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15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第1章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概论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活动也日益频繁,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
到1992年在巴西里约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从《人类环境宣言》到《二十一世纪议程》都体现了环境问题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性。
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以往环境保护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人类的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并列起来考虑,反映了人类环境保护思想的转变。
然而,怎样才能将国际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具体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怎样才能将各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政要求和国际公约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经济管理、环境管理结合起来?这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应运而生的是70年代末产生的环境标志和90年代初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这两套制度将企业的产品环境性能、企业的环境管理与消费市场联系起来,弥补企业在环境保护工作上的不足,从而达到社会、经济、环境三种效益的最佳结合。
ISO14000系列标准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环境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政府环境要求与市场环境需求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最新的管理思想和环境保护发展的动态。
第1节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上)一、地球不堪重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今天她已经不堪重负,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我们正面临着资源瓶颈、环境污染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日显突出。
1.“地球可以开发的石油资源只能维持41.6年”——世界能源资源短缺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发展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间的战争和冲突都是源于能源纠纷。
国际能源署(IEA)发表的2008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的增加趋势,地球可以开发的石油资源只能维持41.6年。
如果不采取限制能源消耗的措施,未来20多年世界能源消耗量将剧增55%,这很有可能使能源出现短缺,同时给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讲义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一、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概述 (一) 环境审核 ● 定义 ● 分类按侧重的主题事项划分(1) 符合性审核; (2) 应负责任审核; (3) 能源审核;(4) 废物最小化审核; (5)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按侧审核方和受审核方的关系划分(1) 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一个组织对自身的审核;(2) 第二方审核(外部审核):需方以顾客的名义对供方的审核;(3) 第三方审核(外部审核):以认证为目的、由胜任的认证机构进行的审核。
(二)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定义EMS 、EMS 审核准则、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审核结论、EMS 审核。
● 技术路线核抽样:文件审核、现场汇总、分析、比从总体上评价●特点(1)系统化;(2)文件化;(3)客观性。
●分类也可按侧审核方和受审核方的关系划分为三种。
●作用内部审核:三级监控之一,发现问题,纠正和预防不符合,实现持续改进;外部审核:判定受审核方EMS的符合性。
(三)相关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的资格要求二、环境管理体系外部审核程序(一)内审员为什么要了解外部审核程序(1)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的关系:基本原则、审核准则、审核步骤大体相同,只是在具体操作上稍有不同。
ISO14011也基本适用于内部审核;(2)内审员与外审员应具备的素质基本相同,在外审过程中是审核方和受审核方的联络员;(3)内审要满足外审的需要。
(二)环境管理体系外部审核程序(第三方认证审核)1启动审核1.1提出申请*(委托方)委托方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书和有关文件。
1.2受理申请*(认证机构)●申请评审●合同评审●通知委托方1.3组成审核组*认证机构指派审核组长,与审核组长商定审核组成员,组建审核组。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讲义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概述(一)环境审核●定义●分类按侧重的主题事项划分(1)符合性审核;(2)应负责任审核;(3)能源审核;(4)废物最小化审核;(5)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按侧审核方和受审核方的关系划分(1)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一个组织对自身的审核;(2)第二方审核(外部审核):需方以顾客的名义对供方的审核;(3)第三方审核(外部审核):以认证为目的、由胜任的认证机构进行的审核。
(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定义EMS、EMS审核准则、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审核结论、EMS审核。
●技术路线抽样:文件审核、现场审核汇总、分析、论证比较从总体上评价体系的符合性●特点(1)系统化;(2)文件化;(3)客观性。
●分类也可按侧审核方和受审核方的关系划分为三种。
●作用内部审核:三级监控之一,发现问题,纠正和预防不符合,实现持续改进;外部审核:判定受审核方EMS的符合性。
(三)相关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的资格要求二、环境管理体系外部审核程序(一)内审员为什么要了解外部审核程序(1)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的关系:基本原则、审核准则、审核步骤大体相同,只是在具体操作上稍有不同。
ISO14011也基本适用于内部审核;(2)内审员与外审员应具备的素质基本相同,在外审过程中是审核方和受审核方的联络员;(3)内审要满足外审的需要。
(二)环境管理体系外部审核程序(第三方认证审核)1启动审核1.1提出申请*(委托方)委托方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书和有关文件。
1.2受理申请*(认证机构)●申请评审●合同评审●通知委托方1.3组成审核组*认证机构指派审核组长,与审核组长商定审核组成员,组建审核组。
1.4确定审核范围●确定审核范围的意义●确定审核范围的原则●确定审核范围的条件●确定审核范围的责任和权限●确定审核范围的方式1.5文件预审在现场审核开始前,审核组长应(组织审核组成员)审阅受审核方的有关文件,文件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阶段审核工作。
●文件预审的范围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相关环境管理文件和背景材料。
●文件预审的目的(1)了解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能否满足ISO14001标准及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确定能否进行现场审核;(2)了解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整体策划及实施情况,以便进行现场审核准备。
●文件预审的要求通过文件预审,应对体系文件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评价:(1)文件内容是否覆盖ISO14001标准的所有要求,即完整性如何;(2)文件内容是否具有系统性、逻辑性、连贯性,是否体现体系文件的结构和层次,是否给出查询相关文件的路径;(3)文件内容是否切实可行;(4)文件是否现行有效,符合文件控制的要求。
●文件预审报告内容包括:(1)对EMS17个要素文件的审核结果;(2)对EMS文件的综合评价。
2审核准备2.1制定审核计划文件预审通过后,就要制定审核计划,为现场审核作准备。
●定义●内容●职责和权限●审核计划形式(1)全面集中式;(2)分散滚动式。
外部审核一般采用全面集中式,内部审核可采用全面集中式或分散滚动式。
2.2审核组长任务分配●目的●职责●分配方式2.3工作文件准备●定义●分类●检查表的编写(1)检查表的作用①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②使审核程序规范化、系统化;③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④保持审核进度;⑤作为审核记录存档;⑥减少重复或遗漏的审核内容。
(2)检查表的基本内容(3)检查表的设计要点①根据ISO14001标准和受审核方体系文件的要求,逐项检查受审核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②根据受审核方体系文件的要求,逐项检查受审核部门有关岗位对这些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③按照受审核部门的重要环境因素,检查受审核部门有关岗位对这些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④根据受审核方体系文件的要求,检查受审核部门的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现情况。
(4)运用检查表的注意事项①检查表不要透露给受审核方;②检查表主要起备忘作用,不要逐条照本宣科;③充分利用检查表;④要善于检查追踪。
3 审核实施3.1召开首次会议●定义●主持人及参加人员●会议目的●持续时间3.2收集审核证据●审核证据定义●收集要求(1)收集的证据应充足,抽样数量应足够;(2)收集的证据应具有客观性和代表性,抽样应具有随机性;(3)作好记录,特别是对不符合审核准则的表现,以便于追溯。
●审核方法(1)面谈;(2)查阅文件和记录;(3)现场观察。
●审核方式(1)按部门审核;(2)按体系要素审核;(3)按环境因素审核。
●现场审核案例分析课堂练习案例。
案例1某审核员在装配车间进行现场审核时,发现废纸、废塑料袋、废金属屑混放于同一垃圾桶内,如何进行检查追踪?案例2某审核员在废水处理站进行现场审核时,发现工作台上的排水水质监测记录中COD数据超过了排放标准(GB8978-1996),如何进行检查追踪?案例3某审核员在电镀车间进行现场审核时,在操作岗位现场没有看到作业指导书,如何进行检查追踪?当询问一个陪同人员时,陪同人员说:“有,车间主任为防止丢失,把它锁在抽屉里。
”如何进行检查追踪?3.3确定审核发现3.3.1评审审核证据●筛选审核证据●判断符合性3.3.2填写不符合报告●不符合的定义●不符合的类型①严重不符合;②轻微不符合。
●不符合报告格式示例●编写不符合报告容易出现的问题课后练习题:根据前面3个案例,请编写不符合报告。
3.3.3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绿叶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不符合报告第5页/共12页3.4召开末次会议●定义●主持人●会议目的●主要内容(1)审核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和审核准则;(2)审核组长宣布审核结果;(3)审核组长宣布现场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其性质,并提出纠正措施要求;(4)审核组长宣读审核结论;(5)受审核方认可所有不符合项;(6)受审核方的说明;(7)审核组向受审核方致谢,会议结束。
●持续时间4 审核报告与文件留存4.1审核报告的编写●职责和权限●分类(1)外部审核报告;(2)内部审核制造。
4.2审核报告的内容4.3审核报告的分发4.4文件留存●审核结束5 纠正措施跟踪*5.1纠正措施跟踪的目的5.2纠正措施跟踪的原则5.3纠正措施跟踪的方式(1)再次进行部分要素的现场审核;(2)通过审阅实施纠正措施的记录进行跟踪验证;(3)在监督审核时再予验证。
5.4纠正措施完成期限(1)严重不符合项,一般在三个月内完成;(2)轻微不符合项,一般在一个月内完成;(3)性质非常轻微的不符合项,可在现场审核期间由受审核方立即完成整改。
5.5纠正措施跟踪的程序6监督审核*6.1监督审核的目的6.2监督审核的方式6.3监督审核的结果处理6.4监督审核的频次三、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1启动审核1.1建立组织机构*(1)环境管理者代表领导内审工作,负责建立内审的组织机构、培训人员,制定审核程序和审批审核报告等。
(2)指定一个常设机构负责实施内审,一般可由环保处、安全环保处等机构来承担。
1.2培训内审员*●必要性●内审员的选择●内审员的数量和分布●内审员的培训要求1.3确定审核范围应不小于拟申请认证的体系的覆盖范围,由环境管理者代表确定,报最高管理者批准。
确定的原则和条件与外审相同。
1.4制定内审程序*2审核准备2.1制定审核计划●职责●审核计划形式(1)全面集中式;(2)分散滚动式。
2.2组成审核组*2.3审核组任务分配2.4文件预审2.5工作文件准备3审核的实施3.1首次会议3.2收集审核证据3.3确定审核发现3.3.1评审审核证据3.3.2填写纠正措施要求表3.3.3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3.4末次会议4审核报告与文件留存4.1审核报告编写4.2审核报告内容不需要达到外部审核报告的文件化程度,内容可适当简化,重点是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但可以对纠正措施提出建议。
4.3审核报告的分发审核组长提交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给有关部门领导,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
4.4文件留存5纠正措施跟踪*5.1发放纠正措施要求表*5.2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5.3完成纠正与预防措施*5.4验证纠正与预防措施*三、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外审的比较.4.6表6-2上海光明化工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计划审核时间:1997年3月17日─18日审核目的:初次ISO14001认证审核审核范围:位于上海市浦东区顺利路1号的上海光明化工有限公司审核准则:1. ISO140012.适用于受审核方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3.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他相关环境管理文件保密要求:审核组全体成员对审核所涉及的生产、环境及审核信息保密审核组长:刘作恒审核组成员:第一小组:刘作恒郑梅第二小组:张晨彭雁表6-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计划审核已进行纠正措施已有计划纠正措施已完成管理者代表:纠正措施已验证(签名) 1995.12.1(这是5月底见到的情况)图6-1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图表示例表6-5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