内容和要求,向其他有关专业设计人员提供的技术数据,管线综合;
2、设计举例:用一幢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图,说明设计过程和设计要求。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开卷考试平时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占30%,开卷考试,考试成绩占70%。
第二部分:建议使用的教材
建议使用教材: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岳秀萍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白莉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