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东南亚(确定)
- 格式:ppt
- 大小:11.90 MB
- 文档页数:71
第二节: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位置、范围、主要国家,掌握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航线图,试分析总结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2、学会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通过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德育目标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1、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到近些年来人们出国旅游的热点路线之一“新马泰”旅游。
同学们知道“新马泰”是哪些国家吗?这些国家在亚洲的哪个区域?今天我们就一起到东南亚旅游一趟,去了解一下该地区。
[讲授新课]一、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图7.19“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和图7.20“东南亚的地形”。
1、找出东南亚大致的纬度范围?纬度位置:10°S~23.5°N,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指图让学生描述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中国、印度,分别位于东南亚的什么方位?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置。
——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3、课件出示图7.21“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同学简单描述马六甲海峡的位置?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思考日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亚、东南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亚洲地区的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南亚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市分布等情况。
2.掌握东南亚的基本地理特征,提高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3.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市分布等情况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东南亚地理特点、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内容的课件。
2.地图:准备东南亚地图,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3.案例材料:收集有关东南亚的实例,用于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东南亚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市分布等情况,让学生对东南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发东南亚地图,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了解东南亚的国家、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4.巩固(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高二地理导学案主设计人:李虎泽设计时间:2013-4-10 使用时间:审核人:3、东南亚的主要河流(1)右图中序号河流的名称。
①②③④⑵东南亚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有哪些?⑶东南亚地区城市和重要农业区(图中阴影部分)的分布有河特点?(与地形、河流有何关系?)三、东南亚人文地理特征:1、农业(1)主要物产:是世界最大;是主要粮食作物;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油棕;菲律宾的椰子、蕉麻(马尼拉麻);泰国的稻米;马来西亚的锡矿;印尼和文莱的石油。
其中,水稻区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带;椰子等热带作物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
2、工业——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
(1)过去经济落后的原因:①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结构比较畸形、单一;②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基础比较薄弱;③出口商品主要以原料或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为主。
(2)近年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①资源丰富;②廉价劳动力;③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④旅游业发展迅速。
3、交通:(1)海运:重要“十字路口”是海峡。
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有哪些?(2)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4、人口:东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人口最多国家是,其一半以上人口分布在岛,东南亚最大的城市,该国首都分布于该岛的部。
5、城市与气候:新加坡雅加达曼谷马尼拉吉隆坡河内1、为什么东南亚盛产稻米?2、分析东南亚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A.以高原为主B.以平原为主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从纬度位置看,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A.热带B.北温带 .南温带 D.亚热带3.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A.老挝B.泰国C.马来西亚D.新加坡4.东南亚的内陆国是A.越南B.缅甸C.老挝D.泰国5.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A.热量、水分充足B.山地多、土壤肥沃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D.世界上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大6.下列关于新加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 B.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端出口处C.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D.有“花园城市国家”之称7.一艘轮船正在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港装船外运,装船的农作物可能是()A、天然橡胶 B、谷物、石油 C、椰子、石油 D、天然橡胶、棕油8.菲律宾的物产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A.椰子 B.蕉麻 C.天然橡胶 D.油棕9.东南亚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A.天然橡胶、椰子、甘蔗、棉花B.天然橡胶、可可、咖啡、油棕C.天然橡胶、椰子、蕉麻、油棕D.油棕、天然橡胶、黄麻、椰子10.(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洲;B 洋;C 海峡;D 岛。
2021 年 2 月时政热点专题东南亚国家努力确保粮食稳定生产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报告称,受疫情影响,2020 年亚太地区面临严重粮食安全威胁的人数将翻一番,达到 2.65 亿。
东盟国家是大米、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和谷物的重要生产和供应地,各国为遏制疫情蔓延采取了严格的封闭措施,给境内及跨境的粮食供应、分销带来挑战。
近年来,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农业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形式持续创新,比如共同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开展稻米、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等农产品品种培育、技术示范、生产加工等。
面对疫情挑战,东南亚国家更加重视与中国开展农业合作。
东南亚是人教版教材选择学习的区域。
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地区,也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在疫情的压力下,东南亚国家积极采取农业扶持措施,在保障农民利益和维护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结合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农业生产等方面考查。
1.位置和范围(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A太平洋与 B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包括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 D中国以南而得名,马来群岛位于中南半岛的东南方,我们习惯上叫它南洋群岛。
(3)海上通道 E 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西亚、非洲的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称为“ 海上生命线”。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气候:东南亚气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和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
(2)粮食作物: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
泰国、缅甸、越南是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东南亚种植水稻的原因有:气候高温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种植历史悠久。
(3)经济作物: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棕榈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单元第2节《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1. 富饶的物产有哪些?出示图片,提问:你见过这些吗?2. 请说一说,东南亚富饶的物产有哪些类型?出示东南亚物产图:提示学生:阅读图例。
【追问】(1)哪些国家的热带经济生产量较大?拓展材料: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1876年,西方殖民者把橡胶树引种到东南亚,营建了许多橡胶种植园。
由于东南亚的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宣橡胶树的生长,更重要的是有大量麻价的劳动力,加上集中种植和科华管理,使东南亚橡校产量很快超过了南美洲。
目前,东南亚的橡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都是橡胶生产大国。
(2)请找出东南亚主要的稻米生产国。
(3)找出中南半岛水稻的主要产区,说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类型。
议一议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温馨提示]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
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
出示资料图:补充:人文条件——劳动力: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验:种植历史悠久。
1.东南亚的国家有哪些?出示东南亚国家分布图:(1)读图,找出东南亚有哪些国家?他们的首都是哪些城市?补充—群岛国家: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文莱——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帝汶——帝力(2)找出东南亚哪些国家是内陆国?哪个国家是面积最大的?哪些国家是与我国相邻的?2.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什么?它流经哪些国家?注入哪个海洋?补充:湄公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有”亚洲多瑙河”之称。
3. 填写下列各国首都以及流经那里的河流名称。
4. 观察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的特点,并举例说出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达2 000万以上。
出示图片:提问:你知道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来自我国哪些省份呢?补充:他们之中许多人是“下南洋”谋生而定居于此。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知识要点【知识要点】1.东南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
1962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地理学家会议确定。
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有十一个国家,包括越南(首都河内)、老挝(首都万象)、柬埔寨(首都金边)、泰国(首都曼谷)、缅甸(首都内比都)、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新加坡(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东帝汶(首都帝力)2.东盟:1967年8月,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这就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发展至今已有10个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
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
3.掌握东南亚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总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见课本P1-16)(一)特征:1.整体性2.差异性3.多样性(二)原因:1.地理环境的影响2.历史发展的缓慢和不平衡性3.民族众多、民族状况复杂4.多方面的外来文化的复杂影响4.东南亚地区最早的直立人被称为爪哇猿人。
东南亚最为著名的青铜器就是出现在越南北方的东山村之大铜鼓。
5.东南亚最早的文化是石器文化。
大约1万年前至距今5000-6000年前,东南亚出现了和平文化。
所谓和平文化,就是P49,后来,学者们把东南亚各地具有类似特点的文化,都称为和平文化。
6. 所谓巨石文化,并不是巨大的石头的文化,而是一种用巨石表现某种宗教崇拜的文化。
它是作为原始民族的宗教观念的表现而出现的。
东南亚的巨石文化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后期至金石并用时期。
巨石文化的遗址以印尼最多,此外还有苏门答腊以及老挝。
7. 铜鼓文化是东南亚原始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东南亚原始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东南亚原始文化所能达到的高度。
8.968年,丁部零统一了越南的北部地区,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大瞿越国”,这是越南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第一个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