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大海边信息窗2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24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运动会报名的情境,借助问题“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和“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引出对“9加几”以及相应的“几加9”的口算方法的探索,借助小棒和方块摆一摆、数一数,探究“9加几”的口算方法及相应的“几加9”的口算推理,突出了算法多样化。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领饮料的情境,借助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和“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引出对“8加几”以及相应的“几加8”的口算方法的探索,借助学具小棒摆一摆,突出“凑十法”。
第三个信息窗是投沙包比赛,借助问题“一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和“二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引出对“7、6加几”和“几加7、6”的学习,直接运用“凑十法”进行口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体会加法的意义,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这一部分知识学得好坏,将直接影响今后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会对继续学习口算和笔算产生影响。
因此要重视本单元内容的教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正确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是弄清算理,学会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
2019年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大海边-信息窗1大海边素材解读一、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
从人文的角度来讲,人们对大海有许多赞美的描述,如大海有宽阔的胸怀等,也正因如此,当人们来描述一个人具有宽广的胸怀时,通常用“象大海一样”来形容,古今中外,从古到今,有数不清的文学作品来赞美大海。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生命起源于海洋”是小朋友们经常听到的语言。
有关赞美大海、描述大海的文学作品都是儿童喜欢的,如动画片、漫画、小人书等。
对小朋友来讲,他们向往神秘的大海,对大海充满了感情,急切地想了解大海。
教材以这样的背景为基础,呈现了一组发生在大海边的故事,通过对故事中数学信息的梳理与分析来学习数学知识,较好地实现了情景串--故事串--问题串之间的连贯,具有人文性与数学性的特征。
2、本单元的情景串。
本单元有5个信息窗。
依次是:赶海--摆贝壳--参观水族馆--参观标本馆--买纪念品二、单元知识分析1、知识基础。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
2、教材的地位。
有三点:100以内数计算的继续学习阶段与结束阶段;是千以内数计算的重要基础;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基础。
3、知识构成。
共设有5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信息窗1: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口算和笔算)信息窗2:学习100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口算和笔算)信息窗3: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笔算)信息窗4:学习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笔算)信息窗5:认识小括号,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三、单元教材解读(一)信息窗1的解读1、情景图的解读。
情景图呈现的是海水退去以后小朋友们捡拾各种海产品的情形,也既“赶海”的情形。
小朋友们向往大海,常常是从大海中的小鱼、小虾等开始的,用“赶海”的情形来呈现素材,自然地引出了这些小动物,同时也能把大海物产的丰富自然地引出。
第七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其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
教学难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教学措施: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学生熟悉的换回生活,动物世界,手工劳动等,学习本单元让学生充分运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直观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让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基础训练、单元达标检测等形式来检测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课时安排:5课时。
5、完成综合练习第5题我学会了吗?1、出示图片图片中都有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明确图片中所给出的信息。
2、解答第一小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解答第二小题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下面问题:藏着多少只小鸟?藏着多少只仙鹤?小鸟和猴子共有多少只?猴子比小鸟少多少只?……学生提出问题后独立解答,解答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做?4、丰收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一单元中的收获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第七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赶海---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第1课时课题:赶海---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63-65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2.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预习指导:能够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21+10 73+16 65+20你会算吗?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赶过海吗?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赶海的?(学生叙述自己赶海的情景)这里也有几个小朋友在赶海,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怎样赶海的。
(出示情境图)谁能说一说小朋友们怎样赶海的,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红捉了12只虾,小林捉了26只虾小文捉了11只螃蟹,小丽捉了23只螃蟹根据你看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虾?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虾和螃蟹谁多,多多少?天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我们先来解决“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虾?”这个问题。
(1)谁能把信息和问题整合在一起说一说?(2)怎样列式?26+12(3)怎么计算?(小组讨论)(4)汇报交流:1.摆小棒:2捆和1捆合起来是3捆,即2个十加一个十是30,6根和2根合起来是8根,即6个一加2个一是8(课件演示摆小棒)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2 + 6 = 8,10 + 20 = 30,12 + 26 = 38。
2.拨计数器先在计数器上拨出26,再在十位上拨上1个珠子,表示加上1个10,在个位上拨上2个珠子,表示加上2个1。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单元备课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总体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结合现实进行初步的估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
3、能利用所用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学难点:1、活用情境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2、注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尊重学生有个性的选择计算方法。
3、加强高效率的联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准备:情境图、小学具、口算卡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表象,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熟练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归纳和计算能力。
特别是关于10以内加减法,要熟练运用“凑十法”计算。
2、提倡算法多样化。
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
3、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本单元采用的主要教法学法:操作法、发现法、引导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展台。
课时安排建议:14节第一课时小小运动会信息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的信息窗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第七单元大海边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其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
教学难点: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教学措施: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学生熟悉的换回生活,动物世界,手工劳动等,
学习本单元让学生充分运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直观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让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基础训练、单元达标检测等形式来检测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课时安排:5课时。
青岛版2021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海边教案范文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内容简要而有序的记录,是支持教师上课的范本,简单说,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备忘录。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青岛版2021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海边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青岛版2021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海边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二、探究新知: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
从学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
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三、实践应用1、画三角形。
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2、猜三角形:出示一个直角出示一个钝角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3、填一填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