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 、 “地白”在文中是 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 一 句诗?
答: 指月光满地.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 地 上霜. ”
2 、 “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答: 请看课文注释③: 秋天的 情思, 这里指怀人的 思 绪.
第13课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 , 唐代诗人, 曾任陕 州司马, 有《王司马集》 .
出身寒微. 大历十年进士. 曾作过县尉、 县丞、 司马一类的 小官, 又从军到边塞, 晚年退居今陕 西西安市.
注音与字词:
栖(qī) : 鸟停在树上. 十五夜: 中秋的 晚上. 地白: 指月光满地.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 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
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 别时圆?人有离合悲欢,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月下起舞, 清影随人, 直令词人陶醉. 这境遇没有月 宫的 高寒, 却有人间的 温暖. 此时作者的 思想由天上 的 幻境回到了人间现实, 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 歌颂 和热爱.
2.作这首词时, 苏轼正逢仕途失意, 文中哪一句 表 现他消极遁世, 幻想超脱尘世的 念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3.苏轼是 一个心胸豁达、 积极乐观的 人, 文中哪里 表现他积极乐观的 生活情趣?
人有离合悲欢, 月有阴晴圆缺, 人应该由不圆而圆. 2.“团聚的 人家是 高兴的 /骨肉被分割是 痛苦 的 ”, 透过这一句,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 内心感情吗? 渴望祖国同一、 亲朋团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