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协商 记录性公文
- 格式:ppt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110
公文会议记录写作范文公文会议记录是指在会议中,负责记录参会人讨论内容、会议结果和重要决议的文档。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许多企业、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是在会议上做出的。
因此,公文会议记录的写作质量影响着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决策和运营。
一般而言,公文会议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2. 参会人员的姓名、职务、单位;3. 会议议程:既然是记录会议,那么记录议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会议议程应该是根据会议主题、目的、时间和参会人员的需求制定的计划,而且需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4. 会议过程:对于会议过程的记录要根据现场情况,尽可能详细的记录主要发言人讲话的内容和态度,重点表达区别意见、提出建议的言论、讨论或发现的问题等;5. 会议决议:包括会议综合讨论后所作的决策、解决问题的措施、考虑到的适当决定和未来计划等。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公文会议记录呢?这里提供一些范文和写作经验给大家参考:【范文】会议名称: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议时间:2019年12月5日会议地点:马德里参会人员:中国、美国、英国等200多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议程:1. 气候变化问题的初步研究;2.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影响;3.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4. 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会议过程:本次会议正式开幕,首先由中国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多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实践,并强调了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重要性。
之后,美国代表发言,虽然承认气候变化存在,但是强调只有在保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英国代表也表示支持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同时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考虑到现阶段全球气候问题相当紧迫,参会各国代表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首先,在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加大苏丹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其次,共同进行可再生能源研究,推广应用新能源;再则,建立国际环保联盟,举办绿色技术交流会和绿色工程展览会等,积极促进全球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公文写作中的文件协商与协商技巧在公文写作中,文件的协商和协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他人协商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技巧,以确保协商的顺利进行,并达到双方的共同目标。
本文将介绍公文写作中的文件协商与协商技巧,帮助读者提高公文写作的能力。
一、文件协商的重要性文件协商是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与他人讨论并达成一致的过程。
它对于公文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至关重要。
通过协商,可以凝聚各方的共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
因此,在公文写作中,文件协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文件协商的基本步骤1.明确目标:在开始协商之前,明确协商的目标和原则非常重要。
明确目标可以使协商更加有针对性,有效地促进协商的结果。
2.充分沟通:协商的前提是充分的沟通。
在协商过程中,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理解对方的需求,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寻求共同点:在协商中,经常会遇到不同意见和利益的冲突。
此时,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寻求共同点,以达成双赢的结果。
4.妥协和让步:在协商中,双方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需求。
此时,妥协和让步是必不可少的。
双方应该平等对待彼此的需求,并在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下做出妥协和让步。
5.记录协商结果:在协商完成后,需要将协商结果明确地记录下来,以确保后续的工作可以按照协商的结果进行。
三、文件协商的技巧1.保持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能够促进协商的进行。
在协商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推动协商的进程。
2.善于倾听:倾听是协商过程中的关键技巧之一。
通过倾听,我们可以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见,增进对方的信任,从而更好地达成一致。
3.明确表达:在协商中,明确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可以减少误解和歧义,促进协商的效果。
4.灵活变通:在协商过程中,灵活变通非常重要。
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变化,达成协商的目标。
5.注重合作:协商是一个合作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协商会议纪要格式【篇一:集体协商会议纪要】编号:q/fgr/jl—rl—007—2009 no:会议名称:企业工资集体合同协商时间: 2013年8月20日地点:公司会议室会议主持人:史成军参加人员:企业行政方:张永久、史成军、陈鹏飞、李红春、王展新、李慧俐、梁国全企业职工方:张孝春、张洪孝、路兴梅、王磊、孟德利、苏惠香、刘威纪要:经双方协商以下事项达成共识,企业方可遵守执行。
一、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的期限为一年。
二、工资分配及发放方式:员工:固定工资800元+产量工资(岗位系数*产量)+绩效工资管理人员:固定工资1000元+产量工资(岗位系数*产量)+绩效工资根据岗位的劳动强度、工作量多少、技术含量等诸多因素,商定出同岗不同酬的岗位工资系数。
每月31日前将员工工资全额转入工资卡内。
三、劳动时间、休假方式按行劳动法规定执行。
四、按国家政策100%全员办理五险。
五、按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相关要求为员工配置劳动保护。
六、其他规定:第一条婚假请假时须有国家相关机构颁发的结婚证明,假期为三天。
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符合国家规定(符合男25周岁、女23周岁及以上初婚)晚婚条件的,假期为十天。
婚假均含公休假日。
若无特殊情况,婚假必须一次休完,此假期带薪。
第二条产假(一)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持有准生证的女员工,可享有有薪产假90天(产前休假15天+产后休假75天)。
晚育(男26周岁、女24周岁及以上初育为晚育)增加30天。
申请产假须在预产期前3个星期提出,经审批后可予休息,假后须将出生证复印件交人力资源部核实。
(二)特殊原因产假增加天数编号:q/fgr/jl—rl—007—2009 no:1. 难产(须有医院证明)增加15天。
2. 怀孕4个月以内流产的,给予流产假15天,4个月以上的给予流产假42天。
3.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以上假期均含公休假日。
(三)男员工护理假5天(限在女方产假期间)。
协商记录性公文受鉴于本次协商的重要性,特以协商记录性公文的形式进行记录和通知,以确保各方了解协商结果和责任分配。
下面是针对协商结果的详细记录。
一、背景和目的为解决公司内部高层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邀请各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协商会议,旨在确保所有相关方能参与决策并共同承担责任。
二、会议概要1. 会议时间:xxxx年月日2. 会议地点:xxxx地点3. 参与人员:发起方(xxxx),相关部门代表(xxxx),利益相关方代表(xxxx)4. 主要议题:公司内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讨论三、讨论内容及结果1. 问题讨论a. 问题一:决策过程中信息不透明,导致部分决策结果的质量下降b. 问题二:决策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c. 问题三:部分利益相关方在决策过程中参与度不高2. 解决方案讨论a. 方案一: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确保决策过程中信息共享和沟通顺畅b. 方案二: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确保多方利益得到平衡c. 方案三:制定明确的决策标准和流程,提高决策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3. 议题达成共识a. 各方认同问题存在,并积极为解决问题寻找相应的方案b. 各方一致同意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c. 各方同意增加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并确保多方利益得到平衡d. 各方同意制定明确的决策标准和流程,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四、责任分配1. 发起方责任a. 负责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确保信息共享和沟通顺畅b. 负责组织和协调利益相关方的参与2. 相关部门责任a. 负责制定决策标准和流程,并确保实施与监督b. 负责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3. 利益相关方责任a. 积极参与决策过程,提供真实和充分的意见和建议b. 遵守约定的决策标准和流程,在决策过程中积极配合与支持五、实施计划1. 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确保所有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决策信息。
2. 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建立定期沟通渠道,确保多方利益得到平衡。
记录性公文写作规范参考一、会议记录的概念和作用1、概念。
会议记录是一种如实记录会议情况的事务文书。
记录的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与会人员的发言(讲话、报告),研究的事项,作出的决议、决定等。
常用的会议记录包括:党委(党工委、党组)会议记录、班子会议记录、支部会议记录和民主生活会会议记录等。
2、作用。
会议记录是记录一届班子工作业绩的有形载体,是反映一届班子是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议事、科学决策的可靠档案;是作为起草会议纪要、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的依据;是作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工作的重要参考材料;是作为有据可依、以备日后查考的历史资料。
二、如何做好会议记录工作1、会议记录的基本格式(1)会议的组织情况:会议名称(写全称)、时间、地点、出席人员、缺席人员及原因、列席人员、主持人(应标明职务)、记录人等。
(2)会议的内容:主持人的发言、会议的报告或传达、与会者讨论发言、会议的决议等。
2、会议记录的两种方式:一种是略记(摘要式记录)。
所谓重点、要点,是指发言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事实、结论。
对一般性的例行会议,只要概括地记录讨论内容和决议的要点,不必记录详细过程。
另一种是详记(详细记录)。
对特别重要的会议或者特别重要的发言,要作详细记录。
详细记录要求尽可能记下每个人发言的原话。
3、会议记录的重点:(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4、记录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1)会议内容的记录。
一般分项书写,用数字标明层次。
(2)讨论中有分歧意见的,要详细记录。
(3)会上有决议事项的,要记录表决情况。
(4)特别重要的会议记录,最后还要请主持人审阅和签名。
(5)重要的会议应录音下来,从而使整理会议记录时有依据。
行政公文的协商与合作机制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行政机关的工作也日益复杂和繁忙,行政公文作为行政机关对外发布信息、协调工作、决策的重要方式,其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行政公文需要建立协商与合作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
本文将从行政公文的协商与合作机制的意义、内容和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一、协商与合作机制的意义1. 提高信息共享与沟通:行政公文作为行政机关发布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建立协商与合作机制可以促进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消除信息壁垒,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 促进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通过协商与合作机制,行政机关可以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3. 增强部门间的协作与协调:行政机关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互相关联,通过建立协商与合作机制,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协调,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性。
二、协商与合作机制的内容1. 制定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流程:建立协商与合作机制的第一步是制定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流程,确保行政公文的起草、审核、批准等环节可以有序进行,规范工作流程。
2.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建立顶层设计,明确行政机关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责任,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确保行政公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 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集中管理和归档行政公文,提供统一的信息查询和共享平台,方便各个部门之间的查询和获取信息。
4. 定期组织协商会议和座谈交流:定期组织协商会议和座谈交流,通过交流和讨论,解决行政公文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三、协商与合作机制的建设建议1. 强化组织领导:行政机关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协商与合作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协商与合作机制建设的领导和指导。
2. 建立规章制度:制定行政公文的协商与合作机制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对机制执行的约束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