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35
华北平原(又名:黄淮海平原)一、绘制轮廓西起太行山,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依燕山,南至大别山区一线与长江流域分界,跨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
二、自然条件1.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多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区(山东半岛东南部为湿润区),属暖温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雨热同期。
1月均温小于0℃,降水变率大,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
2.地形:主要位于第三阶梯,我国第二大平原,是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海拔多在50m以下,平坦宽阔,有零星低矮山地,地形完整。
3.水文:夏季为丰水期(夏汛),冬季为枯水期,径流季节变化明显。
黄河流经该地含沙量大,黄河有凌汛。
易春旱,纬度高有结冰期。
河流补给形式为大气降水,地下水。
4.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利于根系生长,但盐碱化严重。
5.生物:温带落叶阔叶林。
但农作物取代森林占地较多。
三、社会经济条件1.农业:①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两年三熟,无霜期较长200~220天;土地平坦肥沃,有河流水提供灌溉;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耕作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市场广阔。
该地有全国商品棉基地冀鲁豫平原。
②弊:春旱,夏涝,风沙,盐碱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春季和秋季的寒潮不利于农作物越冬。
③粮食作物:冬小麦,谷子。
经济作物:花生,棉花,芝麻,大豆,甜菜④冀鲁豫平原成为商品棉基地的原因分析:(1)自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降水少晴天多,对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有利。
水源: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
土壤:土壤土层厚,土质疏松,适宜棉花根系生长。
(2)社会经济:市场: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交通便利政策:有国家政策扶持2.工业:①自然:能源:有丰富的煤,石油及铁铝土铜金等矿产(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中原)。
原料:是中国小麦、棉花、花生、芝蔴、烤烟等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业区,也是温带果品苹果、梨、柿和核桃、板栗、红枣等的主要产区。
华北平原环境温度范围(最新版)目录1.华北平原环境温度范围的概述2.华北平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3.华北平原在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4.华北平原环境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结论正文一、华北平原环境温度范围的概述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北靠燕山,南接淮河,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这个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工业基地。
本文将介绍华北平原的环境温度范围。
二、华北平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华北平原地处中纬度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受季风影响,华北平原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
三、华北平原在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1.春季:春季是华北平原气温逐渐回升的时期,平均气温在 10-20 摄氏度之间,但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凉。
2.夏季:夏季是华北平原气温最高的时期,平均气温在 25-30 摄氏度之间,高温天气较多,最高温度可达 35 摄氏度以上。
3.秋季:秋季是华北平原气温逐渐降低的时期,平均气温在 15-25 摄氏度之间,白天气温适中,但夜晚气温较低。
4.冬季:冬季是华北平原气温最低的时期,平均气温在 -5 至 10 摄氏度之间,寒冷天气较多,最低温度可达 -10 摄氏度以下。
四、华北平原环境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北平原的环境温度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夏季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们中暑,同时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供应也带来一定压力。
冬季低温天气对人们的户外活动和交通出行造成不便,同时可能对农业生产和城市基础设施造成影响。
因此,了解华北平原的环境温度范围,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安排生活和工作,防范气候风险。
五、结论华北平原的环境温度范围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影响,呈现出四季分明、干湿季节变化的特点。
在不同季节,华北平原的气温有所差异,对人类活动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