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17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法源自于德国,是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有力助推器,被誉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锐利工具”,也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先进方法。
该方法倡导“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主要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行动的导向,让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1999年制定的《框架教学计划》中所确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
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且联系实际问题学习,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
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分为资讯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评价阶段。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获取真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素质的变化。
由于这种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原因在于:首先,任何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或职业培训,其根本宗旨是实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其次,“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注重应用性;再次,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一种传递现代教学内容的新手段,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的是能力型人才的培养,即适应信息化时代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人才。
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泛指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其特征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种能力依然存在。
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richt)的讨论,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1996年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引导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模拟教学、引导文教学法等。
我国引入后发展了任务驱动法、校企协作教学法等。
一、大脑风暴法是当今最负盛名,最实用的一种集体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脑风暴”(Brain-Storming)原意是“突发性的精神错乱”简称“BS”法。
大脑风暴法是将少数人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自由地思考和联想,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主持人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
1、大脑风暴法会在每个人的大脑中产生震动,这会激起一系列联想性反应。
这就是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的一个原因。
2、实施大脑风暴式的过程本身还是一个社会交往过程,在该过程中各个个体倾向于设想更多的新观念。
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会获得更大的动力因素。
他要在小组中取得一定地位。
他就得和别人竞争,而要成功做到这一点只有想出更多地创意,而且小组并不排斥任何一种想法,所有想法都会被接受,这反过来进一步鼓励参加者提出更多的观点。
对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和思考对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和思考摘要:为使德国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更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德国政府提出了三种能力培养观念,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把这三种能力视为同等重要。
为实现这三种能力培养,提出“行动导向〞的教学思想或教学原那么。
本文阐释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及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一、德国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法德国职业教育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其中,德国政府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为实现这三种能力培养,提出“行动导向〞教学思想或教学原那么。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把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看做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收集信息、制订方案、做出决策、实施方案、控制反应、评估总结等六个方面,并且研究出了许多与行动导向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1.大脑风暴法。
大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提出许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
它是一种能在最短时间里获得最多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
学生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讨论或提出批评,所有意见均放在最后统一进行整理与评判。
2.工程教学法。
工程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工程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原那么上每个工程完成后都有一个可以看得见的作品,工程教学的精髓是学生分组制订方案,共同实施方案,也可以学校、教师共同完成。
工程教学强调小组合作、分工协作和团队意识。
3.卡片教学法。
也叫张贴版教学法,在张贴版面上别上由学生或教师填写的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的卡通纸片或纸片,每个纸片上只写上关键词,通过对卡片进行分类、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纸片、评分等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法教学法。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根据问题或教学情景或工作中的实际进行角色扮演。
德国现代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第一篇:德国现代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德国现代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一、什么是“行动导向” 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学理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
它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由一系列教学技术所组成。
这种方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作用,所以被世界职业教育界和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在我国也有很大的影响,既是我国研究国外职教先进经验的主要领域,也是我国职教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在中德合作职教项目中以及国内许多行业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引进、开发和应用。
国家也倡导行动导向教学为培养现代劳动者的综合职业能力服务。
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
它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
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技术主要有:1、项目教学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2、案例教学法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
就教师来讲,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
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
并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
学生一方面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同时也及时从教师及同学那里获得反馈。
行动导向教学简介目录概述┅┅┅┅┅┅┅┅┅┅┅┅┅┅┅┅┅┅┅┅┅┅┅┅┅┅1 大脑风暴法┅┅┅┅┅┅┅┅┅┅┅┅┅┅┅┅┅┅┅┅┅┅┅3 卡片展示法(张贴板教学法)┅┅┅┅┅┅┅┅┅┅┅┅┅┅┅4 案例教学法┅┅┅┅┅┅┅┅┅┅┅┅┅┅┅┅┅┅┅┅┅┅┅6 角色扮演法┅┅┅┅┅┅┅┅┅┅┅┅┅┅┅┅┅┅┅┅┅┅┅12 项目法┅┅┅┅┅┅┅┅┅┅┅┅┅┅┅┅┅┅┅┅┅┅┅┅┅14 引导课文法┅┅┅┅┅┅┅┅┅┅┅┅┅┅┅┅┅┅┅┅┅┅┅16 项目与迁移教学法┅┅┅┅┅┅┅┅┅┅┅┅┅┅┅┅┅┅┅┅23 模拟教学法┅┅┅┅┅┅┅┅┅┅┅┅┅┅┅┅┅┅┅┅┅┅┅24 未来设计法┅┅┅┅┅┅┅┅┅┅┅┅┅┅┅┅┅┅┅┅┅┅┅26概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结构发生着重大变化。
由于生产相对不足而长期存在卖方市场为买方市场所取代,市场竞争已经演变成为质量的竞争,劳动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产业界,传统的泰勒(Tay lor)劳动组织方式已向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形成的、以精简化生产(Lean Production)和计算机集成制造体系(CIMS)为突出代表的后福特主义过渡。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产品日益增多,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
这些变化,要求企业在采取保持和增强竞争力的措施时,必须能够对不断快速变化的技术、劳动方式和工作任务做出及时的反应。
在劳动界,靠熟练动作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机械所替代,监测和维修等复杂工作岗位和以心智技能为主的劳动越来越多。
现代职业劳动出现了三大跨越,即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由动作技能向心智技能和由蓝领劳动者向白领劳动者的跨越。
这就要求劳动者掌握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属于不同岗位、甚至多种职业的技能和知识。
这一点对强调“过程”的服务性行业,如销售经营、旅游饭店等更为突出。
各个级别职工的工作任务、职权范围等均有逐步复杂和扩大的趋势。
这种改变了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任务对企业职工的能力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如要求职工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安排计划、判断决策,分析复杂系统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相互合作的品质等。
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richt)的讨论,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1996年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引导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模拟教学、引导文教学法等。
我国引入后发展了任务驱动法、校企协作教学法等。
一、大脑风暴法是当今最负盛名,最实用的一种集体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脑风暴”(Brain-Storming)原意是“突发性的精神错乱”简称“BS”法。
大脑风暴法是将少数人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自由地思考和联想,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主持人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
1、大脑风暴法会在每个人的大脑中产生震动,这会激起一系列联想性反应。
这就是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的一个原因。
2、实施大脑风暴式的过程本身还是一个社会交往过程,在该过程中各个个体倾向于设想更多的新观念。
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会获得更大的动力因素。
他要在小组中取得一定地位。
他就得和别人竞争,而要成功做到这一点只有想出更多地创意,而且小组并不排斥任何一种想法,所有想法都会被接受,这反过来进一步鼓励参加者提出更多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