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海洋化学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444.50 KB
- 文档页数:24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的种类。
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
教材难点: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难点突破: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解、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
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这一部分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环境问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应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讲述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 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附: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仪器、药品: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问题: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板书设计: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动力资源 一、 海水中的物质 镁的制取:石灰乳 盐酸 通电二、 海底矿物 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水合物 多金属结核 煤海滨砂矿和砂砾 其他 三、 海水淡化蒸馏法 结晶法 膜法 教学反思:。
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海洋化学资源》【学习目标】1、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掌握海水提取镁的方法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常用的方法4、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意识。
【重点】海水提取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难点】海水淡化【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相信在做的每一位同学都领略过大海的壮观和美丽,并且知道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物质吗?今天我们就从资源的角度来了解海洋。
[感知目标]结合预习形成自己的目标[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并写下自己的疑惑,练习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你了解海洋吗?试着说出你知道的海洋资源?对于海洋的污染,若给你足够的权利,你怎样治理?2、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还要加石灰乳及盐酸制氯化镁?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3、你认为可燃冰与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好处?4、你能想出几种海水淡化的方法?最常用的又是哪种方法?[交流共享]1、什么“可燃冰”被称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①开采可燃冰非常困难;②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一旦甲烷大量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2、海员在海上航行时,遇到淡水短缺怎么办?海水淡化有哪些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3、你知道海水中有哪些盐?如何用化学方法来检验一瓶液体是海水还是淡水?-----探究发现其他海洋资源[知识梳理]:1.海洋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除有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外,还有一种新型的矿产资源------天然气化合物。
它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因其极易燃烧又被称为___________;海底还蕴藏着一种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____________,也称__________。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O、H、Cl、Na、Mg2.海水中的物质由多到少的顺序:H2O、NaCl、MgCl23.从海水中提炼金属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MgCl2 + Ca(OH)2 = Mg(OH)2↓ + CaCl2(从海水中分离出镁元素)②Mg(OH)2 + 2HCl = MgCl2 + 2H2O(转化成可电解的氯化镁)③MgCl2 通电Mg + Cl2↑二、海底矿物1.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产生的能量多,污染少。
3.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三、海水淡化1.常用方法:蒸馏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
2.其他海水淡化的方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结晶法”“膜法”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海水晒盐的过程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二、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注意:⑴饱和溶液只是针对某一种溶质来说的,对于其他溶质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如饱和食盐水,对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而该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蔗糖。
(2)描述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
如“100g,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而不能说“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
2.判断:①根据食盐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固体来判断,如果有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存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如果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注意:1)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质量;⑤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克,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7.2g 氯化铵达到饱和。
海洋化学资源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和图片,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系统的了解海洋中蕴藏的丰富的资源。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知道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的过程。
感受用富集法获取有用资源的途径,初步树立学生的资源意识。
3、通过海水淡化的学生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德育目标:1、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2、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导语:1、今年的养马岛因为一段抖音小视频着实火了一把,养马岛甚至被称为了“中国的马尔代夫”“小马尔代夫”,每天的游客达到5万人,火到“一床难求”、“见缝停车”。
同学们知道这件事吗?养马岛是靠什么吸引着无数游客开车十多小时前来游玩呢?(水清、美景、美食)2、前段时间日本和中国争夺钓鱼岛,又是为什么呢?(①我们从军事上来看,钓鱼岛是中国大陆面向太平洋的最前哨,如果说解放军以钓鱼岛进行军力部署,那么钓鱼岛就能够作为一个前沿基地。
如果说进行纵深防御的话,钓鱼岛距离第一岛链是最近的。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在钓鱼岛部署舰艇、建设军港、修建机场的话,就会加大中国的一个纵深防御范围,可以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②如果我们利用海洋法公约去划分领海的基点和基线的话,钓鱼岛是中国面向海洋最外围的一个基点,那么就可以围绕钓鱼岛划12海里近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就能够获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辐射的范围也就会更大一些。
钓鱼岛虽然是中国东海上6.5平方公里的一个小岛,实际上,钓鱼岛对于中国的战略作用非常大。
③钓鱼岛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贵中药材,栖息着大批海鸟,有“花鸟岛”的美称。
日本本身战略纵深就比较狭窄,利用钓鱼岛就能够扩大自己的领海,提高战略纵深。
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中含有的物质2.了解海水中的矿物3.掌握海水制镁的原理4.知道海水淡化的方法与意义❖ 知识梳理一、海水中的物质1.物质种类:水(96.5%)和可溶性盐(3.5%)2.离子种类:Cl - 、Na + 、SO 42 -、Mg 2+、Ca 2+、K +二、海底矿物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甲烷燃烧的方程式:CH 4+2O 2=点燃==CO 2+2H 2O 3.多种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猛、铁、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 三、海水制镁1.原理: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2.生产流程: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氯化镁晶体→熔融氯化镁→镁3.化学方程式: MgCl 2+Ca(OH)2=Mg (OH)2↓+CaCl 2Mg (OH)2+2HCl =MgCl 2+2H 2O注意:从海水中提取MgCl 2时,经历了“MgCl 2→Mg (OH)2→MgCl 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将MgCl 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 2.四、海水淡化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解决日益加剧的淡水危机1.淡化的方法有(1)热法(2)膜法(反渗透法),且都是物理方法。
热法中常见的有低温多效蒸馏法和多级闪急蒸馏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
2.海水与淡水的鉴别:分别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是海水,没有沉淀(或沉淀很少)的是淡水。
❖ 特色讲解知识点一:海水中的物质例1.可用来鉴别海水与蒸馏水的是( )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 通电MgCl 2 Mg +Cl 2↑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解析:海水中含有氯离子,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答案:D知识点二:海底矿物例2.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存在于海洋表面B.“可燃冰”能燃烧,所以水也有可燃性C.“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D.“可燃冰”就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解析: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不可能存在于海洋表面,A、D错;可燃冰与水性质不同,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