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读书 活动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 读书 活动方案
1. 背景故事
咱们在大学里啊,读书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儿。可是有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读啥书,或者读书的氛围不浓。所以呢,咱们就想搞这么一个读书活动,让大家能多读好书,还能互相交流分享,提升整个大学的文化氛围呢。
1.1 计划框架
这个读书活动的计划框架啊,就像是盖房子。首先咱们得打好基础,也就是确定活动的基本形式和规则。然后呢,就像砌墙一样,一步一步地安排各个阶段的活动内容。最后呢,再加上屋顶,也就是进行总结和后续的跟进,这样整个读书活动这个“房子”就盖好啦。
2. 实施步骤
2.1 分阶段行动
2.1.1 启动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要把活动的消息散播出去,让大家都知道咱们要搞读书活动啦。
2.1.1.1 责任人安排
由学生会宣传部的同学来负责。这些同学得有宣传推广的能力,知道怎么制作吸引人的海报,怎么在学校的各个平台发布消息。他们要互相配合,比如有的同学负责设计海报,有的同学负责写宣传文案。
2.1.1.2 时间节点
从这个月的1号开始,到10号结束。在这10天里,要确保学校里的大部分同学都知道这个读书活动。
2.1.1.3 效果标准 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至少有80%的同学听说过这个读书活动。海报要张贴在学校的各个教学楼、宿舍楼下等显眼的地方,宣传文案要在学校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
2.1.2 报名阶段
这时候同学们就可以来报名参加读书活动啦。
2.1.2.1 责任人安排
由学生会组织部的同学负责。他们要善于整理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记录报名同学的信息。
2.1.2.2 时间节点
11号到20号为报名阶段。
2.1.2.3 效果标准
要确保每个报名的同学的信息都准确无误地被记录下来,比如姓名、年级、专业、联系方式等。并且要对报名人数有个统计,如果报名人数少于100人,就得想办法再宣传一下。
2.1.3 读书分享阶段
这个阶段大家就开始读书并且互相分享啦。
2.1.3.1 责任人安排
每个报名的同学都是参与者,大家要互相监督。同时学生会学习部的同学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他们得自己先读好书,然后有能力引导大家进行有深度的讨论。
2.1.3.2 时间节点
21号到50号为读书分享阶段。每周安排两次读书分享会,每次分享会时间为2个小时。
2.1.3.3 效果标准
每个同学至少要读完一本书并且能够在分享会上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会要热烈而有序,大家要积极参与讨论,不能冷场。
2.1.4 总结阶段
对整个读书活动进行总结。
2.1.4.1 责任人安排
由学生会的主席和副主席来负责。他们要有宏观把控的能力,能够从整体上评价活动的优缺点。
2.1.4.2 时间节点
51号到60号为总结阶段。
2.1.4.3 效果标准
要写出一份详细的活动总结报告,包括活动的成果,比如同学们一共读了多少本书,大家的反馈如何等。还要提出改进的建议,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3. 具体要求
3.1 资源清单
3.1.1 人员方面
需要学生会宣传部至少3名同学,组织部至少2名同学,学习部至少3名同学,还有学生会主席和副主席。
3.1.2 设备方面
需要制作海报的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分享会的场地要配备桌椅、投影仪等设备,方便同学们展示PPT或者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3.2 效果标准
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都要按照前面提到的效果标准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读书活动顺利开展。
4. 风险评估与对策
4.1 潜在问题
4.1.1 报名人数过少
可能大家对读书活动不感兴趣,或者宣传不到位。
4.1.2 读书分享会冷场 同学们可能没有认真读书,或者不知道怎么分享。
4.1.3 设备故障
比如电脑突然死机,投影仪不亮等。
4.2 解决办法
4.2.1 报名人数过少
如果报名人数过少,可以再次加大宣传力度,比如请老师在课堂上帮忙宣传一下,或者在学校的广播里多播几次活动消息。还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品,吸引同学们报名。
4.2.2 读书分享会冷场
在读书分享会之前,可以给同学们发一些关于如何分享读书心得的小指南。学习部的同学要提前和大家沟通,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如果真的冷场了,学习部的同学要主动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来带动气氛。
4.2.3 设备故障
在活动之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如果设备在活动中出现故障,要有备用设备可以及时替换。如果没有备用设备,可以临时调整活动内容,比如改为纯讨论的形式。
5. 预期效果和后续跟进
5.1 成果预测
预计至少有80%的报名同学能够读完至少一本书,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会有明显提高,对读书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而且这个活动会让大家的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在读书分享会中至少会产生20个有深度的读书心得。
5.2 优化机制
在后续跟进中,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比如大家觉得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或者分享会的形式不够有趣等,来调整下一次读书活动的方案。还可以定期回访参加活动的同学,了解他们读书习惯的改变情况,以便更好地改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