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气血津液学说—津液
- 格式:ppt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10
上一节我们讲了精气血津液神中的第三部分血,分别介绍了血的基本概念、血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下面我们也按这个思路来学习第四节,津液。
第四节津液津液和精气血一样,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那么什么是津,什么是液,津和液有什么区别,津液在人体内是怎样生成的,它生成后又是怎样在人体内输布、排泄的,津液具有哪些功能,这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
下面我们先看第一个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一)津液概念在中医学的津液学说当中,将津液的含义定义为,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从津液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核心是一切正常的水液,从内容来看,它包括人体各脏腑组织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前面我们讲五行时候讲到的泪汗涎涕唾都属于津液的范畴,它的功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二)津液异同津液虽说都是指机体一切正常水液,但我们中医学在理论上常常又把津和液两者区别开来。
它俩的联系,它俩共同的基础是什么呢?它们两个都是来源于饮食水谷,都是靠脾胃所化生水谷精微,这一点它们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根据它们的性状、分布、功能和阴阳属性,又把津和液加以区别。
《灵枢﹒决气》中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人的肌腠疏泄太过,汗出过多,这样的汗就叫做津。
“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饮食入胃,水谷精微充满于周身,外溢部分输注于骨髓中,使关节曲伸灵活;渗出的部分可以补益脑髓,散布到皮肤,保持皮肤润泽的物质,就叫做液。
从性状上看,津,质地清稀,流动性大;而液,质地粘稠,流动性小。
分布上,津由于流动性大,主要分布在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之间,并能进入血脉之中;而液由于流动性小,则是灌注到骨节、脏腑、脑、髓等处。
功能上,津由于流动性大,类似于水,所以它主要起滋润作用,滋润皮肤、肌肉、孔窍;而液,它流动性小,营养物质比较充分,所以它主要起濡养作用。
中医理论——什么是⽓⾎津液⽓⾎津液是⼈体⽣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能够为⼈体五脏六腑的正常活动提供充⾜的营养物质,它还能滋养经络。
⽓⾎津液是⼈体健康的保障,如果⽓⾎津液出现异常,⼈体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
(1)⽓。
⽓是⼈体内活⼒很强、⽣⽣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维持⼈体⽣命活动的基本。
⽓停⽌运动,则⽣命停⽌。
⽓包括元⽓、宗⽓、营⽓、卫⽓及分布于脏腑和经络的脏腑之⽓、经络之⽓①元⽓。
⼈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体⽣命活动的原动⼒。
它能促进⼈体⽣长和⽣殖机能,⼜能推动脏腑、经络等⽣理活动。
②宗⽓。
⾕⽓与⾃然界清⽓相结合⽽汇聚于胸中、积聚于膻中(⽓海)。
它能推动⽓⾎运⾏,宗⽓的强弱直接影响⼈体各项⽣理功能。
③营⽓。
运⾏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的⽓。
营⽓是由⽔⾕精微中精华部分化⽣⽽成,具有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
④卫⽓。
运⾏于脉外具有保护作⽤的⽓,由⽔⾕精微中剽悍滑利部分化⽣。
卫⽓⾏于脉外具有防御外邪、调控腠理功能。
(2)⾎。
⽔⾕之精化⾎。
⽔⾕之物精微化⽣为营⽓,在肺的作⽤下,营⽓进⼊⼼脉中,化为⾎液;⾎液进⼊脉中,在⼼脏和⽓的推动作⽤下,循环流动于全⾝;⾎液在流动的同时,把⾎液中⼤量的营养物质输送到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具有濡养器官、⽀持机体的精神活动。
(3)津液。
津液也是由⽔⾕转化⽽来的,⽔⾕物质经过胃肠功能的转化,通过三焦的⽓化作⽤,转化为津液。
常见的津液有体液、汗、涕、泪、涎、唾液等。
津液主要包括津和液两部分。
①津。
津较为稀薄,属阳,津是⾎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沿着三焦运⾏,对内能够直接进⼈五脏六腑,能够为五脏六腑补充充⾜的⽔分,对外能够进⼊⽪肤、肌⾁中去,从⽽发挥滋润⽪肤的作⽤。
②液。
液较为混浊、黏稠,为阴。
液沿着三焦进⼈脑髓、⾻节、筋膜、⽪肤等处,对内能够滋养脑髓、⾻髓,对外能够润滑关节、孔窍,还能滋润⽪肤。
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知识气血津液是中医的基本概念,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下面简要介绍气血津液的基础知识。
一、气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中医认为,气存在于人体内外,气有内气和外气之分。
内气即脏腑功能所形成的气,外气指外界的空气。
内气又有营气、卫气、固气、清气之分。
营气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转化的产物,主要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负责营养全身组织器官;卫气则是通过气息吸入和新陈代谢生成,负责抵御外邪入侵,防御作用;固气是指脏腑功能的内源力量,是维持脏腑功能正常的重要保障;清气指的是呼吸时吸入气体中的纯净成分。
气的生理活动主要包括升降出入等运动。
二、血血是人体内的液体物质,负责供应全身组织器官的营养和氧气运输。
中医认为血主要在心脉中循环,起到濡养、滋养脏腑组织的作用。
血的生理活动包括心脉的搏动和血液的运行。
血液主要由营养成分和血细胞组成。
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等,为维持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物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分别负责氧气的输送、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
血的生理活动受到脾胃、肺脏和肝脏等脏腑的调节。
三、津液津液是人体分泌的液体物质,主要由消化液、唾液、泪液、汗液、涕液等组成。
津液是人体的润滑剂,起到润燥、保湿、通利等作用。
津液的主要来源是脾胃的消化吸收、肺脏的呼吸过程和肾脏的水液代谢。
津液的分泌过程受到脾胃、肺脏和肾脏等脏腑的调节。
津液的分泌过少或失去润滑作用会导致干燥、口渴、便秘等症状。
四、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气的运行可以推动血液循环,气虚则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血液的流动又可以濡养组织器官,血虚则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失调。
津液的润滑作用可以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之间的调节关系非常重要,不同的脏腑对气血津液的运行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
例如,肺主气,心主血,脾主运化,肾主津液。
对于气血津液的调节失衡,中医则通过药物、针灸、饮食调理等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
下面将分别介绍气血津液的概念、功能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一、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1.气:气是人体内一种极为精微的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的运动变化支撑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气具有温煦、推动、防御、固摄、营养等作用。
2.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具有濡养、化神的作用。
3.津液: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液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
二、气血津液的功能1.气的主要功能:(1)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2)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并激发和维持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当外邪侵入人体时,气能够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抵抗外邪的入侵。
(4)固摄作用:气能防止血液、精液等液态物质流失,以及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
(5)营养作用:气能够为人体提供营养,促进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为人体各部位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血的主要功能:(1)濡养作用:血是人体营养物质的来源,能够滋养和濡润全身各脏腑器官,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2)化神作用:血还具有营养和化神的作用,能够为人体提供精神上的滋养,影响人的精神活动。
3.津液的主要功能:(1)滋润作用:津液能够滋润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其提供水分和养分,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2)濡养作用:津液还具有濡养脏腑经络的作用,能够为其提供营养物质,促进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3)化湿作用:津液能够调节人体的湿气平衡,帮助人体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
(4)代谢作用:津液还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人体内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组织器官和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学说相结合,共同构成人体生理功能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津液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唾液、关节腔内的液体以及泪、涕、汗、尿等等。
一、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津液。
津液的输布与排泄,主要依靠脾的传输、肺的宣降以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升清泌浊等有关脏腑的作用。
其中尤以肾的作用最为重要。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干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就是对津液的生成与输布的简要说明。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指出津液的循行输布是以三焦为通道的。
此外,①由胃下降到小肠、大肠的水液,还要在小肠和大肠不断被吸收。
②经脾、肺、三焦而发于皮毛的就是汗,③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膀胱的水液,则通过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排泄于外而为尿。
通过以上各有关脏腑的作用,津液的输布可①外达皮毛,②内注脏腑,③濡养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总之,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许多脏腑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其中以肺、脾、肾三脏为主。
因此,许多脏腑的病变可以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①如生成不足或丧失过多,就会出现伤津,脱液;②如输布障碍,水液停滞,就会出现痰饮,水肿。
而津液的病变也会影响许多脏腑的功能,①如水气凌心为心悸,②寒饮伏肺为喘咳,③津伤肺燥为干咳,④胃燥则渴,⑤肠燥便结等。
二、津液的功能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由于性状的不同,分布部位不同,功能也不完全一样。
清而稀薄者称为“津”,浊而稠厚的叫做“液”。
①津主要分布于肌表,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的作用;②液多藏于关节、孔窍,有润滑关节、补益脑髓、濡养孔窍的作用。
但津和液同为水谷之气所化生,都是体内的正常水液,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一般多津液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