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包衣技术(1)
- 格式:doc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9
包衣材料一、缓释包衣材料用包衣技术制成的固体缓释和控释剂型是通过包衣膜来控制和调节剂型中药物在体内外的释放速率的,因此包衣材料的选择、包衣膜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制剂的缓释和控释作用的成败。
虽然缓释包衣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最新美国药典(1995年23版)仅收载了3种具控释膜功能的包衣材料,即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由于这三种包衣膜材料最经受得住时间和气候规律变化的考验,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应用。
本节重点讨论这些包衣材料,同时也对其他有关材料及近年发展的新材料作简单介绍。
一、缓释包衣材料缓释包衣材料都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大多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但水可穿透;无毒、不受胃肠道内液体的干扰,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
(一)醋酸纤维素本品是用棉花或木纤维以少量硫酸为催化剂,与冰醋酸和醋酸混合液经部分或全部乙酰化而制得。
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CA)结构式为:含乙酰基为29.0%~44.8%(g/g),每个结构单元约有1.5~3.0个羟基被乙酰化。
乙酰基含量下降,亲水性增加,水的渗透性增加。
因分子中所含结合酸量的不同,有一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之分。
结合酸量的多少,会影响形成包衣膜的释药性能,例如用醋酸纤维素包衣制成的异烟肼控释片,当醋酸纤维素的结合酸为53%时,可制得理想恒速释药的控释片,当结合酸为57%时则释药速率大为降低。
一醋酸纤维素和二醋酸纤维素常供药用,缓释和控释包衣材料则多用后者。
二醋酸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7O2(OCOCH2)(OH)X-3]n,式中n 为200~400;x为2.28~2.49。
缓释和控释制剂所用的二醋酸纤维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av)约为50000,为白色疏松小粒、条状物或片状粉末,无毒,不溶于水、乙醇、酸、碱溶液;溶于丙酮、氯仿、醋酸甲酯和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溶液具好的成膜性能。
与用同样方法制成的乙基纤维素膜相比更牢固和坚韧。
4中药缓释释药技术及设备缓控释制剂是药物与缓控释辅料,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备来达到缓控释作用,4.1中药缓释固体分散技术固体分散技术是将药物高度分散于载体中,形成一种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分散系统的方法,得到的药物-载体固体分散物称为固体分散体。
以水不溶性聚合物、肠溶性材料、脂质材料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不但具有提高生物利用度的作用,而且具有延缓药物释放和延长药效的作用。
水溶性药物及难溶性药物均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得缓控释制剂,选择适宜的载体及用量配比,可获得理想的缓控释释药系统。
缓控释固体分散体常用的载体有乙基纤维素、蜡脂、Eudragit等。
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熔融法、溶解法、熔融-溶解法。
4.1.1熔融法熔融法是将载体加热熔融后,加入药物搅溶,或者将药物与载体混匀后,用水浴或油浴加热至熔融,然后将熔融物在剧烈搅拌下,迅速冷却成固体或直接灌注胶囊后冷却。
本法简单,但不适用于不耐热的载体及药物。
如:炔诺酮固体分散体,即将药物与胆固醇混合加热熔融,熔融物与乳糖混合填入明胶囊,脂质载体降低了药物的溶出速率,从而延缓药物的释放,达到缓释作用。
唐翠[1]等采用熔融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将药物与固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混合,加热至熔融,剧烈搅拌,冷却,过筛,得到体外具有较理想释药行为的缓释微丸。
[1]唐翠等,熔融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1):12 尔艳[2]等用熔融高速搅拌法制备氢氯噻嗪缓释微丸, 通过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和筛选,结果以固体石蜡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粘合剂,在64℃、700r/min条件下操作,成粒子后再加入少量固体石蜡和钙盐,继续搅拌,降温整粒8min可得圆整的缓释微丸,12小时释药达70%以上,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2]尔艳等,熔融高速搅拌法制备氢氯噻嗪缓释微丸.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4):2474.1.2溶解法溶解法又称共沉淀法或共蒸发法,是将药物与载体同时溶于有机溶剂中或药物与载体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后混合均匀,然后蒸发除去溶剂或采用喷雾干燥法而得到固体分散体的方法。
一、缓释包衣材料用包衣技术制成的固体缓释和控释剂型是通过包衣膜来控制和调节剂型中药物在体内外的释放速率的,因此包衣材料的选择、包衣膜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制剂的缓释和控释作用的成败。
虽然缓释包衣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最新美国药典(1995年23版)仅收载了3种具控释膜功能的包衣材料,即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由于这三种包衣膜材料最经受得住时间和气候规律变化的考验,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应用。
本节重点讨论这些包衣材料,同时也对其他有关材料及近年发展的新材料作简单介绍。
一、缓释包衣材料缓释包衣材料都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大多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但水可穿透;无毒、不受胃肠道内液体的干扰,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
(一)醋酸纤维素本品是用棉花或木纤维以少量硫酸为催化剂,与冰醋酸和醋酸混合液经部分或全部乙酰化而制得。
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CA)结构式为:含乙酰基为29.0%~44.8%(g/g),每个结构单元约有1.5~3.0个羟基被乙酰化。
乙酰基含量下降,亲水性增加,水的渗透性增加。
因分子中所含结合酸量的不同,有一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之分。
结合酸量的多少,会影响形成包衣膜的释药性能,例如用醋酸纤维素包衣制成的异烟肼控释片,当醋酸纤维素的结合酸为53%时,可制得理想恒速释药的控释片,当结合酸为57%时则释药速率大为降低。
一醋酸纤维素和二醋酸纤维素常供药用,缓释和控释包衣材料则多用后者。
二醋酸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7O2(OCOCH2)(OH)X-3]n,式中n为200~400;x为2.28~2.49。
缓释和控释制剂所用的二醋酸纤维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av)约为50000,为白色疏松小粒、条状物或片状粉末,无毒,不溶于水、乙醇、酸、碱溶液;溶于丙酮、氯仿、醋酸甲酯和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溶液具好的成膜性能。
与用同样方法制成的乙基纤维素膜相比更牢固和坚韧。
第二章缓释包衣技术一、开发缓释制剂包衣配方和工艺的基本原则(1)概述许多药物需要制成释药速率不受胃肠道消化液影响的缓释制剂。
尤特奇®系列丙烯酸聚合物可以用来制备这类缓释制剂。
(2)尤特奇®产品尤特奇®RL和尤特奇®RS这是两种含有甲基丙烯酸三甲胺乙基酯功能基团的甲基丙烯酸共聚合物。
特点:两者可以根据释放度要求,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
它们也可用于制备骨架型缓释制剂。
尤特奇®NE 30D这是一种中性甲基丙烯酸聚合物。
特点:不用增塑剂,薄膜柔性好,可用于制备骨架型缓释制剂。
释药速率可由包衣厚度调节。
用这种聚合物包覆的小丸还可以压制成片剂。
(3)药物因素及释放机制。
用尤特奇®聚合物制备的各种缓释制剂以扩散机理释放药物。
尤特奇®RL和尤特奇®RS是两种水不溶性,可溶胀的成膜剂,它由中性甲基丙烯酸与少量甲基丙烯酸三甲胺乙酯氯化物共聚而成。
尤特奇®RL的季胺基团与中性酯基团的摩尔比为1:20(相当于50毫克当量/100g),而尤特奇®RS 的相应比是l:40(相当干25毫克当量/100g)。
因为季胺基团决定薄膜在水中的溶胀性和渗透性,含季胺基团较多的尤特奇®RL所形成的薄膜有较大的渗透性,对药物释放的延缓作用较小。
尤特奇®RS和尤特奇®RL可以按任何比例混合,制备成具有中等大小渗透性的薄膜。
尤特奇®NE 30D水分散体也能形成水不溶性薄膜。
这种软性的聚合物特别适用于骨架片的制粒和不用增塑剂的缓释包衣。
(4)其它辅料增塑剂为了得到柔软的薄膜,用有机溶剂配制的包衣液中应加入聚合物干重量10-20%的增塑剂,用水分散体配制的包衣液中应加入20%的增塑剂。
这是对尤特奇®RS/RL而言。
尤特奇®NE 30D 不必再加增塑剂。
抗粘剂加入滑石粉,微粉硅胶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之类的抗粘剂有利于喷雾包衣操作顺利进行。
缓释片制备工艺流程
缓释片的制备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但具体工艺会根据药物性质、辅料选择以及目标释放特性进行调整:
1. 物料准备阶段
-原料药处理:将主药(如琥珀酸去加文拉法辛、单硝酸山梨酸酯等)粉碎至所需细度。
-辅料处理:对填充剂(如乳糖、微晶纤维素)、黏合剂(如羟丙甲纤维素)、崩解剂、润滑剂(如硬脂酸镁)和其他功能性辅料进行预处理和混合。
2. 混合与制粒阶段
-混合:按照处方比例准确称量各组分后,在适宜条件下均匀混合。
-湿法制粒:向混合物中加入溶剂(如水或醇),搅拌成软材后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随后干燥去除多余水分。
-干法制粒或直接压片:对于某些特定配方,可能采用干法制粒或无需制粒的直接压片技术。
3. 压片阶段
-颗粒整粒:根据需要筛选颗粒大小,确保符合压片要求。
-压片:将制得的颗粒放入压片机中,压制成为具有预定形状和厚度,并含有控释膜层或骨架结构的缓释片。
4. 包衣阶段
-薄膜包衣:为了实现药物的缓释效果,有时需要在片芯外涂覆一层含控制释放材料(如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等)的薄膜。
5. 质量控制阶段
-片重和硬度检查:确保每片重量一致,硬度适中,以保证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体外释放度测定:按照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测样品在不同时间点的药物释放程度,以验证缓释效果。
6. 包装与成品检验
-铝塑泡罩包装:将合格的缓释片进行铝塑泡罩密封包装,或者瓶装。
-成品检验:包括外观、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稳定性考察等全面的质量评价。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缓释片制备工艺流程概述,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药品研发需求和
技术条件来优化设计和执行。
包糖衣技术1、包衣单糖浆:向夹层锅中加入规定量纯化水,再加入蔗糖,加热至沸腾,搅拌使糖完全溶解后,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制成略粘稠溶液,称重,备用。
胶糖浆:将规定量桃胶加入量杯中,加入纯化水,在温水浴中加热至桃胶完全溶解,再加入单糖浆,混合均匀,称重,备用。
混合浆:向夹层保温罐中加入规定量单糖浆,再加入滑石粉,加热至75-85℃,搅拌均匀,保温备用。
隔离层:设定包衣锅转数为7-9转/分,通入60-70℃热风,将片子预热到35-40℃,将配好的胶糖浆一次加入,干燥35-50分钟。
记录胶糖浆用量。
粉衣层:设定包衣锅转数7-9转/分,进风温度60-70℃,启动蠕动泵,向包好隔离层的片子分次喷入混合浆,匀浆。
重复上述操作。
包衣层数为20-25层。
记录混合浆用量。
外观质量:片面无棱角。
糖衣层:设定包衣锅转数为7-9转,向包好粉衣层的片子分次加入单糖浆,匀浆。
重复上述操作。
包衣层数为10-15层。
记录单糖浆用量。
外观质量:片面光滑细腻.打光:设定包衣锅转数为7-9转。
向包好的片子加入0.14kg虫白蜡,在包衣锅的转动中滚光,至片面光亮、色泽均一,无花斑。
晾片:晾片时间:8小时以上选片:将包衣片装入洁净的容器中,挑出缺角、裂片、花斑、片面不整等次品。
补充一点;1.配制好的糖浆最好经纱布(2-3层)过滤,除去杂质,使包衣更漂亮。
2.片芯硬度要大,为深弧型冲头压出的片子。
3.单糖浆每次加入量一般每公斤片子20ml左右。
4.打光,一般每公斤片子加入川蜡1-2g。
二、包糖衣时易出现的问题中草药制成素片后,大多都需要包糖衣(特别时浸膏片)。
在实际操作中常遇到如下的问题1、粘片多发生在包隔离层。
原因是素片表面不光华,单糖浆加入过量且温度低,水分蒸发慢,搅拌不及时,彼此粘附所致。
对策:一是糖浆应控制在40℃~50℃,与素片的比例宜为800~900ml/30kg。
二是糖浆的含糖量应恒定,宜为360g/L。
三是搅拌要及时,均匀,锅温保持在50℃.2、露边当颗粒含水量多,加之压力调节不当,素片多有毛边。
缓释配方新产品和新技术刘晓华, 訾鹏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美国药典定义缓控释制剂为“可以选择性地改变药物释放的时间和/或部位以达到治疗或使用方便等目的的制剂,且这些是传统制剂如溶液剂,软膏剂或速释制剂无法达到的”。
开发缓释制剂是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在控制疾病的同时将副作用减少到最低。
除了临床上的优势,创新的缓释制剂还能为制药企业提供控制其产品生命周期的机会。
现在市场上几乎所有口服缓释制剂都属于下列两类技术:1.骨架系统:由控制释放速率的骨架材料组成,药物即通过此材料溶出或分散出来。
2.储库(包衣)系统:该系统的含药芯材包裹于亲水或水溶性的高分子包衣材料中。
药物的释放通过包衣材料的扩散或者高分子材料溶蚀后实现。
这里将介绍构成缓释口服给药系统的新型聚合物材料,以及配方与生产中的变量对缓释制剂设计和性能的影响。
在缓释制剂技术,缓释制剂成型的理论基础以及缓释制剂的临床表现方面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
我们的目的不是重复,而是重点阐述亲水骨架处方设计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提供指导方针。
一、材料介绍Kollidon® SR是由80%醋酸乙烯酯与19%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30(Kollidon® K30)物理混合而成缓释骨架材料。
醋酸乙烯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在较低的压片力下就可以使物料粘合在一起。
当小药片进入人体胃肠道时,水溶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形成细孔,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慢慢向外释放。
Kollidon® SR不含离子团,因此对药物的有效成分显示惰性。
其持续不变的释放特性不受铁离子与钠离子的影响。
Kollidon®SR平均粒子尺寸大约为100 μm。
具有显著的流动性,休止角小于30度,可以增强片剂其它组分的流动性。
Kollicoat® SR 30 D是由约27%醋酸乙烯酯、2.7%的聚维酮K 30(Kollidon® 3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通过乳化聚合而成的固体水分散体,已被欧洲药典收载。
中药制剂现代化中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对现代化中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医药研发中心在2020年3月到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制剂法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观察组对中药制剂新技术进行使用并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变质等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
(P<0.05)结论中药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能够促进中药制剂现代化,促使药物保存效果更好,同时更好的促进药效发挥,提高中药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临床应用效果;中药制剂现代化;中药制剂新技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in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were 100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February 2022. 5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50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ew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events such as drug deterio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can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better drug preservation effect, better promote the efficacy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key words 】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New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中医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先辈的智慧结晶,中医药治疗在医疗服务中一直发挥着中药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对传统医学研究的不断加深,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证实,现代医学不断将中医理论纳入原有体系,中医药呈现现代化的趋势【1】。
本发明涉及药物缓释制剂,尤其涉及托吡酯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的托吡酯缓释制剂由缓释颗粒加制剂辅料制备得到,缓释颗粒包括15-30%托吡酯、30-60%离子交换树脂、12-25%浸渍剂、5-15%缓释包衣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托吡酯缓释制剂,具有平稳而有效的血药浓度,低于速释制剂峰浓度,而高于速释制剂峰谷浓度,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率,很好的控制癫痫的发作。
服药一天一次,同时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可以掩盖托吡酯的不良口味,提高了患者的适应性,也将会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托吡酯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药物缓释制剂,尤其涉及托吡酯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0002] 托吡酯为白色晶体粉末,有苦味,极易溶于氢氧化钠或磷酸钠等pH值为9-10的碱性溶液中,易溶于丙酮,氯仿,二甲亚砜和乙醇。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 8 mg/mL,其饱和溶液的pH 值为6. 3,熔点:125-126°。
[0003] 其化学名:为2,3:4,5-双-O _(1_甲基亚乙基)_β-D吡喃果糖氨基磺酸酯,分子式=C12H21NO8S,分子量:339. 36。
[0005]目前上市的产品主要是托吡酯的普通胶囊和普通片剂,口服给药后迅速崩解,托吡酯可迅速、完全地被吸收。
健康受试者口服托吡酯100 mg后,可在2小时达到平均血浆峰值浓度(Cmax),为I. 5 μ g/mL。
由于托卩比酯普通制剂中药物被迅速吸收而且血药浓度升高,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每日给药2次,给患者带来了不便。
[0006] 抗癫痫类药物血药浓度波动可能会导致峰浓度癫痫病人副反应增加,或者在下一个剂量给药前,处于峰谷浓度是癫痫发作。
[0007] 将托吡酯开发成缓释制剂,提供平稳的血药浓度,减小波动,减少给药次数,给患者带来了方便,也将会受到医生的欢迎。
托吡酯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二次粒子来进行制备,其中所述二次粒子是通过固体分散法,采用固体分散剂将托吡酯或其药物学可接受的盐颗粒化(初次制粒),以及进一步通过干法或湿法制粒,采用缓释材料将所述颗粒颗粒化(二次制粒)来获得。
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二OO七年九月目录一、概述 (2)二、口服缓释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 (2)三、制备口服缓释制剂的常用技术 (4)(一)膜包衣技术 (4)(二)骨架技术 (4)(三)渗透泵技术 (5)(四)其他技术 (6)四、释放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6)(一)释放度研究的总体考虑 (6)(二)具体的技术要求 (7)(三)质量标准中释放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10)五、处方与制备工艺研究 (11)(一)处方工艺前工作 (11)(二)处方筛选和优化指标 (12)(三)制备工艺研究 (13)六、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制定 (14)七、稳定性研究 (15)八、参考文献 (15)九、著者 (15)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口服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的制剂。
缓释制剂中的药物按适当的速度缓慢释放,血药浓度“峰谷”波动较小,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又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以维持疗效。
与普通制剂比较,缓释制剂可延长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降低毒副作用,减少用药次数,改善用药的依从性。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对其药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一般方法等进行阐述,为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相关研发工作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基本内容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概述,第二部分对口服缓释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讨论,第三、四部分简要介绍了口服缓释制剂的常用制备技术及释放度研究的基本原则,第五、六、七部分则分别对口服缓释制剂处方工艺研究、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制定、以及稳定性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
由于制剂药学研究的一般性要求已有相关指导原则发布,故本指导原则重点讨论口服缓释制剂在药学研究工作方面的特殊性问题及与普通口服固体制剂不同之处,对一般性问题不再做详细阐述。
二、口服缓释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如前所述,口服缓释制剂的特点是通过延缓制剂中药物的释放,达到降低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延长作用时间,减少服药次数的目的。
膜控型多颗粒缓释制剂的包衣技术(三)(三)离心一流化包衣造粒锅包衣离心一流化包衣造粒机可同时在一密闭系统内完成混合、起模、成丸、干燥、包衣全过程,也可直接投入小丸进行包衣。
该法具有以下特点:①热风由转盘与外简体间的环缝中进入,能及时干燥潮湿的粒子,粒子间不易黏连;②粒子在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在转盘与简体的过渡曲ii~i.L形成涡旋运动的粒子流,使粒子得以翻滚和搅拌,微丸表面形成衣膜均匀、连续;③喷枪可白动调节切线角度,并顺着物料运动方向喷雾,雾粒到达球丸表面距离短,不至于产生过早干燥,因而附着良好、衣膜紧密、坚固。
(四)多孔离心装置该装置最早由美国西南研究所( SWRI)研制。
包衣液由离心室上、下部边缘的纹状管进入,装置底盘旋转时,包衣液与从中央管进入的药物液滴相汇,药物经涂层后从室壁中部周边孑L中被抛出。
抛出的微丸在空气中自动冷凝或经其他方法固化后进行收集,经改良的多孑L离心装置有16个喷嘴,制微丸速度为227kg/h。
其粒径可通过进料速度、装置孔径,离心转速及衣液的表面张力加以调节。
另一种称为A。
omatic Roto-Processor的设备是将离心和流化作用结合起来进行设计的。
芯粒在转盘内旋转时,受离心力作用而从底部开孔处被抛出并以一定角度在气流中向上运动。
转盘上芯粒上方有两个喷嘴,一个喷包衣液,另一个喷药物与辅料的混合物。
这样载药微粒在装置内滚动一流化的同时,即不断被包衣液润湿,并干燥成衣。
常用的缓释包衣材料(一)(一)聚丙烯酸树脂50-:11]聚丙烯酸树脂(商品名:Eudragit,尤特奇)是由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或它们的酯,&n甲酯、丁酯、二甲胺基乙酯、氯化二甲胺基酯等单体以一定比例共聚而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尤特奇有多种类型,由于构成的成分不同,比例不同,聚合度不同,所得产品的型号、规格也不同,性状差异较大,如表4-1所示。
该类聚合物安全无毒,在体内不被酶破坏,不被吸收和代谢。
6包衣技术包衣不仅能较好地掩盖药物的苦味、不良臭味,减少刺激,而且还可以防潮、避光、隔绝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改善外观,便于识别,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克服配伍禁忌等。
根据被包衣物料种类不同,可以分为粉末包衣、微丸包衣、颗粒包衣、片剂包衣、胶囊包衣;根据包衣材料不同,可分为糖包衣、半薄膜包衣、薄膜包衣、特殊材料包衣(如硬酯酸、石蜡、多聚糖);根据包衣目的不同可分为水溶性包衣、胃溶性包衣、不溶性包衣、缓释包衣、肠溶包衣。
常用的薄膜包衣材料有水溶性包衣材料(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肠溶性材料(如肠溶型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虫胶)、水不溶性包衣材料(如乙基纤维素等)。
孙亚州等发明一种掩味盐酸小檗碱颗粒,掩味包衣材料包含成膜材料Eudragit,增塑剂PEG 6000,抗静电剂硬酯酸镁。
该掩味颗粒完全遮掩了盐酸小檗碱的特有苦味,与现有普通制剂相比口感好,易被儿童接受。
7包合技术包合技术是指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
这种包合物是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种组分组成。
主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容纳。
包含于主分子之内的客分子药物通常有挥发油或挥发性成分(如冰片、大蒜素、紫苏油等)、难溶性药物(如冬凌草甲素、齐墩果酸等)、剧苦味或不良臭味的药物(如巴豆油、蟾酥等)。
药物制成包合物后不仅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减少药物副作用和刺激性,还能提高药物稳定性,改变药物的物理状态、增加药物溶解度和溶出度,促进药物经皮吸收。
包含物的材料有环糊精、尿素、胆酸、葡聚糖凝胶、纤维素、淀粉等,制剂中常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β-环糊精是一种超微型药物载体,能将药物分子包含或嵌入其筒状结构内形成超微分散物,具有抗氧化、耐光照、耐热、缓释的性质,从而增加了药物稳定性,减少了毒副作用,所以最为常用,但在水中溶解度低,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第二章缓释包衣技术一、开发缓释制剂包衣配方和工艺的基本原则(1)概述许多药物需要制成释药速率不受胃肠道消化液影响的缓释制剂。
尤特奇®系列丙烯酸聚合物可以用来制备这类缓释制剂。
(2)尤特奇®产品尤特奇®RL和尤特奇®RS这是两种含有甲基丙烯酸三甲胺乙基酯功能基团的甲基丙烯酸共聚合物。
特点:两者可以根据释放度要求,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
它们也可用于制备骨架型缓释制剂。
尤特奇®NE 30D这是一种中性甲基丙烯酸聚合物。
特点:不用增塑剂,薄膜柔性好,可用于制备骨架型缓释制剂。
释药速率可由包衣厚度调节。
用这种聚合物包覆的小丸还可以压制成片剂。
(3)药物因素及释放机制。
用尤特奇®聚合物制备的各种缓释制剂以扩散机理释放药物。
尤特奇®RL和尤特奇®RS是两种水不溶性,可溶胀的成膜剂,它由中性甲基丙烯酸与少量甲基丙烯酸三甲胺乙酯氯化物共聚而成。
尤特奇®RL的季胺基团与中性酯基团的摩尔比为1:20(相当于50毫克当量/100g),而尤特奇®RS 的相应比是l:40(相当干25毫克当量/100g)。
因为季胺基团决定薄膜在水中的溶胀性和渗透性,含季胺基团较多的尤特奇®RL所形成的薄膜有较大的渗透性,对药物释放的延缓作用较小。
尤特奇®RS和尤特奇®RL可以按任何比例混合,制备成具有中等大小渗透性的薄膜。
尤特奇®NE 30D水分散体也能形成水不溶性薄膜。
这种软性的聚合物特别适用于骨架片的制粒和不用增塑剂的缓释包衣。
(4)其它辅料增塑剂为了得到柔软的薄膜,用有机溶剂配制的包衣液中应加入聚合物干重量10-20%的增塑剂,用水分散体配制的包衣液中应加入20%的增塑剂。
这是对尤特奇®RS/RL而言。
尤特奇®NE 30D 不必再加增塑剂。
抗粘剂加入滑石粉,微粉硅胶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之类的抗粘剂有利于喷雾包衣操作顺利进行。
滑石粉的加入量为聚合物干重量的50%,单硬脂酸甘油酯的加入量为3-5%。
使用尤特奇®E 30D时,滑石粉的加入量应为聚合物干重量的100%。
色素为了得到不透明的白色或有色包衣可在包衣液中加入二氧化钛,食用色淀和氧化铁之类的色素。
(5)工艺参数这些包衣聚合物可包覆在小丸或小颗粒上,然后充填在胶囊中;它们也可以用骨架材料进行直接压片或湿法制粒。
尤特奇®NE 30D特别适用于骨架片的制粒和不加增塑剂的缓释包衣。
药物小丸或颗粒的缓释或肠溶包衣需要达到5—50µm膜厚度。
所以物料的包覆量主要取决于颗粒大小(比表面积),表面粗糙性和粒度分布。
用量常以小丸或颗粒总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工艺参数(6)测试方法尤特奇® RL/RS:用水或缓冲液为介质。
膜的渗透性与释药速率与缓冲液种类和浓度有关。
在缓释液中加入0.lM NaCl可以消除缓冲液中盐的影响。
尤特奇® NE 30D:不受离子和pH的影响,可用水或缓冲液作为测试介质。
(7)其它贮存过程中,由于衣膜软化,片剂和小丸会产生粘连。
外层包覆-薄层HPMC,或包衣后立即撒0.5%微粉硅胶,可以避免粘连。
二、尤特奇®NE 30D包衣液配方(1)概述尤特奇®NE是中性丙烯酸聚合物,可以与其它尤特奇®聚合物混合。
它在水中不溶解,但可溶胀,具有较低的渗透性。
它是一种很柔软的聚合物,不需加入增塑剂。
尤特奇®NE适用于骨架型制剂。
(2)基本配方以滑石粉为抗粘剂的缓释包衣用于12.5Kg结晶(0.3-0.8mm)包衣的配方将滑石粉加入水中,用匀化器匀化。
加入消泡剂(例如:甲基硅油乳油)可消除可能产生的泡沫。
在临用前,将此混悬液倒入尤特奇®NE 30D中,用80目筛过滤。
包衣过程中持续搅拌。
三、尤特奇®RL 30D和尤特奇®RS 30D包衣液配方(1)概述尤特奇®RL/RS 30D是阳离子丙烯酸聚合物。
尤特奇®RL是高渗透性聚合物,尤特奇®RS是低渗性聚合物。
可按用户要求的释药速率,两者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
(2)基本配方a.用于14Kg颗粒(粒度分布0.3-0.8mm)包衣的配方滑石粉和增塑剂倒入水中,用高剪切匀浆机匀化,临用前倒入尤特奇水分散体中,经40目筛过滤。
包衣过程中持续搅拌。
b.用于14Kg颗粒(粒度分布0.3-0.8mm)的配方将4344g水加热至70℃,加入柠檬酸三乙酯和吐温80,开动匀浆机,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匀化10-20分钟。
持续搅拌至混悬液冷却至30℃以下。
最后将此混悬液倒入尤特奇®水分散体中,搅匀,经40R筛过滤。
四、尤特奇®RS 100和尤特奇®RL 100异丙醇溶液的配制基本配方将有机溶剂与水倒入不锈钢桶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
一点点加入尤特奇RL/RS 100。
调节转速,避免颗粒沉降结团,影响溶解速度。
大约40—50分钟后,颗粒完全溶解,呈澄清溶液。
如果不加水,呈乳浊状液体,但不用过滤。
尤特奇®RL/RS 100溶于95%乙醇,配制成包衣液。
五、尤特奇®RL 30D和尤特奇®RS 30D用于茶碱颗粒的缓释包衣尤特奇®RL 30D和尤特奇®RS 30D可以按所需要比例混合,配制成包衣液进行缓释包衣。
包衣后的颗粒可以装入胶囊,也可压制成片。
(1)典型配方用于6Kg颗粒包衣(粒度O.3一O.8mm)将滑石粉和增塑剂加入水中,用匀浆机匀化,然后倒入尤特奇水分散体中,搅拌,0.5mm 筛过滤,必要时可加入二甲基硅油作为消泡剂。
(2)操作将含药颗粒置于流化床(顶喷)中。
预热5分钟,调节喷液速率为8g/分/Kg物料,控制床温约30℃,出风温度约25℃。
如发生颗粒粘连,应暂停喷液,干燥到恢复正常。
总包衣操作耗时约85分钟。
出料后,加入O.5%微粉硅胶,与包衣颗粒充分混合均匀。
这样可以避免贮存过程中颗粒相互粘连。
(3)操作参数物料颗粒茶碱颗粒,粒度0.3-0.8mm包衣液4100g,用于6Kg颗粒包衣设备包衣参数出料后加入0.5%微粉硅胶与颗粒混合均匀可避免颗粒间粘连(4)分析结果按USP要求测试:桨法,转速1OOrpm,在800ml 0.1M HCl中测试2小时,然后在pH6.8缓冲溶液中测试。
药物的释放度曲线如下图:六、尤特奇®NE30D用于氯化钾结晶的缓释包衣(1)典型配方包衣物料(结晶或颗粒)最好有规则形状,结构致密。
针晶或多孔颗粒容易破碎或吸收包衣液,所以不适宜包衣。
(2) 6Kg晶体(粒度O.3—0.8mm)包衣的配方将滑石粉加入水中,用匀浆机匀化。
必要时加入二甲基硅油消泡剂。
临用前将此混悬液倒入尤特奇®NE 30D。
搅拌混合均匀,经40目筛过滤。
在包衣过程中,持续搅拌。
(3)操作将物料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约30℃。
调节喷液速率,进风量和进风温度,使之保持持续喷液。
物料温度保持在23—25℃,物料能顺畅流动。
如出现结晶粘连,暂停喷液,待颗粒干燥,恢复顺畅流动,再继续减速喷液。
为了改善包衣结晶顺畅流化,在物料中可撒入微粉硅胶,滑石粉或硬脂酸镁之类的抗粘剂。
(4)操作参数物料:底物氯化钾结晶(粒度0.3-0.8mm)堆密度 1.04g/ml投料量6kg包衣液6750g,相当于1618g固体物(或相当于底物重量的25%W/W)相当于840g 聚合物(或相当于底物重量的14%W/W)聚合物与其它辅料之比约1:1 设备:包衣操作参数:喷液速率8.3g包衣液/分/Kg物科=2.08g固体/分/Kg物料蒸发速率 6.26g/分/Kg物料喷液方式连续操作总时间2小时25分出料后干燥在40℃烘箱中干燥24小时,出料后撒入微粉硅胶30g,与包衣结晶混合均匀,可避免颗粒粘连成团结果粒度分布与未包衣结晶相同外观均匀光亮的包衣结晶(4)分析结果氯化钾晶体释放度(用NE 30D包衣)氯化钾结晶扫描电镜照片图1未包衣氯化钾结晶(100:1)图2包覆28%(W/W)聚合物七、尤特奇®RL/RS有机溶液用于柠檬酸锂颗粒的缓释包衣(1)典型配方3Kg颗粒(ΦO.3—1.25mm)包衣配方将尤特奇RL/Rs溶解在适量异丙醇中,将癸二酸二丁酯,滑石粉和硬脂酸镁加入适量溶剂中,用匀化机匀化后倒入聚合物溶液中。
持续搅拌包衣液。
(2)操作将颗粒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30℃。
调节喷液速率,进风量和进风温度,使得包衣操作能持续进行。
物料温度保持在30℃,物料顺畅流动。
如出现结晶粘连,暂停喷液,待干燥,恢复顺畅流动后再继续减速喷液。
撒入微粉硅胶,滑石粉或硬脂酸镁(0.2—0.5%)可改善颗粒的流动。
(3)操作参数物料:底物柠檬酸锂流动性好.粒度0.3-1.25mm(占90%)投料量1kg包衣液3000g相当于300g固体物(或相当于底物重量的30%W/W);150g聚台物(相当于底物重量的15%W/W)聚合物与其它辅料之比约1:1设备:包衣操作参数:结果:粒度分布包衣颗粒:平均粒度0.72m外观均匀包衣说明:阿司匹林,扑热昔痛,酰胺毗酮,氯化钾,异丙安替比林,复合维生素,维生素C.异戊巴比妥,扑尔敏,碳酸锂和烟胺羟丙茶碱的结昌,粉末或小丸均可进行缓释,肠溶或隔离包衣。
(4)分析结果按照Levy-Hayes法,在37℃,0.1 N HCl测定药物释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