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2013-7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2
一、深静脉血栓(DVT)Autar评估表:
二、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相关措施:
1、基本预防:下肢主动和被动肌肉舒缩锻炼□
2、物理预防:下肢气压式血循环促进治疗仪□足底静脉泵治疗□
穿弹力袜□运动疗法□
其它:
3、药物预防: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抗凝预防用药,具体如下:
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华法林□
利伐沙班□其它: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相关风险进行宣教,希望家属住院期间配合预防和治疗,但即便采取相关措施,仍然不可避免出现相关风险,造成不良后果,医护人员一并告知受委托人或监护人。
患者签名:年月日时分
受委托人或监护人签名:与患者关系:年月日时分
医师签名:年月日时分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一、深静脉血栓(DVT)Autar评估表:
二、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相关措施:
1、基本预防:下肢主动和被动肌肉舒缩锻炼□
2、物理预防:下肢气压式血循环促进治疗仪□足底静脉泵治疗□
3、药物预防: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抗凝预防用药,具体如下:
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华法林□
利伐沙班□其它: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相关风险进行宣教,希望家属住院期间配合预防和治疗,但即便采取相关措施,仍然不可避免出现相关风险,造成不良后果,医护人员一并告知受委托人或监护人。
患者签名:年月日时分
受委托人或监护人签名:与患者关系:年月日时分
医师签名:年月日时分。
一、深静脉血栓(DVT)Autar评估表:
二、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相关措施:
1、基本预防:下肢主动和被动肌肉舒缩锻炼□
2、物理预防:下肢气压式血循环促进治疗仪□足底静脉泵治疗□
3、药物预防: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抗凝预防用药,具体如下:
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华法林□
利伐沙班□其它: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相关风险进行宣教,希望家属住院期间配合预防和治疗,但即便采取相关措施,仍然不可避免出现相关风险,造成不良后果,医护人员一并告知受委托人或监护人。
患者签名:年月日时分
受委托人或监护人签名:与患者关系:年月日时分
医师签名:年月日时分
1 / 1。
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记录单(Autar评分表)
备注:1、评分原则:评估表项目单选,以各项目的高分计入[如4-7项[特殊风险、创伤风险(术前)、外科手术、现有高风险疾病,则以最高分项分值计入],
2、评估频率针对DVT易感者,入院时、病情变化、手术后评估一次,评分≦10分低危(每周评估),11-14分中危(每
三天评估),≥15分高危(每日评估)。
3、风险等级及护理指引:分值≤6分,无分险,无需特别措施,尽早活动;低分险分值7-10分,给基础预防;中度危
险分值11-14分,给予基础+物理预防;,高风险分值≧15分,在中风险措施基础上加药物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DVT)Autar评分表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日期时间评估项目与分值年龄10-30岁 0 31-40岁 1 41-50岁 2 51-60岁 3 61-70岁 4 70岁以上 5身体重量指数体重(Kg)/身高(m)2低体重<18.5 0平均体重18.5-22.9 1超重 23.0-24.9 2肥胖25.0-29.9 3过度肥胖≥3.0 4活动自由活动 0自行使用助行工具 1 需要他人协助 2 使用轮椅 3绝对卧床 4创伤风险术前评分项目头部受伤 1胸部受伤 1脊柱受伤 2骨盆受伤 3下肢受伤 4特殊风险口服避孕药20-35岁 135岁以上 2 激素治疗 2怀孕/产褥期 3 血栓形成 4高危疾病溃疡性结肠炎 1 红细胞增多症 2 静脉曲张 3 慢性心脏病 3 急性心肌梗死 4 恶性肿瘤 5 脑血管疾病 6 静脉栓塞病史 7手术类型(只能单项选择)小手术﹤30min 1 择期大手术 2 急诊大手术 3 胸部手术 3腹部手术 3泌尿系手术 3 神经系统手术 3 妇科手术 3骨科(腰部以下)手术 4总分评估者审核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抬高患肢,肢体高于心脏水平20~30厘米,膝关节微屈15°,腘窝处避免受压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避免穿着紧身衣物每日饮水大于2000ml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作深呼吸和咳嗽动作向心力按摩双下肢鼓励患者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及直腿抬高运动鼓励患者每天采取坐位、站立或下地行走使用弹力袜使用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观察双下肢肿胀情况,测量肢体周径观察下肢皮肤颜色、动脉搏动重视病人主诉,如有下肢沉重、麻痹、疼痛感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每日体查Homan’s征其他:护士签名护长/组长签名评估指引1.主要用于血流缓慢、血液高凝、血管壁损伤三大危险因素之一的患者以及长期卧床或疾病急性期绝对卧床患者。
2.首次评估由管床护士在病人入院24小时内完成;审核者在管床护士评估后小时完成审核。
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评分表)姓名病区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贫血症包括镰状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护理指引:高风险患者使用持续下肢静脉泵加抗血栓袜中风险患者使用抗血栓袜,必要时使用持续下肢静脉泵低风险者主要鼓励患者做踝泵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干预方法干预方法:患者术后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使用心电监护,术后2小时帮助患者活动肢体。
具体活动措施:①用小枕垫高患者的脚后跟,使患者小腿悬空,与床面形成20-30度角为宜。
②帮助患者进行双侧足踝运动,即踝关节的被动背伸、趾屈和内外翻的“环转”运动,频率15-20次|min,每个动作重复20次。
③为患者按摩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等,按摩方向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每侧肢体按摩5min。
④膝关节伸屈运动频率15-20次|min,重复活动20-30次。
⑤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由护士帮助患者进行第一次翻身,此后间隔2h翻身一次。
⑥清醒患者鼓励主动运动,包括进行深呼吸运动及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运动,踝关节内翻和外翻运动,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训练。
指导患者先呼吸10次,然后由肢体远端向近端依次进行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运动,踝关节主动内翻和外翻运动,频率15-20次|min,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每次动作保持收缩状态5s,放松5s,所有动作各重复20-30次。
术后2h开始进行第1-3项活动,术后2-4h内进行第4-5项,术后当日执行两次。
术后1-7d若患者意识朦胧或昏迷时,继续进行1-5项,但要求增加活动量;意识清醒者,鼓励进行第6项活动。
以上训练每天4次,分别在晨起、上午、下午及睡前指导患者进行;患者活动均在接受过统一培训的护士协助和指导下完成。
参考文献:《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 2021月1月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高危险防止跌倒措施除一般及标准护理措施外,还应包括以下措施:在床头卡上做明显标记尽量将患者安置距离护士站较近病房告知家属应有人陪护患者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有针对性的治疗加强患者夜间巡视将两侧四个床档抬起必要时限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标准护理措施Morse跌倒评分说明:1、病人曾跌倒(晕厥)/视觉障碍:病人在入院之前或之后曾经跌倒(晕厥)的历史或是视觉障碍评分为25分,如果没有为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