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拮抗剂的药理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9
钙离子拮抗剂除压的原理
钙离子拮抗剂是一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的开放,从而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达到降低血管内平滑肌张力的作用,从而扩张血管,减轻血管的压力。
具体来说,钙离子是血管内平滑肌收缩的重要离子之一,它通过进入平滑肌细胞,与肌浆网上的钙调蛋白结合,促使肌浆网上的肌球蛋白与肌浆网分离,进而激活肌浆网上的肌钙蛋白激酶,使肌浆网葡萄糖醛酸激酶磷酸化活性增强,促进丝发泡膜聚合,形成圆形突出,从而使得细胞间距缩小,导致血管内平滑肌收缩。
而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竞争性地与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结合,阻止钙离子的进入,从而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平滑肌收缩,最终使血管扩张,降低血管的压力。
总结起来,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从而抑制平滑肌收缩,扩张血管,降低血管压力。
⼀、药理作⽤ (⼀)对⼼肌的作⽤ 1.负性肌⼒作⽤ 钙拮抗药阻滞Ca2+内流,降低胞浆内Ca2+浓度,故⼼肌收缩⼒相应减弱⽽呈负性肌⼒作⽤。
由于对动作电位0相没有影响,虽然影响2相坪台,但对整个复极过程⽆明显影响,即在未明显影响兴奋过程(电活动)的情况下已经抑制了⼼肌收缩⼒(机械活动),称为兴奋-收缩脱偶联。
⼼肌收缩⼒减弱时,⼼脏功能降低,⼼肌耗氧会相应减少。
由于扩⾎管降压⽽导致的后负荷降低,也会显著降低⼼脏的氧耗。
2.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 Ca2+内流除构成⼼肌反应细胞动作电位的坪台相外,也为窦房结和房室等慢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形成所必需。
慢反应细胞的0相去极主要是由Ca2+内流所产⽣的,故对钙通道阻滞剂敏感。
因⽽可降低窦房结的⾃律性,减慢⼼率,同时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从⽽消除折返激动,故⽤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动过速。
⼆氢吡啶类药物在整体⽤药时,不表现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 3.对缺⾎⼼肌的保护作⽤ 钙拮抗药能阻滞Ca2+内流,阻⽌钙超负荷,减少ATP的分解,降低异常代谢物质(包括⾃由基)在细胞内的堆积,因此对缺⾎⼼肌有保护作⽤。
动物实验证明本类药物能缩⼩⼼肌梗死的范围并减少梗死时⾎中酶含量的变化。
对⼼肌缺⾎再灌流时出现的⼼律失常,钙通道阻滞剂也有某种程度的预防作⽤。
钙通道阻滞剂对⼼肌缺⾎的保护作⽤除以上原因外,还与它们能减少⼼肌作功、降低氧耗、扩张冠脉增加缺⾎区供⾎及抗⾎⼩板聚集等有关。
(⼆)对⾎管的作⽤ 钙拮抗药通过其阻滞细胞膜上的慢通道⽽减少Ca2+内流,因⽽能促使⾎管平滑肌舒张,对动脉平滑肌的考试⼤,站收集舒张作⽤尤其明显,使外周阻⼒降低,降压作⽤明显。
本类药物对⼤⼩冠脉均有扩张作⽤,并改善侧⽀循环,其增加冠脉流量的作⽤以双氢吡啶类。
尤其当冠脉处于收缩状态时,这种舒张作⽤更为明显。
所以其对以冠脉痉挛为主的变异型⼼绞痛效果尤其良好。
由于本类药物在降低冠脉阻⼒的同时,还能减轻⼼脏的后负荷,及减少⼼脏做功,从⽽改善了⼼肌对氧的供求关系,故对其它类型的⼼绞痛也有效。
鉴于Ca2+对细胞多种生化、生理反应的影响,理论上预计钙拮抗药应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然现有的钙拮抗药却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而对其他组织细胞影响较小,这可能与心血管系统细胞膜上L型钙信道密度较高有关。
钙拮抗药由于阻滞Ca2+的内流,使细胞内Ca2+量减少,从而引起各种作用。
1.对心肌的作用(1)负性肌力作用:钙拮抗药使心肌细胞内Ca2+量减少,因而呈现负性肌力作用。
它可在不影响兴奋除极的情况下,明显降低心肌收缩性,这就是兴奋-收缩脱偶联(excitation-contractiondecoupling)。
钙拮抗药还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继而使整体动物中交感神经活性反射性增高,抵消部分负性肌力作用。
硝苯地平的这一作用明显,可能超过其负性肌力作用而表现为轻微的正性肌力作用。
收缩性减弱可使心氧耗量相应减少,又由于血管舒张,使心后负荷降低,耗氧量也将进一步减少。
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2)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的0相除极和4相缓慢除极都是Ca2+内流所引起的,所以它们的传导速度和自律性就由Ca2+内流所决定,因此钙拮抗药能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延长其有效不应期,可使折返激动消失,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钙拮抗药对窦房结则能降低自律性,从而减慢心率。
这种负性频率作用在整体动物中也可被交感神经活性的反射性增高所部分抵消,所以钙拮抗药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欠佳,硝苯地平更差。
(3)心肌缺血时的保护作用:缺血时,心细胞的能量代谢出现障碍,渐趋耗竭,使心细胞各项功能衰退。
由于钠泵、钙泵抑制及钙的被动转运加强,乃使细胞内钙积储,形成“钙超负荷”,最终引起细胞坏死。
钙拮抗药可减少细胞内钙量,避免细胞坏死,起到保护作用。
2.对血管的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也受细胞内Ca2+量的调控,其细胞内Ca2+量主要来自经钙通道而内流者。
细胞内Ca2+量多,将通过钙调蛋白激活肌凝蛋白轻链激酶(MLCK),后者催化肌凝蛋白轻链的磷酸化,继而触发肌纤、肌凝蛋白的相互作用而引起收缩。
钙离子拮抗剂作用机制钙离子拮抗剂作为一类常用的药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们通过干扰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动,从而发挥药理效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机制。
一、细胞膜钙通道的调节钙离子拮抗剂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的钙通道的开放,从而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
细胞膜上的钙通道主要分为L型、T 型和N型钙通道。
钙离子拮抗剂主要作用于L型钙通道,抑制其开放,减少钙离子的内流。
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上,从而产生松弛血管和减慢心脏收缩的效果。
二、调节神经传导钙离子拮抗剂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导来发挥药理效果。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钙离子的内流是神经递质释放的关键步骤。
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上的钙通道的开放,减少钙离子的内流,从而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
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用于治疗癫痫、帕金森病等疾病。
三、影响细胞内钙动力学钙离子拮抗剂还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钙动力学来发挥药理效应。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平衡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调节钙通道的开放时间和钙离子的内流速率,影响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变化。
这种调节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疾病。
四、抗氧化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钙离子拮抗剂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会导致氧化应激的产生,从而引起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减少氧化应激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这种抗氧化作用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五、其他作用除了以上几种作用机制,钙离子拮抗剂还有其他作用。
例如,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乳酸产生,改善组织缺氧状况;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凋亡途径,抑制细胞凋亡等。
总结起来,钙离子拮抗剂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细胞膜钙通道的开放,影响神经传导,调节细胞内钙动力学,具有抗氧化作用等。
钙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CaA)是由Fleckenstein首先提出来的。
能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细胞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进入胞内、减少细胞内Ca2+浓度,从而影响细胞功能的药物,有些尚可减慢Ca2+通道的恢复,使细胞内Ca2+水平降低而改变心血管功能,对心、脑血管起到保护作用,又称钙通道阻滞药。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延缓衰老、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均有应用。
现将CaA的药理及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CaA的药理作用[1]1.1 Ca2+在细胞活动中的作用:许多刺激所引起的反应都是通过细胞内游离Ca2+的增加而实现的。
在心肌中Ca2+与向宁蛋白C结合而启动收缩过程;在平滑肌、血小板及神经元中,Ca2+与相应的蛋白质结合而产生收缩、分泌等效应。
Ca2+的第二信使样功能,日益受到重视。
细胞内Ca2+浓度为10-7M,而细胞外Ca2+浓度为10-4M,凡能阻Ca2+进入细胞内或妨碍Ca2+在细胞内到达其结合部位的药物,效果上具有Ca2+拮抗作用。
前者称为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l blocking agents),后者称为钙调蛋白拮抗剂(calmodulin antagonist)。
CaA不仅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及延缓传导、降低心肌氧耗量、松弛血管平滑肌、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抑制血小板的凝聚、抑制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兴奋-分泌偶联,以及减少交感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等作用。
1.2 CaA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近年逐渐认识了CaA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CaA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对抗氧自由基和超氧离子对内皮的损伤,进而增加具有血管舒张及(或)抗炎、抗凝作用的内皮舒张因子,同时可增加平滑肌细胞对内皮舒张因子的敏感性,从而使血管内皮舒张。
另一方面,具有血管收缩及(或)促炎、促凝作用的内皮素的释放依赖于L型钙通道,CaA可以阻断内皮素对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口腔职业医师辅导: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为了方便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医学教育网整理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供各位考生考试复习参考,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1)对心肌的作用①负性肌力作用:可在不影响兴奋除极的情况下,明显降低心肌收缩性。
②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能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性,而减慢心率。
2)对平滑肌的作用①血管平滑肌:该类药物主要舒张动脉,对静脉影响较小。
又以冠状血管较为敏感,脑血管也较敏感。
②其他平滑肌: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为明显。
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干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①减少钙内流,减轻了Ca2+超载所造成的动脉壁损害。
②抑制平滑肌增殖和动脉基质蛋白质合成,增加血管壁顺应性。
③硝苯地平有助于动脉壁脂蛋白的代谢,从而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
4)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构与功能的影响①对红细胞影响:抑制Ca2+内流,减轻Ca2十超负荷对红细胞的损伤。
②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地尔硫卓能抑制血栓素(TXA2)的产生和由ADP、Adr以及5-HT等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③对肾脏功能的影响: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不伴有水、钠潴留作用。
还可有排钠利尿作用。
钙拮抗药的临床应用1)高血压:应用钙通道阻滞药治疗高血压已逐渐得到肯定。
2)心绞痛:对各型心绞痛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①变异型心绞痛:硝苯地平疗效。
②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三代钙通道阻滞药均可使用。
③不稳定型心绞痛: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疗效较好,硝苯地平宜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心律失常: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后除极触发活动所致的心律失常有良好效果。
4)脑血管疾病: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可预防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及脑栓塞。
5)其他: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还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例题:对严重高血压并伴有冠心病的患者,宜选用()。
A.维拉帕米B.尼群地平C.桂利嗪D.硝苯地平E.地尔硫卓答案:D。
第二十一章钙拮抗剂一、填空题1.钙拮抗剂对心脏的作用表现为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
2.钙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主要是松弛平滑肌,这种作用以硝苯地平药物作用最强。
3.钙拮抗剂临床主要应用于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保护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二、名词解释1.钙拮抗剂:又称钙通道阻滞药。
是一类能阻断Ca2+通道,抑制Ca2+内流的药物。
2.选择性钙拮抗药:是指选择性地影响Ca2+依赖性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而不影响Ca2+依赖性的动作电位参数,而且这类药物的作用可被提高细胞外液Ca2+浓度所克服,增加细胞内可利用的Ca2+浓度的药物如β受体激动药和强心苷也能减弱钙拮抗药的作用。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三类:①维拉帕米类,如维拉帕米;②硝吡啶类,如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莫地平等;③硫氮卓酮(地尔硫卓)类,如地尔硫卓。
三、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对脑血管有选择性扩张作用的药物是A.硝苯地平B.维拉帕米C.尼莫地平D.地尔硫卓E.普尼拉明2.对心肌收缩力抑制作用最强的药物是A.尼莫地平B.尼群地平C.硝苯地平D.地尔硫卓E.维拉帕米3.维拉帕米不能用于治疗下列哪种疾病?A.高血压B.心绞痛C.室上性心动过速D.慢性心功能不全E.心房纤颤4.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钙拮抗剂是A.苄普地尔B.普萘洛尔C.尼莫地平D.维拉帕米E.阿托品5.高血压伴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宜选用A.地高辛B.普萘洛尔C.维拉帕米D.硝苯地平E.氟桂嗪6.脑血管痉挛性疾病宜选用A.地高辛B.普萘洛尔C.维拉帕米D.硝苯地平E.氟桂嗪7.可用于治疗间歇性跛行的药物是A.硝苯地平B.维拉帕米C.普萘洛尔D.氟桂嗪E.普尼拉明8.舒张脑血管作用最强的钙拮抗剂是A.硝苯地平B.维拉帕米C.地尔硫卓D.尼莫地平E.尼卡地平9.下列关于维拉帕米不良反应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低血压B.心动过缓C.心动过速D.便秘E.踝关节水肿10.下列关于硝苯地平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口服吸收完全B.不良反应轻C.可引起头痛D.房室传导阻滞E.踝关节水肿11.下列关于维拉帕米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用于治疗高血压C.用于治疗心绞痛D.有心房纤颤的患者禁用E.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禁用12.下列关于硝苯地平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阻滞钙内流,降低心肌细胞钙浓度B.负性肌力作用较弱C.对外周动脉扩张作用强D.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E.不良反应轻微13.下列哪一组药物属于选择性Ca2+通道阻滞药?A.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B.硝苯地平、维拉帕米、氟桂嗪C.维拉帕米、尼莫地平、桂利嗪D.维拉帕米、尼莫地平、普尼拉明E.硝苯地平、尼卡地平、苄普地尔多项选择题1.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有A.心肌收缩力降低,诱发心力衰竭B.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C.面红、头痛D.踝部水肿E.房室传导阻滞2.治疗雷诺综合征可选用哪些药物?A.硝苯地平B.维拉帕米C.地尔硫卓D.尼莫地平E.氟桂嗪3.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是由以下哪些作用引起的?A.负性肌力B.负性传导C.血管扩张D.血管收缩E.房室传导阻滞4.房室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患者禁用的药物是A.硝苯地平B.维拉帕米C.地尔硫卓D.尼群地平E.尼莫地平5.钙拮抗剂对心脏的作用是A.阻滞钙内流B.降低细胞内钙浓度C.使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D.使心肌的兴奋收缩脱耦联E.心肌收缩力减弱6.维拉帕米具有下列哪些作用?A.负性肌力作用B.负性频率作用C.负性传导作用D.阻滞心肌细胞钙通道E.阻滞心肌细胞钠通道7.维拉帕米的不良反应包括A.低血压B.心率加快C.便秘D.心收缩力降低E.传导阻滞8.具有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作用的药物是A.硝苯地平B.维拉帕米C.地尔硫卓D.尼莫地尔E.氟桂嗪9.硝苯地平具有下列哪些药理作用?A.选择性阻滞钙通道B.负性肌力作用C.负性频率作用D.舒张血管作用E.选择性扩张脑血管10.硝苯地平可用于治疗下列哪些疾病?A.高血压B.心绞痛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D.心房纤颤E.肥厚性心肌病四、问答题1.简述钙拮抗剂的主要药理作用。
钙拮抗剂的应用前几年关于钙拮抗剂的争论已基本平息,其引起胃肠出血、癌症和自杀的发生率增加没有充分证据,但短效制剂硝苯地平(每日大于30mg时)引起心肌梗塞病死率增加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目前,钙拮抗剂在高血压病及其它心脑肾血管病变防治中仍具有重要地位,它包括一大族化学结构、功能、对组织选择性及不同钙通道与结合位点都各异的药物。
(一)药理作用:尽管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都是在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组织中细胞膜上特异L型钙通道水平选择性阻滞Ca2+内流而产生其药理作用及治疗效应。
1、对血管作用:以二氢吡啶类最明显,舒张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下降,降压作用明显。
新的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有高度血管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并改善侧枝循环。
对脑、肾、肠系膜及肢体血管也有舒张作用,对静脉作用小,一般不增加静脉容量,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抗动脉硬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
2、对心脏作用:以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最为明显,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对缺血心肌有保护及抗心肌肥厚作用。
3、对血流动力学作用:因所用药物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动脉压降低得益于小动脉舒张,外周阻力下降。
药物扩张血管系统取决于治疗前血管床阻力,通常用药前血压越高,则降压幅度越大。
不同钙拮抗剂降压及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同时,对心率及心搏出量影响不同。
二氢吡啶类尤其短效硝苯地平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最明显,长效制剂则较轻。
非双氢吡啶类由于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及房室结传导而减慢心率。
对区域性血流各钙拮抗剂也有差异,对冠脉均有扩张作用,缓解心绞痛,对肾脏扩张入球小动脉增加肾血流,且有排钠利尿作用;对脑血流亲脂性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如尼群地平、尼卡地平在未明显降压时即可改善脑血流。
4、其它作用:还有舒张非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5、对代谢效应:对钾无影响,但严重高血压大剂量应用硝苯地平可发生低血钾,长期应用可增加肾排钠,对血脂无明显影响。
钙拮抗剂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钙拮抗剂是一类广泛使用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
在此文中,我们将讨论钙拮抗剂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
钙拮抗剂的生理学作用钙拮抗剂通过影响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动,来影响细胞的生理及药理功能。
细胞膜上肌动蛋白等的离子通道能够调节细胞内外钙离子的流动,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而钙拮抗剂则是阻断钙离子通道,进而影响心肌和血管等组织。
通过钙拮抗剂,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流动被抑制了。
心脏舒张期,钙向心肌细胞内流动,引起肌肉收缩,当然在心脏的收缩期,钙则从心肌细胞内流出,引起肌肉松弛。
因此,在心脏舒张期,钙拮抗剂能够减缓心脏的跳动速度,减轻心脏的负担。
此外,钙拮抗剂还能够通过扩张血管的作用,降低动脉血压。
最常见的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等,可以通过阻断肌肉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从而舒张血管。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此外,钙离子也是许多神经信号传递的重要信使分子。
控制神经元内钙离子的浓度,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兴奋状态和突触传递。
钙拮抗剂可以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的活性,来影响神经元的兴奋状态,并可能改变神经元间的突触传递。
因此钙拮抗剂也常作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药物来使用。
钙拮抗剂的药理学作用在药理学上,钙拮抗剂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酰胺类、二氢吡啶类和苯二氮䓬类。
酰胺类钙拮抗剂是最早被发现的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
这类药物通过影响心脏细胞的代谢作用,来降低心脏的收缩力以及心率。
除此之外,酰胺类钙拮抗剂还能够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神经系统中,酰胺类钙拮抗剂还能够抑制神经元放电,从而减轻疼痛。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等,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最常用的药物类型。
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增加血管的径向张力,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主要是作用于外周血管,对心脏的作用较小。
苯二氮䓬类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和尼群地平等则是最近发现的一类钙拮抗剂,这类药物作用于小动脉和小静脉,缩小血管管腔,减少对心脏的负担,降低血压。
钙拮抗剂在临床应用时的优选钙拮抗剂药理作用的特点是选择性的阻断细胞膜慢通道的钙离子内流。
近十余年来,新的钙拮抗剂不断问世,目前已达 20 余种。
其中临床应用广泛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组是异搏停、硝苯吡啶和硫氮卓酮。
本文拟就这一组钙拮抗剂临床应用的选择问题做如下介绍。
1 钙拮抗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三种钙拮抗剂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以异搏停为最佳,硫氮卓酮次之,硝苯吡啶无效。
异搏停治疗室上速的经验比较成熟。
90%以上病例可终止发作,与洋地黄相比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不影响以后的电转复等特点。
对于异位性非阵发性室上速,三种钙拮抗剂均无效;对于洋地黄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伴室上速的疗效异搏停仅为70%,其余两种钙拮抗剂无效;对于阵发性房颤、缺血性室早,硫氮卓酮有效。
2 钙拮抗剂在心衰治疗时的应用三种主要的钙拮抗剂对于变异性心绞痛的作用以硝苯吡啶和硫氮卓酮的有效率较高,前者为82%-94%,后者为85%-91%,异搏停效果较差,为61%-86%〔1〕。
每天服硝苯吡啶40%-160mg或硫氮卓酮120-240mg;或异搏停120-20mg,分别使70%、80 %、59%的病人心绞痛消失,长期治疗效果不变〔2〕。
日本11个研究中心的资料表明,硝苯吡啶和硫氮卓酮对缓解冠脉痉挛有显效, 75%的病人胸痛解除,90%以上病人症状缓解。
此外,上述二药还可预防由运动和硷血症引起的冠脉痉挛。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有报告199例病人,口服硝苯吡啶10mg ,每日3次,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的60%,减少硝酸甘油片剂用量的47%,踏车运动耐量延长28%硝苯吡啶长期口服疗效持久,用药过程中出现心率反射性增快合用氨酰心安可纠正〔3〕。
此外,心绞痛时钙拮抗剂的选择尚应考虑同时合并的其他病症。
3 钙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目前普遍认为三种钙拮抗剂中硝苯吡啶是一种新的降压药,具有疗效迅速、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的优点。
有人将 117 例高血压分为硝苯吡啶和复方降压片两组观察,前者降压作用出现迅速,显效率为 100%,部分服用复方降压片无效者改服硝苯吡啶同样有效〔4〕。
什么是钙离子拮抗剂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钙离子拮抗剂,这种药物大家可能不了解,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
例如高血压,心绞痛,这下疑难杂症一旦患上就会很难根治的。
普通人患上就会难过一辈子,有钱人换上后,这辈子钱就白赚了。
所以注重这种药物。
平常细心一点还是比较合理的.
钙离子拮抗剂,又叫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药,通常是指通过阻滞钙通道来降低血压的化学制剂。
它可以选择性抑制Ca2+
经细胞膜上的钙通道进入细胞内,具有扩张血管和负性肌力作用,滑肌,减少末梢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但脑、冠状动脉和肾血流量不减少。
钙拮抗剂抑制心肌的收缩力及传导,并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使血管扩张。
钙离子通道拮抗要能选择性地阻滞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Ca2+内流,利用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可治疗
高血压、心绞痛及心率失常等疾病。
临床上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主要有苯烷胺类、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类三类。
上述就是对钙离子拮抗剂的简介了,希望大家能够知晓这方面的内容。
这种药物的重要性,事实上钙离子拮抗剂并不是很普
通的药物,医院卖药这么贵也是因为有药很稀缺,治疗癌症的药物可以说万金难求。
治疗脑、冠状动脉也是这样的,疑难杂症以前都是罕见的病症,现在来说并不是了。
特别对老人而言是高发人群。
非常值得注意。
钙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摘要:钙拮抗剂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我国有一半以上服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应用钙离子拮抗剂。
钙拮抗剂降压效果明显,服药顺从性好,硝苯地平、尼群地平价格便宜,易为患者接受,长期应用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
是近年来我国治疗高血压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降压药物。
关键词:钙拮抗剂;药理作用;老年高血压;疗效钙拮抗剂是心血管新药,现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的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尤其有效,多数患者单用此药即能满意控制血压水平[1]。
高血压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经钙拮抗剂长期治疗,降压疗效确切,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甚至还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1 钙拮抗剂的药理作用钙拮抗剂阻滞平滑肌和心肌内钙通道,阻止Ca2+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Ca2+减少,其结果是:在血管平滑肌内,Ca2+与钙调素解离,肌凝蛋白去磷酸化,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在心肌内,由于肌浆Ca2+减少,Ca2+与肌钙蛋白解离,肌动蛋白与肌凝蛋白间的交链断裂,使心肌细胞松弛,产生中度的负性肌力作用。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离子通道分布有所不同,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去极化主要依赖于Ca2+经慢通道内流,希一浦纤维则依赖Na+经快通道内流。
钙拮抗剂通过抑制Ca+内流,对窦房结和房室结产生抑制作用。
不同类型钙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心肌和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很大差别[2]。
某些钙拮抗剂可因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抵消。
心肌缺血时细胞膜损伤,Ca2+内流增加形成所谓“钙超载”,引起细胞僵直,心室舒张延迟,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
钙拮抗剂通过抑制Ca2+内流可改善或逆转上述过程,同时有利于缺血区冠状动脉血流的重新分布与灌注。
此外,钙拮抗剂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活性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血栓素A2血小板生长因子等)的释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脂质氧化,阻止钙在斑块内沉积,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鉴于Ca2+对细胞多种生化、生理反应的影响,理论上预计钙拮抗药应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然现有的钙拮抗药却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而对其他组织细胞影响较小,这可能与心血管系统细胞膜上L型钙信道密度较高有关。
钙拮抗药由于阻滞Ca2+的内流,使细胞内Ca2+量减少,从而引起各种作用。
1.对心肌的作用(1)负性肌力作用:钙拮抗药使心肌细胞内Ca2+量减少,因而呈现负性肌力作用。
它可在不影响兴奋除极的情况下,明显降低心肌收缩性,这就是兴奋-收缩脱偶联(excitation-contractiondecoupling)。
钙拮抗药还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继而使整体动物中交感神经活性反射性增高,抵消部分负性肌力作用。
硝苯地平的这一作用明显,可能超过其负性肌力作用而表现为轻微的正性肌力作用。
收缩性减弱可使心氧耗量相应减少,又由于血管舒张,使心后负荷降低,耗氧量也将进一步减少。
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2)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的0相除极和4相缓慢除极都是Ca2+内流所引起的,所以它们的传导速度和自律性就由Ca2+内流所决定,因此钙拮抗药能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延长其有效不应期,可使折返激动消失,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钙拮抗药对窦房结则能降低自律性,从而减慢心率。
这种负性频率作用在整体动物中也可被交感神经活性的反射性增高所部分抵消,所以钙拮抗药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欠佳,硝苯地平更差。
(3)心肌缺血时的保护作用:缺血时,心细胞的能量代谢出现障碍,渐趋耗竭,使心细胞各项功能衰退。
由于钠泵、钙泵抑制及钙的被动转运加强,乃使细胞内钙积储,形成“钙超负荷”,最终引起细胞坏死。
钙拮抗药可减少细胞内钙量,避免细胞坏死,起到保护作用。
2.对血管的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也受细胞内Ca2+量的调控,其细胞内Ca2+量主要来自经钙通道而内流者。
细胞内Ca2+量多,将通过钙调蛋白激活肌凝蛋白轻链激酶(MLCK),后者催化肌凝蛋白轻链的磷酸化,继而触发肌纤、肌凝蛋白的相互作用而引起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