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1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3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1一、教学目标1、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复习巩固热身训练:翻译下列课内文言语句。
1、举天下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文言句子翻译,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虚词用法判断、文言句式识别、文章大意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而它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题型,赋分常为8-10分,由于它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得分往往不高。
究其原因,我觉得学生对翻译文言的的要求不明白,方法不正确,解题随意性大,功夫做得不细,翻出的句子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
为此,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文言文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我建议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1、一种意识--踩分意识。
总结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均是在关键词句上赋分,那么文言文翻译需要关注哪些得分之点呢?主要有以下:关键单音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双音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例如20xx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要求翻译:"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二轮复习文言翻译【考点剖析】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是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畅通。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知识梳理】译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一、【方法归纳】1、保留法(留):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屈原列传》)④对曰:“将以衅钟。
”2、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㈡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①请略陈固陋: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
②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予:我。
斯:这。
徒:只。
记:记载明:使……明了。
匹夫:百姓。
社稷:国家。
予:斯:徒:记:明:匹夫:社稷: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
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指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⑤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⑥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
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翻译典型文言文句子。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和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文言文的趣味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氛围。
2. 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典型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翻译句子。
4. 互动教学(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翻译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提问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翻译一段文言文文本,要求准确无误。
2.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准备课堂测试。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堂测试1. 测试内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识别和运用。
2. 测试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
3. 测试目的: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十、课后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导入:高考对古诗文能力的要求为理解B,其中包括要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也是得分率低的考点之一。
就是指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并且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重新表达。
复习回顾:以前我们讲过,文言文翻译要注意几个原则:信、达、雅,1.“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2.“达”,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3.“雅”,则要求译文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不作要求)经过上一轮的复习,我们的同学基本上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但是在最近的练习和考试当中还是发现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就大家出现的这些问题来做讨论。
(二)反例警示:1、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
(2011四校联考)学生作业:人身体的美丑,本来就没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参考答案:四肢画得美丑,本来就与画像的奇妙与否没有关联。
(四体妍蚩:四肢画得美丑,关:关联于妙处:介宾短语后置。
)失分主要原因:没有关注特殊句式,忽视字词的落实2、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
(2月月考)学生答案:李泌已经拜见皇帝,陈列天下间的成败之事,皇帝很高兴,想授予他官职。
参考答案:李泌拜见肃宗后,陈述了天下大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皇帝很高兴,想要授予他官职。
(得分点:谒见:拜见陈:陈述所以:……..的原因)失分主要原因:不熟悉固定结构的用法,没有准确翻译关键字词3、而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
(2011佛山质量检测)学生答案:然而温峤知道后返回京都,于是启奏王敦的反叛之心,请皇上事先做好应对的准备。
参考答案:于是温峤得以回到京都,(他)就把王敦的阴谋全部(或详细)奏报朝廷,请求朝廷事先为此作好准备。
(“得”,得以,能够;“具”,齐备、全部、详细。
每字1分,大意1分)失分主要原因:忽略关键词,没有做到字字落实,且表意不通,表达不畅。
4、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2、在学生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上,加强学生踩点得分的意识,通过对已学的难词难句的突破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强化得分点。
2、掌握解题方法,答题步骤。
3、调动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思路以练得法,以法导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网络高三资料参考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和步骤:一、导语设计由同学自主谈谈翻译的困惑和亮点以及平时采用什么方法去突破,由此归纳出翻译的原则标准。
译文标准:字字落实一一对应文从句顺二、自主探究,得出翻译的方法。
(温故知新)1、练一练: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归纳:留——人名、地名、官名、制度名词等2、练一练: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②“昼夜勤作息”归纳:删——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同义互用等3、练一练: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②吾妻之美我者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归纳:换——单音节词、通假字、活用、古今异义词等1、练一练:①大王来何操?②求人可使报秦者,不得。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归纳:调——变序句(主谓倒装、宾前、定后、状语后置、省略等)5、练一练:①一鼓作气,再而衰。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归纳:补——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6、练一练: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③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
归纳:猜——利用字形、句子结构、语境等揣摩三、归纳总结字字落实留删换三标准一一对应六方法文从句顺调补猜四、试一试行不行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且分值不小。
同时它对同学们来说又是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关键还是翻译不过关。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才能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句子。
二、教学过程1、题目举例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翻译,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翻译)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选自《庖丁解牛》2、学生译文例举例一即使这样,每到那复杂的地方,我看到它难办,就十分惊恐地进行戒备,视觉停止了,行动延迟了。
例二即使这样,每每到了族那个地方,我看到很难办,很担心的样子引起警觉,眼睛停下来,行为迟缓。
例三虽然这样,每到了那筋骨错杂的地方,我看到很难办,就十分警觉,视觉停下来了,行为迟钝。
(学生自行打分,满分5分)3、考查意图❶考查“虽然”“至于”“怵然”“行为”等几个双音节词,它们或涉及本义,或涉及一词多义,或涉及古今异义等。
❷考查重点实词,如“族”“为”等,不难看出,这里的“为”字十分麻烦;❸考查特殊句式4、翻译分析①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课内知识迁移:《逍遥游》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至于:到,到达\表另提一事课内知识迁移:《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至于:到,到达《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至于:表另提一事。
③族:类\灭族\聚结课内知识迁移:《师说》士大夫之族。
族:类《阿房宫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课外引申:云气不待族而雨。
族:聚结④为wéi,做\当做\被;Wèi,替\对\表目的,为了\因为⑤视为止,行为迟。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文言文翻译教案 Word版含解析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中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熟悉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3.联系高考,明确翻译的得分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难点:联系高考,明确翻译的得分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考情探究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学习中是一项综合知识的整合,要考虑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综合知识。
高考分值一般为10分。
所以,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做好文言文翻译是学会文言文的基础,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的方法。
二、考纲要求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考点透视(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1.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是得到公认的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
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简言之,通读全句,标注要点;关注全文,准确理解;按照词序,对应翻译;调整全句,符合规范。
四、考试题型主观题。
2023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精选2篇)2023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项复习篇1文言文翻译练习(1)1.将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
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①乌在其为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是好苦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③泰然谓美莫己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犹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
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卿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
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孙卿曰:“不然。
臣之所闻,古之道,凡战,用兵之术,在于一民,弓矢不调,羿不能以中征,六马不和,造父不能以御远;士民不亲附,汤武不能以胜。
2011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之文言文翻译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10年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以直译为主。
教学重、难点:2、在直译时能准确翻译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且分值不小。
而对同学们来说它又是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关键还是翻译不过关。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才能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句子。
二、练习:板书句子,1-5每排同学分别翻译一个句子: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5.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指导:(评讲之前指导,学生可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先自己修改。
)1.《10年考试说明》要求:“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2.教师解读,《考纲》对翻译的要求可归纳为五点,即:(1)直译,即字字落实。
在具体翻译时可采用留、换、补、调等方法。
①留:就是保留。
对于古代一些专用字词,可保留原样,不必翻译,譬如“人名、地名、官职、朝代、年号”等一些词语。
②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古今同义词,可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
③换:即用现代汉语的字词替换。
对于古今异义词,必须用该词的今义去替换。
对于古今同义的一些字词,只需把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④补:即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例如省略的主语、宾语、介词等等。
⑤调:遇到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时要调整语序(2)注意特殊句式。
(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句子的语气,要特别注意语气词。
(如:其李将军之谓也?)(5)文通字顺,即语意连贯、流畅。
在具体翻译的时候,要先从整体上看这个句子的句式,如果是特殊句式,就要把语序调整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语序,其次要注意有无活用的字词,再逐字翻译,最后检查翻译的是否通顺,句子的语气是否译出了,同时要注意上下文语境(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导入:高考对古诗文能力的要求为理解B,其中包括要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也是得分率低的考点之一。
就是指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并且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重新表达。
复习回顾:以前我们讲过,文言文翻译要注意几个原则:信、达、雅,1.“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2.“达”,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3.“雅”,则要求译文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不作要求)经过上一轮的复习,我们的同学基本上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但是在最近的练习和考试当中还是发现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就大家出现的这些问题来做讨论。
(二)反例警示:1、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
(2011四校联考)学生作业:人身体的美丑,本来就没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参考答案:四肢画得美丑,本来就与画像的奇妙与否没有关联。
(四体妍蚩:四肢画得美丑,关:关联于妙处:介宾短语后置。
)失分主要原因:没有关注特殊句式,忽视字词的落实2、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
(2月月考)学生答案:李泌已经拜见皇帝,陈列天下间的成败之事,皇帝很高兴,想授予他官职。
参考答案:李泌拜见肃宗后,陈述了天下大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皇帝很高兴,想要授予他官职。
(得分点:谒见:拜见陈:陈述所以:……..的原因)失分主要原因:不熟悉固定结构的用法,没有准确翻译关键字词3、而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
(2011佛山质量检测)学生答案:然而温峤知道后返回京都,于是启奏王敦的反叛之心,请皇上事先做好应对的准备。
参考答案:于是温峤得以回到京都,(他)就把王敦的阴谋全部(或详细)奏报朝廷,请求朝廷事先为此作好准备。
(“得”,得以,能够;“具”,齐备、全部、详细。
每字1分,大意1分)失分主要原因:忽略关键词,没有做到字字落实,且表意不通,表达不畅。
4、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1、标准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
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留”、“删”、“换”、“补”、“调”“猜”、六个字。
3、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还要特别注意的是“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或省略介词)和“倒装句”(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数词后置、状语和补语的特殊语序)。
《考纲》中明确指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此考点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义,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关分析;另一方面是“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其考查内容,既涉及到语言形式的把握,又涉及到文段内容的理解。
其考查形式,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003年以前,翻译为选择题,此后变为了主观试题,增大了难度。
2002年以后,文言文的翻译赋分逐年增加,现在10分,翻译2—3个字句。
材料可以是文言文语段中的句子,也可以单独翻译一小段材料中的划线句子。
①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采点得分意识,以重点词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②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的不足,查漏补缺。
课堂小结:自己的感悟和启发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李广)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文言文句子翻译
一|、导入:
高考对古诗文能力的要求为理解B,其中包括要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也是得分率低的考点之一。
就是指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并且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重新表达。
复习回顾:以前我们讲过,文言文翻译要注意几个原则:信、达、雅,1.“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2.“达”,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3.“雅”,则要求译文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不作要求)
经过上一轮的复习,我们的同学基本上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但是在最近的练习和考试当中还是发现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就大家出现的这些问题来做讨论。
(二)反例警示:
1、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
(2011四校联考)
学生作业:人身体的美丑,本来就没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参考答案:四肢画得美丑,本来就与画像的奇妙与否没有关联。
(四体妍蚩:四肢画得美丑,关:关联于妙处:介宾短语后置。
)
失分主要原因:没有关注特殊句式,忽视字词的落实
2、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
(2月月考)
学生答案:李泌已经拜见皇帝,陈列天下间的成败之事,皇帝很高兴,想授予他官职。
参考答案:李泌拜见肃宗后,陈述了天下大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皇帝很高兴,想要授予他官职。
(得分点:谒见:拜见陈:陈述所以:……..的原因)
失分主要原因:不熟悉固定结构的用法,没有准确翻译关键字词
3、而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
(2011佛山质量检测)
学生答案:然而温峤知道后返回京都,于是启奏王敦的反叛之心,请皇上事先做好应对的准备。
参考答案:于是温峤得以回到京都,(他)就把王敦的阴谋全部(或详细)奏报朝廷,请求朝廷事先为此作好准备。
(“得”,得以,能够;“具”,齐备、全部、详细。
每字1分,大意1分)
失分主要原因:
忽略关键词,没有做到字字落实,且表意不通,表达不畅。
4、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
学生答案: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后来都占有天下。
参考答案: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
得分点:判断句式,“其后”他们的后代,语意通顺
失分主要原因:忽略语境,没有联系上下文翻译。
忽略特殊句式(判断句)
总结失分原因:1、忽略语境,不明大意2、字词、句式没有落实
•3、表意不通,表达不畅
(三)文言文翻译的启示:
(树立语境意识、落实关键字词、注意语法现象(包括特殊句式、固定结构)、要做到字字落实:
启示一:树立语境意识
例:(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
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翻译题(1)
(括号里的为上下文,注意加线字词的翻译)
参考答案: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包括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例1、:2008年广东高考: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①散吏:闲散的官员
画线句子翻译: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例2:2010年高考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
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参考答案: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赋分: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启示三:注意语法现象(包括特殊句式、固定结构)
例: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
参考答案: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
定语后置、节度:(动词,节制、调度),“不果”
启示四:要做到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四)精题演练
(一)1、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
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是以天下之士争愿自效,以辅高明。
将军凭借功德辅佐年幼的皇帝,因此天下的士子争相愿意亲自报效(或效劳)您,来辅佐您这高明的人。
(得分点:“是以”“效”“高明”)
2、后来遇见丞相无礼,被贬,做太子太傅。
宣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
望之以师傅见尊重,言治乱,陈王事。
选谏大夫刘更生,与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同心谋议,劝道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
萧望之因为是元帝的老师而受到尊重,议论治乱得失,陈说帝王之事。
(得分点:“见”、“陈”、句意通顺)
3、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
汉为广平侯。
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4 、帝常称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
”拜为平狄将军,与盖延共
击董宪。
时,诏书独下延而不及萌,萌以为延谮己,自疑,遂反。
帝闻之,大怒,乃自将讨萌。
与诸将书我曾经认为庞萌是社稷之臣,将军们该不会笑话我的那些话吧?
曰:“吾尝以庞萌社稷之臣,将军得无笑其言乎?
我曾经认为庞萌是社稷之臣,将军们该不会笑话我的那些话吧?
(二)、董槐,字庭植。
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
嘉熙三年,知江州。
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
”槐曰:①“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
槐言事无所隐,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②“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③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遂薨。
注:洊jiàn ,再度。
(《宋书·邓寇列传》(1) 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3分)
译:百姓,是我们的百姓。
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
(2) 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4分)
译: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
(3)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3分)
译: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创新设计》P88-89 阅读(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