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 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ppt
- 大小:8.35 MB
- 文档页数:5
《孔雀东南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指代性副词〞。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南宋时期,曾有一对令人羡慕的才子佳人,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情意相投。
常常在月夜花下,吟诗作对,琴瑟和鸣,起舞弄影,互诉衷肠。
这对幸福的恋人就是陆游和唐婉。
本来他们能够幸福地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可是因为婆媳不睦,陆母从中作梗,这对情深意切的鸳鸯刚刚结合不久就被活生生地分开了。
比较阅读陆游、唐婉夫妇的应和词《钗头凤》:《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传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从词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心如刀绞搬的悲痛与无奈。
今天,我们一同翻开课本,来读一读与其如出一辙的另一个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二、文学常识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0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01课时)1.作品简介《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_____的也是______的一首______,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并称“________”。
《》《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三绝"。
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自缢( )公姥()槌床()伶俜()拊掌()便言( ) 主簿( ) 否泰()赍钱()箜篌()()玳瑁( )( )踯躅()()琉璃( ) ( )窈窕( )( )驻足(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1)箱帘六七十(“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2)蒲苇纫如丝(“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1.最早最长叙事诗《木兰诗》乐府双璧《木兰诗》《秦妇吟》2.yìmǔchuí pīng fǔpián bùpǐjī kōng hóu dài mào zhízhú liúyǎo tiǎo zhù3.(1)帘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2)纫韧坚韧1.诗歌开头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运用了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六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和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那完整的结构、曲折跌宕的情节、丰满的人物性格及个性化的语言等具有很强的震撼力,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走进那二千多年前的社会生活,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婚姻悲剧氛围之中,由衷产生对焦、刘二人的同情与哀怜,迸发出对封建礼教家长制罪恶的憎恨。
要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能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逐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吟咏,读出诗歌的节奏;在诵读的基础上,以诗歌作品的具体内容为依据,对古诗的文字予以疏通,把握全诗的基本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对话、中心主题、思想感情;利用与音乐的对比阅读,教育学生深入感受文学艺术美,进一步理解本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是非感,努力去理解作品中蕴含的社会和历史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的学生普遍喜欢古诗词,但对古代长篇叙事诗和文言文阅读有畏难心理,学习较被动,一般等待老师的讲析。
《孔雀东南飞》成诗年代较久远,学生对那一时期的历史尤其是社会生活了解不多,这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但学生已学习过一些古典诗歌和文言文,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注释等疏通文本,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与人物性格。
而且本诗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故事性强,容易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可以抓住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较高,也很有音乐和文艺表演才能及欲望的实际,借助音乐的功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主动去学习鉴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设计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教材教”,并达到三维目标。
“师者,所以引路、开窍、促进也;学者,所以体验、探究、创新也。
”课堂是我们的,更是学生的。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乐府诗继承了____________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以____________言为主,为以后文人___________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答案:(1)乐府长篇叙事南徐陵《玉台新咏》《木兰辞》“乐府双璧”(2)《诗经》五五言诗5.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1)共事二三年,________________。
女行无偏斜,________________?(2)人贱物亦鄙,________________。
留待作遗施,________________。
(3)新妇初来时,________________。
今日被驱遣,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始尔未为久何意致不厚(2)不足迎后人于今无会因(3)小姑始扶床小姑如我长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为仲卿母所遣.县令遣.媒来B.莫令事不举.举.言谓新妇C.戒之慎.勿忘慎.勿违吾语D.多谢.后世人谢.家来贵门答案:C解析:A项,古代女子被丈夫赶回娘家;派。
B项,成全、完成;提出。
D项,告诫;辞别。
2.下列加点的“相”字不同类的一项是()A.相.见常日稀六合正相.应儿已薄禄相.B.及时相.遣归嬉戏莫相.忘久久莫相.忘C.誓天不相.负登即相.许和蹑履相.逢迎D.黄泉下相.见枝枝相.覆盖仰头相.向鸣答案:A解析:A项中“儿已薄禄相”的“相”是“相貌”的意思,另两个“相”表示“互相”。
B项和C项都是表示单向的“相”,可翻译为“对我或他……”。
D项都表示“互相”。
3.下列句子中的“令”字与例句中的“令”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便言多令.才A.莫令.事不举B.县令.遣媒来C.朝令.而夕改D.有此令.郎君答案:D解析:A项,让;B项,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C项,命令;D项,美好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C.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D.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答案:A解析:B项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