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 格式:docx
- 大小:23.94 KB
- 文档页数:3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一、汉字
1.汉字的分类
汉字可以分为汉字、汉字衍生字、汉字符号和外来字四类。
2.汉字的结构
汉字由偏旁部首、笔画和结构组成,偏旁部首又称“字形”,是汉字形体最基本的部分,笔画是汉字形体的延伸,结构是汉字的组合形式。
3.汉字的书写
汉字的书写分为正楷书、行书、草书三种,其中正楷书是最正式的文字书写方式,行书是比较正式的书写方式,草书是比较随意的书写方式。
二、汉语拼音
1.汉语拼音的组成
汉语拼音由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声调组成。
2.汉语拼音的规则
汉语拼音的规则有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声调四个规则,其中声母有23个,韵母有24个,整体认读音节有6个,声调
有四种。
3.汉语拼音的应用
汉语拼音主要用于汉语的发音训练,也可以用于拼写汉字,以及汉语教学中的语音系统。
高考语文知识点手册导言: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语文作为其中一门基础科目,学生必须对其知识点做全面的掌握。
本手册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份简洁明了的高考语文知识点参考,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备考准备。
一、诗的鉴赏与阅读1. 古诗词基础知识a. 古诗的定义及特点b. 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的区别与联系c. 节奏与韵律的理解与运用2. 唐诗宋词的名句鉴赏a. 选取重要名句,分析其特点与意境b. 对比不同诗人的风格与创作背景3. 现代诗歌的读解与分析a. 理解现代诗的主题与表达方式b.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与隐喻手法c. 掌握常见现代诗体及其特点二、古文阅读与鉴赏1. 古文体裁与特点a. 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古文的分类与特征b. 分析不同时期古文的思想倾向与风格2. 古文的翻译与解读a. 选取重要句子,进行准确翻译与解读b. 分析句子结构与逻辑关系c. 理解古文中的典故与修辞手法3. 古文赏析与鉴赏a. 阅读并赏析名句,理解文本的含义与意境b. 掌握古文的背景与作者,以加深理解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1. 新闻与评论类文章a. 理解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与原则b. 分析评论文章的观点与论证逻辑2. 散文与小说类文章a. 阅读并分析散文作品的主题与风格b. 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与寓意3. 社科类和科普类文章a. 掌握社科类文章的思维逻辑与论证方式b. 理解科普类文章中的专业知识与实证研究四、修辞手法与篇章写作1.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a. 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定义与运用场景b. 分析修辞手法对文本的美化与增色效果2. 篇章结构与写作方法a. 理解文章的开头、主体与结尾构成要素b. 掌握不同篇章结构的优劣与运用场景3. 衔接与过渡的技巧a. 分析文章中的衔接与过渡问题b. 掌握衔接词的正确使用与运用技巧结语:本手册仅列出了高考语文知识点的部分内容,希望考生能够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并灵活运用于解题中。
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愿各位考生在高考中顺利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一、了解古典诗歌的类别1.写景抒情类。
或借景表达美好志向,或体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抒发对人生世事感慨。
如杜甫的《登高》,借对秋江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志不得伸的感情。
2.怀古咏志类。
或缅怀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苦闷,或抒发对国家时局的忧虑。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赤壁古战场的雄奇壮丽,表达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3.送别诗。
或表达依依惜别、旷达劝慰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
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写的是情人间眷恋缠绵之情。
4.思乡诗。
如张籍的《秋思》借重新打开信封的细节,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牵挂。
5.山水田园类。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田园景象,表达归隐的闲适生活。
6.边塞征战类。
或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如曹植的《白马篇》。
另外,还有爱国诗、爱情诗、咏物诗、闺怨诗、哲理诗等。
了解诗歌的题材,有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便于分析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否真实、广泛、深刻。
二、知人论世理解诗歌作品,一定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境遇、思想。
如李白曾被流放夜郎,途经白帝城时,遇赦返回江陵。
《早发白帝城》就是借写景来表达诗人获赦时喜悦欢快的思想感情的。
又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亲历安史之乱,漂泊流离,生活困顿;目睹人民的痛苦,伤时感世,忧国忧民。
《登高》《兵车行》等诗就反映了这些现象。
三、抓标题,读注释标题是内容和主旨的体现,读标题往往能抓住诗歌的关键内容,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字透露出全诗的感情基调。
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知是写朋友间的离别。
认真品味《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题目,便能明白孟浩然写此诗是希望得到张丞相引荐,出仕为官。
注释往往是命题人所给的答题暗示,万万不可忽视。
四、准确理解关键词语和特殊的语法现象有些诗句中有一两个词语起着关键作用,弄清楚对句子的理解就很容易了。
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是理解整个诗句的关键,应解释为“因为”。
(每日一练)通用版202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选择题1、某知名导演正在筹拍一部大型历史剧《中华上下五千年》。
但当他审阅某编剧送来的剧本时,发现剧本中有很多常识性的错误。
请你阅读以下剧本中的片段,并帮导演选出正确的一项()A.(秦末军营)项羽仰天长叹,对虞姬说:“爱妃,天时不利,我军节节败退。
军中寂寞,只好借酒浇愁。
你能歌善舞,为我填一阕词,如何?”B.(汉末隆中)刘备对诸葛亮深深一揖:“我刘玄德久仰诸葛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倘能得诸葛亮先生帮助,匡扶汉室又有何难?”C.(唐代长安)元稹紧紧握住被贬谪的白居易的手:“乐天,造化无常,此番你虽蒙冤右迁九江郡司马,也要好自珍重,来日方长,你我兄弟定有重逢之时。
”D.(明朝河南)大臣于谦回京之前对众同僚说:“各位的心意本官领了,但这些礼物,我却只能完壁归赵。
钱财关乎百姓生计,万不敢随意收取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为我填一阕词”说法错误。
词始于隋唐,至宋代达到顶峰。
项羽生活在秦朝末年,当时还没有词这种文体。
B.“倘能得诸葛亮先生帮助”说法错误。
古人为表示礼貌,不直呼其名,此处应为“倘能得诸葛先生帮助”。
C.“此番你虽蒙冤右迁九江郡司马”说法错误。
此处是被贬职,应为“左迁”,升官为“右迁”。
故选D。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衙门沏茶迷惘兵慌马乱B.交涉谛听紊乱烦燥不安C.消谴鞭挞罪孽甜言蜜语D.怪诞陨落盘踞山盟海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兵慌马乱”的“慌”应改为“荒”。
B.“烦燥不安”的“燥”应改为“躁”。
C.“消谴”的“谴”应改为“遣”。
故选D。
3、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A.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B.如果经历风雨,就能看见彩虹。
C.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
D.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
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一.语文知识点20条1.小说三要素:A 人物B 情节C 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 论点B 论据C 论证3.比喻三要素:A 本体B 喻体C 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 t5.律诗四条件: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 偶尾同韵C 中联对偶D 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 叙述B 议论C 抒情D说明E 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 举例子B 列数字C 打比方(喻)D 作比较E 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 总分总结构B 总分结构C 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 按时间顺序B 按空间顺序C 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 举例法B 对比法C 喻证法D 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夸张E 反问G 反复F 设问H 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 外貌描写B 语言描写C 动作描写D 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 并列短语B 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 动宾短语E 动补短语F 介宾短语G 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 名词性短语B 动词性短语C 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补语E 定语F 状语16.十二词类(性):A 名动形B 数量代C 副介连D 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 顺叙B 倒叙C 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 表引文内容省略B 表列举事项省略C 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 表解释说明前文B 表后文跳跃转折C 表声音中断延长D 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 表引用实际内容B 表讽刺反语C 表特定称谓D 表着重强调二.语文学法归类6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 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 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 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 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 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 听到listenB 看到lookC 写到writeD 说到speA 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 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 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 依据表达方式B 找寻明暗线索C 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 对比写法B 象征写法C 烘托写法D 以小见大写法E 先扬后抑写法F 虚实结合写法G 夹叙夹议写法三.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干货)一、基础知识字音字形: 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易错字词语: 成语、熟语、词语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病句修改: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表意不明、逻辑错误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引用、反语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文体知识: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诗歌、小说文言文: 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二、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 主旨大意、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写作特色文言文阅读: 理解文意、断句、翻译、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诗歌鉴赏: 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情感、鉴赏诗歌语言三、写作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剪裁、语言表达材料作文: 分析材料、提炼观点、论证观点、语言表达文学类文本写作: 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环境描写、语言表达议论性文本写作: 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语言严密四、附录常用成语汇总文言文常用词诗歌鉴赏术语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干货)一、基础知识字音字形: 除了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易错字,还需要掌握常见的方言字、外来词、新造词的读音和写法。
词语: 除了成语、熟语、词语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还需要了解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搭配对象等。
病句修改: 除了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表意不明、逻辑错误,还需要掌握常见的语病类型,如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义重复等。
修辞手法: 除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引用、反语,还需要了解其他修辞手法,如借代、比拟、双关、反复等。
表达方式: 除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还需要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文体知识: 除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诗歌、小说,还需要了解其他文体的特点,如戏剧、剧本、新闻等。
文言文: 除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还需要掌握文言文的语法、句式、修辞等。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伶官传序一、古今异义1.与其..所以失之者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后面常用“毋宁、不如”等呼应)2.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意志和气概;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志趣和性格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方法)处理1.与,介词,和;其,代词,他。
与其,和他2.气势3.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二、一词多义1.兴(1)忧劳可以兴国(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 )(5)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2.归(1)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2)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 )(3)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4)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5)天下同归而殊涂 ( )(6)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 )3.告(1)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 )(3)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1.(1)兴盛(2)起(3)发生,引起(4)兴办,兴建(5)振兴2.(1)归顺(2)女子出嫁(3)使……返回(4)送回,归还(5)结局,归宿(6)返回,回来3.(1)祭告(2)告诉,报告(3)告发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函.梁君臣之首 ________( )2.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 )3.负而前.驱________( )4.仓皇东.出________( )5.一夫夜.呼________(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____( )7.而智勇..多困于所溺________(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 )9.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________( )1.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2.名词作动词推究3.名词作状语向前 4.名词作状语向东 5.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使……亡7.形容词作名词有勇有谋的人物8.形容词作名词微小的事情9.形容词作动词作乱四、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高中第一章:汉字基础知识1.1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汉字拥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甲骨文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经历了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标准简体汉字。
1.2 基本汉字的结构与构造汉字的构造分为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表示一个字的左边和右边的构造部分,上下结构则表示一个字的上边和下边的构造部分。
了解汉字结构对学习汉字的书写和识别非常重要。
1.3 汉字的基本笔画与笔画顺序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折等。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助于提高字的书写和辨识能力。
此外,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也是书写汉字的关键。
第二章:语法基础知识2.1 词语的基本成分与语法功能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
词语的基本成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而不同类型的词语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
例如,名词可以作主语或宾语,动词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等。
2.2 句子的基本成分与语法结构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基本成分构成。
句子的语法结构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了解句子的基本成分和语法结构对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非常重要。
2.3 时态与语态时态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等几种形式。
语态则表示动作的执行者与承受者的关系,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掌握时态和语态的使用规则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第三章:修辞与修辞手法3.1 修辞的定义与分类修辞是一种修饰语言、增强语言表达力的艺术手法。
修辞可分为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多种类型,通过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3.2 比喻的作用与形式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比喻可以丰富语言的形象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3.3 排比的用途与表现形式排比是一种通过列举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来增强表达力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节奏感更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词语一、常见易混实词辨析1.爱护爱惜“爱护”侧重“护”,使不受损害。
如:爱护树木。
“爱惜”侧重“惜”,珍惜,不浪费。
如:爱惜时间。
2.爱慕倾慕羡慕“爱慕”强调喜爱人或某种思想意识。
“倾慕”强调一心向往某人。
“羡慕”强调希望自己也能得到别人具有的有利条件。
3.哀求恳求“哀求”侧重以可怜的样子哀怜请求。
“恳求”侧重以诚恳态度请求。
4.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
“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5.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置”,使人或事物有适当位置。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用于人事、任务等。
6.安宁安静“安宁”侧重强调因没有骚扰而使人安心。
多用于社会秩序,也用于人的心情。
“安静”用于形容环境、心情或人的状态。
7.安慰抚慰安抚“安慰”侧重使人安心适意,对象常常是个体。
“抚慰”侧重对人的深切关心,对象常常是忧虑或受伤的心灵。
“安抚”侧重使人或事物有着落,感到安稳,对象多指群体。
8.安详慈祥慈爱“安详”侧重外表平静,动作从容不迫,不受年龄限制。
“慈祥”侧重外表的神态,指老人。
“慈爱”指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怜爱。
9.按照依照遵照“按照”指根据、依照。
“依照”强调依原样照办,不得走样,多用于法律条文。
“遵照”侧重遵从,表示尊敬。
10.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
“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11.翱翔飞翔盘旋“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有赞美意味。
“飞翔”泛指飞。
“盘旋”指环绕着飞,还指徘徊、逗留。
12.把持操纵“把持”指独占、独揽,往往是公开的。
“操纵”指支配、控制,多是幕后行为。
13.败坏破坏损坏“败坏”的对象多是风俗、传统、名誉、法纪等抽象事物。
还作形容词。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理论版)【第一编】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要求第一部分字音一、现代汉语的一般知识(一)语言文字(二)现代汉语(三)现代汉语的三要素(四)普通话(五)方言概况(六)语音(七)音节(八)音素(九)元音(十)辅音二、汉语拼音方案(一)《汉语拼音方案》的组成、用途(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三)有关知识1.声母 2.韵母 3.零声母 4.韵头、韵腹、韵尾5.韵母和韵的区别 6.声调符号的标写 7.隔音符号 8.反切三、拼写知识(一)大写(二)连写和分写四、朗读知识(一)停顿(二)重音(三)句调(四)音变五、汉字读音应注意的问题六、多音字读音的辨析方法附录一多音字辨析附录二容易读错的字集录附录三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附录四姓氏、地名、山河名中容易读错的字附录五《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新变及特殊字音第二部分汉字一、汉字的特点及演变二、汉字的造字法(六书)三、汉字笔画名称四、汉字笔顺规则五、汉字的结构六、汉字的有关知识(一)偏旁与部首(二)独体字与合体字(三)繁体字与简化字(四)同音字与多音字(五)多义字与形似字七、纠正错别字八、字典(工具书)(一)常用工具书简介1.《尔雅》2.《说文解字》3.《方言》4.《释名》5.《广韵》6.《康熙字典》7.《中华大字典》8.《辞海》9.《辞源》10.《新华字典》(二)检字法1.部首检字法 2.音序检字法 3.笔画检字法 4.四角号码检字法(三)字典中几种符号的含义附录一中学生易写错的字集录附录二易混字辨析附录三常见的别字集录附录四常见两字词语与四字词语中的易混字集录附录五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附录六常见异形词整理第三部分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种类二、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用法(一)作用(二)用法I.句末点号 1.句号2.问号3.叹号Ⅱ.句内点号 1.逗号2.顿号3.分号4.冒号Ⅲ.标号 1.引号2.括号3.破折号4.省略号5.着重号6.连接号7.间隔号8.书名号9.专名号三、表示次序的词语、数字、字母之后如何用标点符号附录一16种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附录二标点符号歌附录三标点符号的位置歌诀第四部分词语一、语素二、词和词汇(一)词的概念(二)词的构成(三)词汇三、词义(一)词的性质(二)词义的分类(三)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四)词义的古今发展变化四、汉语中的新词语五、怎样解释词六、熟语(一)成语(二)惯用语(三)谚语(四)格言(五)歇后语七、正确使用词语的方法(一)实词(二)虚词(三)成语附录一易混实词辨析附录二易混虚词辨析附录三褒贬两用成语集释附录四贬义与自谦共用的成语附录五多义成语集释附录六容易错解错用的成语集释附录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附录八常见熟语集释附录九最新流行词语集释第五部分句子一、词的分类二、短语(一)短语的种类(二)结构特殊的短语(三)短语层次的划分三、句子(一)句子的分类(二)句子成分(三)单句1.单句的种类2.几种特殊的单句 (1)把字句(2)被字句(3)连动句(4)兼语句(5)是字句(6)存现句(7)双宾句3.单句的附属成分 (1)插入语(2)呼应语(3)拟声语4.复杂单句分析(四)复句1.复句类型 2.紧缩句 3.多重复句(五)句群1.句群的特点2.句群的类型3.句群和段4.句群的分析四、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辨析病句的方法(二)检查病句应注意的问题(三)常见病句类型I.语法错误: 1.词语用错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成分赘余5.语序失调6.句式杂糅7.几种特殊句式的语病Ⅱ.语意错误: 1.歧义(表意不明) 2.逻辑错误(不合事理)(四)辨析病句的十八个注意点(五)修改病句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六)修改病句的难点和方法附录一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附录二数字用法常见错误举隅附录三关联词语搭配形式一览表附录四逻辑基本知识简介第六部分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扩展语句(一)扩展语句的题型(二)扩展语句的解题方法(三)几种常用的扩展方法二、压缩语段(一)压缩语段的题型(二)压缩语段解题方法第七部分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一、选用句式二、仿用句式(一)仿用的基本形式(二)仿用的原则(三)仿用的步骤及方法三、变换句式(一)长句与短句的变换(二)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三)肯定句与否定旬的变换(四)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五)常式旬与变式句的变换(六)整句与散句的变换(七)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的变换(八)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的变换第八部分修辞格一、《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修辞格(9种)(一)比喻(二)比拟(三)借代(四)夸张(五)对偶(六)排比(七)反复(重现)(八)设问(九)反问二、其他修辞格(27种)(一)双关(二)反语(三)引用(四)对比(五)映衬(衬托)(六)顶真(顶针、联珠)(七)移用(移就)(八)通感(移觉、联觉)(九)婉曲(委婉、避讳、讳饰)(十)回环(回文)(十一)呼告(十二)互文(十三)歇后语(十四)摹状(十五)倒装(十六)警策(十七)示现(十八)仿词(十九)转品(二十)飞白(二十一)跳脱(二十二)镶嵌(二十三)复叠(二十四)层递(二十五)节缩(二十六)析字(二十七)空符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一)套用(二)连用(三)兼用附录对联第九部分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一、语言简明(一)不说多余的话(二)易理解二、语言连贯(一)话题统一(二)表述合乎事理、语境(三)语句前后照应(四)成分完整,音节和谐附录一语序排列的方法附录二梳理语句的方法三、语言得体(一)用语要看对象(二)用语要注意场合(三)用语要注意表达方式(四)用语要考虑目的附录一常用谦辞与敬辞补充附录二成语中的谦辞和敬辞集锦第十部分语言表达创新题型一、短信二、公益广告词三、节目串台词四、新闻衔接词五、解说词六、图(表)文转换七、编写宣传标语八、编写题解九、编写贺卡词十、拟写推荐语十一、应用短文写作十二、写读后感十三、拟写颁奖词十四、论坛留言和贴吧回复十五、时事评论十六、新闻点评【第二编】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语文科《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的要求第一部分作家作品一、中国古代作家1.先秦作家2.汉代作家3.魏晋作家4.南北朝作家5.隋唐五代作家6.宋代作家7.元明作家8.清代近代作家二、中国古代名著三、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四、中国现代、当代重要作品五、外国作家·欧美部分六、外国作家·亚非拉部分七、外国作品·欧美部分1.古希腊、古罗马文学2.英国文学3.法国文学4.德国文学5.俄罗斯、苏联文学6.欧洲其他国家文学7.美国文学八、外国作品·亚非拉部分九、作品并称十、作家并称附录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社团、文学思潮第二部分文学体裁一、散文1.古代散文2.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3.现代散文4.现代散文的分类5.散文中的特殊样式二、传记三、小说1.小说的概念2.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3.小说的分类4.古典小说的几种形式四、戏剧1.戏剧的特点2.我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历程3.戏剧的分类附录明清传奇和元杂剧的比较五、诗歌1.诗歌的概念2.诗歌的特点3.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4.诗歌的分类5.我国古代诗歌的几种样式六、其他集释1.赋 2.骈文3.原4.辨5.说6.论7.奏议8.序跋9.赠序10.铭11.祭文12.八股文13.杂记14.游记15.碑记16.童话 17.民间故事18.寓言19.神话20.传说七、史书体例第三部分诗文名句一、先秦名句二、两汉魏晋南北朝名句三、唐五代名句四、宋金名句五、元明清名句六、近现代名句第四部分古代文化常识一、姓名和称谓(一)人称姓名(二)谦称、敬称、贱称(三)名、字、号(四)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五)年龄称谓(六)作品命名二、官职和科举(一)官职 1.中央官职 2.地方官职附录官职变动词语集释(二)科举 1.汉代实行征辟和察举制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4.学校与教师三、地理常识(一)地区名(二)政区名(三)山川关隘名(四)城市村镇名(五)其他四、宗法和礼俗(一)宗法(二)礼俗(三)尊卑(四)忌讳(五)避讳五、服饰和器物(一)服饰1.头衣2.体衣3.胫衣、足衣及其他4.官员的服饰5.佩饰(二)器物1.食器2.酒器3.其他器物六、历法和刑罚(一)历法1.纪年法2.纪月法3.纪日法4.纪时法(二)刑罚1.髡、黥、劓、笞、杖、刖、膑、宫刑2.大辟、炮烙、汤镬、车裂、凌迟、腰斩、弃市、枭首、菹醢、极刑七、古代音乐(一)音乐知识1.五音、六律2.十二律3.宫调4.八音5.雅乐6.俗乐(二)古代名曲1.经首2.六幺3.霓裳4.桑林5.无射6.阳春白雪7.下里巴人8.中国十大古曲八、古籍注释体例(一)传(二)注(三)笺(四)疏、正义(五)诠(六)义疏(七)义训【第三编】古代诗文阅读语文科《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要求第一部分文字一、文字读音(一)多音字附录文言文中常见多音字集录(二)异读字1.破音异读附录文言文中常见破音异读字集录2.通假异读3.古音异读附录文言文中常见古音异读字集录第二部分文言实词一、古今异义(一)词义扩大(二)词义缩小(三)词义转移(四)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五)名称说法改变(六)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七)偏义复词附录中学课本常见偏义复词例释二、通假字附录中学课本常见通假字集录三、古今字、异体字(一)古今字(二)异体字第三部分文言虚词第四部分文言句式第五部分文言文断句及翻译第六部分文言文文意理解第七部分古诗词鉴赏【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第一部分阅读基础知识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第三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第四部分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第五部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技巧(详细知识点以人教版为序,如下:)【第六编】写作(以人教版为序)。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导读: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语文的学习需要大家平时做好知识的积累。
我们的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字音、字词、成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及各种文言文知识还有文学常识知识,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平时上语文课的时候做好积累工作。
第一册
一、单音字
橘子洲头百舸寥廓峥嵘方遒浪遏青荇生萧漪沦罗绮佝偻踟蹰
残羹冷炙跫音雾霭流岚虹霓刀戟废墟倾圮窠巢酵母窗扉漫溯
魅惑暴虐蓊蓊郁郁袅娜霎时幽僻敛裾眉黛翩然休憩芍药花蕊
眉梢山脊阡陌缥缈骋怀肄业灼烈教诲嘈杂步履恪守颓墙坎坷
猝然亘古不变壁龛绽放邂逅陶冶迥然拜谒翌日嫉恨蜕变兑现
镣铐债券诽谤诬蔑缔造戳穿匿迹磐石憧憬妥当端倪愆期掮客
戊戌永葆生机芜杂褒贬义愤填膺卓有成效浅尝辄止愤懑自缢不惮
奚落头颈阐述内疚深邃冥想蹉跎汲取戕害毗邻膝盖不恤房檩
劫难敷衍悬揣亵渎讣告纰漏啜泣蕴藉沮丧杀一儆百匹配丝缕蜿蜒
二、多音字
中流干劲悄悄绿林佝偻分担单调尽染
中肯劲敌悄然嫩绿伛偻分外调整尽管
狼藉机会亲爱宁静独处纤夫脉络人影幢幢
慰藉会计亲家宁愿妙处纤腰脉脉一幢房屋
好像佛像宿命假期拓片应届信任给以
好奇仿佛星宿假如拓展回应姓任供给
一宿
参与少数睡着相同徘徊监督重复中间
赠与少年穿着打扮胡同低徊监生沉重间谍着数长久背包落下单于
长者脊背落枕单纯
奚落姓单
三、字形辨认
飞翔树阴恐惧悲怆河畔遏制眷恋炫耀
翱翔荫庇跫音沧桑挑衅偈子荣誉眩晕
创伤拌嘴拜谒誊写泫然
魅力笨拙帷幕长篙凝神彷徨梵婀玲邂逅
魁首废黜雎鸠蒿草伸手惶恐焚烧诟骂
黑赳赳相形见绌雉堞嵩山乾坤辉煌
慰帖弥望雏形缟素绅士蝗虫宁谧诞生
慰问弭患唯一枯槁呻吟蝗论谥号垂涎三尺
徘徊连缀暮色镂空温顺破碎遐想悼念
悱恻辍学募捐佝偻必须憔悴瑕疵棹桨
绯闻窒息蓦然回首褴褛顷刻
精粹闲暇泥淖
诽谤啜饮假设掉队
竣工恪守唱喏端倪茁壮棍棒下坠蹉跌
唆使烙印偌大睥睨咄咄逼人俸禄堕落秩序
怙恶不悛
鉴赏慷慨诅咒槐树废墟稀薄三昧砥砺
签订梗概狙击傀儡吹嘘户口簿味道再接再厉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