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活动)
- 格式:doc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24
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是一项为青少年信息技术爱好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评台。
该比赛旨在激发青少年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一、比赛时间NOC比赛通常每年举办一次,具体的比赛时间会根据组织方的安排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比赛时间会提前几个月公布,以便参赛者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和报名。
比赛时间通常会在学年的寒假或者暑假期间,以方便学生们参与。
二、比赛内容NOC比赛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
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参加相应的比赛项目。
以下是NOC比赛的常见项目内容:1. 计算机编程比赛计算机编程比赛是NOC比赛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参赛者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完成指定的编程任务,如设计游戏、开发应用程序等。
这些任务既考验了参赛者的编程技能,也考察了其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人工智能应用设计比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应用设计比赛也成为了NOC比赛中的热门项目。
参赛者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和开发各种智能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推荐系统等。
这些应用既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展示参赛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3. 物联网应用创新比赛物联网应用创新比赛是NOC比赛中的另一大亮点。
参赛者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等。
这些项目既可以提升参赛者的技术能力,也可以为智能化生活和工作带来新的创新。
4.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比赛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比赛是NOC比赛中的新兴项目,也备受参赛者关注。
参赛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分析和预测趋势,为实际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这些项目既锻炼了参赛者的数据分析能力,也满足了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
NOC比赛的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众多热点和前沿技术,给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交流学习的理想评台。
AI创想家一、参赛范围1.参赛组别: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初中组、高中组(含中专、职高)。
2.参赛人数:1人。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
组别确定: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委、教育厅、教育局)认定的选手所属学段为准。
二、竞赛环境1.竞赛平台:参赛选手使用官方竞赛平台进行比赛。
2.网络环境:在能满足竞赛需求的联网环境下进行。
3.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Chrome80及以上。
4.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备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Windows7系统及以上或苹果系统13及以上。
5.禁带设备:U盘、手机、平板电脑、对讲机等。
三、竞赛流程1.报名: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NOC大赛官网进行报名,报名成功的选手具备参赛资格。
2.选拔赛:依据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方式,组织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产生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
3.全国决赛:入围选手现场确定一、二、三等奖。
四、竞赛内容(一)选拔赛1.小学高年级组-迷宫寻宝(1)概述: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通过在线编写、执行及提交程序完成迷宫寻宝闯关,完成每个关卡的规定任务(细则见竞赛平台)后即可进入下一关,共计5关。
(2)编程语言:Python语言。
(3)迷宫地图:每个关卡的地图由不同数量的可通行地块和障碍物地块单元格构成。
(4)移动说明:角色在限定的步数(一步的跨度是一个通行地块)内完成收集宝石、躲避障碍物及走到出口任务。
(5)时长:5关共计120分钟,在此时间内,选手每一关可多次在线修改、执行及提交程序。
(6)晋级:根据成绩产生入围全国决赛的选手。
(7)其他:比赛时间以竞赛平台公布为准。
2.初中组-虚拟机器人足球(1)概述: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通过在线编写、执行及提交程序完成足球对抗闯关,完成每个关卡的规定任务(细则见竞赛平台)后即可进入下一关,共计7关。
NOC产品介绍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NOC教育系列产品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创新实践的教学环境。
产品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三大系列。
一、NOC创新实践课堂(学生)本工具包作为开发学生能力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学习技能、拓展创造性思维的工具,为活动提供一个创新实践的软件平台。
工具包由《NOC创作平台》、《NOC创新实践平台》组成。
《NOC创新实践平台》为核心软件,《NOC创作平台》为基础多媒体创作工具。
《NOC创新实践平台》是一种创意思维训练、知识学习应用以及多媒体作品创作的工具平台软件。
具有易学易用、操作简便、内容制作方便快捷、动画设计功能强大、交互控制灵活多样、积木式制作方式等特点。
可以用来制作如下作品:·动画故事:已有素材电脑动画故事编创。
·创意绘画:自己动手进行创意绘画。
·电子贺卡:制作个性动画电子贺卡发送给朋友。
·益智游戏:设计制作趣味益智小游戏。
·电子相册:将拍摄的数码相片进行修饰,配上声音与文字组合生成电子相册。
·多媒体作品:为学生提供一种表达自己的全新多视角多媒体工具。
二、NOC创新教学工具包(教师)本工具包是一套集教学内容规划制作、教学资源整合管理、交互式多媒体课件与学件制作以及课堂教学艺术展示为一体的教学工具软件包。
工具包由《NOC 多媒体教学工具》、《NOC题库管理系统》组成。
《NOC多媒体教学工具》为核心工具,《NOC题库管理系统》作为备课、试题资源管理的辅助工具。
《NOC多媒体教学工具》是一个跨学科的通用课件与学件制作以及多媒体授课教学工具软件,具有易学易用的特点,使用者只需具有基本的电脑使用技能,就可以快速掌握并加以运用。
Coding创意编程一、参赛范围1.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
2.参赛人数:1人。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
组别确定: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委、教育厅、教育局)认定的选手所属学段为准。
二、竞赛环境1.竞赛平台:参赛选手使用官方竞赛平台进行比赛。
2.网络环境:在能满足竞赛需求的联网环境下进行。
3.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Chrome75 及以上。
4.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备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
建议Win 7 及以上64位操作系统,4GB以上内存,Intel®HD Graphics 620 (核芯显卡),独显更佳;Intel®酷睿™ i5 7200U (第七代低电压 3.1GHz 2核 4线程)及以上CPU。
三、竞赛流程(一)报名选手须登录NOC大赛官网进行报名,具体报名起止时间以官方公布为准。
报名成功的选手,需在官方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产生入围复赛的选手。
(三)复赛晋级复赛的选手,需在官方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产生入围全国决赛的选手。
(四)全国决赛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需在官方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确定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
四、竞赛内容(一)编程语言小学组仅限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初中组图形化编程语言或Python语言二选一。
(二)初赛1.形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官方竞赛平台进行线上限时答题,超时自动提交,限1次答题机会。
2.题型、题量:选择、填空客观题,各组别均为30道题。
3.时长、分值: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4.晋级:根据成绩排名产生入围复赛的选手,若成绩相同,用时少者排名靠前。
5.比赛时间以竞赛平台公布为准。
1.形式:晋级复赛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完成编程操作题,超时自动提交,限1次答题机会。
2.题型、题量:编程操作题,各组别均为6道题。
3.时长、分值: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2021年9月,被教育部确定为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主办单位编辑: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面向学段: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
2020年8月3日,被确定为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2022年,2021-2022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总决赛正式落下帷幕,习水县第二小学两支学生队伍在ENJOYAI赛项(小学组)中喜获一等奖。
2022年8月,入选教育部拟确定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公示名单。
关于开展202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EOC)作
品征集的通知
无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年(卷),期】2023()4
【摘要】教技协[2022]年011号各会员单位及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决定开展202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以下简称“EOC活动”)的作品征集工作。
【总页数】1页(PI0001)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科教摄影作品征集评比”活动的通知
2.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科教摄影作品征集评比”活动的通知
3.关于“2007全国中小学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获奖作者直接入围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优
秀课件评选”赛项决赛的通知4.关于“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健身指导达人赛”“开展全国中小学智能体育教学创新课例征集活动”的通知5.关于开展202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EOC)作品征集的通知(教技协[2022]年011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附件2:
第二届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活动)学生获奖作品、优秀辅导教师、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名单
一、学生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共163件)
二等奖(共286件)
三等奖(共481件)
鼓励奖(略)
(共73人)
大悟县滨河学校•黄凤琴•李晓
大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孙香萍
鄂州市第五中学•郑超
公安县斑竹垱中心学校•龙太芳
公安县第一中学•刘军
公安县郑公中学•黄海军
汉川一中•秦俊军•余鹏
洪湖市滨湖中心学校•李小龙•周永好洪湖市贺龙高级中学•向辉
洪湖市瞿家湾中心学校•卢松柏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伍先军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邬天菊•熊宗丽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查成林•胡正忠
黄石八中•王文杰
黄石市第十六中学•韩晓慧•袁子重
黄石市马家嘴小学•雷瑾
黄石市沿湖路小学•刘欢•杨新枝
黄州中学•唐峰波
江汉油田向阳小学•何立生
江汉油田油建学校•杨卫东
荆门市龙泉中学•倪平则•陈军
荆门市沙洋县官当小学•谢爱武
荆门市沙洋县后港小学•王清华
荆门市沙洋县实验初中•周吉红
荆门市职业中专•谢飞
荆门市钟祥罗集一中•宋华•田晓春
荆州市西门中学•王青松
麻城市实验一小•林春红•余亮潜江市渔洋中学•廖兆明•廖晓梅•李太良•周忠松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51小学•尹丽•邓涛石首市新阳光职业中专学校•刘霞•杨万军
松滋市新江口镇初级一中•岳继承
通城县寄宿中学•卢石华
武汉市武珞路中学•瞿继德
武穴师范•范炳鑫•胡均保
浠水实验小学•郭杰
浠水一中•王小红•方宇
咸宁市实验小学•张峻波
孝感市高级中学•王波
孝感市一中•李绪凡
兴山县南阳镇中心小学•伍敏
兴山县外国语小学•王维
宜昌市得胜街小学•简毅
宜昌市第十四中学•王子华•徐红
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彭丹江•汪伟
宜昌市猇亭中学•高科超
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中心完小•曹霭蓉
宜昌市夷陵区职教中心•史桂莲
英山县实验小学•王仿贤•吕迎光•郑再坤
远安县实验小学•李念军
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刘立贵
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傅瑞年
(共29个)
宜昌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
黄冈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
黄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
荆州市电化教育馆
荆门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鄂州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
十堰市教育技术中心
潜江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
天门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
咸宁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
随州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
大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鄂州市第五中学
汉川一中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51小学武汉市青山区武钢五小
武汉市武昌实验寄宿小学武汉市武珞路中学
武汉小学
英山县实验小学
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
浠水师范附小
黄石市第十六中学
黄石市马家嘴小学
黄州中学
监利县玉沙小学
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