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CSCO乳腺癌指南复发转移更新要点-MBC更新
- 格式:pptx
- 大小:816.18 KB
- 文档页数:27
《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自2016年起,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发布了一系列恶性肿瘤指南,有效地指导了我国肿瘤医生的临床实践,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诊疗指南。
而在2019年,肺癌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多项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已获得阳性结果,优质的循证医学证据推动了第五版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
2020年5月23日,《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发布会在线发布,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和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为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分别就早期和驱动基因阳性NSCLC、局部晚期和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指南更新进行了解读,以下为更新的主要内容。
早期和驱动基因阳性NSCLC指南更新解读:影像和分期诊断1.影像分期中,I级推荐增加“颈部/锁骨上淋巴结B超或CT”;2.文字注释部分中添加“不建议通过胸部X片进行筛查”。
分子分型“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表达(1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
可手术IIIA或IIIB(T3N2M0)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1.度伐利尤单抗“作为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1A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2.EGFR-TKI、免疫治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在“文字注释部分”描述;3.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疗效具有前景,在“注释”部分加以描述。
IV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1.根据进展部位和是否寡进展分为两种类型:寡进展/CNS进展型和广泛进展型。
2.EGFR突变·一线治疗推荐中,增加“达克替尼(1A类证据),奥希替尼(1A类证据)”;·二线治疗,新增阿美替尼,II级推荐用于经一代或二代EGFR-TKI治疗失败且存在T790M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方案为II级推荐,并在“注释”部分增加相应描述。
2020 中国晚期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相关研究进展(全文)01、同步国际,彰显中国智慧2015年,中国抗癌协会多位专家共同编写了首部《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进行了第二次更新,2020年7月,2018年版《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正式发表于美国癌症学会《Cancer》杂志的中国乳腺特刊。
在此基础上,2020年版正式升级为指南,《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年)》由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共同编写,是中国专家和学者智慧的结晶。
02、指南结构指南主要包括十三方面内容:指南总则、肿瘤评估原则、晚期乳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不可手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遗传性乳腺癌、化疗药物治疗和生物治疗、转移病灶管理、男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支持治疗和总结。
03、更新要点一、推荐级别描述二、晚期乳腺癌定义晚期乳腺癌包括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Ⅳ期)乳腺癌。
局部晚期乳腺癌通常包括可根治性手术的部分IIB(T3N0M0)、IIIA期原发性乳腺癌和难以根治性手术的累及皮肤、胸壁或广泛淋巴结受累的IIIB、IIIC期乳腺癌。
本指南中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仅针对初始不可手术、尚未扩散至远处的局部晚期乳腺癌(IIIB、C期)。
三、晚期乳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治疗选择应考虑HR和HER2状态、既往治疗、无病间期、肿瘤负荷、年龄、一般状态、月经状况、合并症等因素。
新增:在相关靶向药物临床可及的情况下建议明确PI3K、PDL1和BRCA状态以指导治疗。
四、HER2阳性不可手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有条件医院推荐多学科综合治疗(全身治疗、手术、放疗),其中,全身治疗应为初始治疗,新增内容:对于局部晚期可转化为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应积极采用新辅助治疗策略;经评估即使新辅助治疗后仍不能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患者,参考转移性乳腺癌全身治疗策略。
2020 CSCO肺癌指南更新要点及相关研究进展近日,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NSCLC)指南重磅发布,医脉通特整理了指南更新要点及相关研究进展,一起回顾下吧。
影像和分期诊断部分更新内容在影像分期中,I级推荐新增“颈部/锁骨上淋巴结B超或CR”,文字注释部分增加“不建议通过胸部X片进行筛查”病理学诊断部分无更新分子分型更新内容对于不可手术III期及IV期NSCLC患者,“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表达(1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
基于KE YNOTE-042中国研究的结果,2019年,NMPA批准PD-L1检测抗体(IHC 22C3)作为PD-L1表达检测的伴随诊断。
早、中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手术)1.IA/IB期、IIA/IIB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无更新总体治疗原则为,对于适宜手术者:可采用手术±辅助治疗;对于不适宜手术者:采用放疗±化疗。
2.可手术IIIA或IIIB(T3N2M0)原发性NSCLC的治疗的更新根据IASCL/UICC第8版分期,IIIA期包括T3N1、T4N0-1、T1-2N2,T3N2M0为IIIB期。
这部分患者的总体治疗原则为:可手术/可能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围手术期化疗/放疗/靶向治疗。
基于PACIFIC研究结果和度伐利尤单抗已获NMPA批准国内上市,度伐利尤单抗用于这部分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1A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
文字注释部分增加:“关于EGFR-TKI作为新辅助治疗”的文字注释。
CTONG1103研究旨在评估厄洛替尼对比含铂双药用于IIIA-N2期NS CLC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厄洛替尼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组的ORR分别为54.1%和34.3%(P = 0. 092)。
中位随访14.1个月时,厄洛替尼组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的中位PFS更优,分别为21.5个月和11.4个月(P <0.001)。
1 23» 添加术前新辅助治疗适应症: T ≥2或N ≥1,T NBC.» 根据对新辅助治疗的反应决定术后辅助治疗模式早期乳腺癌T NBCCSCO2020对HER阴性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推荐:» 新辅助化疗:年轻、三阴性、尤其是BRCA基因突变患者,新增T P方案(白蛋白紫杉醇+卡铂/顺铂)(II级推荐,2A)CSCO2020对HER阴性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推荐» 辅助化疗:具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新增ddAC-ddT(I级推荐,1A)注释:部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如存在已知的BRCA 突变,如在蒽环和紫杉基础上需考虑铂类(顺铂、卡铂)药物用于辅助治疗,大多数专家认为这类患者应该在新辅助治疗中提前考虑铂类。
晚期乳腺癌篇1晚期乳腺癌HR+/HER2-NCCN指南(2020V6)对ER/PR+、HER-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流程的推荐:» 由原来的±CDK4/6换成了系统治疗卵巢功能抑制在(绝经前/后)HER2阴性患者的应用:» 一线治疗:添加氟维司群(1类)±NSAI(1类);移除瑞波西利+TAM» 二线治疗:如果进展之前用的CDK4/6,没有证据支持二线治疗中用其他的CDK4/6药物晚期乳腺癌HR+/HER2-CSCO指南对绝经后HR+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推荐:左右滑动查看2020vs2019更新23» 早期乳腺癌:1、强调了HR+/HER2-亚型依据复发风险决定是否需要添加辅助化疗2、高危乳腺癌提倡积极治疗:将T ≥2或N ≥1,HER2阳性乳腺癌/T NBC加入到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3、T NBC的新辅助治疗可以使用周紫杉醇+卡铂/多西他赛+卡铂(其他推荐方案)» 晚期乳腺癌:1、HR+/HER2-治疗中弱化CDK4/6抑制剂的地位2、HR+/HER2-的一线治疗添加氟维司群(1类)±NSAI(1类)3、HER2+乳腺癌添加妥卡替尼+曲妥珠+卡培他滨(≥2线,其他推荐),奈拉替尼+卡培他滨(2A,其他推荐), t ras t uz umab deruxt ecan(其他推荐)4、T NBC中添加s acit uz umab go vit ecan-hz iy(≥3线,其他推荐)5、HER2-中添加卡铂+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特殊情况下使用)6、其他靶向治疗中新增,NT RK融合:拉罗替尼(2A,特殊情况下使用)、恩曲替尼(2A、特殊情况下使用);MSI-H/dMMR帕博利珠单抗(2A,特殊情况下使用)CSCO乳腺癌指南更新要点小结(2020 vs2019)» 早期乳腺癌:1、强调了HR+/HER2-亚型依据复发风险决定是否需要添加辅助化疗2、HER2+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阶段推荐双靶治疗3、HER2+乳腺癌辅助治疗阶段推荐双靶及延长抗HER2治疗4、三阴性+BRCA基因突变患者,新辅助化疗新增T P方案(白蛋白紫杉醇+卡铂/顺铂)(II级推荐,2A),辅助化疗可以考虑在蒽环和紫杉基础上需考虑铂类(顺铂、卡铂)药物» 晚期乳腺癌:1、HR+/HER2-治疗中强调使用CDK4/6抑制剂联合治疗2、HER2+治疗中强调双靶治疗、抗HER2-T KI+化疗3、HER2-乳腺癌无新增靶向药物,强调完善、优化推荐方案数据关于Next Med数据库Next Med是一个创新的知识数据库,专注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收集并整合临床指南、临床试验和学术文献数据,构建起独特的适应证图谱和循证数据标准,当前收录全部肿瘤领域内的疾病、治疗、药物安全性、临床试验设计、关键临床结果等数据。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完整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更新要点总结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德曲妥珠单抗(T-DXd)”取代“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成为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唯一I级推荐的ADC药物(1A)。
三阴性晚期乳腺癌:原解救治疗推荐表格调整为解救化疗和解救免疫治疗两个表格,将免疫联合方案进行单独推荐。
HR阳性晚期乳腺癌:新增“AKT抑制剂(AKTi)+内分泌”作为CDK4/6抑制剂(CDK4/6i)治疗失败患者的III级治疗推荐。
新增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章节:对于HR阳性/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T-DXd”作为CDK4/6i 经治患者的首选II级推荐方案(1A)。
对于HR阴性/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失败后应首选ADC药物治疗,可以选择“戈沙妥珠单抗”或“T-DXd”。
T-DXd是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唯一I级推荐的ADC药物图1.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方案在曲妥珠单抗治疗敏感的患者中,曲帕双靶联合紫杉类(THP)、曲妥珠单抗联合吡咯替尼及紫杉类(TH+吡咯替尼)仍是I级推荐方案,证据类别均调整为1A。
在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的患者中,T-DXd是唯一I级推荐的ADC药物(1A),而T-DM1从I级推荐调整为II级推荐。
在TKI治疗失败的患者中,T-DXd仍然作为II级推荐,但证据类别提升至1A。
新增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皮下制剂。
注释3:新增(7)“T-DXd治疗失败后,可考虑应用既往获益的抗HER2靶向治疗或未使用过的同类药物,也需考虑局部治疗的可行性以兼顾生活质量。
”T-DXd作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的I级推荐是基于DESTINY-Breast03研究的突破性获益。
截至2022年7月25日,T-DXd 组BICR评估的中位PFS长达28.8个月,是T-DM1组6.8个月的4.2倍。
尽管两组的中位OS均未达到,但T-DXd组与T-DM1组之间差异已具有统计学显著性(HR=0.64,P=0.0037)。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年版)》更新要点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O 201 5年中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例,发病率为45.29/10万,死亡约7万余例。
尤其是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妇女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
即使是早期患者中,有30%-40%可发展为晚期z 5年生存率仅20%o目前,早期乳腺癌的规范治疗思路清晰,治疗效果也很好。
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仍然有诸多困境亟待解决。
近日,《中国晩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年版)》正式发布,是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福音,也必将是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化诊疗征途中的里程碑。
与2018年版共识相比,《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年版)进行了诸多更新,徐兵河教授也在指南发布会上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这里进行归纳总结,以飨读者。
一、晚期乳腺癌的定义在本次指南更新中,晚期乳腺癌的定义进行了具体化。
晚期乳腺癌包括局部晚期和复发/转移性(IV期)乳腺癌。
其中局部晚期乳腺癌仅针对初始不可手术、尚未扩散至远处的局部晚期乳腺癌,即mB、IIlC期乳腺癌。
二、晚期乳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指南增加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在相关靶向药物临床可及的情况下建议明确PI3K. PD-Ll和BRCA状态以指导治疗;修改了相对局部的局部复发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原则: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患者应积极开展全身治疗策略,具体方案在结合既往治疗史的基础上可参考辅助或新辅助治疗策略。
无法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患者,全身治疗仍应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对于急需缓解症状或解除并发症的患者/可联合米用局部治疗。
三、不可手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指南细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可能转化为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和经评估即使新辅助治疗后仍不能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患者。
对于局部晚期可能转化为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应积极采用新辅助治疗策略;而经评估即使新辅助治疗后仍不能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患者,则需要参考转移性乳腺癌全身治疗的策略。
2024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学习要点2024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学习要点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疗水平,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每年都会发布最新的乳腺癌诊疗指南。
本文将介绍2024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的学习要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乳腺癌的最新诊疗方法。
1、早期诊断和筛查早期诊断和筛查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关键。
本指南强调了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的重要性,包括自检、医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遗传史、既往乳腺疾病史等,应增加检查频率,以尽早发现潜在的病变。
2、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本指南详细介绍了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分子分型和生物学特征,强调了准确诊断的重要性。
同时,指南还介绍了最新的基因检测技术,如下一代测序(NGS)等,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的遗传特征,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本指南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病理类型等因素,详细介绍了各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4、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是乳腺癌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本指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子分型,详细介绍了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副作用。
特别是针对HER2阳性患者,指南强调了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的重要性。
同时,指南还介绍了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成果。
5、心理支持和康复心理支持和康复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指南强调了心理医生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
此外,指南还介绍了康复阶段的注意事项,如运动锻炼、营养支持和性生活指导等,以帮助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总之,2024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的学习要点包括早期诊断和筛查、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心理支持和康复等方面。
2020 CSCO BC 指南更新要点:HER2阳性新辅助治疗后的辅助治疗鉴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新闻发布会于2020年4月10日下午顺利线上举行。
乳腺癌领域的诸多权威专家参加了本次线上会议,在新闻发布会的各个环节中,各位专家对关键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
在“《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嘉(CSCO BC)诊疗指南》发布会”环节,解读了早期乳腺癌部分的主要更新内容。
详情如下: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不再仅仅依据临床分期,而应结合肿瘤分子分型、临床分期及患者医院进行个体化治疗。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选择术前新辅助药物治疗:肿块较大(>5cm)、腋窝淋巴结转移、HER2阳性、三阴性、有保乳意愿但肿瘤大小与乳房体积比例达难以保乳者。
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更新要点I级推荐新增TCbHP(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1A)和THP(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1A)。
II级推荐为HER2单抗联合紫杉类为基础的其他方案,包括新增的AC-THP(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方案(2B)和TCbH(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方案(证据级别调整为2A)、科学合理设计的临床研究(新增)。
主要研究证据III期NeoSphere研究结果显示,在早期或局部晚期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与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相比,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可显著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pCR 率,两治疗组分别为45.8%和29%(P=0.014)。
III期PEONY研究旨在评估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用于亚洲人群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双靶向治疗组的术后总体病理完全缓解率(tpCR)显著较高,分别为39.3%和21.8%(P=0.001)。
II期安全性TRYPHAENA研究旨在评估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多西他赛±蒽环类用于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2020年最新CSCO肺癌指南更新要点解读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CSCO⾮⼩细胞肺癌(NSCLC)指南发布会暨⾸场巡讲于5⽉23⽇上午以⽹络直播形式在线举⾏,在发布会上正式公布了2020中国CSCO⾮⼩细胞肺癌指南,这次的指南更新到底有哪些亮点呢?下⾯就由⼩编带您⼀睹为快!⼀、检测“更精准”看点:肺癌筛查、分⼦分型新指南特别强调“不建议使⽤胸⽚进⾏筛选”,也就是说,今后⾼危⼈群每年体检时,⼀定要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提早发现隐患。
基因检测⽅⾯,不可⼿术患者PD-L1表达检测的推荐等级上升⾄I级,但不⽤⼈⼈都做,EGFR、ALK、ROS1没有突变的NSCLC建议进⾏PD-L1检测,更好的为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新增“NTRK 融合检测作为II级推荐”,基于TPK抑制剂的开发和初步研究结果,NTPK或将成为肿瘤新靶点。
⼆、靶向“更成功”看点:EGFR突变患者⼀线治疗新格局、耐药进展模式对EGFR突变,基于ARCHER 1050研究结果,2019年NMPA批准了达克替尼⼀线⽤于EGFR突变NSCLC的适应证。
此外,指南对奥希替尼⼀线⽤药的推荐上升⾄I级。
FLAURA研究表明奥希替尼较⼀代EGFR-TKI显著延长PFS和OS(图1)。
为了更好的指导后续治疗,最新指南将耐药后进展模式根据进展部位和是否寡进展分两类:寡进展/CNS进展,⼴泛进展。
寡进展/CNS进展患者⼀般可在维持原⽅案基础上,增加局部治疗;⽽⼴泛进展者则需更换⽅案。
对EGFR-TKI耐药后治疗,⽬前阿美替尼已获NMPA批准的⼆线适应证,指南新增阿美替尼II级推荐⽤于存在T790M突变的经⼀代或者⼆代EGFR-TKI治疗失败的⼴泛进展的晚期NSCLC⼆线治疗。
三、免疫“更提早”看点:免疫治疗进军⽆驱动基因晚期NSCLC的⼀线治疗免疫治疗的发展可谓如⽕如荼,继去年CSCO指南⾸次出现免疫治疗后,今年免疫治疗⼏乎占据了⽆驱动基因突变NSCLC治疗指南更新的全部内容,真正推进了“去化疗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