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师国家职业资讲义格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25
国家物流师二级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国家物流师是指在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备与自动化、贸易与物流统计分析等领域,具备高级物流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从战略和全局层面对企业物流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并实现物流成本和服务质量的最优化。
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是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的,是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和品牌。
以下是国家物流师二级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物流管理理论基础
物流的定义、发展历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物流系统的组成及其运作方式、物流成本与效益管理、物流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物流策略与规划等。
二、物流管理工具
物流网络设计方法、库存管理方法、配送路线优化方法、运输方式选择方法、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方法、仓储设备与自动化工具的应用等。
客户需求分析及应对措施、售后服务管理、客户管理等。
四、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战略与规划、供应链协同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供应链绩效评估等。
五、物流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国际贸易相关法规、货物运输保险、进出口关税政策等。
六、物流实务
物流仓储运输操作流程、物流保障措施、物流出口退税流程、物流问题处理等。
七、案例分析
实际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法。
八、课程总结
对课程进行总结,回顾知识点,并进行综合应用和分析,提升学员物流管理和实践能力。
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适用于所有参加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并立志从事物业相关职业的人员,是目前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推荐教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目的:突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帮助学员全面熟悉该职业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最新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加快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作业能力。
2、要求:清晰把握国家职业标准对各等级物流师的知识、技能要求以及鉴定考试的目的,达到各等级物流师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教学方案(一)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物流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二)教材本课程选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新编写并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教程(第二版),包括:《一级培训教程》、《二级培训教程》、《三级培训教程》、《四级培训教程》、《基础知识》。
此外,为便于指导学员参加考试还有配套的《物流师考试鉴定指南》。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为125-150学时。
(四)教学环节1、自学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员应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保证足够时间听课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阅读教材。
2、面授指导面授指导是教学的重要方式,辅导教师应按照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授课,并通过讲解、辅导、答疑以及模拟试题练习等方式帮助学员深入理解掌握教材内容。
3、考试按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要求,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采用闭卷方式或上机考试方式,成绩皆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一级、二级物流师师还需进行综合评审(专题论文或策目决策)。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职业道德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认识到物流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学习并掌握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纪律规范。
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现代物流概论》主编吴清一`1 物流基础知识1.1 物流概论1.1.1 物流基本概念12流通活动的内容和作用34物流科学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一)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表明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环节之一。
(二)物流与流通1、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1)物流对生产的反作用。
(2)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2、流通的内容(1)商流。
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2)物流。
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
例如作为燃料的煤,它的使用价值是通过运输克服了空间距离才得到实现的,这就是物流的空间效应。
(3)商流和物流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3、商流分离原则如果商品的交易过程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发生实物流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物流与生产1、生产系统的组成如图1-2所示,通过物流活动把原材料运进生产系统,并使其依次在加工点之间流动,逐步形成半成品、成品直至出厂。
2、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1)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
(2)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往往占有很大比重,而物流合理化对许多企业来说还是未曾开发的研究领域,因此,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难以预料的效益,物流也就被人们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脚下的金矿”。
5(3)、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1.1.2 物流分类(一)按照作用分类1、供应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