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一个在深圳闯荡的女大学生回老家的
- 格式:docx
- 大小:13.20 KB
- 文档页数:4
案例分析题模拟题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4月21日,广东工业大学门口出现自称为“山楂妹妹”的一群女生用裸体彩绘的方式反就业性别歧视。
4月29日,25名女生先后向全国30省市的劳动监察部门申请信息公开,希望劳动监察能够主动监管性别歧视现象。
申请公开的事项为:1、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到的有关就业性别歧视的投诉、举报和劳动仲裁案件数量为多少?2、接收到上述案件的处理结果以及各处理结果所占比例(如责令改正、罚款、调解赔偿等处理结果及各比例)、为何?近一两年来,就业性别歧视已成为社会热议的问题,人大代表、女大学生、公益人士、律师们都不断就此现象发声。
2014年两会期间,河南女代表徐晓提出希望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呼吁全社会关注女大学生遭遇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
2013年12月,“性别歧视第一案”原告曹菊在招聘过程中被性别歧视一案以调解告终,曹菊获得3万块赔偿;同年4月,曾经致信500强企业呼吁用工性别平等的中大应届毕业生郑楚然约谈广东省人社厅厅长,谈论性别歧视性的招聘广告在人才市场得不到治理的问题。
“性别就业歧视第一案”代理人、北京瑞凯律师事务所黄溢智律师称,我国法律和政策均明确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相关执法部门应该严格执行加强监管。
即使我国已经赋予劳动监察部门、工商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权力以遏制用人单位在招聘、用工等阶段中实施性别歧视行为,但这三个部门权责不明确,且处于被动执法的状况。
作答:1.我国法律和政策均明确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但当前社会就业中隐形性别歧视仍普遍存在,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2.针对上述就业性别歧视问题,请谈谈有何解决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解读】4月21日广东工业大学门口出现的裸体彩绘抗议就业性别歧视事件,虽后经证实是某公司策划出来的一种营销宣传手段,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就业性别歧视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其背后的成因既有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因素的影响。
要想根本杜绝此类现象,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立法到监管逐层落实。
大学思修考试案例分析题(附答案)大学思修考试案例分析题案例1:甲,某幼儿院教师。
一日,甲带全班同学到郊外游玩。
乙(3岁)是甲所带班的学生,不慎落入粪池。
甲用木棍插入粪池试探深浅,发现其不到1米深,但甲嫌脏,未下去救人,只是向路人呼喊求救。
后来了一个青年小伙子丙,也嫌脏,未跳入粪池,只是和甲一起呼救。
最后来了一个老农,跳入粪池救起乙,但因窒息时间过长,乙死亡。
问题:甲和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0分)答:甲的行为是不作为犯罪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即“当为而不为”。
(4分)构成刑法中的不作为,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这是构成犯罪不作为的前提。
特定义务是法律上的义务,而不只是普通的、道德上的义务。
(3分)②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法律只是要求能够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而不会强求不能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
行为人虽然具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但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
(3分)③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
在不作为犯罪中,虽然行为人有时也实施某些积极的动作,但他却没有履行特定的义务,这是区别作为与不作为的外在根本标志。
(3分)甲确有救助的能力,客观上已知粪池不太深,甲奋不顾身跳入粪坑是根本不可能危及其生命的,当然毫无疑问,甲不救人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
(3分)如果甲确无救助的能力,如粪池太深等等,是不能定甲故意杀人罪的,而应按民事责任处理。
(2分)青年小伙子丙的行为,因为没有义务,“见死不救”仅仅受道德谴责。
(5分)案例2:中学生赵某,15周岁,身高175公分,但面貌成熟,像二十五、六岁。
某日,赵某偷拿家里的1万元买了一辆摩托车。
试分析:(1)该摩托车买卖合同的效力状况如何?(2)赵某父亲发现此事后,起诉到法院要求商店将1万元退给自己,同时自己将摩托车退还商店。
赵某父亲的诉讼请求是否应当得到法院的支持?答:题目很清楚,赵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摩托车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
38一个女大学生的反省.刘莹老师谈癌症的原因.如果您不知道癌症的原因有哪些、有多少,请看此节目。
2010年抚顺刘莹老师刘莹:我今年29岁了,现在是卵巢癌,卵巢癌是复发期。
因为2005年的时候得过卵巢癌,经过治疗好了,去年的10月份又复发了,而且这次复发非常严重。
(二十三得癌症,二十九岁癌扩散)。
脾上有阴影,肝上有结节,肠子上有肿块儿,还有两侧淋巴都有肿块儿,医生说不能手术。
(癌症扩散,医院难治)。
而且我现在身体特别弱,我从120斤现在已经掉到不到80斤了,所以不能进行化疗治疗,如果进行化疗治疗的话,化疗的毒素对我身体危害性太大了,就接受不了了。
陈大惠:这个情况很像是癌症的扩散。
刘莹:对,就属于癌症的复发和扩散。
因为我原先只是卵巢癌,就是其他的器官上并没有任何的癌细胞,还有或者是粘连什么的。
卵巢和子宫全部切除手术,现在还是扩散了。
(卵巢子宫切除,生命危在旦夕)。
刘莹:以前我是特别争强好胜的那种人,从小特别要面子,可能跟我家里有关,因为父母每个人都是望女成凤,他们每个人望女成凤,而且都以我为骄傲,我也习惯、自然了。
就是觉得自己必须要好,这样才能给父母争面子,觉得自己才有面子,而且从小就是自我意识特别强势,就是觉得我自己都是对的,别人全都是错的。
(从小争强好胜,家中引以为荣)。
我从小因为能歌善舞,然后长得也可以,所以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岁数大的人,年长的人,都特别喜欢我,都夸我。
所以我也觉得,我自己各方面都条件特别好,而且我也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少年得意,容貌出众,才华过人,常受赞叹,绝非好事,滋长傲慢,招惹凶祸)。
我从小就是觉得,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就是上学的时候,男生如果要扶女生,比如说从公园跳墙出去了,我从来不让男生扶,而且我还能回过头来,去扶男生,我就觉得我要让你们下不来台。
这样子的话,你们大男子主义,我还大女子主义,从小就有这种思想,就是上小学的时候都这样。
(女子天性,柔顺谦和,违背天性,争强好胜,刚强傲慢,灾难种子,必结恶果)。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案例分析题简介:社会工作是一门以解决人们的社会问题和帮助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职业。
在日常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中级社会工作案例,探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
案例描述:在某个社区中,有一位叫小红的中学生出现了问题。
她在学校中的表现逐渐下降,成绩变差,态度消极,老师反馈她经常缺课,并且和同学关系紧张。
经过了解,发现小红的父母离异,她在父母的争吵和离婚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现在,她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但父亲由于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她的成长和教育。
小红的母亲因为工作关系,长期不在身边。
分析方法:1.收集信息: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与小红、教师、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小红的家庭背景、情感状态、学习情况等。
2.评估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小红的问题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中,可以运用专业工具和技巧,如家庭生活评估、心理评估等,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小红的情况。
3.制定干预计划:根据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需要和小红及其家人一起制定干预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具体的目标和方法,以帮助小红解决问题。
4.实施干预: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制定的干预计划,与小红及其家人合作,实施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个体辅导、家庭治疗、学校支持、社区资源的连接等。
5.监测和评估: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干预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与小红及其家人的沟通和观察,了解干预措施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案例分析:通过对小红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关注家庭因素:小红的问题与家庭背景密切相关。
社会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小红的家庭情况,并与父亲和母亲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可以建议父亲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关注小红的成长和教育,或者寻找适当的家庭辅导资源。
2.提供心理支持:小红经历了父母离异的创伤,需要心理支持来缓解压力和恢复自信。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
然而,留学生回国后,面临着诸多心理适应问题,如文化差异、职业规划、人际关系等。
本文以一位心理学专业留学生为例,对其回国后的心理适应过程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我国留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小李,女,25岁,心理学专业硕士。
在海外留学期间,小李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毕业后,她选择回国发展,希望在国内的心理学领域有所作为。
(二)回国后的心理适应问题1. 文化差异小李回国后,发现国内的文化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
在人际交往中,她觉得国内人比较含蓄,沟通方式较为间接;而在国外,人们直率、开放,沟通方式较为直接。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小李在与同事、朋友交往时,常常感到困惑和不适。
2. 职业规划回国后,小李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一方面,她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国内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她对国内心理学领域的就业形势和发展前景了解有限。
这使得她在职业规划上感到迷茫和焦虑。
3. 人际关系在国内,小李发现人际关系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维护。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人际交往更注重人情世故,这使得小李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感到压力巨大。
(三)心理适应策略1. 调整心态,适应文化差异小李意识到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开始主动了解国内的文化特点,调整自己的心态。
她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与同事、朋友交流,逐渐适应了国内的人际交往方式。
2. 提升自身能力,明确职业规划小李意识到自己在国内的竞争力不足,于是开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她报名参加了国内心理学领域的培训课程,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她还关注国内心理学领域的就业形势和发展前景,明确了职业规划。
3. 学会沟通,处理人际关系为了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小李开始学习沟通技巧。
她积极参加团队活动,与同事、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遇到问题时,她主动寻求帮助,学会了换位思考,逐渐适应了国内的人际交往方式。
案例一:李科长的烦恼案例:李平(女),大学某工科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一个中型工业企业,在车间任技术员。
李平工作认真负责,一年后经厂领导同意,又考上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三年后研究生毕业,应原厂的要求,再回原厂工作。
该厂技术科科长前一年退休,技术科暂由王副科长负责。
王副科长及其他技术员虽然资历较长,但均为本科以下学历。
此时正是企业急需开发一些新产品的时期,而李平的硕士毕业论文正是有关这方面的课题,而且该厂的领导对其以前的工作有良好的印象,于是,企业决定任命李平为技术科科长。
正式任命之前,厂长在与李平谈话中指出:要与科里的其他老同志团结,她的工作一方面是负责技术科的全面领导,另一方面的重点是负责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该厂技术科目前现有两个副科长,均为男性:王副科长现已56岁,中专毕业,建厂初期就进厂工作,已有30余年,对该厂的各项技术工作都十分熟悉,工作经验很丰富,与现有各位厂领导关系都很好,但考虑到其学历较低,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没有任命为正科长。
夏副科长40岁,本科学历,十年前调入该厂,五年前曾参与当时的一系列新产品开发,获得成功,其中部分产品成为目前该厂的主导产品,但考虑到其现有技术知识结构,与当前正在开发的新产品不适应,而且他与王副科长关系不很融洽,所以,也没有任命为科长,技术科还有其他7名技术员,除一位是去年分配来的女大学生外,其余都是男性,年龄均在35——50之间。
由于这批新产品的开发是相当复杂的工作,开发成功与否,对企业有重大的影响,所以,该厂成立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由一位副厂长任组长,李平科长任副组长,但由李平具体负责,小组成员还包括夏副科长、两名技术人员,销售科和供应科各一名副科长。
李平感到自己虽然有较多的专业知识,但技术科的两位副科长和其他技术员都是自己的老前辈,有较多的工作经验。
因此,在分配工作任务、确定技术措施、进行产品设计等方面,李平都通过各种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充分民主,共同商定。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女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然而,女大学生在校园内外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一起女大学生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女大学生提供法律保障。
案例背景:某高校女大学生小王,在宿舍内被同宿舍同学小李侵犯隐私权。
小李在未经小王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翻看小王的手机,并将小王的照片、聊天记录等私密信息发布到网上。
小王发现后,要求小李删除信息,但小李拒绝。
小王遂向学校投诉,学校对此事进行调查,但未给予满意的处理结果。
无奈之下,小王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例分析1. 隐私权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公民享有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行踪、名誉、荣誉、隐私等享有的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
在本案中,小李未经小王同意,私自翻看小王的手机,并将小王的照片、聊天记录等私密信息发布到网上,侵犯了小王的隐私权。
2. 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小李的侵权行为给小王造成了精神损害,因此,小李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3. 学校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学校应当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学校在接到小王的投诉后,虽进行了调查,但未给予满意的处理结果。
因此,学校在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方面存在不足,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 法律依据(1)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2)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3)学校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二条三、案例启示1. 提高法律意识女大学生应提高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2.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个人信息泄露,防止遭受侵权。
3. 倡导文明交往女大学生应倡导文明交往,尊重他人隐私,避免侵犯他人权益。
4. 加强学校管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第1篇一、案例背景许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怀揣着对创业的热情和梦想,在大学期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她所在的学校非常重视创业教育,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指导。
在学校的帮助下,许瑶成功创办了一家专注于环保领域的创业公司,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案例分析1. 创业初期(1)市场需求分析在创业初期,许瑶对环保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
她发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市场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产品价格过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
针对这些问题,许瑶决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入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团队组建许瑶深知创业团队的重要性,她在学校内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经过一番努力,她组建了一支具有环保专业背景、市场营销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团队。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融资策略在创业过程中,许瑶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她通过参加学校的创业比赛、寻求风险投资等方式,成功筹集了创业资金。
此外,她还利用政府提供的创业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融资成本。
2. 发展阶段(1)产品研发在发展阶段,许瑶公司专注于环保产品的研发。
他们与国内外知名环保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环保产品。
同时,公司还注重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2)市场拓展许瑶公司积极拓展市场,通过参加各类展会、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
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公司注重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3)团队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许瑶公司不断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员工素质。
公司定期举办培训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公司注重员工的福利待遇,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 成功经验(1)注重市场需求许瑶公司始终关注市场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这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团队协作许瑶公司强调团队协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形成合力。
案例分析题,分析女大学生极度自卑一、案例分析1、案例资料:王某,女,21岁,大二学生,很腼腆,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愿意跟别人打交道。
上课也是闭口不言,即使偶尔被老师提问,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一样。
下课经常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同学叫她去玩,有时她只是冲着同学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2、案例自述:王某是一个大二的男生。
她自述:念高中时,有个单一又明确的目标,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我和所有学子一样,都是奋勇拼搏,为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最终考上了大学。
我并不满意,因为是一所本三学校,想想自己原来成绩都是本一线的,居然滑落到本三线,而班上的同学三分之二都考了本二线。
我觉得高中三年的努力都白费了,所以上了大学,我不想继续努力念书了,于是就开始混日子,每天过着浑水摸鱼的日子。
我封闭自己,虽说是一个男生,可是性格内向,相貌普通的我并不太愿意向别人吐露心声,所以和别的同学也很少交流,至今一个朋友也没有,可能班上的同学都很少注意到我的存在。
但其实我的心里也有很多苦恼,平凡而普通,我感到十分的自卑。
在班里我不是一个出众的学生,有的任课老师竟然叫不出我的名字。
我太平凡了,不,应该说我太不出色了。
虽然每天我也像其她同学一样上学、放学,可我总感到自己是在做那些学习好的同学的陪读。
有朝一日她们都毕业了或者考上研究生了,我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
每天浑浑噩噩地生活,周一到周五,有课,就拿着书本到教室找个后面几排的桌椅坐下,随意翻开书本,等待老师上课;若没课,就睡觉,睡醒了就吃饭。
我在想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现在的这种生活很消极也很乏味,我觉得这样不好,但是我能怎样做呢?(一个多愁善感的男生)观察者分析:由于王某平常学习不够主动,加之大学生活本来就比较自由,王某就每天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学习成绩较之高中阶段差了很多,有好几门功课补考,这样就更加加重了她的自卑心理。
她把自己成绩差归咎于考上本三学校,要是考上重点大学,今天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
目录1 绪论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1.2.1 研究目的 (2)1.2.2 研究意义 (2)1.3研究方法 (3)1.4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4)2 文献综述 (5)2.1相关概念界定 (5)2.2研究的理论基础 (5)2.3国内外研究现状 (7)2.3.1国外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 (7)2.3.2国内关于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 (9)2.4研究述评 (13)3 职业女性的个案介入案例 (14)3.1案例背景 (14)3.1.1 个案基本信息 (14)3.1.2 个案背景资料 (16)3.2个案问题预估 (17)3.3个案工作介入模式 (18)3.4个案服务计划 (19)3.5个案介入过程 (20)3.5.1资料收集与专业关系建立阶段 (20)3.5.2明确服务需求与协商服务计划阶段 (21)3.5.3目标实施阶段 (21)3.5.4目标改变阶段 (23)3.6个案评估 (24)4 反思 (26)4.1个案过程反思 (26)4.2社工的角色反思 (27)4.3个案工作介入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反思 (28)4.4研究的不足 (28)I5 结语 (30)参考文献 (31)附录 (34)附录1:个案转介表 (34)附录2:第四次面谈提纲 (35)致谢 (36)IIContent1 Introduction (1)1.1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 (1)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2)1.2.1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2)1.2.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2)1.3 Research methods (3)1.4 Research Thoughts and main contents (4)2 Literature review (5)2.1 Related concepts (5)2.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5)2.3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7)2.3.1 The foreign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women’s work - family conflict (7)2.3.2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women’s work - family conflict (9)2.4 Review of the research (13)3 Case work of professional women (14)3.1 Background of the case work (14)3.1.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ase work (14)3.1.2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case work (16)3.2 Problem estimate of the case work (17)3.3 Service plan of the case work (18)3.4 Case work intervention model (19)3.5 Process of the case work (20)3.5.1Stage of data collection and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20)3.5.2Stage of analyzing service needs and negotiating service (21)3.5.3 Stage of goals implementation (21)3.5.4Stage of goals change (23)3.6 Evaluation of the case work (24)4 Reflection (26)4.1 Self-examination of the case work process (26)4.2 Self-examination of social worker (27)4.3 Self-examination of social case work intervenes professional women's work - family conflict (28)III4.4 Insufficient of research (28)5 Conclusion (30)Bibliography (31)Appendix (34)Appendix1 Case referral table (34)Appendix2 The fourth interview outline (35)Acknowledgements (36)IV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男女平等意识的发展,“职业女性”这一群体将会逐渐增加。
[案例分析]一个在深圳闯荡的女大学生回老家的感慨
在外面混了7~8年,跑过很多城市,有些厌倦了外面的喧嚣,已经N年没有回内地老家了,我老家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内地中等城市,去年春节一回家,发现亲戚朋友同学各个混的都很好啊,穿的衣服都是名牌,还有很多人买了车子,比如飞度啊,马6啊,骐达啊,菠萝啊,等等,很多车子,搞的我这个没有买车子的都不好意思见人了。
而且他们说话各个口气非常的大,基本做几十万生意的,属于刚刚起步的,都是做几百万大生意,吓的我要死,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年,连几十万块钱放一起都不知道什么样,失败啊失败。
我很多朋友原来自己家都有房子的,不用买房子,然后家里有几十万存款的话,在老家日子过的很逍遥,我们这些在外面打拼的,风风雨雨的,还不如呆在老家自在来钱,我回家衣服就穿几十块的,串门也是11路公交车,都不好意思见人了,想想真失败。
我的老家的朋友,都不是什么人精,都是普通城市家庭,不过好像都很有钱啊
举几个例子:
A女:XX中学老师,老公在政府工作开的是东风日产骐达十二三万的
B女:初中毕业,出来在老家开了个小超市,现在做建材生意,老公做建材生意开的是马自达6
C女:某医院儿科医生,老公也是医生,前几年开本田飞度,去年换了凯美瑞
D女:在家做专职太太,老公在园林部门工作,老公的父母开的海鲜批发部,现在开的是标志307
e女:新华书店工作,老公海关工作开的是福克斯
这些女的都是跟我同辈的,80年左右的,比我长辈的就更不用说了:
A亲戚45岁女:市里开了个旅馆,一年收入十几万,平时开个QQ
B亲戚女50:市里开了个按摩酒店,一年收入几百万,开的车子是本田雅阁
同学A男:开了个建筑公司,中学刚毕业就出来闯,现在身价几百万,一辆奥迪a4+一辆雅阁
同学B男:搞批发的一辆日产轩逸
同学C男:搞钢材生意的一辆老款别克君越
同学D男:油漆生意一辆马自达6
同学E男:开餐馆的,一辆二手飞度
同学H男:交通局的一辆波罗
同学I:做手机生意的一辆别克凯越
这些人都是30岁左右的,基本是初中高中毕业就出来了,都是在老家市里混,都混的这么好,基本都有房有车了,看来我们这些读书读的多的,在外面的,只能给人打工,被人家使唤,真是想不通是什么原因。
在老家贷款买车现在很时髦的,很适合30岁左右收入不错,但存款比较少的年轻人。
一辆20万的车首付六七万就可以开走,老家本土人基本家里都有房子,贷款买辆车不难。
想买的就早点买
,等你40、50岁了,钱存够了,但开车的乐趣也享受的少了。
总结来说,真正在老家市区里混的人,基本都还可以,要么在政府机关做事情,要么在医院,学校做事情,要么自己做生意,都过的的不错,
老家真正穷的人,一般是乡下的,在老家乡下人都差不多400万,城里人差不多100万,是乡里人拖了老家城市人收入的后退,
如果去掉乡里人,老家市区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差不多达到欧洲中等城市,绝对比在深圳过的轻松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