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专业课-2010年考研北京大学632政治学概论讲义-第六篇
- 格式:pdf
- 大小:124.67 KB
- 文档页数:4
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育明教育金牌咨询师徐老师赠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外交学)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一:政治学概论专业课一:635政治学概论1.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2. 海伍德《政治学》3.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4.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5. 潘维《比较政治学历史与理论6. 许振洲政治学讲义7. 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8. 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9. 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10.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11. 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12. 王联国际政治概论讲义13. 宋伟《国际关系理论》14. 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15. 秦亚青《权利制度文化》16.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17. 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18. 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考试科目二:中国外交专业课二:859中国外交专业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1. 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史》2.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3. 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4. 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5. 杨闯《外交学概论》6. 熊志勇《近现代中国外交史》7. 《世界知识》期刊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跨国行为跨国行为主体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和行为协调国家间关系而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
包括跨国行为与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行为,也包括跨国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行为。
协调性,非强制性。
跨国行为的出现是国际关系发展的产物,给国际政治增添了新的内容,跨国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
世界性运动由一定的国际组织发起领导的、为特定宗旨而进行的、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活动,往往能对两国或多国政府施加压力,甚至促使政府改组,从而达到其政治目的。
当今最著名的是国际恐怖主义运动。
新社会运动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于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主义、和平主义、女性主义、人权运动以及旨在争取少数民族的权利,保护同性恋者权利的运动等等。
北京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二)
科目代码: 637 科目名称:政治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5分*6
1.民粹主义
2.国际体系
3.租庸调制
4.《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5.美对台“六项保证”
6.不结盟运动
二.简答15分*4
1.简述库尔德民族问题的由来、发展与演变。
2.简述马克思·韦伯的政治统治的理想类型的基本理论。
3.结合国际政治或国内政治实例,分析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异同。
4.简述文明冲突论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30分*2
1.历史上,许多威权政权在处于威权主义时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发展,但一旦开始民主化进程后,反而发展陷入停滞或倒退,试论述发展与民主的关系。
(劝退题,但不能退)
2.论述西方法治主义传统的历史渊源和基本规则。
(这个不懂,说明唐不到位。
如果不懂,旁白是:“对方恶狠狠的冷眼看了你一眼”)
国际组织专业论述题:30分*2
论述气候问题的由来,发展与演变。
(这个不懂,说明不尊重张海滨老师)
试分析国联的历史教训及联合国的创新性发展。
(这里本来有tips,请脑补)。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免费做题、免费学直播课点击查看:2018自考《政治学概论》笔记串讲汇总1.议会共和制:(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称为议会制共和国。
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和监督上海自考权。
上海自考的产生和存废以议会为基础。
2.总统共和制:总统直接领导上海自考,上海自考不对议会负责的国家。
总统由普选产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上海自考首脑,掌握行政实权。
上海自考各部部长在法律上只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委员会制:是指国家的最高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的一种制度,亦称“合议制”。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群众成为国家的统治者,无产阶级专政,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
民主共和制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国家唯一能够采用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
它实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是一种完全新型的政体形式。
同时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又是一种正在不断建设、发展和完善的政权组织形式,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的任何具体形式,只要适合一个国家的国情,就是那个国家的最好的政治形式。
典型意义的巴黎公社的政权形式、苏维埃制、人民代表大会制。
1.公社制-巴黎公社的政权形式第一,废除常备军,用武装的人民代替。
第二,公社由普选的代表组成,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
第三,公社是兼管行政与立法的工作机关。
第四,公社废除旧上海自考和官吏,把公职人员变成人民的“公仆”。
2.苏维埃制第一,最高苏维埃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它机关都由它产生。
第二,最高苏维埃设立主席团作为常设机构。
第三,苏维埃的代表由人民选举和对人民负责。
·归纳总结常考内容,针对性做题巩固提分·根据学员做题大数据统计,集中讲解突破高频、易错、易混题·高效扫灭得分雷区、拿准采分点④考前核心考点集训课考前核心考点集训课:课程作用:名师点拨2课时,必看必会必背·圈划考题范围,预测考点·名师点拨,2课时科学提分·赠送考前集训宝典(配套专属资料,禁止传播)快,每科2轮8次课(第1轮精讲8次课,第2轮层层总结共8次课);准,AI大数据考点预测;狠,考点、考题一步到位!①必学考点精讲课。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考研复习笔记第五篇政治文化(重点)第三章政治社会化第一节政治社会化的涵义一、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对政治社会化的专门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到60年代中期,它己成为现代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不过,对于政治社会化的含义,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界定。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1.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2.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3.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与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4.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二节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一、政治社会化的媒介1.家庭。
这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2.学校。
在确定一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念,培养其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方面,学校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3.特定的政治符号。
4.大众传播工具。
5.社会政治组织。
6.政治实践。
比起其他媒介来,它更具有根本的意义。
二、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1.利益因素。
2.政治权力因素。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文化因素。
5.政治事件。
6.政治社会化媒介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一、政治社会化的类型1.按照不同社会政治形态来划分,可划分原始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奴隶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封建社会的政治社会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会化。
2.按政治社会化的年龄阶段来划分,可分为儿童时期的、青年时期的和成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3.按照政治社会化的方式划分,可分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和间接的政治社会化。
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形式有政治模仿,政治教育、政治专业训练和政治实践等。
间接的政治社会化形式有人际转移、价值转移、规则转移等。
二、政治社会化的作用1.赋予个人以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使之适应、参与乃至改造社会政治生活。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汇总政治体系一.名词1.国家2.国体3.政体4.国家职能5.国家的结构形式6.单一制7.复合制8.国家机构二.回答1.氏族组织的特点2.有关对国家理解的不同观点3.国家职能的范围4.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5.国家消亡的条件、途径、历史必然性6.中西封建制国家的比较7.如何理解福利国家8.西方宏观政治学领域流行的国家分类9.政体与国体的关系10.马克思关许政体划分的标准11.人类发展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政体12.国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划分原则13.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活动的依据和原则三.课堂思考1.国家的本质2.如何看待国家职能的转变3.国家消亡的途径4.人类历史上出现过那几种政权形式5.比较中西封建制国家6.国家权利的特点7.国体与政体的关系8.单一制国家的特点政治行为一.名词1.政治行为2.政治冲突3.政治革命4.政治起义5.政治暴乱6.政治不服从7.政治资源8.统治秩序9.工具主义马克思主义10.结构主义马克二.回答1.政治冲突的构成基本要素2.政治不服从与政治冲突的区别3.政治冲突的动因4.政治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原因5.政治冲突的功能6.政治冲突的结果7.政治革命的特征8.政治起义的特征9.无产阶级统治论的建立基础10.政治统治的本质、内容。
政治统治一.回答1.政策治国的优缺点2.法律治国的优点。
3.政治统治合法性获得的来源。
4.政治统治的方式、特征。
5.政治统治的类型。
6.马克思从阶级角度分析的政治统治类型。
7.政治统治的规律。
二.课堂问题。
1.政治统治的基本理论2.意识形态与政治统治合法化的关系3.政治统治的实施方式4.政治统治的类型。
政治管理一.名词1.管理2.政治管理3.政治领导4.政治决策二.回答1.政治管理的饿性质和特点2.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区别3.政治管理与经济管理的区别4.政治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5.政治管理的特点6.政治管理的作用7.政治领导的过程环节8.政治决策的特征9.政治决策的模式10.政治决策的程序与原则11.政治决策的影响因素三.课堂思考1.政治管理的含义2.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3.政治领导的含义与过程4.影响政治决策科学化的因素政治参与1.政治参与2.政治参与方式3.政治人4.制度5.制度化6.政治参与的制度化二.回答1.政治参与的目标、作用、价值标准2.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3.影响政治参与的两个变量4.政治参与的障碍5.政治参与的结果和影响6.政治制度化的内容和特征7.政治制度化的实现途径政治文化一.名词1.政治文化2.社会化3.政治社会化二.回答1.政治文化的内容与特点2.决定政治文化变异的因素3.政治文化的功能4.政治化的特点5.政治化的途径和技术手段6.政治化的功能三.思考题1.政治文化的内涵2.政治文化的基本类型3.影响政治文化变异的因素4.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差异5.政治文化的功能6.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7.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渠道。
政治学概论真题(2006-2010)及其答案解析2006年政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政党:【解析】“政党”的概念是政治学最基本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是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政治上最积极的代表,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
举例几个国家的政党体制及知名政党。
2.代议制民主:【解析】从定义出发,然后结合产生发展的历史来阐述。
大概100-120字足够了。
代议制民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公民选举代表掌握国家决策权力的民主形式。
代议制民主下,公民的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选举代表的权利上。
古代的直接民主随城邦的解体而消逝,民主在中世纪末期再生时便采取了代议制形式。
近代民主思想家虽然承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但他们几乎众口一词,认为人民不适合直接掌握国家权力。
他们认同中世纪成长起来的代议制民主,由人民选举出代表掌握国家权力。
公民的民主权利体现在他们选举代表的权利上。
代议制民主方案的出现,使近代思想家解决了一个困扰民主制度拥护者的一个难题,即在理论上必须承认人人平等,但在实践上,只能由少数精英掌握国家权力。
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另一个绝对的理由在于,近代民族国家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和社会交往水平以及交通通讯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使直接民主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能的。
3.联邦制【解析】联邦制和单一制,是两个比较基本的名词,本题考查基本的政治学功底。
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
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联邦成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在组成联邦制国家时,联邦成员单位把各自的部分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同时又保留了部分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第六章)
第一节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地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来源于自考365网zikao365)
政体直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统治形式和权力结构的特征,直接地受到国家阶级性质的制约。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卷二
【育明教育温馨提示】
专业课复习一定要赶早,不要在起跑线上就输给对手。
复习要有针对性,在备考复习过程中,考研信息的收集很重要,信息是第一位的:你信息收集的越多,越充分,你的认识就会越全面、正确。
要尽全力收集到目标院校专业课的笔记、课件、讲义、历年真题等资料。
特别是历年真题要认真研究几遍,因为历年真题考查的重合率是很高的。
往往一道题目三四年前考过,现在又会以其它形式变相的来考查!将历年真题与笔记、课件、讲义等结合学习,这样才能够做到更有重点的复习。
最后,要有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时间安排计划。
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而留的!
一、名词解释(5’*6=30’)
1、政治意识形态
2、精英主义
3、第三条道路
4、有限政府
5、历史终结论
6、囚徒困境
二、简答题(15’*4=60’)
1、试述霸权后合作论的内容及意义;
2、简述美国“重回亚洲”战略;
3、简述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学的发展;
4、简述政党在现代政治运作中的重要性。
2010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真题201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6*5=30)1.政治社会化2.时代主题3.托克维尔4.《里斯本条约》5.依附论6.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二、简答(4*15=60)1.简述战后亚非国家民族分离运动产生的原因2.简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对现代民主制的贡献3.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4.简述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三、论述(2*30=60)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对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2.主张主权学说认为说明了主权的统一性,分权制衡理论则强调权力的分割与平衡,说明二者间的关系2010年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与新中国外交一、名词解释(8*5=40)1、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2、布雷顿森林体系3、第一次石油危机4、东盟宪章5、《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6、中非(合作)论坛7、孔塔多拉集团8、华盛顿共识二、简答题(4*10=40)1、简述帝国主义在中东民族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2、简要评鉴奥巴马政府的新阿富汗、巴基斯坦政策3、简述战后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演变4、简述亚欧合作及其意义三、论述题(2*30=60)1、试论述日本新政府为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建议和行动。
2、试论述全球治理下非政府国际组织的作用与不足。
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考研全程辅导专家跨考教育专业课全力助你备考2011
第六篇 政治发展
1、政治发展的过程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会不断发生和发展,从而导致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变革和调整,即政治的发展过程。
2、本质内容
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3、根本动力
社会生产力发展
4、两种形态
政治革命政治改革
第一章 政治革命
第一节 政治革命的含义
1、定义
以阶级为政治主体的旨在推翻另一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实现政治权力迅速变更,用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2、政治革命的特征
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
2、政治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夺取政权
3、政治革命以政治体系的根本变革为内容
4、政治革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政治革命是一种短暂而急剧的变革
6、政治革命往往与暴力相联系
第二节 政治革命的条件和方式
一、政治革命的条件
1、根源
一种生产关系严重的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上层建筑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政治利益的要求时,政治革命成为必然。
2、主客观条件
1)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极端激化
2)统治阶级不能再照旧维持自己的统治
3)人民群众不愿意依旧有的生活方式是生活下去
4)被统治阶级形成革命意识
5)革命分子建立组织
二、政治革命的方式
1、暴力革命
2、和平过渡
第三节 政治革命的类型和作用
一、政治革命的类型
1、定义
由特殊的社会矛盾、社会性质所规定的不同的革命对象、任务和动力的集中表现
2、类型
1)奴隶革命
2)农民革命
3)资产阶级革命
4)无产阶级革命
二、政治革命的作用
1、政治革命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政治革命改变政治环境
3、政治革命更新政治体系
4、政治革命变革政治文化
第二章 政治改革
1、定义
所谓政治改革是政治关系地调整和完善,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政治权力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过程。
第二节、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一、政治改革目标确定的原则
1、合理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过程性原则
二、政治改革的方式
1、综合性改革方式
2、多项分进性改革方式
第三节、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一、政治改革的条件
1、政治改革的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
2)政治文化条件
3)社会条件
2、政治改革的主观条件
1)具有改革取向和改革意识的力行者
2)合理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
3)选择和把握有利的时机
4)充分调动本阶级成员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第三章 政治民主
第一节 政治民主的含义
一、定义
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势。
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二、政治民主的基本特性
1、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前提特征
2、政治民主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联
3、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
4、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原则
5、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实施方式
6、政治民主以法制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第二节 政治民主的类型
一、前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
1、原始社会的民主
2、奴隶社会的民主
3、封建社会的民主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三、社会主义民主
第三节 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
一、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
1、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
2、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
3、公民的政治教育
二、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1、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作用
1)本质上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利益矛盾的最好形式
2)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斗争提供了条件
2、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1)社会主义民主可以维护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治统治
2)社会主义民主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协调人民利益要求和利益矛盾
3)社会主义民主是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
4)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提高政治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5)社会主义民主是防止政治专制和政治腐败的有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