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秋天的雨》教案、教学设计――北白象五小王珊珊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的教学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
指导阅读中凸显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领学生在读中理解美,感受美,从而学会表达美,努力营造一个“美的、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
会写“爽、扇、邮”等10个字。
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1.“爽”“柿”的字形,“扇”“梨”“粮”的读音。
2.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被艺术化了的语言。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季节的雨?说说原因。
2、春天的雨润物无声,夏天的雨给人们带来清凉,而秋天的雨则像一把钥匙,悄悄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今天让我们一起伴随这绵绵秋雨走进课堂,一起学习《秋天的雨》。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全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感受下秋天的雨,注意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或者句子多读几次,开始读吧!2、检查下同学们这些词语都读对了吗?钥匙衣裳喇叭(第二个字都是轻声)衔着频频点头(都是表示动作的词)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这句话中藏着一个多音字,扇:shan分别第一声和第四声,表示名词时读第四声,表示动作时读第一声)3、自由读词语和句子,请生一组组地读,并说说发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情感目标: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感受语言美,培养欣赏及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北大荒的的秋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课件:_______的北大荒)2.大家用了一些优美的词语来赞美北大荒,说的真好。
老师明白大家的意思,你们都是在赞美:啊!(师稍停顿)生(心领神会)齐答: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课件出示)3.北大荒的秋天多美呀。
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北大荒。
先让我们再来熟悉一下昨天刚认识的新朋友。
(出示生词,指名读)4.同学们的交际能力真强,这么快就把新朋友变成了老朋友。
昨天,我们来到北大荒都看到过哪些地方?天空、小河、原野(老师板书)二、品读感悟1.这三个地方,景色各异,老师相信大家肯定有自己最喜爱的地方。
好好地把描写这三个地方的文字认真读一读,再比较一下,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景色?还要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令你喜欢?2.学生自读课文,老师来回地巡视倾听交流。
老师了解学生的选择:喜爱天空、小河、原野的分别举手大家各有所爱,一定都有自己的理由。
就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说说你最喜欢的地方。
(一)美在天空。
1.出示句子:美在哪里呢?体会“一碧如洗”2.碧蓝的天空的确好看,但(引导学生说)傍晚的流云更美。
(出示晚霞组照)是啊,落日映照下的流云,有银灰色的,有绛紫色的,有橘黄色的,有血红色的,谁能读好这句话,把流云的美表现出来。
(指名读)3.这些颜色的词,把流云写得缤纷美丽,你也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师: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词语就是——生齐答:五彩斑斓。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北大荒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常州市新北区孝都小学言爱菊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思想感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词语:映照燃烧顿时一碧如洗赞美脸庞挺拔热闹非凡2、听写句子:啊,北大荒秋天真美呀!二、学习课文1、围绕听写句子提问:北大荒秋天美在哪儿?2、听录音朗读2—5自然段,在你认为美地方作上记号。
3、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美。
天空:(1)理解词语“一碧如洗”、“流云”等。
(2)读“银灰”、“橘黄”、“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
(3)读长句,进行换词换句练习。
这些流云在落日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1)理解“清澈见底”,找出与“清澈”相关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句中作用。
(3)把握语气,自读“小河”部分。
原野:(1)理解“热闹非凡”,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2)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
(3)找一找:生活在这里人是用哪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九月?认识“大豆摇铃千里金”。
(4)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4、小结:跟着作者文字,我们看到了北大荒秋天天空、小河、原野,这时候你最想说什么?三、拓展阅读1、小黑板出示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上《“北大仓”可能变成“北大荒”》资料。
2、读一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四、课后作业选一选,写一写:1、课间操场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节日大街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大荒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大荒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东方之珠”(苏教版语文六年制第五册第15课)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南大门,那里有迷人沙滩、著名公园和繁华街市。
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北大荒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去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
●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九月开始的。
北大荒的树林里第一片树叶落地,就告诉人们秋天来到了。
)师引出“一叶知秋”这个成语:看见一片树叶凋谢落地,就知道秋天将要到来。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整体感受:1、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
2、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边读还可以边和同桌进行交流。
3、有人说秋天是一首诗,有人说秋天是一幅画,还有人说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哪里最美呢?(板书:天空美小河美原野美)①品味天空的美(1)书中一个词概括了天空的美,什么词:一碧如洗。
什么叫一碧如洗?想看看这样的天空吗?(看屏幕上的图片)(2)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
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3)我们一起来欣赏流云的美丽(看图片)(4)这么美丽的景色,谁能读好这句话。
(生练读,生配乐读)②品味小河的美1、出示图: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是呀!小河是多么的清澈,多么的平静啊!谁能把这句话读好?3、看,小河的清澈和安静,把谁给吸引来了?(出示课件)如果说,那静静的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谧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北大荒的秋天。
(板书课题)2.师:我们已经初步地朗读了课文,知道了,从第一片落叶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你们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出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吗?(板书美)3.师:有人说秋天是一首诗,有人说秋天是一幅画,还有人说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下面请同学听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来写北大荒秋天的美呢?4..播放课文录音。
5.(板书:天空小河原野)二、分析课文:师: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的文字,走进北大荒的秋天,去欣赏天空、小河、原野的美景。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这段共有几句话?(2句)·哪个词最能概括天空的美?(板书:一碧如洗)什么意思(出示幻灯片感受天空一碧如洗)·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是不是总是一碧如洗呢?体会“只有…才”不是中午早上·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幻灯片出示带颜色的流云图,体会银灰等)·你觉得这些流云还会变成哪些颜色。
(幻灯片出示金黄)·晚霞除了颜色多,还有怎样的特点呢?(变化快-转眼间)(幻灯片一瞬间)(五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这段课文。
过渡: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如此美妙,小河又别有一翻情趣。
2.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板书:清澈见底)·课文中哪些词句具体写出了小河的清澈见底。
(幻灯片比作蓝绸子、明镜)·静静地躺(指导朗读,读得静静的,轻一点,小河在睡觉静态美)·小河的清澈和安静把谁吸引来了。
(看幻灯片小鱼)·如果说,静静的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是一种静谧的美,而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它们在一起是那么快乐和谐。
我们该怎样去读呢?(生试读)3.第4自然段过度: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原野的特点?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导入俗话说,一叶落而知秋。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齐读课题)二、讲读课文1、让我们抬头看看,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请小朋友读第二自然段。
2、(显示天空图片)北大荒的天空怎么样?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冲洗过一样,非常亮丽。
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①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显示)②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显示)(欣赏流云图片)③“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你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它吗?(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等)4、文中把多彩的流云比作什么?5、既然天空这么美,谁能把它读出来?6、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那美丽的画面。
练习朗读和背诵。
7、这么美丽的天空,谁已经把它记下来了?8、小结:有个小朋友见到如此美丽的画面,情不自禁地说:“(显示)啊,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真美呀!”学习第三自然段1、我们抬头看见一碧如洗的天空,低头又看见什么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你们看到了什么?小河给你什么印象?(显示小河图片)清澈见底:清而透明,能看见河底。
3、出示: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怀抱里。
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你能用“因为……所以……”来回答吗?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在这清澈见底的小河里,会做什么?心情怎么样?(讨论后回答)5、游览到这儿,你想说什么?(啊,北大荒秋天的小河真美呀!)指导朗读,背诵。
小结过渡::北大荒秋天的小河是美的,美在它的“清澈见底”。
(板书:清澈见底)此时那里的原野呢?学习第4自然段。
1、默读思考:哪一句话能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用“——”划出来。
2、指名回答,板书:热闹非凡。
理解:“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3、课文是怎么写具体的?轻声读2、3两句,用笔圈出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5北大荒的秋天
主备教师:刘应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来认识、理解、感悟,再通过朗读把自己认识到的、理解到的、感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者投影片、小黑板上准备重点段落语句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板书:美丽、丰收)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
9月,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
(板书:天空)
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幻灯片:指导看图说说,课文哪些词语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板书)。
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
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1)西边的天上会有些什么?读——
(2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
(3)(看图)这样美的景色,课文中怎样用文字来描写的?指名读——
听了他(她)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打比方)把()比作了()。
(4)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词句,小声跟音乐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达出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什么样的呢?(板书:小河)
1、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
(1)第一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板书:清澈见底)查字典理解“澈”。
(一)出示幻灯片,指导看图后问:为什么把它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完整。
2、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指名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1、轻声读课文,动笔画出有哪些景物,有几句话。
2、第1句:什么地方热闹非凡?(板书:原野)这句话具体吗?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
3、学习2、3两句。
(1)投影片出示豆荚图片: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豆荚的?指名读——
大豆真的会笑吗?齐读该句。
(2)出示高粱图片:“黑红”的高粱说明它们怎么样了?高粱会演唱吗?为什么这样写?指名读,齐读。
(3)火红的榛树叶子出现在哪儿?红得怎样?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那儿的人们把过去荒芜的草地开辟成了丰收的良田。
北大荒人有更大的决心,把祖国建设得美好富强。
4、读本自然段。
你们读了以后,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样?(板书:热闹非凡)作者怎样把它写具体的?(指名读)像这样的句子关系就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
师读中心句,生读分述句。
齐读概括句,男女生分读具体描写的句子(交换读)
5、今天我们学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请你课后用你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秋天。
(五)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1、读课文,并背诵。
2、片段练习:家乡的秋天真美呀!
板书:
5、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景色美丽小河清澈见底
原野热闹非凡
物产丰富“大豆摇铃千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