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1)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42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及分离工艺研究
槐米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
其中,芦丁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具有重要的医药、保健和化妆品等应用前景。
本文针对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和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芦丁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
一、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验材料:鲜槐米,浸提剂改性乙酸乙酯,乙醇,氯仿,芦丁标准品。
实验设备:电动磨、超声波清洗器、恒温水浴、滤纸、玻璃过滤器、烤箱、冷冻离心机。
二、实验步骤
(一)槐米粉的制备
取适量鲜槐米,洗净晾干,用电动磨将其磨成细粉,并通过40目筛后存放备用。
(二)芦丁的提取
将10g槐米粉加入100mL改性乙酸乙酯中,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提取1小时,离心5000rpm,取上清液置于烤箱中,温度为60℃,使其蒸发干燥,得到槐米提取物。
将得到的槐米提取物溶于乙醇,放入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进行液液分离,收集上层乙醇相,用玻璃过滤器过滤,静置后收取沉淀,用乙醇重结晶,得到纯的芦丁。
三、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通过改性乙酸乙酯的超声波提取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提取槐米中的芦丁,且分离出的芦丁为白色固体,与相应的标准物质具有相同的紫外光谱。
四、结论
本文所述提取芦丁的方法简便、快速,能够得到高纯度的芦丁,为槐米中芦丁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提取工艺中的超声波清洗器和过滤器是较为常见的实验室设备,因此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际可操作性。
槐米中芦丁及槲皮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槐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未开放花蕾。
味苦性凉、具清热凉血、止血之功。
常用于治疗多种出血症: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衄血、崩漏下血、赤血下痢等。
槐米常炒炭应用。
槐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芦丁,其含量可达12~16%,其次含有槲皮素、三萜皂苷、槐花米甲素、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等。
芦丁具有Vitp 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调节通透性。
临床上用作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常作为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药。
[目的要求]1.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槲皮素的制备原理及操作。
3.熟悉紫外光谱在黄酮结构鉴定中的应用4.通过芦丁的结构检识,了解苷类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实验原理]芦丁(rutin ):C 27H 30O 16·3H 2O ,浅黄色针状结晶,mp174~178℃(含三分子水);188℃(无水物)。
难溶于冷水(1:8000~10000),可溶于热水(1:180~200),热甲醇(1:10),冷甲醇(1:100),热乙醇(1:60),冷乙醇(1:650);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等,易溶于碱液。
槲皮素(quercetin ):C 15H 10O 7·2H 2O ,黄色结晶,mp313~314℃(2分子结晶水),316℃(无水物)。
能溶于冷乙醇(1:290),易溶于沸乙醇(1:23),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丙酮等;难溶于水、苯、石油醚等溶剂。
芦丁为黄酮苷,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显酸性,可溶于稀碱液中,在酸液中沉淀析出,可利用此性质进行提取分离。
利用芦丁易溶热水、热乙醇,较难溶于冷水、冷乙醇的性质选择重结晶方法进行精制。
芦丁可被稀酸水解生成槲皮素及葡萄糖、鼠李糖,依此进行制备槲皮素。
通过纸色谱及紫外光谱进行黄酮及糖的鉴定。
[实验内容]一、芦丁的提取分离及精制方法⑴槐米粗粉(50g)置1000ml烧杯中,加入500ml饱和石灰水,加热,并维持pH8~9煮沸20分钟,趁热用脱脂棉滤过滤液药渣用300ml饱和石灰水煮沸10分钟,维持pH8~9趁热滤过滤液药渣(×)合并70℃下用浓HCl调pH至4 ~5沉淀低温(80℃)干燥,称重。
槐⽶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槐⽶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张景清(⼴西科技⼤学⽣物与化学⼯程学院⼴西柳州545006)1.摘要:本实验以槐⽶为原料,采⽤碱提酸沉法从槐⽶中提取芦丁,使我们学习和掌握提取和精制芦丁的具体作⽅法,并了解如何对黄酮类化合物鉴定。
该⽅法提取率⾼达26.3%,对提取的芦丁做了薄板识别及紫外分析,并与标准品做对⽐,结果表明提取的芦丁与标准品的纯度⼤致相等。
2.引⾔芦丁,亦称芸⾹苷,⼴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的含芦丁的植物有50种以上,其中以槐⽶和荞麦叶中含量最⾼,可作为⼤量提取芦丁的原料。
芦丁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脑⾎管疾病的治疗上起到了举⾜轻重的作⽤,具有VP样作⽤。
有助于保持⽑细⾎管正常弹性,同时还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作⽤。
其临床效果肯定,副作⽤少,同时也是⼀种植物原料药[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法较多主要是依据其溶解性及酸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法⼀般有:①热⽔提取法②醇提法③碱提酸沉法④系统溶剂提取法本实验碱提酸沉法通过从槐⽶中提取芦丁,使我们学习和掌握提取和精制芦丁的具体操作⽅法,并了解如何对黄酮类化合物鉴定。
3.实验原理槐⽶中含芦丁、槲⽪素、皂苷、⽩桦、酯醇等多种成分。
芦丁是其主要成分,含量为16%-25%。
芦丁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含有多个酚羟基,呈酸性,苷元为槲⽪素,糖基为芸⾹糖。
芦丁为浅黄⾊细⼩针状结晶,95-97℃脱⽔,熔点314℃,可溶于沸⼄醇、⽆⽔⼄醇、⼄酸⼄酯、丙酮,不溶于⽯油醚和⽔。
芦丁可溶于碱液中,呈黄⾊酸化后⼜析出,故可采⽤碱提酸沉法得到芦丁产品。
然后利⽤在冷⽔中不溶,在热⽔中微溶的溶解度差精制,可获得纯度⾼的微细针状结晶,最后利⽤芦丁、槲⽪素、及糖的性质予以鉴定。
4.实验部分4.1实验药品槐⽶(市售),氧化钙AR(西陇化⼯股份有限公司),盐酸AR(西陇科学有限公司),四硼酸钠AR(⼴东省台⼭市化⼯⼚),甲醇AR(天津市⼤茂化学试剂⼚),三氯甲烷AR(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氯仿(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试剂⼚),⼄醇(分析纯)4.2实验仪器JJ200电⼦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SHZ-D(III)循环⽔式多⽤真空泵(河南爱博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ZNLC-GS 130*60智能磁⼒搅拌器(河南爱博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薄层⾊谱展开缸,紫外分析仪(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4.3实验步骤4.3.1芦丁的提取⽅法⼀:称取槐⽶10.0g,在研钵中稍加研碎后,置于500ml烧杯中,加⼊250ml⽔,加热搅拌下添加⽯灰乳,保持PH=8-8.5。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与分离摘要:利用芦丁在沸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将其在沸水中进行提取,而芦丁与其他水溶性化合物可借助聚酰胺柱色谱予以分离。
关键词:槐花米;芦丁;槲皮素;提取;分离;鉴定1 引言芦丁(Rutin )又称芸香苷,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含有。
尤以槐花米(为植物Sophora japonica L 的未开放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含量可达12-16%),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原料。
芦丁是由槲皮素(Quercetin )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se )〔葡萄糖(Glucose )与鼠李糖(Rhamnose )组成的双糖〕脱水形成的苷。
芦丁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3分子结晶水,熔点为174~178℃,不含水的芦丁熔点为188℃。
含2分子结晶,熔点为313~314℃。
水溶解度:冷水中为1:10000;沸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
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不含结晶水的槲皮素熔点为316℃,它们的结构式如下:OHOHO O OHO OOH OHOH OHOH CH 2CH 3OH O O OH芦丁(Rutin )O OHO OH OHOH槲皮素(Quercetin )芦丁分子中具有较多酚羟基,显弱酸性,易溶于碱液,酸化后又可析出,因此,本实验采用碱提取酸沉淀法提取芦丁。
2 实验内容与步骤2.1仪器与试剂仪器:紫外灯 蒸馏装置一套 250mL 烧杯(一只) 500mL 烧杯(两只) 100mL 三角瓶(两只) 纱布 色谱柱(Ф1.5×30cm ) 玻璃板 硅胶G 板试剂:甲醇 70%工业乙醇 槐米 层析用聚酰胺(60-100目) 芦丁标准样2.2 芦丁的提取将粉碎好的槐米10g 倒入500mL 烧杯中,加沸水150mL ,煮沸1h(在煮沸的过程中可补加水),趁热用纱布过滤,残渣加入100mL 水,再煮沸30分钟,共进行两次,将两次滤液混合,放置,冷却,即有大量黄色沉淀生成,抽滤。
实验一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别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掌握黄酮类成分的主要理化性质及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芦丁(Rutin)亦称芸香苷(Rutisude),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
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约有70余种,如烟叶、槐花米、荞麦叶、蒲公英中均含有大量的芦丁。
尤以槐花米和荞麦叶中含量最高,可作为提取芦丁的原料,使用最多的是槐花米。
槐花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所含主要成分为芦丁,含量可达23.5%,槐花开放后降至13.0%,其次含有槲皮素、三萜皂甙、槐花米甲素、乙素、丙素等。
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前壁的脆性和调节渗透性,临床上用于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常作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药。
芦丁(Rutin)为淡黄色细小针状结晶,mp.174℃~178℃(含三分子结晶),188℃(无水物)。
溶解度情况如下:水:1:10000(冷),1:200(热)甲醇:1:100(冷),1:9(热)乙醇:1:300(冷),1:30(热)吡啶:1:11.7(冷),易溶(热)不溶于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易溶于碱液中呈黄色,酸化后复析出。
可溶于浓硫酸、浓盐酸,加水稀释复析出。
芦丁可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其分子结构中具有较多的酚羟基,显弱酸性,在碱液中易溶解,而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沉淀,故本实验采用碱溶解酸沉淀的方法自槐米中提取芦丁。
再利用其在冷热水中溶解度的差别采用沸水为结晶溶剂进行精制。
利用芦丁可被稀酸水解,生成苷元和糖,通过颜色反应、薄层层析等方法进行检识和确认芦丁。
三、实验内容(一)芦丁(芸香苷)的提取1. 取1.5g石灰粉(CaO),置于干净的小研钵中,加入10mL水研成乳液备用。
称取槐米20g,于1000m1烧杯中,加0.4%硼砂水溶液200mL,在搅拌下小心加入石灰乳调至pH 8~9,加热至微沸,维持pH值20-30分钟,趁热抽滤,弃去滤渣,冷至60-70℃用浓盐酸调至pH4-5,放置过夜,减压过滤,得粗芦丁(滤饼用水洗3-4次),干燥后得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