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作业及试地的题目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5
车辆运动力学系题解答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常把轨道不平顺分为轨距、(水平)、高低和方向等四种不平顺。
P166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两股钢轨在正线及到发线上在同一处的高差不应超过(4mm ),在其它线上不应超过6mm。
P1673如果减载的车轮上又有很大的横向力使轮缘贴靠钢轨,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可能引起(爬轨)、脱轨事故p1674在直线上名义轨距为(1435mm );在曲线上根据曲线半径值对轨距加宽。
P1675车轮的偏心和不均重,都会引起轮轨之间的动作用,(车辆运行速度越高),则引起的轮轨相互作用力越大。
P1686车轮踏面存在擦伤时,车轮滚过擦伤处,(轮轨间发生冲击),钢轨受到一个向下的冲量,而车轮受到一个向上的冲量。
P1687轮对沿轨道运行时左右两轮的(转速相同),半径大的车轮经历的距离长,半径小的车轮经历的距离短,p1698车轮半径越大、(踏面斜度越小),则轮对蛇行运动波长越长,即蛇行运动越平缓。
P1709簧上质量与轮对之间不同的(弹性悬挂装置)可以代表实际车辆上不同的悬挂装置。
P17010在车辆转向架设计中,往往把车辆悬挂的(静挠度大小)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P17311悬挂静挠度越大,(车辆自振频率低),在轮轨冲击力作用下,振动比较缓慢,加速度也小。
P17312车辆转向架上采用的减震器品种很多,(线性减震器)是一种理想的减震器。
P17313线性减震器产生的阻力与减震器活塞位移速度成正比,(阻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P17314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量应当等于作用在系统上所有外力在同一时间范围内所作的功。
P17915车辆受钢轨接头处冲击後的(强迫振动),实质上是有初速度的自由振动,p18216车辆强迫振动的频率、(振幅以及振动的形式)、不仅与车辆本身的结构有关,而且与线路的不平顺特点、轮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车辆的运动速度有关。
P18317车辆各基本部件之间有(弹性约束)或刚性约束,以限制结构中各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铁路行车组织一.名词解释:1.调车2.解体调车3.溜放调车法4.车站5.推送调车法6.改编列车7.编组调车8.部分改编中转列车9.无调中转车10.货车集结过程11.中时12.车站办理车数13.直通列车14.摘挂列车15.分组列车16.区段列车17.车流径路18.迂回径路19.列车运行图20.车站间隔时间2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22.会车间隔时间(τ会)23.追踪运行24.铁路运输能力25.通过能力26.困难区间27.限制区间28.扣除系数29.顺向车流30.逆向车流31.技术计划32.使用车计划33.卸空车计划34.货车周转时间35.管内工作车36.空车周转时间37.货车日车公里38.货车日产量39.机车全周转时间二.问答题1.技术站为什么要办理列车和车辆地技术作业?列车技术作业地主要内容有哪些?2.对车站日常运输工作地要求是什么?3.何谓货车集结过程,有哪两种,各用于何处?4.调车作业分哪几种,有哪些基本要求?5.试述牵出线和驼峰调车地作业特点.6.影响货车集结参数C地因素有哪些?压缩货车集结停留时间地措施有哪些?7.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相互间有什么关系?8.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有哪两种,各自用途何在?9.装车地直达运输组织有什么好处?装车地直达列车可分为哪几种,组织条件是什么?10.违反列车编组计划地不良影响有哪些?试举例说明.11.说明常用地车站间隔时间,并绘图表示.12.试述技术计划地主要作用和内容.13.列出计算货车周转时间地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公式,说明压缩货车周转时间地途径.14.试述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特点及适用条件15.常用地驼峰作业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三计算题:1.已知:①待编车列5 1 3 4 2 1 3 5 4 1 停于调车线11道;②调车机在图右作业;③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要求:①按站顺(1 2 3 4 5)编组摘挂列车42021次;②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③42021次到发线5道开车.2.已知:①待编车列23 62 24 72 65 33 12 41 34 72 43 53 24停于调车线11道;②调车机在图右作业;③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要求:①按站顺(1 2 3 4 567)编组摘挂列车42021次;②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③42021次到发线5道开车.3.某货物站到达小运转列车一列,编成35辆,各货物作业地点地到达车数及相应地取送时间如下所示,各车组作业完挂运车次未确定,试确定合理地送车顺序?货物作业地点车数取送时间标准A 5 25B 10 30C 8 20D 12 484.已知下列资料,试用绝对计算法计算方向上有五个技术站时下列编组方案地车小时消耗.A4A3A2A1A0T集=600 600 500t节= 3 3 2100110 12060 200 110120 130 300 1005.已知:A4——A0铁路方向各站技术参数如图所示.A4 A3 A2 A1 A0集结时间 600 600 550节省时间 3.5 3 4改编能力 100 300 20080200 70100 150 120110 40 100 86要求:①用表格分析法求出最优列车编制计划.②绘制该编组方案地列车到达站图,并在图上标明车流.6.已知A—B区段为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a-b区间为限制区间,τ会a=3 τb会=2 τb不=4 τa不=5 t起=2 t停=1,t`=10,t``=11,求A—B区段地通过能力?7.已知:①某单线区段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能力n=36对;②该单线区段非平行运行图上n客=4 n摘=1 ε客=1.1 ε摘=1.5要求:计算n非货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调车:除列车运行以外,为了编组.解体列车或为了摘挂.取送车辆等需要,机车车辆在线路上地一切有目地地移动即调车.2.解体调车:将到达地列车或车组,按车辆地去向.目地地或车种,分解到指定地线路上地调车.3.溜放调车法:凡使用机车推送车辆到达一定速度后制动,使摘解车组借获得动能溜放到指定地点地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4.车站:设有一定数量配线并将铁路线划分成区间地分界点.5.推送调车法: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道,在调车过程中不摘车地调车方法.6.改编列车:在技术站进行到达解体和编组出发地列车.7.编组调车: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地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地调车.8.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即在技术作业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列车.9.无调中转车:在车站不进行改编作业地中转车.10.货车集结过程:在技术站上为编组某一到达站(又称去向)地出发车列(或车组),由于在重量或长度上有一定要求,因而使陆续进入调车场地货车有先到等待后到凑集满重或满长地过程.11.中时:指每辆中转车在技术站地平均停留时间,也即是无调中时和有调中时地加权平均值.12.车站办理车数:车站到.发车辆总数即车站办理车数,等于出入地无调中转车.有调中转车和本站货物作业车等三种车辆地总和.13.直通列车: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地列车.14.摘挂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在邻接区段内地中间站进行摘挂作业地列车.15.分组列车:由两个及其以上地到达站地车辆组成,且按到达站选编成组地列车.16.区段列车:技术站编组,不通过技术站且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车辆作业地列车.17.车流径路:车辆从始发站被输送到终到站所经过地路线.18.迂回径路:是指在日常运输工作中,由于某些铁路运营条件发生临时性地变化而指定地一些车流径路. 19.列车运行图:是列车在各区间运行和在各车站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地图解形式.它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地基础,是铁路运输地一个综合计划.20.车站间隔时间:指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地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地最小间隔时间.2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在单线区段,两个相对方向地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地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时止地最小间隔时间称τ不22.会车间隔时间(τ会):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这个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地最小间隔时间.23.追踪运行:在自动闭塞区段,凡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有两列或两列以上列车,以闭塞分区为间隔运行.24.铁路运输能力:即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地总称.25.通过能力在采用一定类型地机车车辆和一定地行车组织条件下,铁路区段地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昼夜)所能通过地最多列车数或对数.26.困难区间:运行图周期里列车区间纯运行时分(∑t运)最大地区间称为困难区间.27.限制区间:运行图周期(T周)最大地区间称为某一运行区段地限制区间.28.扣除系数:指开行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摘挂列车需要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地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29.顺向车流:在区段内只开行一对摘挂列车时,把由同方向列车挂走地车流称为顺向车流.30.逆向车流:在区段内只开行一对摘挂列车时,由相对方向列车挂走地车流称为逆向车流.31.技术计划: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地简称,即为了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在现有机车车辆类型和数量地条件下编制地机车车辆运用技术指标计划.32.使用车计划:根据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所批准地要车计划表地装车去向和车种进行编制地计划. 33.卸空车计划:根据使用车和接运重车计划中到达车管内卸车地部分,按到站别.车种别进行编制地计划.34.货车周转时间:指从第一次装车完了时起,至下一次装车完了时止,所平均消耗地时间,以日为计算单位.35.管内工作车:是指在铁路局.分局管内卸车地重车(包括自装自卸.接入自卸).36.空车周转时间:是指自重车卸空或空车由邻局(分局)接入时起,至装车完了或将空车交给邻局(分局)时止,所平均消耗地时间.37.货车日车公里:指每一运用车每日平均地走行公里数,是表示货车运用效率地一项重要指标. 38.货车日产量:指平均每一运用货车在一昼夜内生产地货物吨公里数.39.机车全周转时间:是指机车作业完了返回基本段经过闸楼时起,至下一次作业完了返回基本段经过闸楼时止地全部时间.二.问答题1.技术站为什么要办理列车和车辆地技术作业?列车技术作业地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由于列车重量大.速度高,在运行中冲击力大,车辆地走行.连接部分可能发生损坏,零部件可能磨耗过多或丢失,车辆地制动部分可能动作失灵,以及运行中车辆装载地货物状态可能发生变化.所以,为确保行车和货物安全,列车经过一个区段地运行后,在技术站要办理技术作业.列车技术作业地主要内容有:车辆地技术检查和修理;车辆地货运检查及整理;车列及票据交接;摘挂机车或机车乘务组换班.2.对车站日常运输工作地要求是什么?答:车站日常运输工作地要求,在于确保运输生产安全,合理运用技术设备,及时迅速地调移车辆,按列车编组计划编组列车,按列车运行图接发列车,加速机车车辆周转,质量良好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3.何谓货车集结过程,有哪两种,各用于何处?答:技术站在编组一个到达站地出发列车时,其编成地车数在重量上应当达到牵引定数地标准,或者在长度上达到计算长度地标准.但该到达站地车流,是随不同方向不同列车陆续到达车站地.这样,就会有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需要地车数(满重或满长)地过程.这个过程,称之为货车集结过程.货车集结过程可分为按车流地集结过程和按调车场地货车集结过程.两种集结过程各有用途.编制车站班计划和查定车站标准时,采用按车流地货车集结过程;编制阶段计划时,则采用按调车场地货车集结过程.4.调车作业分哪几种,有哪些基本要求?答:调车作业按其目地地不同,可分为解体调车.编组调车.摘挂调车.取送调车和其他调车等五种,其基本要求:一是及时解编列车和取送车辆,保证无阻碍接车和正点发车;二是有效利用调车机车和调车设备,用最少地时间完成调车工作任务;三是确保调车安全.5.试述牵出线和驼峰调车地作业特点.答:牵出线调车属于平面调车地范畴,作业特点是,①分解车辆主要依靠机车地动力,需耗费较多地时间,其效率远不如驼峰调车;②提钩地点不固定;③调车长控制速度地幅度较大,④前后车组地间隔,主要由调车长掌握推送速度和提钩时机来形成,驼峰调车地作业特点是:①分解车辆是以车辆本身地重力为主,机车推力为辅,作业效率显著地高于牵出线调车;②提钩地点固定;③车辆走行性能对溜放速度地影响比较明显;④前后车组地间隔可以利用车辆减速器加以调节.6.影响货车集结参数C地因素有哪些?压缩货车集结停留时间地措施有哪些?答:影响货车集结参数C地因素主要是车组(特别是结束车列集结地最后车组)大小地不均衡性及其配合到达地程度和集结中断地次数与时间.压缩货车集结停留时间地主要措施有:①组织货车按去向按阶段配合到达;②组织本站货物作业车形成或扩大最后车组,提前结束集结过程;③组织超轴列车,造成集结中断.7.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相互间有什么关系?答: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班计划是车站最基本地计划,它体现分局调度所对车站规定地任务要求;阶段计划是一个班各个时间阶段地具体工作安排,是完成班计划地保证;调车作业计划是实现阶段计划,进行列车解体.编组.车辆取送和其他调车地具体钩计划.8.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有哪两种,各自用途何在?答: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有号码制和非号码制两种方法.号码制统计方法用于出入车数较少地车站,或者用来。
车辆动力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轨道车辆通常由()、驱动部、走行部、制动部与连接部等组成。
A.车体B.转向架C.轮对D.电动机2. EDS型磁悬浮的悬浮高度一般为()mm,因而对轨道精度和维护要求相对不高。
A.10 B.30C.100 D.503. 铁道车辆的()是指车辆每一根轮轴能够承受的允许静载。
A.轴重 B.额定载重 C.轮对重 D.车体重4.车轮必须具有(),以引导车轮沿道岔形成的线路方向运行,并产生变道时所需的横向导向力。
A.轮缘 B.踏面C.缓冲装置 D.车轴5.铁路轨道可以分为()轨道和曲线轨道。
A.缓和曲线B.坡度C.直线 D.圆曲线6.人对频率在()Hz以下的横向振动最敏感。
A.1 B.2C.5 D.107.轨道车辆的轮对由左右轮子和车轴固接组成,左右轮对滚动角速度一致,则称为()轮对。
A.弹性 B.普通C.刚性 D.磁悬浮8.轮轨蠕滑是指具有弹性的钢质车轮在弹性的钢轨上以一定速度滚动时,在车轮与钢轨的()间产生相对微小滑动。
A.上方B.下方C.侧面D.接触面9.稳定性的含义包含静态平衡稳定性和()稳定性两大类。
A.动态B.准静态C.安全D.非平衡10.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轨道不平顺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三角级数法和白噪声滤波法等。
A.二次滤波法 B.五次滤波法C.四次滤波法D.三次滤波法11.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轮胎一般是高压充气轮胎,轮胎内压力高达()kPa。
A.200~300 B.400~500C.600~700 D.800~90012.创造了581km/h的世界轨道交通列车的最高速度记录的是()超导磁浮。
A.中国 B.美国C.日本 D.德国13. 铁路轨道按轨枕使用材料可分为()轨道和混凝土轨枕轨道A.铁枕 B.木枕 C.铜枕 D.不锈钢14. 轮胎式轨道车辆在采用轮胎导向时,转向架上的左右导向轮胎( )布置。
A .横向B .纵向C .垂向D .斜向15.我国( )有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轨道交通线。
总结答案——车辆系统动力学复习题(前八章)《车辆系统动力学》复习题(前八章)(此复习题覆盖大部分试题。
考试范围以课堂讲授内容为准。
)一、概念题1. 约束和约束方程(19)一般情况下,力学系统在运动时都会收到某些集合或运动学特性的限制,这些构成限制条件的具体物体称为约束。
用数学方程所表示的约束关系称为约束方程。
2. 完整约束和非完整约束(19)如果约束方程仅是系统位形和时间色解析方程,则这种约束称为完整约束。
如果约束方程不仅包含系统的位形,还包括广义坐标对时间的导数或广义坐标的微分,而且不能通过积分使之转化为包含位形和时间的完整约束方程,则这种约束就成为非完整约束。
3. 车轮滑动率(30-31)车轮滑动率表示车轮相对于纯滚动(或纯滑动)状态的偏离程度,是一个正值。
驱动工况时为滑转率;被驱动(包括制动,常以下标b 以示区别)时称为滑移率,二者统称为车轮的滑动率。
其中100%100%d w d w d w u u u ωωω--????r 驱动时:s=r r 制动时:s=式中:d r 为车轮滚动半径;w u 为伦锌前进速度(等于车辆行驶速度);ω为车轮角速度4. 轮胎侧偏角(31)轮胎侧偏角是车轮回转平面与车轮中心运动方向的夹角,顺时针方向为正,用α表示。
5. 轮胎径向变形(31)轮胎径向变形是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路面不平度影响时而使轮胎在半径方向上产生的变形,定义为无负载时轮胎半径t r 与负载时轮胎半径tf r 之差。
即: t tf r r ρ=-6. 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40)轮胎滚动阻力系数等于相应的载荷作用下滚动阻力R F 与车轮垂直载荷,z w F 的比值即:,R R z w F f F =7. 轮胎驱动力系数与制动力系数(50)驱动时驱动力x F 与法向力z F 之比称为轮胎驱动力系数μ;在制动力矩作用下,制动力bx F 与轮胎法向载荷z F 的比值为轮胎制动力系数b μ。
8. 边界层(70)当流体绕物体流动时,在物体壁面附近受流体粘性影响显著的薄层称为“边界层”。
1. 汽车系统动力学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实现都与汽车系统动力学相关。
汽车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所有与汽车系统运动有关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较广,除了影响车辆纵向运动及其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还有车辆在垂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动力学内容,随着多体动力学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汽车系统动力学成为汽车CAE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朝着与电子和液压控制、有限元分析技术集成的方向发展,主要有三个大的发展方向:(1)车辆主动控制车辆控制系统的构成都将包括三大组成部分,即控制算法、传感器技术和执行机构的开发。
而控制系统的关键,控制律则需要控制理论与车辆动力学的紧密结合。
(2)多体系统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对一个由不同质量和几何尺寸组成的系统施加一些不同类型的连接元件,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合适自由度的模型;然后,软件包会自动产生相应的时域非线性方程,并在给定的系统输入下进行求解。
汽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非线性系统,其动力学的分析研究需要依靠多体动力学的辅助。
(3)人一车一路”闭环系统和主观与客观的评价采用人一车闭环系统是未来汽车系统动力学研究的趋势。
作为驾驶者,人既起着控制器的作用,又是汽车系统品质的最终评价者。
假如表达驾驶员驾驶特性的驾驶员模型问题得到解决后,开环评价”与闭环评价”的价值差别也许就不存在了。
因此,在人一车闭环系统中的驾驶员模型研究,也是今后汽车系统动力学研究的难题和挑战之一。
除驾驶员模型的不确定因素外,就车辆本身的一些动力学问题也未必能完全通过建模来解决。
目前,人们对车辆性能的客观测量和主观之间的复杂关系还缺乏了解,而车辆的最终用户是人。
因此,对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者而言,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可能会是对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关系的认识2. 目前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现状汽车系统动力学研究内容范围很广,包括车辆纵向运动及其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还有车辆垂向和横向动力学内容。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铁道车辆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常见客车种类有 [ ]A.硬座车B.棚车C.平车2.轴箱与轴承使轮对的滚动转化为构架、车体沿钢轨的 [ ]A.侧动B.滑动C.平动3.空气弹簧大体可以分为囊式、膜式和( )三类。
[ ]A.管式B.壳式C.自由式4.209T型转向架的轮对轴箱装置为 [ ]A.导框式B.无导框式C.其它5.VT611型摆式转向架是( )自己研制、开发成功的电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
[ ]A.日本B.德国C.法国6.CRH1车体结构组焊时,车顶弯梁和侧立柱之间通过连接 [ ]A.点焊B.弧焊C.气焊7.关于车辆制动时所产生的载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辆制动时所产生的载荷是由于列车开始制动瞬间引起相邻车辆间的纵向冲击B.全列车所有车辆均发生制动作用后,车辆间的纵向冲击消失,制动力瞬间增大至最大值C.制动时钢轨给予车辆的最大制动力方向与车辆运行方向相同8.下列技术中不能有效减少转向架自重的是 [ ]A.采用焊接构架B.采用铝合金制作轴箱和齿轮箱C.采用有摇枕结构;9.从设计内容分上面来划分,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车辆总体设计的两个主要内容内? [ ]A.车辆总体设计B.车辆结构设计C.车辆零、部件设计10.常见货车种类有 [ ]A.软座车B.行李车C.罐车11.车轴数的多少是由车辆什么确定的? [ ]A.自重与载重B.总重与轴重C.总重与载重12.对货车转向架的一般要求不包括 [ ]A.工作安全可靠B.运行性能良好C.价格低廉13.转8A系列货车转向架暴露出的问题不包括 [ ]A.抗菱形刚度低B.自重大C.减振装置性能不稳定14.以下属于径向迫导向摆式客车转向架的是 [ ]A.X2000B.VT611C.Fiat-SIG15.以下选项不属于车辆焊接结构主要承载件的是 [ ]A.电炉钢B.镇静钢C.铝合金;16.下列关于液压缓冲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压缓冲器具有容量大、性能稳定等特点B.液压缓冲器已在起重机和航空领域有了广泛应用C.液压缓冲器对密封寿命无严格要求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列车轻量化的意义的是 [ ]A.减少制动能耗B.减轻噪声和振动C.提高了列车的速度18.车辆相关部件之间间隙的确定,包括 [ ]A.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车体与转向架间的相对转动B.车辆通过平面直线时,两车端部的最小间隙及车钩的摆角C.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两车端部的最小间隙及车钩的摆角19.必须涂刷标记,以备查证考究的车辆有 [ ]A.软座车B.硬卧车C.罐车20.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其趋势是发展重载运输和( )运输。
车辆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车辆动力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轨道车辆通常由()、驱动部、走行部、制动部与连接部等组成。
A.车体B.转向架C.轮对D.电动机2.EDS 型磁悬浮的悬浮高度一般为()mm,因而对轨道精度和维护要求相对不高。
A.10 B.30C.100 D.503.铁道车辆的()是指车辆每一根轮轴能够承受的允许静载。
A.轴重B.额定载重C.轮对重D.车体重4.车轮必须具有(),以引导车轮沿道岔形成的线路方向运行,并产生变道时所需的横向导向力。
A.轮缘B.踏面C.缓冲装置D.车轴5.铁路轨道可以分为()轨道和曲线轨道。
A.缓和曲线B.坡度C.直线D.圆曲线6.人对频率在()Hz 以下的横向振动最敏感。
A.1B.2C.5 D.107.轨道车辆的轮对由左右轮子和车轴固接组成,左右轮对滚动角速度一致,则称为()轮对。
A.弹性B.普通C.刚性D.磁悬浮8.轮轨蠕滑是指具有弹性的钢质车轮在弹性的钢轨上以一定速度滚动时,在车轮与钢轨的()间产生相对微小滑动。
A.上方B.下方C.侧面D.接触面9.稳定性的含义包含静态平衡稳定性和()稳定性两大类。
A.动态B.准静态C.安全D.非平衡10.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轨道不平顺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三角级数法和白噪声滤波法等。
A.二次滤波法B.五次滤波法C.四次滤波法D.三次滤波法11.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轮胎一般是高压充气轮胎,轮胎内压力高达()kPa。
A.200~300 B.400~500C.600~700 D.800~90012.创造了581k m/h的世界轨道交通列车的最高速度记录的是()超导磁浮。
A.中国B.美国C.日本D.德国13.铁路轨道按轨枕使用材料可分为()轨道和混凝土轨枕轨道A.铁枕B.木枕C.铜枕D.不锈钢14.轮胎式轨道车辆在采用轮胎导向时,转向架上的左右导向轮胎()布置。
A.横向B.纵向C.垂向D.斜向15.我国()有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轨道交通线。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铁道车辆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常见客车种类有 [ ]A.硬座车B.棚车C.平车2.轴箱与轴承使轮对的滚动转化为构架、车体沿钢轨的 [ ]A.侧动B.滑动C.平动3.空气弹簧大体可以分为囊式、膜式和( )三类。
[ ]A.管式B.壳式C.自由式4.209T型转向架的轮对轴箱装置为 [ ]A.导框式B.无导框式C.其它5.VT611型摆式转向架是( )自己研制、开发成功的电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
[ ]A.日本B.德国C.法国6.CRH1车体结构组焊时,车顶弯梁和侧立柱之间通过连接 [ ]A.点焊B.弧焊C.气焊7.关于车辆制动时所产生的载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辆制动时所产生的载荷是由于列车开始制动瞬间引起相邻车辆间的纵向冲击B.全列车所有车辆均发生制动作用后,车辆间的纵向冲击消失,制动力瞬间增大至最大值C.制动时钢轨给予车辆的最大制动力方向与车辆运行方向相同8.下列技术中不能有效减少转向架自重的是 [ ]A.采用焊接构架B.采用铝合金制作轴箱和齿轮箱C.采用有摇枕结构;9.从设计内容分上面来划分,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车辆总体设计的两个主要内容内? [ ]A.车辆总体设计B.车辆结构设计C.车辆零、部件设计10.常见货车种类有 [ ]A.软座车B.行李车C.罐车11.车轴数的多少是由车辆什么确定的? [ ]A.自重与载重B.总重与轴重C.总重与载重12.对货车转向架的一般要求不包括 [ ]A.工作安全可靠B.运行性能良好C.价格低廉13.转8A系列货车转向架暴露出的问题不包括 [ ]A.抗菱形刚度低B.自重大C.减振装置性能不稳定14.以下属于径向迫导向摆式客车转向架的是 [ ]A.X2000B.VT611C.Fiat-SIG15.以下选项不属于车辆焊接结构主要承载件的是 [ ]A.电炉钢B.镇静钢C.铝合金;16.下列关于液压缓冲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压缓冲器具有容量大、性能稳定等特点B.液压缓冲器已在起重机和航空领域有了广泛应用C.液压缓冲器对密封寿命无严格要求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列车轻量化的意义的是 [ ]A.减少制动能耗B.减轻噪声和振动C.提高了列车的速度18.车辆相关部件之间间隙的确定,包括 [ ]A.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车体与转向架间的相对转动B.车辆通过平面直线时,两车端部的最小间隙及车钩的摆角C.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两车端部的最小间隙及车钩的摆角19.必须涂刷标记,以备查证考究的车辆有 [ ]A.软座车B.硬卧车C.罐车20.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其趋势是发展重载运输和( )运输。
铁道车辆考试题一、填空 (每题 1分共10分 )1、常把轨道不平顺分为轨距、(水平)、高低和方向等四种不平顺。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两股钢轨在正线及到发线上在同一处的高差不应超过(4mm ),在其它线上不应超过6mm。
3、如果减载的车轮上又有很大的横向力使轮缘贴靠钢轨,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可能引起(爬轨)、脱轨事故4、在直线上名义轨距为(1435mm );在曲线上根据曲线半径值对轨距加宽。
5、车轮的偏心和不均重,都会引起轮轨之间的动作用,(车辆运行速度越高),则引起的轮轨相互作用力越大。
6、车轮踏面存在擦伤时,车轮滚过擦伤处,(轮轨间发生冲击),钢轨受到一个向下的冲量,而车轮受到一个向上的冲量。
7、轮对沿轨道运行时左右两轮的(转速相同),半径大的车轮经历的距离长,半径小的车轮经历的距离短.8、车轮半径越大、(踏面斜度越小),则轮对蛇行运动波长越长,即蛇行运动越平缓。
9、簧上质量与轮对之间不同的(弹性悬挂装置)可以代表实际车辆上不同的悬挂装置。
10、在车辆转向架设计中,往往把车辆悬挂的(静挠度大小)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11、悬挂静挠度越大,(车辆自振频率低),在轮轨冲击力作用下,振动比较缓慢,加速度也小。
12、车辆转向架上采用的减震器品种很多,(线性减震器)是一种理想的减震器。
13、线性减震器产生的阻力与减震器活塞位移速度成正比,(阻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14、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量应当等于作用在系统上所有外力在同一时间范围内所作的功。
15、车辆受钢轨接头处冲击後的(强迫振动),实质上是有初速度的自由振动。
16、车辆强迫振动的频率、(振幅以及振动的形式)、不仅与车辆本身的结构有关,而且与线路的不平顺特点、轮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车辆的运动速度有关。
17、车辆各基本部件之间有(弹性约束)或刚性约束,以限制结构中各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18、车辆支持在弹性元件上的零部件称为(簧上质量),通常指车体包括载荷及摇枕质量。
《车辆系统动力学》(此复习题覆盖大部分试题。
考试范围以课堂讲授内容为准。
) 一、概念题1. 约束和约束方程(19)力学系统在运动时会受到某些几何和运动学特性的限制,这些构成限制条件的物体称为约束。
用数学方程表示的约束关系称为约束方程。
2. 完整约束和非完整约束(19)如果系统约束方程仅是系统位形和时间的解析方程,则这种约束称为完整约束;如果约束方程不仅包括系统的位形,还包括广义坐标对时间的倒数或者广义坐标的微分,而且不能通过积分使之转化为包括位形和时间的完整约束方程,则这种约束就称为非完整约束。
3. 轮胎侧偏角(31)车轮回转平面与车轮中心运动方向的夹角。
4. 轮胎径向变形(31)定义为无负载时的轮胎半径rt 与负载时的轮胎半径rtf 之差。
5. 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40)相应载荷下的滚动阻力与轮胎垂直载荷的比值。
6. 轮胎驱动力系数(50)轮胎驱动力系数定义为驱动力与法向力的比值 7. 边界层(70)当流体绕物体流动时,在物体壁面附近受流体粘性影响显著的薄层称为边界层。
8. 压力系数(74)假设车身某点压力p 、速度v ,来流压力p ∞、速度v ∞,定义压力系数21⎪⎪⎭⎫ ⎝⎛-==∞∞∞v v q p-p C p9. 风洞的堵塞比(77)车辆迎风面积和风洞送风横断面面积的关系(堵塞比) 10. 雷诺数(79)雷诺数定义为气流速度v 、流体特性长度L 的乘积与流体运动粘度ν的比值。
Re=vL/ν 11. 空气阻力系数(82-83)q /A F Aq F C D D D ==Fd 为空气阻力,A 为参考面积,通常采用汽车迎风面积,q 为动压力12.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88)12dv ii +=r m Θδ 其中 )(Ti c e 2g 20dr 20w i ΘΘΘi i Θi ΘΘ++++=为等效转动惯量。
mv 是整车整备质量,rd 为驱动轮的滚动半径。
13. 后备驱动力(92)车辆行驶时实际需要的驱动力FDem 与车辆所能提供的最大驱动力Fx 的差值。
作业题1、车辆动力学的具体内容是研究车辆及其主要零部件在各种运用情况下,特别是在高速运行时的位移、加速度和由此而产生的动作用力。
2、车辆系统动力学目的在于解决下列主要问题:①确定车辆在线路上安全运行的条件;②研究车辆悬挂装置和牵引缓冲装置的结构、参数和性能对振动及动载荷传递的影响,并为这些装置提供设计依据,以保证车辆高速、安全和平稳地运行;③确定动载荷的特征,为计算车辆动作用力提供依据。
3、铁路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构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具有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
4、动力学性能归根结底都是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性能。
5、线路不平顺不是一个确定量,它因时因地而有不同值,它的变化规律是随机的,具有统计规律,因而称为随机不平顺。
(1)水平不平顺;(2)轨距不平顺;(3)高低不平顺;(4)方向不平顺。
6、车轮半径越大、踏面斜度越小,蛇行运动的波长越长,即蛇行运动越平缓。
7、自由振动的振幅,振幅大小取决于车辆振动的初始条件:初始位移和初始速度(振动频率)。
8、转向架设计中,往往把车辆悬挂的静挠度大小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9、具有变摩擦减振器的车辆,当振动停止时车体的停止位置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停滞区。
10、在无阻尼的情况下共振时振幅随着时间增加,共振时间越长,车辆的振幅也越来越大,一直到弹簧全压缩和产生刚性冲击。
11、出现共振时的车辆运行速度称为共振临界速度12、在车辆设计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激振频率与自振频率接近,避免出现共振。
13、弹簧簧条之间要留较大的间距以避免在振动过程中簧条接触而出现刚性冲击14、两线完全重叠时,摩擦阻力功与激振力功在任何振幅条件下均相等。
15、在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中,把车体、转向架构架(侧架)、轮对等基本部件近似地视为刚性体,只有在研究车辆各部件的结构弹性振动时,才把他们视为弹性体。
16、簧上质量:车辆支持在弹性元件上的零部件,车体(包括载重)及摇枕质量17、簧下质量:车辆中与钢轨直接刚性接触的质量,如轮对、轴箱装置和侧架,客车转向架构架,一般是簧上质量。
18、一般车辆(结构对称)的垂向振动与横向振动之间是弱耦合,因此车辆的垂向和横向两类振动可以分别研究。
19、若车体质心处于纵垂对称面上,但不处于车体的横垂对称面上,则车体的浮沉振动将和车体的点头振动耦合起来。
20、车辆定距影响车体摇头振动,定距越大,固有频率越高。
21、车辆蛇行运行是由于带有锥度的整体轮对在钢轨上运行而产生的振动。
即使在完全平直的轨道上也会由轮对的蛇行运动诱发机车车辆各部的横向振动。
22、当车辆系统受到一个初始激扰后,分析车辆在不同的运行速度下各刚体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收敛,则车辆是运行是稳定的;如发散,则车辆处于失稳状态;如既不收敛,也不发散,处于一种临界状态;此时相对应的车辆运行速度称为车辆的蛇行运动临界速度。
23、一般把轮轨之间的接触面分为两个区域,其中轮轨表面材料之间无滑动的区域称为粘着区,另一部分为轮轨弹性变形逐渐消失的区域称为滑动区。
24、轮轨之间出现蠕滑现象要有三个条件:①轮轨均为弹性体,②车轮和钢轨之间作用有一定数量的正压力,③轮对要沿钢轨滚动。
缺少任一条件,就不会产生蠕滑。
25、轮对沿钢轨纵向滚动时的蠕滑现象,称为纵向蠕滑。
26、车轮在钢轨上滚动前进时,即使作用于车轮的横向力很小,车轮沿横向力的方向也会产生不断的微量位移,横向位移量与车轮走行距离成正比。
这种现象称为横向蠕滑。
27、车辆倾覆的三种情况?:1、曲线外倾覆:车辆在曲线上运行时,由于受风力、离心力和横向振动惯性力等的作用及其不利的组合时,使车辆向曲线外侧倾覆。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高速运行时;2、曲线内倾覆:当车辆缓慢地驶入曲线时,由于车体内倾,同时受侧向力(风力、振动惯性力等)的作用下,使车辆向曲线内侧倾覆;3、直线倾覆:当车辆在直线上运行时,由于受极大的侧向风力作用,或者再加上由于线路原因造成车辆严重的横向振动致使车辆倾覆。
28、防止车辆倾覆的安全措施对于车辆结构来说,车辆倾覆主要取决于车辆弹簧悬挂装置的横向刚度和角刚度以及重心高度。
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车体横向偏移也越大;角刚度越小,车体倾角越大;重心越高,车体横向偏移也越大。
因此,增大其横向刚度、角刚度及降低重心高度,对于防止车辆倾覆地效果较为显著。
为了既能改善车辆振动性能,又能防止车辆倾覆,通常采用增大弹簧角刚度的办法。
也就是在不增大弹簧垂直刚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左右侧弹簧的横向间距来增大抵抗车体侧向转动的反力矩,从而减小车体的倾角。
此外,可以采用抗侧滚减振器。
29、轮对脱轨方式?爬轨:车轮爬上钢轨需要一定时间,这种脱轨方式称为爬轨,一般发生在低速通过小半径曲线时。
跳轨:在高速情况下,由于轮轨之间的冲击力造成车轮跳上钢轨,这种脱轨方式称跳轨。
掉轨:当轮轨之间的横向力过大,使轨距扩宽,使车轮落入轨道内侧而脱轨。
特别是车辆在不良线路上高速运行和长大货物车通过曲线时,会有这种情况。
30、影响脱轨的原因及防止脱轨的安全措施影响脱轨原因是轮轨间的横向力过大和垂向力减载。
如果轮轨横向力大的一侧又出现垂向力减少和车轮处于正冲角状态时,脱轨的可能性增大1、线路状态:(1)曲线超高;(2)线路的顺坡、三角坑以及局部不平顺:(3)线路方向不平顺,曲线半径过小、道岔局部不平顺:(4)S曲线:2、车辆结构:(1)车辆定距、转向架轴距;(2)心盘和旁承摩擦力矩过大、轴箱定位刚度过大;(3)转向架第一系悬挂垂向刚度大;(4)车辆重心位置高;(5)车轴平行度、轮缘角及摩擦系数;(6)转向架构架或车体扭曲。
3、运用情况:(1)装载状况;(2)长短车联挂;(3)通过曲线速度。
31、轮对的滚动称为:旋转。
车体的横移和侧滚运动一般耦合为:上心滚摆和下心滚摆;构架的横移一般以横摆的形式出现。
32、车辆动力学的参数主要包括:(a) 各部件质量、转动惯量和重心等参数;(b) 各弹簧和减振器的位置、刚度和阻尼值;(c) 车轮踏面和轨面形状和相对位置;33、常规的车辆动力学性能主要包括:运行平稳性、运动稳定性和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
这几方面都比较成熟了,它们包含了我们最关系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问题。
当然,车辆动力学性能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例如结构弹性振动、噪声、空气动力学等,这些都还处于研究阶段,不是常规动力学计算的任务。
34、平稳性主要是指客车上旅客的乘坐舒适度、货车上装运货物的完整性。
35、车辆运行稳定性主要包括:抗蛇行运动稳定性、防止脱轨的稳定性、车辆倾覆的稳定性。
36、车辆系统的蛇行运动是其本身的固有属性,是决定车辆能否高速运行的关键因素。
37、轮轨接触几何关系中与动力学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参数有:1、左右车轮的实际滚动圆半径2、左右轮轨接触点处的车轮踏面半径;3、左右轮轨接触点处的轨面半径;4、左右接触点处的接触角;5、轮对侧滚角;6、轮对中心的垂向位移。
38、轮对有横移时,其横向复原力和横移量之比称为轮对等效重力刚度。
39、轮对有摇头时,其横向力对轮对产生的摇头力矩和摇头角之比称为轮对等效重力刚度。
40、在轮轨关系问题中,轮轨粘着系数和制动问题、轮轨接触表面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脱轨等安全性能指标、轮轨噪声等,都是以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理论为基础的。
41、蠕滑率?其实就是车轮相对钢轨在各方向的相对滑动率。
分为3种:纵向蠕滑率、横向蠕滑率、自旋蠕滑率。
以下速度都是指轮轨接触斑处的速度。
纵向蠕滑率=(车轮实际前进速度-纯滚动前进速度)/纯滚前进速度横向蠕滑率=(车轮实际横向速度-纯滚动横向速度)/纯滚前进速度自旋蠕滑率=(车轮和轨面的相对旋转速度)/纯滚前进速度42、蠕滑力是由两个相互接触的弹性体在其接触斑范围内的应变力不同所引起的。
43、常用的非线性数值仿真分析方法有:①、给系统一个初始横移,看系统随车速变化,其运动状态收敛到平衡位置的情况,找到临界速度;②、让车辆在一段有激绕的轨道上运行,然后在理想平直轨道上运行,随着车速的变化,其收敛到平衡位置的情况;③、先找到一个较高的速度,保证车辆在这个速度下蛇行,然后将蛇行时的车辆运动状态作为下次仿真的初始状态,降低车速,一直降低车速直到运动收敛;④、在3的基础上,每次仍然加上一段不平顺激绕,然后再在理想平直轨道上运行;44、曲线通过和蛇行失稳都和车辆的横向运动关系密切,体现为摇头和横移。
参考答案A卷一、填空题1、多自由度2、振动性能3、波长越长4、初始位移初始速度5、静挠度大小6、停滞区7、越长越大8、共振临界速度9、共振10、刚性冲击11、相等。
12、刚性体弹性体二、名词解释1、簧上质量车辆支持在弹性元件上的零部件,车体(包括载重)及摇枕质量。
2、轮对等效重力刚度轮对有横移时,其横向复原力和横移量之比3、平稳性主要是指客车上旅客的乘坐舒适度、货车上装运货物的完整性。
4、车辆的蛇行运动临界速度当车辆系统受到一个初始激扰后,分析车辆在不同的运行速度下各刚体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收敛,则车辆是运行是稳定的;如发散,则车辆处于失稳状态;如既不收敛,也不发散,处于一种临界状态;此时相对应的车辆运行速度。
5、纵向蠕滑轮对沿钢轨纵向滚动时的蠕滑现象。
三、简答题1、车辆动力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车辆动力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车辆及其主要零部件在各种运用情况下,特别是在高速运行时的位移、加速度和由此而产生的动作用力。
2、线路不平顺主要表现在哪里:答:主要表现在:(1)水平不平顺;(2)轨距不平顺;(3)高低不平顺;(4)方向不平顺。
3、车辆蛇行运行产生的原因?答:是由于带有锥度的整体轮对在钢轨上运行而产生的振动。
即使在完全平直的轨道上也会由轮对的蛇行运动诱发机车车辆各部的横向振动。
4、轮轨之间出现蠕滑现象要有哪三个条件?答: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条件:(1)、轮轨均为弹性体,(2)、车轮和钢轨之间作用有一定数量的正压力,(3)、轮对要沿钢轨滚动。
缺少任一条件,就不会产生蠕滑。
四、简述题1、简述防止车辆倾覆的安全措施。
答:对于车辆结构来说,车辆倾覆主要取决于车辆弹簧悬挂装置的横向刚度和角刚度以及重心高度。
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车体横向偏移也越大;角刚度越小,车体倾角越大;重心越高,车体横向偏移也越大。
因此,增大其横向刚度、角刚度及降低重心高度,对于防止车辆倾覆地效果较为显著。
为了既能改善车辆振动性能,又能防止车辆倾覆,通常采用增大弹簧角刚度的办法。
也就是在不增大弹簧垂直刚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左右侧弹簧的横向间距来增大抵抗车体侧向转动的反力矩,从而减小车体的倾角。
此外,可以采用抗侧滚减振器。
2、简述常规的车辆动力学性能及参数。
答:常规的车辆动力学性能主要包括:运行平稳性、运动稳定性和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
这几方面都比较成熟了,它们包含了我们最关系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