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死活鉴定和显微镜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167.50 KB
- 文档页数:3
酵母菌的死活细胞鉴别与镜检计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鉴别酵母菌细胞死活的染色方法。
2.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掌握利用它进行酵母菌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步骤1.酵母菌血球计数板镜检计数1)取一块盖玻片,加盖在血球计数板中央计数室上方。
2)用滴管吸取菌悬液滴于盖玻片的边缘,通过毛细作用渗入计数室,注意不能有气泡产生,然后放置于载物台,静止5min,使细胞全部沉降到其表面。
3)高倍镜镜检,数对角线上5个中方格中细胞的总数,再计算出菌悬液浓度。
为了减少误差,应注意对样品适当稀释,以每个小方格中平均4~6个细胞为佳;另外,也可对同一样品重复计数,取其平均值。
附:计数板的结构及测定原理利用血球技术板镜检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计数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质玻片,其上有四条凹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比较宽,其中央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半边各有一个计数区,其上有9个大方格,只有中央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计数用。
这一大方格的长宽各为1mm。
加盖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为0.1mm,因此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³。
目前血球计数板常用的是25格×16格型,其计数室被分成25个中格,其中每个中格又分为16个小格,故计数室共有400 小格。
计数时,首先把适当浓度的菌悬液注入计数室,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般数对角线上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中细胞总数再根据下式求得菌悬液的浓度细胞个数=5000A×B式中A---5个中方格中细胞总数B---菌悬液的稀释倍数三、实验结果个数:30 37 11 25 21 24 17 27 28 25。
实训五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出芽繁殖;2、掌握鉴别死活酵母细胞的染色技术;3、学会水浸制片观察酵母菌。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细胞一般呈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或分枝状的假菌丝。
其细胞核与细胞质有明显分化,菌体较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在高倍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胞内有明显的细胞核和内含物。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无性繁殖大多是以出芽的方式进行,也有分裂繁殖;有性繁殖则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酵母菌的母细胞经过一系列的芽殖后,如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成为假丝酵母。
用生理盐水(或水-碘液染色液)制作水浸片可以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繁殖方式。
用美蓝染色液制水浸片可鉴别酵母细胞的死活状态。
美蓝是一种弱氧化剂,氧化时呈蓝色,还原后呈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时,活酵母细胞因新陈代谢不断进行,胞内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能将进入细胞的美蓝还原,使得细胞呈无色。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为无色,而老化细胞还原能力弱,染色后呈淡蓝色,死细胞则失去还原能力,被染料染成蓝色。
三、实验材料1、菌种:啤酒酵母或葡萄汁酵母(制成斜面培养物或液体培养物)2、试剂:0.1%吕氏美蓝染色液、0.05%吕氏美蓝染色液、水-碘液染色液(革兰氏染液用碘液:水=1:3)、0.85%生理盐水3、仪器及其他:显微镜、擦镜纸、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酒精灯、蒸馏水、吸水纸等四、实验时间2课时五、实验步骤(一)生理盐水浸(封)片(酵母菌的形态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1滴无菌生理盐水(不宜用无菌水制作水浸片,否则细胞易破裂),然后以无菌操作从斜面培养基上用接种环取少量啤酒酵母菌苔与生理盐水混匀,使其分散成云雾状薄层。
2、用镊子取洁净盖玻片,先将其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缓慢地将盖玻片放下,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3、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及出芽情况。
实验八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2. 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3.掌握酵母子囊孢子的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1. 酵母菌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不必染色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但由于细胞个体大,采用涂片的方法制片有可能损伤细胞,一般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法或水-碘液浸片法来观察酵母细胞。
大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法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并对酵母细胞进行死活染色鉴别。
2. 美蓝染液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溶液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三、实验材料1. 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培养1天的麦芽汁(或豆芽汁)液体培养物。
2. 溶液或试剂0.1%吕氏碱性美蓝溶液、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液、95%乙醇,等。
3.器材显微镜,擦镜纸,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接种环、镊子等等。
四、实验步骤1、酵母菌出出芽方式的观察及死活鉴定(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然后按无菌操作接种蘸取取少量液体酵母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染液不宜过多。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用接种环将菌体与染液混合时,不要剧烈涂抹,以免破坏细胞。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注:盖玻片不宜平放,以免产生气泡。
(3)将制片立即放在显微镜下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实验一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活细胞数目比例有什么影响?4. 如何测定酵母菌死亡率?简述其原理。
5. 标本片上的某一物象,第一次看到后如何再次找到它?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正确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2.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3. 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4. 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1. 酵母菌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不必染色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但由于细胞个体大,采用涂片的方法制片有可能损伤细胞,一般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或水-碘液浸片法来观察酵母细胞。
大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并对酵母细胞进行死活染色鉴别。
2. 美蓝染液图1:酵母菌美蓝浸片观察3min(10×40)图2:酵母菌美蓝浸片观察30min(10×40)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 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培养2 天左右的豆芽汁液体培养物(需稀释)。
2. 溶液或试剂:0.1%和0.05%吕氏碱性美蓝溶液(或0.01%美蓝水溶液),革兰氏染色用碘液等。
3.器材:显微镜,擦镜纸,吸水纸,盖玻片、酒精灯、接种环、镊子、胶头滴管、小烧杯、洗瓶等等。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1.美蓝浸片的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然后按无菌操作接种环挑取少量酵母菌放在染液中,并用接种环将其混合均匀,酒精灯上灼烧清洗接种环。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用接种环将菌体与染液混合时,不要剧烈涂抹,以免破坏细胞。
水,取少许酵母菌苔放在水-碘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死活细胞的鉴定[总结] 实验四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死活细胞的鉴定以及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比较和识别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血球记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显微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板三、实验材料显微镜、血球记数板、酵母菌悬液、盖玻片、无菌滴管、吸水纸、擦镜纸.四、实验步骤1、取清洁无油的血球计数板,在计数室上面加盖血盖片。
2、取酵母菌液,摇匀,用滴管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使菌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内不得有气泡。
3、用10×(40x)镜观察并将计数室移至视野中央。
4、在10×(40x)镜下计数:计数5个中格的平均值,最后再换算到每mL菌液中的含菌数。
注意事项: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出芽计一半。
五、实验结果将显微计数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T表示五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
各中格中菌数二室平个/ml T均值 1 2 3 4 5第一室第二室六、问题与讨论在显微镜下直接测定微生物数量有什么优缺点,有何改进方法,酵母菌死活细胞的鉴定一、实验原理美蓝是一种无毒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活细胞进行鉴别。
二、实验材料酵母菌悬液、 0.1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三、实验步骤美蓝镜片的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掖,然后按无菌操作用吸取计数时酵母菌样品液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3)将制片放置约1min后镜检,低倍镜到高倍镜观察,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实验七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生殖方式,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2.学习鉴别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
芽殖是酵母菌普遍的无性繁殖方式,少数为裂殖;有性繁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芽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三、试剂与器材1.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培养2天左右的麦芽汁(或豆芽汁)液体培养物。
2.试剂0.05%和O.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
3.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洒精灯等。
四、实验内容1.美蓝浸片观察酵母培养→制片→染色→镜检→30分钟后再镜检2.水-碘浸片观察五、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1.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侧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避免气泡产生。
六、思考题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其原因。
2.在显微镜下,酵母菌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区别于一般细菌? 实验七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生殖方式,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鉴别与显微直接计数法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鉴别与显微镜直接计数法I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鉴别一、目的要求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基本原理酵母菌是多形的、不运动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已有明显的分化,菌体比细菌大。
繁殖方式也较复杂,无性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仅裂殖酵母属是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本实验通过用美蓝染色制成水浸片来观察生活的酵母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染料,它的氧化型是蓝色的,而还原型是无色的。
用它采对酵母细胞进行染色。
活细胞内由于新陈代谢作用而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所以酵母活细胞染色后无色。
而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因无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用美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还可以区分死、活细胞。
三、器材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siae);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操作步骤(美蓝浸片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液滴不可过多或过少,以免盖上盖玻片时,溢出或留有气泡。
然后按无菌操作法取在豆芽汁琼脂斜面上培养48小时的酿酒酵母少许,放在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中,使菌体与染液均匀混合。
(2)用镊子夹盖玻片一块,小心地盖在液滴上。
盖片时应注意,不能将盖玻片平放下去,应先将盖玻片的一边与液滴接触;然后将整个盖玻片慢慢放下,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气泡。
(3)将制好的水浸片放置3分钟后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酿酒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同时可以根据是否染上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五、实验报告(1) 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II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一、目的要求1.明确显微镜计数的原理。
2.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实验五酵母菌形态的观察和显微镜下细胞测量和计数刘洋生物101 1002040120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掌握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染色方法。
2、掌握利用显微测微尺测量酵母菌大小的方法。
3、学习利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酵母菌的形态观察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柱状。
酵母的细胞比细菌大得多,经过特殊的染色,在高倍镜下就可以观察到。
酵母菌既可无性繁殖,又可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有芽殖和裂殖两种,芽殖又有单出、双出和多出之分。
酵母菌的有性生殖一般能形成4~8个子囊孢子。
在一定条件下,有的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即分离,并继续出芽,细胞成串排列,这种菌丝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
假菌丝的各细胞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呈藕节状。
酵母菌的死活细胞可以通过美兰染色加以区分。
美兰是一种无毒性染色剂,其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
由于活细胞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以使美兰由蓝色的氧化型转变为无色的还原型。
处于代谢旺盛的细胞还原美兰的能力强,细胞为无色,为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幼嫩芽体为浅蓝色,死细胞为深蓝色。
(二)显微镜下的细胞计数本次实验采用血球计数法测定微生物细胞数。
方法是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体细胞或孢子悬液,加到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内,在显微镜下逐格计数。
因为计数室的容积是固定的(0.1mm3),所以可以将在显微镜下计得的菌数换算成单位体积试样中的菌数。
血球计数板使一块特制的载玻片,中部有H形的沟槽将中部分成上下两个计数室。
计数室方格的边长为3mm,每个方格分为9个大方格,正中央的大方格被分为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被分为16个小方格。
这样正中央的大方格总共分成400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1/4000mm3(计数室的高度为0.1mm)。
由此得到如下公式:每毫升的菌数个=平均每个中方格内的菌数16×稀释倍数×4000×1000(三)显微镜下细胞大小的测量用来测量微生物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实验六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定一、目的要求1. 通过观察了解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出芽繁殖。
2. 掌握鉴别酵母细胞死活的染色技术。
二、基本原理酵母菌细胞较大,不必染色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用美蓝染色液可对酵母细胞进行死活染色鉴别。
美蓝是一种弱氧化剂,氧化态呈蓝色,还原态呈无色。
活的酵母细胞,因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能将进入细胞的美蓝还原,而细胞呈无色;而死细胞已失去还原能力,则被染料染成蓝色。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活酵母菌的还原能力是有限的,必须严格控制染料的浓度和染色时间。
三、材料及器材1. 菌种:酵母菌。
2. 溶液和试剂:0.05%和0.1%吕氏美蓝染色液。
3. 仪器或其他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试管,蒸馏水等。
四、方法与步骤1. 在干净载玻片上加一滴吕氏美蓝染色液,以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少量酵母菌苔放在美蓝液中,混合均匀。
2. 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染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避免产生气泡,将多余染液用吸水纸吸干。
3. 将载玻片置于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4. 染色约0.5h后再进行观察,注意死细胞数量是否增加。
5. 用0.05%吕氏美蓝染色液重复上述操作。
五、实验作业及实验报告1. 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酵母形态特征。
2. 在显微镜下,酵母菌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区别于一般细菌?3. 酵母水浸片制作时应注意什么?4. 吕氏美蓝染色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其原因。
六、实验结束、检查试验仪器破损情况,清理实验室。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及酵母菌形态、死活鉴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技术和保养方法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通过高倍镜观察了解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3、掌握鉴别酵母菌细胞死活的染色方法。
二、实验器材1、菌种:酵母菌标准片,酵母菌菌悬液。
2、染色液或试剂:革兰氏染色用碘液,0.1%吕氏碱性美兰染色液3、仪器和其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三、方法与步骤1、低倍镜观察先将低倍物镜的位置固定好,然后放置标本片,调好光线,将物镜提高,向下调至看到标本,再用细调对准焦距进行观察。
2、高倍镜观察显微镜的设计一般是共焦点的。
低倍镜对准焦点后,转换到高倍镜基本上也对准焦点,只要稍微转动微调即可。
3、油浸镜观察油浸物镜的工作距离(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很短,一般在0.2mm以内,因此使用油浸物镜时要特别细心,避免由于“调焦”不慎而压碎标本片并使物镜受损。
使用油镜按下列步骤操作:(1)先用粗调节旋钮将镜筒提升(或将载物台下降)约2cm,并将高倍镜转出。
(2)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
(3)从侧面注视,用粗调节旋钮将载物台缓缓地上升,使油浸物镜浸入香柏油中,使镜头几乎与标本接触。
(4)从接目镜内观察,放大视场光阑及聚光镜上的虹彩光圈,使光线充分照明。
用粗调节旋钮将载物台徐徐下降,当出现物像一闪后改用细调节旋钮调至最清晰为止。
如油镜已离开油面而仍未见到物象,必须再从侧面观察,重复上述操作。
(5)观察完毕,下降载物台,将油镜头转出,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再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油迹,最后再用擦镜纸擦拭2—3下即可,(注意向一个方向擦拭)。
4、酵母细胞的形态观察(1)酵母菌水-碘液浸片的制作:取一洁净的载玻片,用滴管取一小滴革兰氏染色用碘液,将其滴于载波片中央,然后滴加酵母菌悬液放入其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小心将其一端与菌液接触,然后缓慢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实验二酵母菌的死活鉴定和显微镜计数
一、实验目的
学习血球计数板使用的原理与方法,学习区别死活酵母的方法。
二、原理
测定微生物数量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显微直接计数和平板计数法。
镜检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菌体较大的酵母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采用彼得罗夫•霍泽细菌计数板,两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故细菌不易看清。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厚玻片。
玻片上由四道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分成两半,其上各刻一个相同而有一定面积的小方格网。
方格的刻度有两种规格。
一种是25×16,称为希里格式血球计数板,分为25大格,每大格又分为16小格;另一种是16×25,称为麦氏血球计数板,分16大格,每大格分为25小格。
总数都是400小格(如图所示)。
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400mm2,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与计数室底部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室(大方格)的体积为0.1mm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1/4000mm3,使用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时,先要测定每个小方格(或中方格)中微生物的数量,再换算成每毫升(或每克样品)中微生物细菌的数量。
三、实验材料
1、菌种:酵母菌
2、仪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
3、材料:盖玻片、吸水纸、滴管
4、染料:美蓝染液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
1、视待测菌液浓度,加无菌水做适当稀释,以每小格菌数5-10个为宜,准确计算稀释
倍数。
2、取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加盖玻片盖住网格和两边的槽。
3、将待测菌液充分摇匀后,用无菌吸管吸少许,由盖玻片边缘或槽内加入计数板来回推压盖玻片,使其紧贴在计数板上,计数室内不能有气泡。
静置5-10分钟。
4、在低倍镜下找到小方格网后更换高倍镜观察计数,上下调动细螺旋,以便看到小室内不同深度的菌体。
位于分格线上的菌体,只数两条边上的,其余两边不计数。
如数上线就不数下线,数左边线就不数右边线。
由于菌体在计数室中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要在不同的焦距下才能看到,因为观察时必须不断调节微调螺旋,方能数到全部菌体,防止遗漏。
凡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
5、计数时若使用刻度为25×16(大格)的计数板,则数四角的4个大格(即100小格)内的菌数。
如用刻度为16×25(大格)的计数板,除数四角的4个大格外,还需数中央1个大格的菌数(即80小格)。
6、每个样品重复计数2-3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式计算样品中的菌数。
刻度为25×16(大格)的计数板:
稀释倍数
每小格平均菌数稀释倍数小格内菌数
毫升个菌数⨯⨯⨯=⨯⨯⨯=61046104100100)/( 刻度为16×25(大格)的计数板:
稀释倍数
每小格平均菌数稀释倍数小格内菌数
毫升个菌数⨯⨯⨯=⨯⨯⨯=610461048080)/(
7、血球计数板用后,在水龙头上用水柱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或抹擦,以免损坏网格刻度,洗净自行晾干,或用滤纸沾干,最后用擦镜纸擦干净。
若计数为病原微生物,则需先浸泡在5%的石碳酸溶液中进行消毒。
五、注意事项
1、加酵母菌液时,量不宜过多,不能产生气泡。
2、由于酵母菌菌体无色透明,计数观察时应仔细调节光线,或者用吕氏碱性美蓝染液处理酵母菌液。
美兰是一个若的氧化剂,还原后变为无色,酵母细胞死活的鉴别证实利用这一特性。
活的酵母细胞由于新陈代谢不断进行,能将美兰还原,而死的酵母细胞则不能,染色应严格控制时间。
六、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血球计数板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如何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