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Q原理及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814.46 KB
- 文档页数:28
什么是QinQQinQ是对802.1Q的扩展,其核心思想是将用户私网VLAN tag封装到公网VLAN tag上,报文带着两层tag穿越服务商的骨干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较为简单的二层VPN隧道。
其特点是简单而易于管理,不需要信令的支持,仅仅通过静态配置即可实现,特别适用于小型的,以三层交换机为骨干的企业网或小规模城域网。
图1为基于传统的802.1Q协议的网络,假设某用户的网络1和网络2位于两个不同地点,并分别通过服务提供商的PE1、PE2接入骨干网,如果用户需要将网络1的VLAN200-300和网络2的VLAN200-300互联起来,那么必须将CE1、PE1、P和PE2、CE2的相连端口都配置为Trunk属性,并允许通过VLAN200-300,这种配置方法必须使用户的VLAN在骨干网络上可见,不仅耗费服务提供商宝贵的VLAN ID资源(一共只有4094个VLAN ID资源),而且还需要服务提供商管理用户的VLAN号,用户没有自己规划VLAN的权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QinQ协议向用户提供一个唯一的公网VLAN ID,这个特殊的VLAN ID 被称作Customer-ID,将用户私网VLAN tag封装在这个新的Customer-ID中,依靠它在公网中传播,用户私网VLAN ID在公网中被屏蔽,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服务提供商紧缺的VLAN ID资源,在QinQ模式下,PE上用于用户接入的端口被称作用户端口。
在用户端口上使能QinQ功能,并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Customer-ID,此处为3,不同的PE上应该为同一网络用户分配相同的Customer-ID。
当报文从CE1到达PE1时,带有用户内部网络的VLAN tag 200-300,由于使能了QinQ功能,PE上的用户端口将再次为报文加上另外一层VLAN tag,其ID就是分配给该用户的Customer-ID。
此后该报文在服务提供商网络中传播时仅在VLAN 3中进行且全程带有两层VLAN tag(内层为进入PE1时的tag,外层为Customer-ID),但用户网络的VLAN信息对运营商网络来说是透明的。
PPPOE 拨入QinQ 的方式:
原理小述:在某接口启动QINQ 后,该接口就不例会原始tag 值,而只在该接口进来的报文上再增加一层标签。
后续就按照这层标签的VID 值进行转发(如下面的20和30),从而隐蔽了原始用户的VID 信息。
在BAS 终结的时候,需要终结两层标签。
所以在启动PPPOE OVER QINQ 功能后,用户ID 可以扩展到4096(内层)*4096(外层)个,每个用户由内层标签号和外层标签号唯一标识,两层标签都可以传给RadiusServer 。
这样就大大扩展了用户标识范围,便于用户管理。
应用场合(1):内层标签相同,外层标签不同
拓朴如下:
PC1和PC2的内层VID 一样,但在BH6802上配置如下:1/1和1/3属于VID=20的VLAN ,1/2和1/3属于VID=30的VLAN 。
同时在1/1和1/3所在VLAN 上启动QINQ,这样一来,虽然PC1和PC2属于一个VID ,但进入BH6802后,就打上了不同的外层标签,分别到BAS 上认证。
如此实现,做到VID 的复用(若没有QINQ 功能,VID 是无法复用的)。
应用场合2:不同内层标签,外层标签相同。
如上图:内层标签不同,但外部标签相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
ISP 网络的VID 资源。
图中,ISP 网络只要有一个VID 即可完成4094个用户的接入。
同上,每个用户也是两层标签来唯在1/1口上启动QINQ ,tag =10的报文进来后加外层标签再透传给BAS PC1:内层Tag=10,外层tag =20 PC2:内层Tag=10,外层tag =30
一的进行标识。
QinQ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特性汪政/01405本文结合低端三层交换机3552产品实现,介绍了QinQ的基本原理,以及TPID, BPDU tunnel等与QinQ 相关的特性。
1QinQ基本应用及原理QinQ(802.1Q in 802.1Q),也叫Vlan VPN,用于扩展Vlan的资源,并加强网络的安全性。
由于IEEE802.1Q中定义的VLAN Tag域只有12个比特,所以交换机最多可以支持4k 个VLAN。
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城域网中,需要大量的VLAN来隔离用户,4k个VLAN 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以太网交换机提供的端口VLAN VPN特性,可以给报文打双重VLAN Tag,即在报文原来VLAN Tag的基础上,给报文打上新的VLAN Tag,从而可以最多提供4k X 4k个VLAN,满足城域网对VLAN数量的需求,同时也实现了运营商网络和用户网络在VLAN上的独立规划,互不影响。
如图所示:VLAN VPN 核心网络用户网络2用户网络1S3552 Vlan10,20 Vlan 5(运营商规划) Vlan10,20QinQ端口QinQ端口开启端口的VLAN VPN 功能后,当该端口接收到报文,无论报文是否带有VLAN Tag ,交换机都会为该报文打上本端口缺省VLAN 的VLAN Tag 。
这样,如果接收到的是已经带有VLAN Tag 的报文,该报文就成为双Tag 的报文;如果接收到的是untagged 的报文,该报文就成为带有端口缺省VLAN Tag 的报文。
Vlan VPN 的实现原理:原理很简单,芯片的每个端口有一个标识寄存器,当为1,表示启用QinQ 端口,0表示通端口。
在启用QinQ 的端口,不管端口是Access 类型,还是Trunk/Hybrid 类型,对进入的报文,不论是tag 还是untagged 的,都会被视为untagged 的,从而在入端口被分类为端口PVID 所在的vlan 。
Special Technology专题技术DCWIEEE802.1Q 中定义的VLAN 标记域中只有12位用于表示VLAN ID ,因此设备最多可以支持4094个VLAN 。
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MAN 中,需要大量VLAN 来隔离用户。
4094个VLAN 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生产了QINQ 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QINQ 技术(又称为Stacked VLAN 或Double VLAN ),它的全称为802.1Q-in-802.1Q 。
QINQ 是802.1q 封装的一种隧道协议,QINQ 的核心思想是除了用户专用网络(内部)vlan 标签标签标签标签标签标签外,还封装了公共网络(外部)vlan 标签标签标签标签。
带有两层标记的消息遍历公共网络。
也就是说,在公共网络中,只根据外部VLAN 标记转发消息。
私有网络VLAN 标记是透明转发的,因此只要外部VLAN 标记被重用,就可以重用不同的用户私有网络VLAN 标记。
标签是因特网上唯一的一个。
因此也就扩大了VLAN 的标签数量,单层VLAN 数量为4094个,QINQ 双层VLAN 数量为4094*4094个,以此类推,因此,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两层VPN 隧道。
其特点是简单易管理,无需信令支持,只需通过静态配置即可实现,适用于企业网或小规模城域网。
在利用QINQ 技术解决小型人或企业网络中VLAN ID 资源不足的问题时,用户可以规划自己的私有VLAN ID ,不会导致与公网VLAN ID 的重叠和冲突,并提供一个简单的两层VPN 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将对QINQ 的报文格式及QINQ 两种实现方式的组网特点(以小城域网组网为例)进行逐一的介绍。
1 Q INQ的报文格式(图一)QINQ 报文具有固定的报文格式,就是在802.1Q 的标签(TAG )和SA (源mac 地址)之间插入了4个字节长度的VLAN tag 。
理论上嵌套是可以进行无限嵌套的,即在外层标签的前面可以再次嵌套四个字节,形成三层VLAN 嵌套,以此类推。
QINQ技术简介一、QINQ的产生背景IEEE802.1Q中定义的VLAN Tag域中只有12个比特位用于表示VLAN ID,所以设备最多可以支持4094个VLAN。
在实际运用中,尤其在城域网中,需要大量的VLAN 来隔离用户,4094个VLAN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二、QINQ的作用及原理设备提供的端口QINQ特性是一种简单、灵活的二层VPN技术,它通过在运营商网络边缘设备上为用户的私网报文封装外层VLAN Tag,使报文携带两层VLAN Tag 穿越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公网)。
在公网中,设备只根据外层VLAN Tag对报文进行转发,并将报文的源MAC地址表项学习到外层Tag所在VLAN的MAC地址表中,而用户的私网VLAN Tag在传输过程中将被当作报文中的数据部分来进行传输。
QINQ特性使得运营商可以用一个VLAN为含有多个VLAN的用户网络服务。
如图1所示,用户网络A的私网VLAN 为VLAN 1~10,用户网络B的私网VLAN为VLAN 1~20。
运营商为用户网络A分配的VLAN为VLAN 3,为用户网络B分配的VLAN为VLAN 4。
当用户网络A的带VLAN Tag的报文进入运营商网络时,报文外面会被封装上一层VLAN ID为3的VLAN Tag;当用户网络B的带VLAN Tag的报文进入运营商网络时,报文外面会被封装上一层VLAN ID为4的VLAN Tag。
这样,不同用户网络的报文在公网传输时被完全分开,即使两个用户网络的VLAN范围存在重叠,在公网传输时也不会产生混淆。
用户网络A (VLAN 1~10)RO--------RO\ /\ / 用户网络A VLAN 1-10\ / RO ------------RORO || 运营商网络 ||VLAN 3 |VLAN 3RO --- .... ------RO|VLAN 4 |VLAN 4| || |RO RO ------ RO用户网络B(VLAN 1-20) 用户网络B(VLAN 1-20)图1 QINQ功能示意图QINQ特性使网络最多可以提供4094X4094个VLAN,满足城域网对VLAN数量的需求,它主要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
第6章 QinQ技术本章着重介绍QinQ技术及其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z业务发展提出的新需求z QinQ支持多业务z QinQ实现方式z QinQ应用场景介绍6.1业务发展提出的新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希望根据需求,划分自己内部网络VLAN,实现内部网络的安全、可靠。
网络提供商对用户支持的VLAN数及VLAN ID有特殊的要求,不同的用户需要的VLAN ID范围可能重叠,从而限制了用户内部网络的划分。
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VLAN来支持业务识别和隔离,网络提供商的VLAN ID最大个数为4K。
在实际应用中,当大量用户存在时,VLAN ID将被分配殆尽,不能满足需求。
QinQ技术应运而生,对VLAN技术进行扩展,通过双层标签,使VLAN个数增加为4K×4K。
6.2QinQ支持多业务什么是QinQQinQ技术,叫做VLAN dot1q tunnel、802.1Q tunnel、VLAN Stacking技术,标准出自于IEEE 802.1ad,基于802.1Q协议的扩展,在原有的802.1Q报文包头上又增加一层802.1Q标签(VLAN标签)实现,通过双层标签,使VLAN个数增加为4094×4094。
QinQ将用户私网VLAN Tag封装在公网VLAN Tag中,使报文带着两层VLAN Tag穿越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公网)。
在公网中,报文根据外层VLAN Tag(即公网VLAN Tag)传播,用户私网VLAN Tag被屏蔽。
普通802.1Q单层VLAN TAG报文和QinQ双层VLAN TAG报文的格式如下图所示:图 6-1 普通VLAN 报文和QinQ 报文格式两层VLAN标签可以支持4K×4K 个VLAN,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要求。
QinQ特点:(1)为用户提供一种较为简单的二层VPN隧道。
(2)不需要协议和信令支持,通过静态配置实现。
QinQ主要解决的问题:(1)通过屏蔽用户的VLAN ID ,从而大大地节省了紧缺的服务商公网VLAN ID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