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群文阅读之智慧少年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45.50 KB
- 文档页数:17
三年级群文阅读《古代儿童的智慧》课例执教年级三年级群文篇目《文彦博灌水浮球》《王戎识苦李》《能言善辩的小孔融》《谢道韫咏雪》教学目标1.分组阅读,初步了解古代儿童的智慧。
2.比较异同,探究发现文中古代儿童智慧的不同之处,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习得智慧,换发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3.激发学生主动阅读中国古代儿童智慧故事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2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唤醒已知1.小朋友们,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一二年级学过的课文中,认识了我国古代哪些有智慧的儿童?(司马光、曹冲、小牧童)简单说说2.他们分别展示出哪些不同的智慧?(急中生智、沉着冷静;善于动脑、知识丰富;生活经验丰富)二、课件激趣,引出课题一二年级时,我们在课内阅读中认识了三个我国中国有智慧的儿童。
(课件)急中生智的司马光,善于动脑的曹冲,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小牧童,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走进一组群文,再去认识几个这样智慧的孩子。
齐读课题:古代儿童的智慧三、分组选读,领略智慧1.选读《文彦博灌水浮球》《王戎识苦李》(1)选读这两篇文章,老师读阅读要求和阅读提示。
阅读要求:请同桌之间一人选一篇,读完后相互简单交流。
阅读提示:●文中主人公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他(她)的智慧体现在哪儿?(2)分享《文彦博灌水浮球》。
●遇到的问题,怎样解决:文彦博和小伙伴玩球时,球掉进树洞,他急中生智,用灌水的方法让掉进树洞的球浮了起来。
●那你觉得他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呢?(生谈自己的体会)(3)分享《王戎识苦李》●遇到的问题,怎样解决:路边李树上接满了沉甸甸的李子。
小伙伴兴奋的去摘,王戎观察了路边的李树后,分别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在文中找出体现智慧的地方并谈体会。
(4)小统整:阅读了这篇文章,文彦博和王戎的智慧一样吗?(不一样。
一个是运用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一个是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
)2.选读《能言善辩的小孔融》《谢道韫咏雪》。
智慧少年小古文朗诵一、任务背景在当今社会,古文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份。
然而,由于古文的形式和语言特点,许多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和朗诵能力存在一定难点。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朗诵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本次任务旨在开辟一款智慧少年小古文朗诵软件。
二、任务目标1. 开辟一款智慧少年小古文朗诵软件,匡助学生提高古文的理解和朗诵能力。
2. 提供丰富的古文资源,包括古文原文、翻译、注释等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
3. 提供多种朗诵模式,如跟读、背诵、摹仿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提供智能评测功能,能够对学生的朗诵进行自动评测,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5. 提供学习记录和统计功能,方便学生和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
三、任务内容1. 开辟智慧少年小古文朗诵软件的基本功能:a. 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注册和登录功能使用软件。
b. 古文资源浏览功能:学生可以浏览古文的原文、翻译和注释等内容。
c. 朗诵模式选择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朗诵模式。
d. 朗诵录音和播放功能:学生可以录制自己的朗诵并进行播放。
e. 智能评测功能:软件可以对学生的朗诵进行自动评测,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f. 学习记录和统计功能:软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g. 设置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软件的设置。
2. 设计智慧少年小古文朗诵软件的界面和交互:a. 界面设计:界面简洁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同时便于操作和使用。
b. 交互设计:交互方式简单明了,学生可以轻松地进行操作和学习。
3. 提供丰富的古文资源:a. 采集整理大量的古文资源,包括古文原文、翻译、注释等内容。
b. 提供多种古文分类和标签,方便学生查找和学习。
4. 开辟智能评测功能:a. 利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学生的朗诵进行自动评测。
b. 根据评测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匡助学生提高朗诵能力。
三年级群文阅读《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课例本课例是为三年级学生设计的群文阅读活动,旨在引发学生对古代儿童聪明才智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目标:1. 通过阅读《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这本书,激发学生对古代儿童的好奇心,了解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生活方式。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问题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思考问题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创造力。
活动流程:1. 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这本书的背景,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认为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是怎样得到锻炼的?2. 阅读(20分钟):学生阅读《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这本书,并记录下自己遇到的生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3. 讨论(15分钟):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4. 深入思考(15分钟):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你认为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有什么启发?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5. 练(20分钟):学生完成一些练题,以检验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6. 总结(10分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概括学生在研究中获得的收获和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
活动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2. 学生在讨论和深入思考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是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本课例旨在通过群文阅读来激发学生对古代儿童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并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