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6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蛋白质是有机体中主要的结构和功能物质。
它是由氨基酸构成的高分子物质,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它会发生各种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呈色反应。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主要是指蛋白质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时,蛋白质会产生颜色变化的现象。
这种反应是通过氨基酸残基中存在的含氮杂环结构,将反应物对应的原子或分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结构而导致。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常以胆红素和卟啉胆素为代表,当这些物质染料与蛋白质发生反应时,蛋白质会产生特殊的颜色,这种颜色的深浅可用来表征蛋白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在医学检测、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检测中,可以利用呈色反应来诊断疾病;在环境检测中,可以观察水体中污染物的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来判断水质;而在食品检测中,可以通过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来检测食品的新鲜程度。
因此,蛋白质的呈色反应对于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安全也有很大的保障作用。
- 1 -。
实验一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一、实验目的(1)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掌握蛋白质的有关性质二、实验原理(1)蛋白质颜色反应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某些或某种基团与显色剂作用,可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是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但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1、米伦反应原理:米伦试剂是硝酸、亚硝酸、硝酸汞、亚硝酸汞的混合物。
他能与苯酚及某些二羟基苯衍生物起颜色反应。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只有酪氨酸含苯酚基团,因此该反应为蛋白质中酪氨酸存在的依据。
2、双缩脲反应原理:尿素被加热,则两分子的尿素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
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缩脲结构相似,故也能进行此反应。
双缩脲反应可作为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3、黄色反应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等),于浓硝酸可反应并生成黄色物质,此物质在碱性环境下变为桔黄色的硝基苯衍生物硝醌酸等。
4、茚三酮反应原理: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兰紫色的还原茚三酮、茚三酮和氨的缩合物。
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a-氨基酸所共有。
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含有氨基的其他物质亦呈此反应。
(2)蛋白质沉淀反应原理:多数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当其稳定因素被破坏或与某些试剂结合成不溶解的盐后,即产生沉淀。
1、蛋白质的盐析作用原理:向蛋白质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使蛋白质胶体颗粒脱水,破坏其水化层,同时它所带有的电荷亦被中性盐上所带的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中和。
于是稳定因素被破坏,蛋白质聚集沉淀。
盐析作用一般不使蛋白质变性。
2、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原理: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醇等),因引起蛋白质脱去水化层以及降低介电常数而增加带电质点间的相互作用,致使蛋白质颗粒容易凝聚而沉淀3、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原理:重金属离子(如Pb2+、Cu2+等)与蛋白质的羧基等结合生成不溶性的金属盐类而沉淀,同时蛋白质发生变性。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与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图文攻略20131120056 生物技术朱然一.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氏反应从左往右依次是苯酚、蛋白质溶液、白明胶(二)、双缩脲反应从左往右依次是双缩脲、蛋白溶液。
其中双缩脲的放大图如下:边壁上为加热融化尿素时残留的白色固体。
溶液为粉红色的,分析是尿素纯度低,制得双缩脲浓度低造成。
(三)、黄色反应以上是蛋白溶液加入浓硝酸后加热出现的浅黄色浑浊液加入NAOH后变为橘黄色。
(四)、茚三酮这个颜色,有点加热过了(五)乙醛酸反应上层浑浊,应该为少许浓硫酸与蛋白溶液混合导致蛋白变性二、蛋白质沉淀反应(一)、蛋白质盐析作用滤液中加入硫酸铵加水稀释后(二)、酒精沉淀蛋白质加入乙醇产生沉淀(图片拍忘了=。
=)加水稀释后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醋酸铅(左)和硫酸铜(右),均产生沉淀。
加水稀释后,仍然浑浊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苦味酸(左)、醋酸与鞣酸(右)加水稀释后,仍然浑浊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磺基水杨酸(左)加水后,右管较清澈,由于加水稀释前倒掉和三氯乙酸(右)一半溶液时倒多了蛋白质中分别加入浓硝酸(左)、加水稀释后,沉淀明显没溶解浓硫酸(中)、浓盐酸(右)(七)、加热沉淀蛋白质从左往右依次是1号(蛋白质+蒸馏水)、2号(蛋白质+0.1%醋酸+蒸馏水)、3号(蛋白质+10%醋酸+蒸馏水)、4号(蛋白质+10%醋酸+饱和NACl)、5号(蛋白质+10%NACl+水)水浴加热10分钟后(顺序从左往右为1、2、3、4、5)3、4、5号中分别用10%氢氧化钠与10%醋酸中和(从左往右依次为3、4、5)。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4:1g CuSO4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4:1g CuSO4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蛋白质的呈色反应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不同的试剂对蛋白质进行鉴定。
3. 了解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呈现的颜色变化。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是利用蛋白质分子中的特定基团与显色剂发生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
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显色剂对蛋白质进行鉴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试管架、滴管、移液管、电炉、酒精灯、pH试纸、水浴锅等。
2. 试剂:(1)蛋白质样品:鸡蛋清、牛奶、豆奶等。
(2)显色剂:a. 双缩脲试剂:取0.1g硫酸铜溶解于10mL 0.1mol/L NaOH溶液中,再加入0.1g酒石酸钾钠溶解,混匀。
b. 茚三酮试剂:取0.1g茚三酮溶解于100mL 70%乙醇中。
c. 硝酸试剂:浓硝酸。
d. 乙醛酸试剂:取0.5g乙醛酸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
四、实验步骤1. 双缩脲反应:a. 取2mL蛋白质样品于试管中,加入2mL 0.1mol/L NaOH溶液,混匀。
b. 加入1滴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2. 茚三酮反应:a. 取2mL蛋白质样品于试管中,加入2mL 0.1mol/L NaOH溶液,混匀。
b. 加入1滴茚三酮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3. 硝酸试剂反应:a. 取2mL蛋白质样品于试管中,加入2mL 0.1mol/L NaOH溶液,混匀。
b. 加入1滴硝酸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4. 乙醛酸试剂反应:a. 取2mL蛋白质样品于试管中,加入2mL 0.1mol/L NaOH溶液,混匀。
b. 加入1滴乙醛酸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5. pH值对呈色反应的影响:a. 取2mL蛋白质样品于试管中,分别加入0.1mol/L HCl溶液、0.1mol/L NaOH 溶液,调节pH值至1、4、7、10、13,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双缩脲反应:蛋白质样品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溶液呈现紫色或红色。
实验蛋白质地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地掌握鉴定蛋白质地原理和方法.熟悉蛋白质地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地有关反应.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不同地蛋白质由于所含地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地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地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地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地依据.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地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地,相对地.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地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三、实验仪器、吸管、滴管、试管、电炉、试纸、水浴锅、移液管四、实验试剂、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倍,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苯酚: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试剂:汞溶于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地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此试剂可长期保存.、尿素晶体、: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溶于蒸馏水,稀释至、浓硝酸、茚三酮溶液:茚三酮溶于地乙醇并稀释至.、冰醋酸、浓硫酸、饱和硫酸铵溶液: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乙醇.、醋酸铅溶液: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氯化钠晶体、三氯乙酸溶液: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饱和苦味酸溶液: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醋酸溶液.五、实验步骤蛋白质地颜色反应(一)米伦(’)反应、苯酚实验:取苯酚溶液于试管中,加’试剂,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蛋白质实验:取蛋白液,加’试剂,出现白色地蛋白质沉淀,小心加热,观察现象.(二)双缩脲反应、取少量尿素晶体放在干燥地试管中,微火加热熔化,至重新结晶时冷却.然后加溶液,摇匀,再加滴溶液,混匀,观察现象.、取蛋白液,加溶液,摇匀,再加滴溶液,混匀,观察现象.(三)黄色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液及浓硝酸滴.加热,冷却后注意颜色变化.然后再加入溶液,观察颜色有什么变化.(四)茚三酮反应取蛋白液于试管中,加滴茚三酮溶液,加热至沸,即有蓝紫色出现.蛋白质地沉淀(一)蛋白质地盐析作用、试管中加蒸馏水,加固体硫酸铵至饱和.另一支试管加蛋白液,再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摇匀静置观察现象.、将上述混合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渐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铵,直至饱和为止,此时析出为清蛋白.再加入少量蒸馏水,观察沉淀是否溶解.(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试管中加蛋白液,加晶体氯化钠少许,溶解后加乙醇,摇匀,观察现象.(三)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取试管支,各加蛋白液,一支管中滴加醋酸铅溶液,另一支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至有沉淀产生.、取一支试管加蛋白液,再加入三氯乙酸,充分混匀,观察结果.(四)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液及醋酸滴,再加饱和苦味酸数滴,观察现象.六、实验结果蛋白质地颜色反应(一)米伦(’)反应、苯酚实验:溶液即出现玫瑰红色.、蛋白质实验:出现白色地蛋白质沉淀,小心加热后凝固地蛋白质出现红色.(二)双缩脲反应、有紫色出现.、溶液有蓝紫色出现(三)黄色反应先有黄色沉淀生成,加入溶液后颜色变为橘黄色.(四)茚三酮反应有蓝紫色出现.蛋白质地沉淀(一)蛋白质地盐析作用、有蛋白析出.、有蛋白质析出,加水后可复溶.(六)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取一试管加蛋白液,,加入晶体氯化钠少许,待溶解后再加乙醇,摇匀,观察现象(七)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取试管支,各加蛋白液,一支管中滴加醋酸铅溶液,另一支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至有沉淀产生.(八)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液及醋酸滴,再加饱和苦味酸和鞣酸数滴,观察现象.七、实验分析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不同地蛋白质由于所含地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其中米伦试剂能与苯酚及某些二羟基苯衍生物起颜色反应,而组成蛋白质地氨基酸中酪氨酸含苯酚基团,因此可用米伦试剂检测蛋白质中酪氨酸地存在.尿素被加热,形成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紫色地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缩脲结构相似,也能进行此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地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等),于浓硝酸可反应并生成黄色物质,此物质在碱性环境下变为桔黄色地硝基苯衍生物硝醌酸等.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兰紫色地还原茚三酮、茚三酮和氨地缩合物.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氨基酸所共有.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含有氨基地其他物质亦呈此反应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地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地,相对地.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地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向蛋白质中加入大量地中性盐(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使蛋白质胶体颗粒脱水,破坏其水化层,同时它所带有地电荷亦被中性盐上所带地相反电荷地离子所中和.于是稳定因素被破坏,蛋白质聚集沉淀.盐析作用一般不使蛋白质变性.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醇等),因引起蛋白质脱去水化层以及降低介电常数而增加带电质点间地相互作用,致使蛋白质颗粒容易凝聚而沉淀.重金属离子(如、等)与蛋白质地羧基等结合生成不溶性地金属盐类而沉淀,同时蛋白质发生变性.某些有机酸地酸根则与蛋白质地自由氨基结合而沉淀.植物体内具有显著生理作用地含氮碱性化合物成为生物碱.能沉淀生物碱或与其产生颜色反应地物质称为生物碱试剂,如鞣酸等.当溶液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正电荷,容易与生物碱试剂地负离子发生反应而沉淀.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地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地改变和生物活性地丧失.一般认为蛋白质地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了改变或遭到破坏,都是变性地结果.能使蛋白质变性地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地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如果变性条件剧烈持久,蛋白质地变性是不可逆地.如果变性条件不剧烈,这种变性作用是可逆地.这时,如果除去变性因素,在适当条件下变性蛋白质可恢复其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复性().例如胃蛋白酶加热至~℃时,失去溶解性,也无消化蛋白质地能力,如将温度再降低到℃,则又可恢复溶解性和消化蛋白质地能力.蛋白质变性地应用价值医学:临床上地消毒和灭菌使病原微生物变性注射及外伤采用乙醇灭菌手术器械及其它用品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手术室用紫外线灭菌用热凝法检查尿蛋白实验室:防止蛋白质变性:在生产和保存激素、酶、抗体血清等具有生物活性地蛋白质(如酶、疫苗、免疫血清等)时,应防止其变性失活,其中在低温条件下生产与贮存以上蛋白质就是这个道理.实验室地灭菌:细胞培养室等亦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灭菌.日常生活:熟食较生食易消化:因为蛋白质变性后,肽链构象由卷曲变为伸展,使肽健暴露,易被蛋白水解酶消化水解.其中盐析法作为一种蛋白质胶体简便地提取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盐析法是在中药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使某些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从而与水溶性大地杂质分离.如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地无机盐[如()或]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就叫做盐析.这样析出地蛋白质仍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不影响原来蛋白质地性质.因此,盐析是一个可逆地过程.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采用多次盐析地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地溶解度取决于蛋白质分子表面离子周围地水分子数目,亦即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外周亲水基团与水形成水化膜地程度以及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地情况决定地.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后,由于中性盐与水分子地亲和力大于蛋白质,致使蛋白质分子周围地水化层减弱乃至消失.同时,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地电荷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使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由于各种蛋白质在不同盐浓度中地溶解度不同,不同饱和度地盐溶液沉淀地蛋白质不同,从而使之从其他蛋白中分离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将硫酸铵、硫化钠或氯化钠等加入蛋白质溶液,使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以及水化膜被破坏,导致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地稳定性因素去除而沉淀.盐析法简单方便,可用于蛋白质抗原地粗提、丙种球蛋白地提取、蛋白质地浓缩等.但盐析法提纯地抗原浓度不高,只能用于抗原地初步纯化.目前盐析法应用于免疫球蛋白和酶提取、分离纯化、浓缩等和中药地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