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的滴速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6
常用药物输注滴速要求药物名称滴速要求甘露醇>170 滴/分(30分钟内滴(250ml )完)依达拉奉>70 滴/分(30分钟内滴(100 ml )完)纤溶酶第一天 45-50 滴/分,以( 250 ml )后常规速度桂哌齐特<30 滴/分(每小时(马来酸100ml)桂哌齐特)长春西汀<80 滴/分氯化钾根据病情及医嘱执行泮托拉唑30-100 滴/分(在15-60分钟内滴完)左氧氟沙<33 滴/分(需要60-90星分钟)喜炎平儿童 30-40 滴/分成人 30-60 滴/分前列地尔缓慢滴注?现在推行快速输注,减少对小静脉的损伤莫西沙星丹红缓慢滴注药理作用注意事项①脱水、降低颅内压;②降低眼①遇冷易结晶;②可增加洋地黄毒性内压;③渗透性利尿;④术前肠作用(与低血钾有关);③可引起水和道准备;⑤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急性脑梗塞脑梗死、高凝血状态、血栓性脉用前应做皮试(生理盐水稀释成管炎等外周血管疾病1U/ml ),皮试阳性者禁用。
(阴性:红晕直径不超过1cm 或伪足不超过 3个)①脑血管疾病;②冠心病、心绞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痛;③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脑血管扩张药:改善脑梗塞后遗配好的液体 3h 使用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滴速过快或引起高钾血症:表现为四肢无力、手脚口唇发麻、呼吸困难、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心搏骤停。
①见尿补钾( >40ml/h或 >500ml/d);②不宜过浓( 0.3%);③不宜过快(成人 30-40 gtt/min);④不宜过多(成人<=5g/d,小儿每日 0.1-0.3 /kg)抗酸及抗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溶解后 4h 用完胃溃疡,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广谱抗菌药①避光。
②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慎用。
③过敏者立即停药。
④不得与其他药物混注。
⑤避免与硫糖铝、铁、茶碱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降糖药同用清热解毒,止咳止痢(支气管炎、①严禁与其他药物混合。
针剂滴速注意事项( 参照 )药品名称规格说明书要求药典要求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1g/ 支静脉用量按体重 50mg/千克以上时,输注时间至曲松钠少要 30 分钟以上。
注射用头孢支静脉滴注,每 1 克药物可用 100-500ml5%-10%葡米诺钠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静脉滴注 1~2 小时注射用头孢支8ml 注射用水加入0.75g 装瓶中或 16ml 注射用呋辛钠水加入 1.5g 装瓶中,使完整溶解后,于 3-5 分钟内迟缓静脉推注。
注射用头孢支1、肌肉注射:将 2ml 注射用水加入装瓶拉定内,作深部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时 , 将起码 10ml注射用水或 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注入装瓶内,于 5 分钟内注射完成注射用头孢2g/ 支5ml 注射用水加入 0.5g 装瓶中或 10ml 注射用水他啶支加入 1g 或 2g 装瓶中,使完整溶解后,于3-51 / 331g/ 支分钟内迟缓静脉推注。
将上述溶解后的药液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250ml 稀释后静脉滴注。
100ml 滴注时间 20-30 分钟。
注射用头孢支1、静脉注射:或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地嗪钠1g/ 支溶于4ml 灭菌注射用水中,于3-5 分钟内注射。
2、静脉滴注: 0.5g 、1.0g 或 2.0g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溶于 40ml 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中, 20-30 分钟内滴注。
注射用头孢支 1 静脉注射时 , 可用 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替安1g/ 支射液溶解后使用也可将本品一次用量0.25~2g增添到糖液、电解质液或氨基酸等输液中30 分钟~2 小时内静脉滴注。
注射用头孢静脉滴注:将本品加到 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本品只好用于静脉给药。
不得使用注射水溶解匹安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或加到电解质液 , 氨基酸等静滴用药 , 由于溶液不等渗。
输液中于 30~60 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成。
注射用头孢支静脉滴注:将 1g 头孢尼西钠充分溶解于尼西钠1g/ 支50~100ml 的 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2g/ 支许多于 1 小时滴注完成。
常用药物的滴速常用药物的滴速、用法、配伍禁忌一、输液速度的调节在临床工作中,成人的静脉输液速度通常控制在40〜60滴/min,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必须根据所用药物、病情、年龄等因素加以调整。
对于某些药物的剂量、浓度,如果滴速过快,可能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
脱水药必须适当快速地输入静脉,休克患者静滴升压药,则必须根据病情、血压随时调整输液速度。
教科书上表明:成人输注一般药物的滴速是40-60滴/分,年老、小儿、有心脏疾患的病人一般要求20-40滴/分。
参照书上的要求再回头结合我们临床工作来看,以250毫升的液体为例,以最快的60滴/分计算:250 (毫升)*20 (输液器滴系数)/60 (滴/分)=83(分钟)。
就是说参照这个标准,250毫升的液体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滴完。
但是以我现在所在的急诊科来看,成人一般的药物比如说能量我们一般是在50-60分钟左右滴完,换算成滴速应该是80-100滴/分,远远高于教科书上的标准。
而且工作中我们觉得这样的速度很正常,病人也没有出现过不良反应。
概念:半衰期(t1/2 )又称半寿期,是指药物入血后,在血浆中的浓度达最高值,经排泄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由此可决定给药时间或次数。
医生用药时一般都会参照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来。
—、青霉素类半衰期在1h左右,头抱菌素(第三代的个别品种和第四代除外)的半衰期多在1 —2h左右.青霉素和头抱类是属于半衰期相对较短的药物,为了达到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这类药物要求在1h内滴完(250ml),快速杀菌,避免药效降低,速度过慢不能达到药物在血内的浓度。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1)林可霉素:250ml 1-2小时,不能低于1小时快速静注可引起低血压、心电图变化甚至心跳呼吸停止2)克林霉素:250ml 30-60分钟三、喹诺酮类抗生素1)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100ml瓶装不少于60分钟2)帕珠沙星:100ml 30-60分钟3)依诺沙星、加替沙星:不少于60分钟此类抗生素一般是要求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滴速过快易出现静脉刺激症状(皮疹、瘙痒、红斑、及注射部位发红、发痒或静脉炎症状)和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四、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mg/ml,滴速控制在40滴/分。
常用药物输注滴速要求药物名称滴速要求药理作用注意事项甘露醇(250ml)>170滴/分(30分钟内滴完)①脱水、降低颅内压;②降低眼内压;③渗透性利尿;④术前肠道准备;⑤药物中毒①遇冷易结晶;②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血钾有关);③可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依达拉奉(100 ml)>70滴/分(30分钟内滴完)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急性脑梗塞纤溶酶(250 ml)第一天45-50滴/分,以后常规速度脑梗死、高凝血状态、血栓性脉管炎等外周血管疾病用前应做皮试(生理盐水稀释成1U/ml),皮试阳性者禁用。
(阴性:红晕直径不超过1cm或伪足不超过3个)桂哌齐特(马来酸桂哌齐特)<30滴/分(每小时100ml)①脑血管疾病;②冠心病、心绞痛;③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可引起粒细胞缺乏长春西汀<80滴/分脑血管扩张药:改善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配好的液体3h使用氯化钾根据病情及医嘱执行滴速过快或引起高钾血症:表现为四肢无力、手脚口唇发麻、呼吸困难、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心搏骤停。
①见尿补钾(>40ml/h或>500ml/d);②不宜过浓(0.3%);③不宜过快(成人30-40gtt/min);④不宜过多(成人<=5g/d,小儿每日0.1-0.3/kg)泮托拉唑30-100滴/分(在15-60分钟内滴完)抗酸及抗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溶解后4h用完左氧氟沙星<33滴/分(需要60-90分钟)广谱抗菌药①避光。
②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慎用。
③过敏者立即停药。
④不得与其他药物混注。
⑤避免与硫糖铝、铁、茶碱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降糖药同用喜炎平儿童30-40滴/分成人30-60滴/分清热解毒,止咳止痢(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①严禁与其他药物混合。
②有药物过敏史者慎用。
前列地尔缓慢滴注?现在推行快速输注,减少对小静脉的损伤①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
常用药物输注滴速要求药物输注是指将药物通过静脉途径注入患者体内,用于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
药物输注的滴速要求非常重要,因为滴速的过快或过慢都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些药物的常用输注滴速要求。
首先是普通液体输注速度。
普通液体输注是指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液体来维持体液平衡或提供营养支持。
普通液体输注的常规滴速要求是40-60滴/分钟,如果输注速度过快,容易引起静脉输液过载,造成心脏负担过重;如果输注速度过慢,可能导致患者体液失衡。
其次是抗生素的输注速度。
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治疗感染病和疾病的细菌感染。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有不同的输注滴速要求。
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输注滴速一般为30-60滴/分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输注滴速一般为10-20滴/分钟。
抗生素输注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是镇静药物的输注速度。
镇静药物主要用于手术前的镇静、镇痛或抑制患者的意识状态。
不同种类的镇静药物具有不同的输注滴速要求。
例如,苯巴比妥类药物的输注滴速一般为80-120滴/分钟;地西泮类药物的输注滴速一般为30-60滴/分钟。
镇静药物输注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患者意识不清或产生呼吸抑制。
此外,还有一些需要特殊注意的药物输注速度要求,如治疗心脏病的肾上腺素类药物,其输注滴速要求要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短效胰岛素的输注滴速要求一般为5-10滴/分钟,避免血糖过快下降。
总结起来,药物输注滴速要求是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病情特点来制定的。
在日常临床操作中,护士应仔细参照医嘱,确保正确输注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药物的特性来调整输注滴速,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此外,护士还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药物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针剂滴速注意事项(参考) 药品名称规格说明书要求药典要求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g/支静脉用量按体重50mg/千克以上时,输注时间至少要30分钟以上。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0.5g/支静脉滴注,每1克药物可用100-500ml5%-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静脉滴注1~2小时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25/支8ml注射用水加入0.75g装瓶中或16ml注射用水加入1.5g装瓶中,使完全溶解后,于3-5分钟内缓慢静脉推注。
注射用头孢拉定0.5g/支1、肌肉注射:将2ml注射用水加入0.5g装瓶内,作深部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时,将至少10ml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注入0.5g装瓶内,于5分钟内注射完毕注射用头孢他啶2g/支0.5g/支1g/支5ml注射用水加入0.5g装瓶中或10ml注射用水加入1g或2g装瓶中,使完全溶解后,于3-5分钟内缓慢静脉推注。
将上述溶解后的药液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100ml 滴注时间20-30分钟。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0.5g/支1g/支1、静脉注射:0.5g或1.0g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溶于4ml灭菌注射用水中,于3-5分钟内注射。
2、静脉滴注:0.5g、1.0g或2.0g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溶于40ml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中,20-30分钟内滴注。
注射用头孢替安0.5/支11g/支静脉注射时,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也可将本品一次用量0.25~2g添加到糖液、电解质液或氨基酸等输液中30分钟~2小时内静脉滴注。
注射用头孢匹安 1.0g 静脉滴注:将本品加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或加到电解质液,氨基酸等输液中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
本品只能用于静脉给药。
不得使用注射水溶解静滴用药,因为溶液不等渗。
注射用头孢尼西钠0.5/支1g/支2g/支静脉滴注:将1g头孢尼西钠充分溶解于50~1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不少于1小时滴注完毕。
常用药物的滴速、用法、配伍禁忌分类:医学空间一、输液速度的调节在临床工作中,成人的静脉输液速度通常控制在40~60滴/min,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必须根据所用药物、病情、年龄等因素加以调整。
对于某些药物的剂量、浓度,如果滴速过快,可能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
脱水药必须适当快速地输入静脉,休克患者静滴升压药,则必须根据病情、血压随时调整输液速度。
讨论: 教科书上表明:成人输注一般药物的滴速是40-60滴/分,年老、小儿、有心脏疾患的病人一般要求20-40滴/分。
参照书上的要求再回头结合我们临床工作来看,以250毫升的液体为例,以最快的60滴/分计算:250(毫升)*20(输液器滴系数)/60(滴/分)=83(分钟)。
就是说参照这个标准,250毫升的液体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滴完。
但是以我现在所在的急诊科来看,成人一般的药物比如说能量我们一般是在50-60分钟左右滴完,换算成滴速应该是80-100滴/分,远远高于教科书上的标准。
而且工作中我们觉得这样的速度很正常,病人也没有出现过不良反应。
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我是根据大家在输液卡上签字的习惯,除了甘露醇等需要强调速度的特殊药物,一般大家都会在输液卡上填到50-60滴/分,如果是在50分钟滴完,速度其实已经达到了100滴/分,但是签在输液卡上好象又违背书上的标准。
给药时间是影响药物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医生拟定了合理的给药方案后,药物能否在患者机体内产生所期望的浓度,与护士是否采取科学的态度去执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概念:半衰期(t1/2)又称半寿期,是指药物入血后,在血浆中的浓度达最高值,经排泄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由此可决定给药时间或次数。
医生用药时一般都会参照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来。
一、青霉素类半衰期在1h左右,头孢菌素(第三代的个别品种和第四代除外)的半衰期多在1—2h左右.青霉素和头孢类是属于半衰期相对较短的药物,为了达到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这类药物要求在1h内滴完(250ml),快速杀菌,避免药效降低,速度过慢不能达到药物在血内的浓度。
针剂滴速注意事项(参考)药品名称规格说明书要求药典要求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g/支静脉用量按体重50mg/千克以上时,输注时间至少要30分钟以上。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0.5g/支静脉滴注,每1克药物可用100-500ml5%-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静脉滴注1~2小时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25/支8ml注射用水加入0.75g装瓶中或16ml注射用水加入1.5g装瓶中,使完全溶解后,于3-5分钟内缓慢静脉推注。
注射用头孢拉定0.5g/支1、肌肉注射:将2ml注射用水加入0.5g装瓶内,作深部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时,将至少10ml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注入0.5g装瓶内,于5分钟内注射完毕注射用头孢他啶2g/支0.5g/支1g/支5ml注射用水加入0.5g装瓶中或10ml注射用水加入1g或2g装瓶中,使完全溶解后,于3-5分钟内缓慢静脉推注。
将上述溶解后的药液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100ml 滴注时间20-30分钟。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0.5g/支1g/支1、静脉注射:0.5g或1.0g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溶于4ml灭菌注射用水中,于3-5分钟内注射。
2、静脉滴注:0.5g、1.0g或2.0g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溶于40ml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中,20-30分钟内滴注。
注射用头孢替安0.5/支11g/支静脉注射时,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也可将本品一次用量0.25~2g添加到糖液、电解质液或氨基酸等输液中30分钟~2小时内静脉滴注。
注射用头孢匹安1.0g静脉滴注:将本品加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或加到电解质液,氨基酸等输液中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
本品只能用于静脉给药。
不得使用注射水溶解静滴用药,因为溶液不等渗。
注射用头孢尼西钠0.5/支1g/支2g/支静脉滴注:将1g头孢尼西钠充分溶解于50~1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不少于1小时滴注完毕。
常用药物的滴速、用法、配伍禁忌
分类:医学空间
一、输液速度的调节
在临床工作中,成人的静脉输液速度通常控制在40~60滴/min,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必须根据所用药物、病情、年龄等因素加以调整。
对于某些药物的剂量、浓度,如果滴速过快,可能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
脱水药必须适当快速地输入静脉,休克患者静滴升压药,则必须根据病情、血压随时调整输液速度。
讨论: 教科书上表明:成人输注一般药物的滴速是40-60滴/分,年老、小儿、有心脏疾患的病人一般要求20-40滴/分。
参照书上的要求再回头结合我们临床工作来看,以250毫升的液体为例,以最快的60滴/分计算:250(毫升)*20(输液器滴系数)/60(滴/分)=83(分钟)。
就是说参照这个标准,250毫升的液体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滴完。
但是以我现在所在的急诊科来看,成人一般的药物比如说能量我们一般是在50-60分钟左右滴完,换算成滴速应该是80-100滴/分,远远高于教科书上的标准。
而且工作中我们觉得这样的速度很正常,病人也没有出现过不良反应。
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我是根据大家在输液卡上签字的习惯,除了甘露醇等需要强调速度的特殊药物,一般大家都会在输液卡上填到50-60滴/分,如果是在50分钟滴完,速度其实已经达到了100滴/分,但是签在输液卡上好象又违背书上的标准。
给药时间是影响药物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医生拟定了合理的给药方案后,药物能否在患者机体内产生所期望的浓度,与护士是否采取科学的态度去执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概念:半衰期(t1/2)又称半寿期,是指药物入血后,在血浆中的浓度达最高值,经排泄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由此可决定给药时间或次数。
医生用药时一般都会参照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来。
一、青霉素类半衰期在1h左右,头孢菌素(第三代的个别品种和第四代除外)的半衰期多在1—2h左右.青霉素和头孢类是属于半衰期相对较短的药物,为了达到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这类药物要求在1h内滴完(250ml),快速杀菌,避免药效降低,速度过慢不能达到药物在血内的浓度。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1)林可霉素:250ml 1-2小时,不能低于1小时
快速静注可引起低血压、心电图变化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2)克林霉素:250ml 30-60分钟
三、喹诺酮类抗生素
1)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100ml瓶装不少于60分钟
2)帕珠沙星:100ml 30-60分钟
3)依诺沙星、加替沙星:不少于60分钟
此类抗生素一般是要求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滴速过快易出现静脉刺激症状(皮疹、瘙痒、红斑、及注射部位发红、发痒或静脉炎症状)和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四、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mg/ml,滴速控制在40滴/分。
滴速过快易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局部出现发红、疼痛等静脉刺激症状。
六、硝基咪唑类抗生素
甲硝唑不超过2.5ml/分(100ml不少于40分钟)
替硝唑不少于60分钟
七、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不少于1小时,快速滴注容易发生肾小管结晶沉淀,引起肾功能损害
八、止血药
6-氨基己酸:因其在体内排泄较快,需持续给药才能维持有效浓度,4g溶于100豪升的液体中要求在15-30分钟滴完
氨甲环酸和氨甲苯酸:在体内的排泄速度较慢,静注太快容易引起眩晕,甚至轻度晕厥。
九、奥美拉唑 100ml不少于20分钟
十、周围血管扩张药(长春西汀、灯盏花素、胞磷胆碱)
以及茵栀黄、环磷腺苷、苦参碱均需要缓慢滴注
十一、甘露醇:脱水药必须适当快速地输入静脉,才能使血液达到必需的高渗压而发挥脱水作用,若输入速度过于缓慢,脱水药则可被体液稀释并迅速向间隙扩散和从尿中排泄,使血液达不到有效的高渗压而影响脱水效果
十四、硝酸甘油: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滴速多10-15滴/分,视血压变化调节速度。
十五、纳诺酮:静脉滴注和肌注,视病人反应控制滴速。
二、常用药物的观察和用药指导
护理人员不仅是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者,而且也是患者对药物治疗效应的反馈者。
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要注意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患者有无不适的反应并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和排泄物的变化。
要全面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才能够判断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是否属于正常的药物不良反应。
1)青霉素类抗生素:PG钠水溶液中β-内酰胺环易裂解而失效,所以应新鲜配置。
它在近中性的(PH=6-7)的溶液中较为稳定。
酸性或碱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应
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
溶于葡萄糖液(PH=3.5~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
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
例外:氯唑西林用盐水稀释对血管的刺激很大。
2)头孢菌素类:
A、对头孢菌素过敏及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或即刻反应者禁用。
B、头孢类药物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饮酒或静脉注射含乙醇药物,将抑制乙醛去氢酶的活性,使乙醛积聚,出现心悸、幻觉、头痛、嗜睡等双硫仑样反应,因此用药期间和停药后一周内禁用含酒精药物和饮料。
C、头孢曲松钠易现配现用,不超过6小时,呈黄色不影响疗效。
头孢曲松钠不能用复方氯化钠(林格液)等含钙溶液配置,出现白色浑浊,易形成头孢曲松钙沉淀在人体肺或者肾脏,在婴儿中发生过不良事件甚至致死亡的病例。
D、头孢拉定配好后呈淡黄或黄色澄明液,如果出现结晶可以手握加温,振荡溶解,不可加热或冰冻。
3)喹诺酮类抗生素
A、可使动物的承重关节永久性损害而致跛行,小于18岁的人群和孕妇禁用。
B、可发生轻到中度的光过敏反应(以洛美沙星为典型),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几天内应尽量避免直接的接触阳光和紫外线(尤其是12小时之内)要交代病人,如出现光毒反应症状如皮肤灼热、发红、肿胀、水疱、皮疹、瘙痒等应停药。
C、部分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低血糖反应,要注意监测血糖。
常用的左氧氟沙星与优降糖、胰岛素合用就可引起低血糖,加替沙星更是禁用与糖尿病患者。
D、诱发癫痫。
常见药物依次为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
E、此类药物要求是避光储存,也是考虑到药物的光敏性。
依诺沙星要求输注的时候避光。
4)硝基咪唑类抗生素
A、观察输液过程中的胃肠道反应(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腹泻)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反应(头痛、眩晕、失眠、周围神经炎)血液系统反应(中性粒细胞下降)出现情况可对症处理。
B、继发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伪膜性肠炎)应限制钠盐摄入。
C、替硝唑禁用与12岁以下儿童。
D、用药期间及停药一周内不应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因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干扰酒精的氧化过程,导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可出现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等。
5)林可霉素类
A、林可霉素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时,因本品的抑制呼吸作用可与阿片的呼吸抑制作用相累加可引起呼吸抑制。
B、克林霉素(双益和定好)输注后引起口苦、手痛等。
硝普钠:临用时现配,溶解后放置不得超过四小时,见光易变质,可用黑纸或铝箔避光,除5%GS稀释,药液内不可加入其他药物。
速度不可过快,密切监测血压,根据医嘱和血压水平调节滴速,用药过程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焦虑不安、心悸和出汗。
硝酸甘油:使用后出现颜面潮红、头痛、心悸等症状,是因为药物造成头面部血管扩张引起,与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为防止用药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同时可嘱病人用药后卧床休息。
输液过程中嘱病人在床上解大小便,避免体位忽然改变而出现血压下降、头晕、冷汗、心悸等症状。
中草药(复方丹参、双黄连、黄芪等)与含有离子成分的输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提高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所以一般采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雷尼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
654-2:具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作用,能解除平滑肌和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不良反应:口干、面红、视物模糊、少见的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多在1-3小时消失。
剂量过大可引起阿托品中毒症状。
可用毛果芸香碱解救
注意:口干可口含酸梅或维生素C。
夏季用药因其闭汗作用可是体温升高,老年男性患者多伴前列腺肥大,易导致尿潴留。
哌替啶:中枢神经系统,是阿片受体拮抗剂,作用是镇痛和抑制呼吸。
平滑肌,能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
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
不良反应:A、头昏、头痛、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心悸、体位性低血压
B、过量致瞳孔散大、心动过速、幻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昏迷
C、成瘾
三、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注射液的物理化学配伍变化主要出现混浊、沉淀、结晶、变色、水解、效价下降,肉眼看不到变化的配伍禁忌主要是在一些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一般都将加入一些溶媒或加入输液在这种情况下原来条件(如pH)产生了变化,因而变得不稳定,这种情况由于肉眼观察不到,所以带来的危害性往往是严重的。
只有全面了解药物配伍禁忌,才能杜绝药物不良反应。
随着新药层出不穷,配伍禁忌表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
很多新药一定要阅读药品说明书。
1)青霉素类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
与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巴比妥、维生素B族和C族、氨茶碱、碳酸氢钠存在配伍禁忌,不可同瓶滴注。
与氧氟沙星配伍出现浑浊或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