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宋金南北对峙》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32
初一历史《宋金南北对峙》教案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
(幻灯出示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大家看幻灯片:学习目标、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三、自学指导师:目标怎么达到呢?下面,请大家按要求自学(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1、列举金的建立:时间、人物、民族、都城,说出金与辽的关系2、北宋军民是怎样抗金的?“靖康之变”是怎么回事?3、列举南宋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民族4、“岳家军”为什么有战斗力?在抗金斗争中取得什么大捷?岳飞抗金有何意义?5、查找宋金议和的时间和内容。
6、宋金和议之后,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变革女真旧俗?金朝为什么要变革女真旧俗?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54—58,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画出答案: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四、先学学生看书,教师巡视五、后教(讨论、更正)师:看完能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检测,比谁答案正确。
1、讨论第一题要点:金的建立:时间:1115年人物:完颜阿骨打民族:女真都城:会宁金与辽的关系:抗辽----灭辽过渡语:女真人建立金后,于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金是怎样灭北宋的呢,下面我们讨论第2题2、讨论第二题:要点:东京保卫战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及宗室后妃等,北宋灭亡。
过渡语: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3、讨论第三题:要点:南宋的建立:时间:1127年人物:赵构民族:汉族都城:先定都南京,后定都临安(今杭州)过渡语:南宋建立后,金大举南下,南宋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抗金名将,最有名的是岳飞抗金的故事了,下面我们来探讨第4题4、讨论第四题:要点:①“岳家军”为什么有战斗力?因为“岳家军”纪律严明②在抗金斗争中取得什么大捷?郾城大捷③有效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过渡语:当南宋军民奋起抗金,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之时,南宋皇帝却千方百计破坏抗金,并与金议和5、讨论第五题:要点:1141年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学习目标1.知道金灭辽和北宋后,出现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2.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3.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树立求实、创新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知道宋和金是并立的政权;学习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
学习重点知道宋和金是并立的政权;学习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宋金的和战。
一、导入示标: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座著名的岳坟,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就葬在这里,岳坟前还跪着两个反缚双手的铁铸人像,他们就是陷害岳飞的千古罪人。
它向人们昭示着‚英雄的流芳百世,恶人的遗臭万年。
‛带着对历史真实的探询,随同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空间。
二、自学知疑:(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1分)1.1115年,完颜(金太祖)建立政权,后定都。
年金灭辽。
2.1127年,金军俘虏和,北宋灭亡。
史称“”。
3.1127年,(宋高宗)在南京称帝,后定都,史称南宋。
4.著名抗金英雄带领“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兵,取得大捷。
5.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南宋送给金,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活动主题一:探史明理步骤一:阅读史料,了解历史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第 1 页第 2 页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1.说出岳飞《满江红》中“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在这里,“匈奴”是指什么?2.上述民族是由谁建立的,其政权建立后不断强大,先后灭掉辽和北宋,那么它对北宋的战争是正义的吗?为什么?步骤二: 图文并茂,探究历史3.右图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杨康,二人的名字是为了纪念那一历史事件呢?请你介绍一下这一历史事件。
《宋金南北对峙》教案概述: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一课《宋金南北对峙》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中的第二课时,这一课时在整个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分三个子目:即“靖康之变”“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金朝变革女真旧俗”。
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1.知道金灭辽与北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2.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女贞族杰出的政治家3.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写历史小论文,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书面语言论证、表达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课本内容,了解女真抗辽、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
通过分析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爱戴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和平的情感和责任感。
2.通过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对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等史实,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员。
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学生学习了第十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并思考少数民族政权为什么纷纷改行汉制,各民族是如何从碰撞走向融合的。
七年级的学生已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历史事件,在学习了宋金和以后,能正确的评价这一历史事件;在学习了“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之后,能被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所感染:学习了“金朝变革女真旧俗”之后,能知道这一变革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教学重点:知道宋和金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并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东北地区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宋金和战。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认识到了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让我们明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教案一、教案背景1、学生:□中学2、学科:历史3、课时:14、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教材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2)搜集有关岳飞的故事二、教学课题1、课程标准知道南宋、金等政权的并立。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金灭辽与北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2)知道岳飞抗金的史实;(3)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观察历史地图,提高运用历史莆田和书面语言论证、表达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女真抗辽斗争、分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2)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女真政权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建立与宋金和战以及金朝变革习俗等重要史实。
这一时期虽然政权更迭和战乱频繁,但仍然体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岳飞抗金斗争是本课教学的中心,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并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宋金战争的性质及影响、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等问题历史认识。
本课内容与上节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整合,可通过对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兴起、政权更迭及其与两宋政权的战和关系、融合发展进行归纳,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线索脉络和总体特征的理解。
教学重点:1、宋金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知道宋和金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如宋金战争、宋金和议等)的能力;2、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并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东北地区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
宋金南北对峙
教材第46页“想一想〞
提示:适应对高度开展的农耕地区的统辖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女真族的开展,稳固自己的统治。
课后习题解析
材料阅读
提示:诗中的“羊裘狼帽〞“地炕〞等都原产于北方少数民族,出现在中原地区说明了游牧文化对中原的影响。
结合前面所学可以看出,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相互交融主要表现在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生产方式等方面。
自我测评
提示:岳飞组织了岳家军,他率领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
1140年,岳飞领导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
活动建议
提示:
北宋:960—1127年
西夏:1038—1227年
金:1115—1234年
南宋:1127—1276年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