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与重症医学
- 格式:ppt
- 大小:494.50 KB
- 文档页数:12
乳酸代谢及乳酸清除率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俞建峰;刘文明;蒋建红;杨巧云;谈铁武【摘要】目的探讨乳酸代谢及乳酸清除率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本院68例重症中暑患者,入科时测定动脉血乳酸,治疗6h后再测定动脉血乳酸,计算乳酸清除率.同时以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分析2组APACEH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按乳酸水平分层(<2 mmol/L;≥2~<4mmol/L;≥4~<10 mmol/L;≥10 mmol/L),其对应的死亡率分别为0%,0%,14.29%,66.77%.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间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总住院时间等无显著差异,但高乳酸清除率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低.乳酸水平与APACEHⅡ评分呈正相关(r=0.508,P=0.000),乳酸清除率与ICU住院时间呈负相关(r=-0.422,P=0.01).结论动态监测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重症中暑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对评价病情变化趋势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5(019)023【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血乳酸;6h乳酸清除率;重症中暑【作者】俞建峰;刘文明;蒋建红;杨巧云;谈铁武【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州,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州,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州,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州,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州,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4.1重症中暑病情危急,即便得到有效治疗,病死率仍高达10%~50%[1], 随着对重症中暑的深入研究,其病理生理学过程并不完全是由热暴露直接损伤引起的,而更多是继发于热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引发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早期可导致微循环障碍,产生类似于感染性休克的表现。
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16-07-25T10:57:53.0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作者:肖利飞[导读] 重症感染患者易出现缺氧现象,致使体内糖代谢功能出现障碍,增强无氧酵解能力。
肖利飞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人民医院 422200【摘要】目的:分析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9例重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对入院时、入住6、24、72h后患者血乳酸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观察其预后影响及病死率情况。
结果:患者入院时乳酸水平(5.86±0.42)、清除率(0.85±0.07)%、SOFA(8.54±4.25)分,随着治疗时间推移,其由6h、24h至72h后乳酸水平、SOF均呈下降趋势,清除率则增加;当乳酸清除率≥10%,其好转率为64.71%、死亡率35.29%,清除率<10%,则分别为60.00%、40.00%,患者总好转率为63.27%、死亡率36.73%。
结论:通过血乳酸检测能够快速发现重症感染患者病情发展程度并进行有效清除,提高乳酸清除效率以增加患者生存质量,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感染;血乳酸;疗效重症感染患者易出现缺氧现象,致使体内糖代谢功能出现障碍,增强无氧酵解能力,增加乳酸分泌含量,从而影响三羧酸平衡,阻碍其循环功能的正常运行,乳酸是体内代谢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最基础能量代谢密切联系,因此可有效控制乳酸水平稳定对机体代谢及能量运转有积极意义[1-2]。
目前,临床常采用乳酸清除率检测方法作为乳酸及重症患者病情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此,本研究现就其取得的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9例重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排除因药物中毒、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谢疾病而引发的乳酸水平上升患者,其中,所有患者乳酸水平均≥4mmol/L,男女比例28:21,年龄19-75岁,平均(47.61±5.43)岁;感染类型:血源感染6例、泌尿感染13例、呼吸感染19例、妇科感染11例。
对ICU患者实施血乳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付 蓉(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济宁 272100)【摘要】目的 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危重程度进行血乳酸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ICU救治的危重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组患者进行血乳酸水平测定,结合病案室资料,分析ICU患者血乳酸浓度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结果 患者出ICU时血乳酸浓度相比入ICU时有显著下降(P<0.05),患者入ICU时与死亡时血乳酸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
危重患者入ICU时,随着血清乳酸浓度的降低,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
结论 动态监测危重患者体内的血乳酸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为有效判断危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医生合理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血乳酸水平;1CU患者;危重程度;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8.60.02研究表明,对于危重患者的监测,血乳酸水平测定是极为有用的一种指标,对于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提出客观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乳酸对于患者外周组织灌注和缺氧来说是良好的标志物,其动态变化与体内环境密切相关。
血乳酸浓度升高被认为是组织缺氧的标志[2]。
本研究对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于近年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2例危重患者进行血乳酸及相关代谢指标监测,旨在进一步探讨血乳酸与危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现将有关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ICU 救治的危重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26例,年龄11~78岁,平均48.9岁。
入选病例中包含多种危重疾病,如冠心病、恶性肿瘤、重型颅脑外伤、重症肺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手术后发生感染、急性心肌梗死等。
重症医学监测指标在重症监护室中,医生们通过对患者的监测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以确保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重症医学监测指标,包括生命体征、代谢指标、呼吸功能评估和血液循环参数等。
一、生命体征监测1. 血压:血压是判断患者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包括非侵入式血压监测和动脉插管测压。
在重症监护室中,动脉插管测压的准确度更高,能够提供连续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等数据。
2. 心率:心率反映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周期,是体内能量供给与代谢状况的一种间接指标。
通过心电监护仪或脉搏测量,可以获得患者的心率数据,监测心律是否规整,评估心脏功能。
3.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一个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观察胸部起伏、听诊呼吸音或使用呼吸监测仪等方法进行测量。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2-20次之间。
二、代谢指标监测1.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通常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进行测量。
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
2. 血糖:血糖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基础,也是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指标。
在重症监护室中,经常进行血糖水平的监测,以调整胰岛素治疗和预防高血糖的并发症。
3. 血乳酸:血乳酸水平是评估组织灌注和体内乳酸代谢的指标,常用于判断休克和缺氧状态。
重症患者血乳酸水平的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可能的组织缺氧和代谢紊乱。
三、呼吸功能评估1. 动脉血气分析:通过动脉血样本的化学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酸碱平衡和呼吸功能等。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提供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酸碱平衡的数据,帮助医生调整氧疗和通气参数。
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是监测患者呼吸通畅性和肺通气的指标之一。
通过将呼吸机与呼吸回路连接,可以连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评估患者的通气状况和碳酸血症程度。
乳酸、白蛋白及其比值在ICU高致死率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周银瑞;年士艳;冯磊;槐以啟【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24(16)4【摘要】乳酸(Lac)是细胞通过无氧代谢而产生的重要产物,在组织灌注不足、缺氧时Lac水平会逐渐升高,临床上多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白蛋白(Alb)由肝脏合成,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评价营养状态。
目前,血清Lac、Alb及其比值的研究多集中于重症肺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等重症监护病房(ICU)高致死率疾病中,三者的研究结果均与疾病的演变相关,可作为有效指标辅助诊治。
但Lac、Alb 及其比值在不同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病情监测等方面所涉及的调节机制、临床运用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Lac、Alb及其比值在临床疾病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ICU高致死率疾病的诊断及预后等方面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783-786)【作者】周银瑞;年士艳;冯磊;槐以啟【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麻醉科;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检验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7【相关文献】1.糖尿病肾病中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的相关研究2.术前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预后分析3.血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检测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中的临床意义4.随机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应用价值5.糖尿病肾病中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的相关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危重病患者应用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评估影响【摘要】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对预后评估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乳酸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结果显示高血乳酸水平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而乳酸清除率测定在预后评估上具有重要意义。
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可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依据,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评估患者病情。
对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可在于提高测定方法的精准度和临床实践的普及。
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对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影响、研究、临床实践、方法、结果、结论、展望、未来研究、重要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危重病患者是指病情危急、生命受到威胁的患者,常见于重症监护室或急诊室。
血乳酸水平是评估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酸是细胞代谢产物,其水平升高可能与组织低灌注及缺氧有关,因此血乳酸水平可以反映组织灌注状态,躯体器官功能以及患者临床疗效的预测。
在危重病患者中,血乳酸水平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循环功能、氧输送和酶代谢等,因此对血乳酸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乳酸清除率测定是一种评估患者代谢情况和器官功能的方法,通过测定乳酸的清除速度来判断患者身体的代谢状态和组织灌注情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在危重病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决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乳酸清除率测定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以及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对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同时介绍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和研究方法及结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危重病患者应用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
乳酸概念及生成代谢机制、高乳酸血症类型、人体危害和乳酸升高处理方案乳酸概念及生成代谢机制乳酸是糖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糖酵解是细胞广泛存在代谢途径,机体所有组织均能糖酵解产生乳酸,特别是在耗能较多的组织细胞如神经细胞、脑、骨骼肌细胞和血红细胞内更加活跃,其能反映机体组织氧供及代谢状态。
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天只大约产生 15-20mmol/Kg 乳酸,能被肝脏,肾脏清除。
肝脏通过合成糖原和乳酸经丙酮酸途径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在乳酸清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肾脏在乳酸增高时清除乳酸能力不断增加,机制是既通过丙酮酸途径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及进行糖异生,又通过肾小管分泌随尿液排出。
机体正常进行有氧代谢,葡萄糖会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ATP供能。
一旦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乏氧等导致供氧不足,糖发生无氧酵解增加,丙酮酸大量转化为乳酸,导致乳酸异常升高。
高乳酸血症类型根据乳酸的光学同分异构体类型,高乳酸血症可分为 L-乳酸和D-乳酸高乳酸血症,临床绝大多数为 L-乳酸增高。
根据是否由组织缺氧引起,将L-乳酸高乳酸血症分为两类——A 型和B型。
A型指由组织缺氧引起的高乳酸血症,B 型指无组织缺氧的高乳酸血症。
临床以 A 型最常见,B 型相对较少。
A 型高乳酸血症的常见病因包括:1. 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如脓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2. 局部灌注不足:如胃坏死和其他原因的内脏缺血、大动脉血栓栓塞等。
3. 其他原因导致组织缺氧:如严重低氧血症、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糖酵解增加(剧烈运动、颤抖)、癫痫发作等。
B型高乳酸血症的常见病因包括:1.某些后天获得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嗜铬细胞瘤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严重肝病、肾衰、脓毒症、硫胺素缺乏等;2.药物和中毒,如对乙酰氨基酚、β-受体激动剂、氰化物、胰岛素、硝普钠、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如齐多夫定、恩替卡韦)、双胍类药物(如苯乙双胍、二甲双胍)、异丙酚、水杨酸盐、有毒醇类(如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等;3.遗传性代谢疾病,如丙酮酸氧化障碍、氧化磷酸化障碍、糖原代谢及糖异生障碍等。
血乳酸水平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作者:杨莉萍谢朝欢郭浩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06期[摘要] 目的观察乳酸水平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对82例危重症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动态监测,比较死亡组患者和存活组患者乳酸水平及不同乳酸水平患者不良预后的情况。
结果严重乳酸中毒组患者的乳酸峰值、APACHEⅡ、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入院后乳酸水平及入院6、12、24 h后乳酸水平,死亡组均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乳酸;动态监测;危重症;预后[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c)-0031-03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重,预后较差,治疗难度大,且病死率居高不下,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指标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准确判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乳酸(lactic acid)是糖酵解特异性的产物,其水平的变化能反映组织灌注和细胞水平代谢[1-2],国外的研究显示,血乳酸与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密切相关[3-4],为此本研究对82例危重病患者的血乳酸水平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性39例;年龄23~82岁,平均(62.33±12.44)岁;内科患者53例,外科手术后患者29例;所有患者排除:①恶性肿瘤患者;②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③住院时间1.2 研究方法患者入院即刻和入院后6、24、48 h检测静脉血乳酸值,乳酸检测采用肝素抗凝管抽取静脉血3 ml,3000 r/min,离心3 min后分离血浆,置-20℃冰箱保存,采用日本东芝TBA-120FR 生化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乳酸值,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2 结果2.1 不同乳酸水平组患者相关资料的比较按照入院时乳酸水平三分位数法将患者分为3组,高乳酸血症组(2~4 mmol/L)、乳酸酸中毒组(4~10 mmol/L)和严重乳酸酸中毒组(≥10 mmol/L),经过观察3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发现,严重乳酸中毒组患者的乳酸峰值、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死亡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 死亡组和存活组不同时间段乳酸水平的比较经过比较发现,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后乳酸水平及入院6、12、24 h后乳酸水平死亡组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3 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79,P3 讨论危重症患者因病情危重,病情发展迅速,预后较差等因素迫切要求有简单实用、能准确反映病情变化和预后的预测指标,以往临床上常用APACHEⅡ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虽然准确率较高,但是APACHEⅡ指标繁多,计算复杂,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价值[5-6]。
血乳酸监测与危重患者病情评估及护理张建英(温州医学院附属乐清医院,急诊科温州乐清,325600)【关键词】血乳酸;危重患者;评估;护理血乳酸不仅能反应体内乳酸的产生和利用的情况,而且能间接反映组织内部的氧供和氧需求之间的关系。
血乳酸是能够用来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尤其在危重患者,乳酸通常是由于休克引起,在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组织的低灌注和低氧使乳酸的生成增多,因肝脏灌注降低而使乳酸的代谢减低。
在伴有休克的危重患者,乳酸的严重性可作为监测复苏是否有效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1],这需动态监测乳酸水平。
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提高灌注后乳酸与临床体征得到解决时复苏指标之一;相反,乳酸不能解决,表明复苏不足或存在潜在问题。
正常值动脉血乳酸<1.5mmol/l,静脉血乳酸<2.0mmol/l。
当血乳酸浓度>2mmol/l称为高乳酸血症;血液乳酸浓度>5mmol/l,并且动脉血PH<7.35,AG>18mmol/l 称为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可能被同时发生的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所掩盖,通常伴有乳酸的危重患者病死率较高[2-3],血液乳酸水平是休克的一个严重指标,与多脏器功能衰竭密切相关,动态监测乳酸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反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院从2008年引进带乳酸监测的血气分析仪,本科对急危重患者常规做血乳酸及血气分析,对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送检及记录完成得较好,但对乳酸值及血气分析结果关注不够,对异常数值临床意义掌握不好。
现将血乳酸监测急危重患者病情的评估与分析综述如下:1概述乳酸是葡萄糖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组织低灌注常致高乳酸血症。
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乳酸性酸中毒患者临床表现有深大呼吸、神志模糊、嗜睡木僵甚至昏迷等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缺氧引起者有紫绀、休克及原发病表现,药物引起常有服药史及相应中毒表现。
急诊科就诊患者病情重、发病急,大都是突然发病,来院前诊断不明确,往往以待查收住抢救室进一步明确诊断与治疗,区别于病房专科病种的收治,这就要求急诊科护士对急危重患者更有预见性病情评估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