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硫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6
氧、硫及其化合物一、氧及其化合物1.臭氧(1)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2)臭氧化学性质:①极强氧化性: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蓝(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漂白和消毒(3)臭氧层2.H2O2(1)结构:电子式__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①氧化性:I-(H+)、Fe2+(H+)、酸性条件下溶解Cu应用:杀菌消毒、漂白(讨论含酚酞的NaOH溶液)②还原性:与KMnO4(H+)反应③不稳定性:应用:实验室制氧气方法3.H2O的作用(1)氧化性:Na、Mg、Fe、C(反应条件)(2)还原性:(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4)既不显氧化性又不显还原性:Cl2+H2O、NO2+H2O、Na2O2+H2O等水解(盐、CaC2、卤代烃、酯、多糖)二、硫及其化合物1.硫元素的特点——多变价(-2;0;+4;+6)2.硫单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①弱氧化性:可氧化金属(Na、Fe、Cu、Ag、Hg等);H2②还原性:O2SO2的化学性质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的实验室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种漂白剂的比较:思考:SO2能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与SO2使品红褪色,实质相同吗?4.三氧化硫5.硫酸(1)物理性质:浓硫酸稀释:(2)浓硫酸特性:①吸水性:干燥剂思考:浓硫酸做干燥剂可以干燥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来干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
②脱水性:属化学变化③强氧化性:钝化;Cu;C;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浓硫酸与碳反应的方程式:碳和浓硫酸反应产物的验证实验各试剂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硫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S,原子序数为16。
它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许多化合物中,并且在工业和科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硫及其化合物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1. 硫的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常温下为柔软的结晶体。
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硫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熔点为115.21摄氏度,沸点为444.67摄氏度。
硫是一种化学活性较高的元素,与氧、氮和大部分金属都可以反应。
当硫与氧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硫(SO2),这种气体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环境污染物。
此外,硫还可以与氢反应生成硫化氢(H2S),它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2. 硫的用途硫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其中最重要的是用于制取硫酸和硫酸盐。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制造肥料、纺织品、橡胶、塑料和炸药等方面都有应用。
硫酸盐也被广泛用于农业、建筑和制药工业。
此外,硫还被用于制备橡胶加硫剂、染料、制革剂和农药。
硫还可以用于冶金工业中的熔炼和提炼金属。
例如,硫可以用于提取铜、铅和锌等金属。
3. 硫化物硫化物是由硫和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其中最常见的硫化物是硫化铁(FeS),它是一种黑色的固体。
硫化铁被广泛用作草坪肥料和防霉剂,同时也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硫化物还包括硫化氢、硫化钠和硫化铜等。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在工业和医药领域中被用作杀菌剂和还原剂。
硫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用于制造纺织品、纸浆、皮革和肥皂等。
硫化铜则被广泛用于制备农药和杀菌剂。
4. 环境影响硫及其化合物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硫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当硫化物被燃烧或氧化时,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等气体,它们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和氧反应,形成硫酸和亚硫酸。
这些酸性物质降落在地面上,对植物、水域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此外,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害。
长期接触硫化氢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问题。
为了减少硫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许多国家对硫排放量进行了限制,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氢氧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一、氢气点耀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点燃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I==^2HCl3、氢气和氮气合成氨:N2+3H2催化剂2NH3高温高压A4、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H2^^=Cu+H2O△5、氢气和三氧化钨反应:3H2+WO3^^=W+3H20高温6、工业上纯硅的制备:SiCl4+2H2=上曙Si+4HCl二、水1、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f2Na+2H2O^=2Na++2OH-+H2fA2、镁和水加热:Mg+2H2O^^=Mg(OH)2+H2f有温3、铁和水蒸气反应:3Fe+4H2g^^Fe3O4+4H24、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4HF+O25、氯气溶于水:Cl2+H2O^=HCl+HClOCl2+H2O^=H++Cl-+HClO6、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H2O^=2NaOHNa2O+H2O^=2Na++2OH-7、氧化钙和水反应:CaO+H2O^=Ca(OH)28、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NaOH+O2f2Na2O2+2H2O^^Na++4OH-+O2f9、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H2cO310、三氧化硫和水反应:SO3+H2O^=H2so4SO3+H2O^=2H++SO42-11、二氧化氮和水反应:3NO2+H2Q^=2HNQ3+NOf3NO2+H2O^=2H++NO3-+NOf 12、氨气和水反应:NH3+H2O^^NH3^H2OA13、五氧化二磷与热水反应:P2O5+3H2O^=2H3PO414、五氧化二磷与冷水反应:P2O5+H2O^2HPO315、氯化镂溶于水:NH4CI+H2O^^NH3^H2O+HClNH4++H2O^^NH3・H2O+H+16、硫酸铜溶于水:CuSO4+2H2O^^Cu(OH)2+H2SO4Cu2++2H2O^^Cu(OH)2+2H+17、硫酸铝溶于水:AI2(SO4)3+6H2O2Al(OH)3+3H2SO4Al3++3H2O^^Al(OH)3+3H+19、醋酸钠溶于水:CH3COONa+H2O^^CH3COOH+NaOHCH3COO-+H2O^^CH3COOH+OH-20、偏铝酸钠溶于水:NaAIO2+2H2O^^AI(OH)3+NaOHAIO2-+2H2O^^Al(OH)3+OH-21、碳酸钠溶于水:Na2CO3+H2O^^NaHCO3+NaOHCO32-+H2O^^HCO3-+OH-22、磷酸钠溶于水:Na3PO4+H2O^^Na2HPO4+NaOHPO43-+H2O^^HPO42-+OH-23、碳酸氢钠溶于水:NaHCO3+H2O^^H2CO3+NaOHHCO3-+H2O^^H2CO3+OH-24、氮化镁溶于水:Mg3N2+6H2O^=3Mg(OH)2;+2NH3f25、硫化铝溶于水:AI2S3+6H2O^=2Al(OH)3J+3H2sf26、碳化钙溶于水:CaC2+2H2O^=Ca(OH)2+C2H2f27、电解水:2H2。
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讲解硫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16组,原子序数为16,简写为S。
它的原子结构包含16个质子和16个电子。
硫存在于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自由元素、矿石和天然气等。
硫的物理性质:硫是一种黄色的非金属元素,它的晶体结构与钻石非常相似,是正交晶系。
硫的常见形式包括黄磺、火山硫和针硫。
它的熔点为115.2℃,沸点为444.674℃。
硫具有相对较高的电负性,属于半金属元素。
硫的化学性质:硫是一种化学活性较高的元素,它可以与许多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硫可以与氧气反应形成二氧化硫(SO2),这是一种有毒气体,主要产生于燃烧过程中。
硫还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H2S),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恶臭的气体。
硫还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硫化物,如铜与硫反应生成黄铜(Cu2S)。
硫还可以与氯反应生成硫氯化物,如硫与氯气反应生成硫四氯化物(SCl4)。
此外,硫还与氮、磷、碳等元素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亚磷酸和硫醇等。
硫的化合物:硫化物是硫的主要化合物之一,它包括许多不同的化合物。
常见的硫化物包括硫化氢(H2S)、二硫化碳(CS2)和硫化铁(FeS)等。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硫化铁是一种黑色固体,是黄铁矿的主要成分。
硫醇是与硫原子直接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类似于醇的性质。
除了硫化物,硫还可以与氧形成氧化物。
最常见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
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液体或白色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硫在工业生产和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硫化氢用于制造化学品、合成药品和硫化汞等。
硫在农业中用于制造硫肥,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
总之,硫及其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和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
了解硫的性质和化合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它们。
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1、硫(1)物理性质:硫为 固体; 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 个电子,较易 电子,表现较强的 。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把金属氧化成低价态,如Na 、Al 、Fe 、Cu )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制取Al 2S 3的唯一途径) (色)( 色)②与非金属反应(O 2、H 2)、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S + HNO 3(浓)= S + H 2SO 4(浓)= S + NaOH =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2、硫的氢化物①硫化氢——H 2S 是无色、有 气味的有毒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A .可燃性:当22/O S H n n ≥2/1时, (H 2S 过量) 当22/O S H n n ≤2/3时, (O 2过量) 当23222<<O SH n n 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 2 B .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Cl 2、Br 2、I 2、Fe 3+、HNO 3、浓H 2SO 4、KMnO 4等均可将H 2S 氧化。
C.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③H2S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电离方程式氢硫酸在空气中放置变浑浊,方程式④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FeS+2H+===Fe2++H2S↑(稀HCl 、稀H2SO4)不用浓硫酸、浓盐酸制H2S的原因浓H2SO4有强氧化性,能氧化H2S;浓盐酸有挥发性,使产生的H2S气体中混有HCl气体。
⑤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的金属硫化物有CuS(黑)、Ag2S(黑)、PbS(黑)它们可溶于浓硝酸。
所以CuSO4、Pb(NO3)2可以与H2S反应生成沉淀:Pb(NO3)2+H2S===PbS↓+2HNO3。
氢氧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一、氢气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 2+O22H 2O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Cl 22HCl3、氢气和氮气合成氨: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 4、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 +H 2Cu +H 2O 5、氢气和三氧化钨反应:3H 2+WO 3W +3H 2O6、工业上纯硅的制备:SiCl 4+2H 2Si +4HCl二、水1、钠和水反应:2Na +2H 2O 2NaOH +H 2 ↑2Na +2H 2O 2Na ++2OH -+H 2 ↑ 2、镁和水加热:Mg +2H 2O Mg(OH2 +H 2 ↑3、铁和水蒸气反应:3Fe +4H 2O Fe 3O 4+4H 2 4、氟气和水反应:2F 2+2H 2O 4HF +O 2 5、氯气溶于水:Cl 2+H 2OHCl+HClO Cl 2+H 2OH ++Cl -+HClO6、氧化钠和水反应:Na 2O +H 2O 2NaOHNa 2O +H 2O 2Na ++2OH -7、氧化钙和水反应:CaO +H 2O Ca(OH28、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 2O 2+2H 2O 4NaOH +O 2 ↑2Na 2O 2+2H 2O 4Na ++4OH -+O 2 ↑ 9、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 2+H 2O H 2CO 3 10 、三氧化硫和水反应:SO 3+H 2OH 2SO 4SO 3+H 2O2H ++SO 42-11、二氧化氮和水反应:3NO 2+H 2O2HNO 3+NO ↑ 3NO 2+H 2O2H ++NO 3-+NO ↑12、氨气和水反应:NH 3+H 2ONH 3·H 2O13、五氧化二磷与热水反应:P 2O 5+3H 2O 2H 3PO 4 14、五氧化二磷与冷水反应:P 2O 5+H 2O 2HPO 315、氯化铵溶于水:NH 4Cl +H 2ONH 3·H 2O +HClNH 4++H 2ONH 3·H 2O +H +16、硫酸铜溶于水:CuSO 4+2H 2OCu(OH2 +H 2SO 4 Cu 2++2H 2OCu(OH2 +2H +17、硫酸铝溶于水:Al 2(SO4 3+6H 2O 2Al(OH3 +3H 2SO 4Al 3++3H 2O Al(OH3 +3H +19、醋酸钠溶于水:CH 3COONa +H 2O CH 3COOH +NaOH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20、偏铝酸钠溶于水:NaAlO 2+2H 2OAI(OH3 +NaOHAlO 2-+2H 2OAl(OH3 +OH -21、碳酸钠溶于水:Na 2CO 3+H 2O NaHCO 3+NaOH CO 32-+H 2O HCO 3-+OH -22、磷酸钠溶于水:Na 3PO 4+H 2ONa 2HPO 4+NaOHPO 43-+H 2OHPO 42-+OH -23、碳酸氢钠溶于水:NaHCO 3+H 2O H 2CO 3+NaOH HCO 3-+H 2O H 2CO 3+OH -24、氮化镁溶于水:Mg 3N 2+6H 2O 3Mg(OH2 ↓+2NH 3 ↑ 25、硫化铝溶于水:Al 2S 3+6H 2O2Al(OH3 ↓+3H 2S ↑26、碳化钙溶于水:CaC 2+2H 2O Ca(OH2 +C 2H 2 ↑27、电解水:2H 2O 2H 2 ↑+O 2 ↑三、过氧化氢1、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混合:SO 2+H 2O2H 2SO 42、氢氧化铁被过氧化氢氧化:2Fe(OH2+H 2O22Fe(OH33、亚硫酸与过氧化氢混合:H 2SO 3+H 2O2H 2SO 4+H 2O 4、氢硫酸与过氧化氢混合:H 2S +H 2O2S ↓+2H 2O 5、氢碘酸与过氧化氢混合:2HI +H 2O2I 2+2H 2O6、氯化亚铁的盐酸溶液和过氧化氢混合:2FeCl 2+H 2O 2+2HCl2FeCl 3+2H 2O 2Fe 2++H 2O 2+2H+2Fe 3++2H 2O7、碘化钾的稀硫酸溶液和过氧化氢混合:2KI +H 2O 2+H 2SO 4K 2SO 4+I 2+2H 2O 2I -+H 2O 2+2H+I 2+2H 2O8、亚硫酸钠和过氧化氢:Na 2SO 3+H 2O2Na 2SO 4+H 2O SO 32-+H 2O2SO 42-+H 2O9、氯化铁溶液和过氧化氢混合:2FeCl 3+H 2O 22FeCl 2+O 2 ↑+2HCl 2Fe 3++H 2O22Fe 2++O 2 ↑+2H +10、高锰酸钾的稀硫酸溶液和过氧化氢混合:2KMnO 4+5H 2O 2+3H 2SO4K 2SO 4+2MnSO 4+5O 2 ↑+8H 2O 2MnO 4-+5H 2O 2+6H+2Mn 2++5O 2 ↑+8H 2O11、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2H 2O 22H 2O +O 2 ↑四、氧气1、钠在氧气中燃烧:2Na +O 2Na 2O 22、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O22MgO 3、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3O 22Al 2O 3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 2Fe 3O 4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 2+O22H 2O 6、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C +O 2CO 27、硫在氧气中燃烧:S +O2SO 28、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 4+2O 2CO 2+2H 2O 9、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2H 2S +3O 22SO 2+2H 2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O 22CO 211、煅烧硫铁矿:4FeS 2+11O 22Fe 2O 3+8SO 2 12、铜和氧气加热反应:2Cu +O 22CuO13、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 2+O 22NO 14、氨气的催化氧化:4NH 3+5O 24NO +6H 2O 15、氢硫酸溶液中通入氧气:2H 2S +O2S ↓+2H 2O1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 2+O22SO 3 17、亚硫酸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H 2SO 3+O22H 2SO 418、氢氧化亚铁暴露在空气中变质:4Fe(OH2 +O 2+2H 2O 4Fe(OH319、硫酸亚铁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变质:12FeSO 4+3O 2+6H 2O 4Fe 2(SO4 3 +4Fe(OH3 ↓ 12Fe 2++3O 2+6H 2O8Fe 3++4Fe(OH3 ↓20、亚硫酸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 2SO 3+O22Na 2SO 4五、硫1、硫在氧气中燃烧:S +O2SO 2 2、钠和硫共热:2Na +S Na 2S 3、镁和硫共热:Mg +SMgS4、铝和硫共热:2Al +3S Al 2S 35、铜和硫共热:2Cu +S Cu 2S6、铁和硫共热:Fe +SFeS7、硫和浓硫酸共热:S +2H 2SO43SO 2 ↑+2H 2O 8、硫和浓硝酸共热:S +6HNO 3H 2SO 4+6NO 2 ↑+2H 2O 9、硫和稀硝酸共热:S +2HNO 3H 2SO 4+2NO ↑10、硫和热的氢氧化钠反应:3S +6NaOH 2Na 2S +Na 2SO 3+3H 2O 3S +6OH -2S 2-+SO 32-+3H 2O七、硫化氢1、硫化氢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2H 2S +O 22S +2H 2O2、硫化氢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2H 2S +3O 22SO 2+2H 2O3、氢硫酸中通入氯气:H 2S +Cl22HCl +S ↓H 2S +Cl22H ++2Cl -+S ↓ 4、氢硫酸中加入溴水:H 2S +Br22HBr +S ↓ H 2S +Br22H ++2Br -+S ↓ 5、氢硫酸中加入碘水:H 2S +I22HI +S ↓ H 2S +I22H ++2I -+S ↓ 6、氢硫酸中通入氧气:2H 2S +O2S ↓+2H 2O7、氢硫酸中通入二氧化硫:2H 2S +SO23S ↓+2H 2O 8、氢硫酸与浓硫酸混合:H 2S +H 2SO4S ↓+SO 2 ↑+2H 2O 9、氢硫酸与浓硝酸混合:H 2S +2HNO 3S ↓+2NO 2 ↑+2H 2OH 2S +2H ++2NO 3-S ↓+2NO 2↑+H 2O10、氢硫酸与稀硝酸混合:3H 2S +2HNO33S ↓+2NO ↑+4H 2O3H 2S +2H ++2NO 3-3S ↓+2NO ↑+4H 2O11、亚硫酸中通入硫化氢:2H 2S +H 2SO33S ↓+3H 2O12、向氢氧化钠溶液通入少量硫化氢:H 2S +2NaOH Na 2S +2H 2O H 2S +2OH-S 2-+2H 2O13、向氢氧化钠溶液通入足量硫化氢:H 2S +NaOH NaHS +H 2O H 2S +OH-HS -+H 2O14、硫酸铜溶液与氢硫酸混合:CuSO 4+H 2 SCuS ↓+H 2SO 4 Cu 2++H 2SCuS ↓+2H +15、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硫酸:2FeCl 3+H 2 S2FeCl 2+S ↓ +2HCl 2Fe 3++H 2S2Fe 2++S ↓+2H +16、氢硫酸与过氧化氢混合:H 2S +H 2O2S ↓+2H 2O17、加热硫化氢:H 2S S +H 2八、硫化钠1、硫化钠中通入氯气:Na 2S +Cl22NaCl +S ↓ S 2-+Cl22Cl -+S ↓ 2、硫化钠中加入溴水:Na 2S +Br22NaBr +S ↓ S 2-+Br22Br -+S ↓ 3、硫化钠中加入碘水:Na 2S +I 22NaI +S ↓ S 2-+I22I -+S ↓4、硫化钠中通入氧气:2Na 2S +O 2+2H 2O2S ↓+4NaOH 2S 2-+O 2+2H 2O2S ↓+4OH -5、硫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2Na 2S +3SO 23S ↓+2Na 2SO 3 2S 2-+3SO23S ↓+2SO 32-6、硫化钠溶液与过氧化氢混合:Na 2S +H 2O 2S ↓+2NaOH S 2-+H 2O2S ↓+2OH -7、硫化钠溶液与过氧化钠混合:Na 2S +Na 2O 2+2H 2 OS ↓+4NaOH S 2-+Na 2O 2+2H 2OS +2Na ++4OH -8、硫化钠溶液呈碱性:Na 2S +H 2O NaHS +NaOHS 2-+H 2OHS -+OH -9、硫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Na 2S +H 2SO4Na 2SO 4+H 2S ↑ S 2-+2H+H 2S ↑10、硫化钠中加入浓硫酸:Na 2S +2H 2SO4Na 2SO 4+S ↓+SO 2 ↑+2H 2O11、硫化钠溶液中加入浓硝酸:Na 2S +4HNO32NaNO 3+S ↓+2NO 2 ↑+2H 2OS 2-+4H ++2NO 3-S ↓+2NO 2 ↑+2H 2O 12、硫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Na 2S +8HNO 36NaNO 3+3S ↓+2NO ↑+4H 2O3S 2-+8H ++2NO 3-3S ↓+2NO ↑+4H 2O 13、硫化钠溶液中加入醋酸:Na 2S +2CH 3 COOH2CH 3COONa +H 2S ↑S 2-+2CH 3COOH2CH 3COO -+H 2S ↑ 14、硫化钠溶液中通入硫化氢:Na 2S +H 2S2NaHS S 2-+H 2S2HS -15、硫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铝溶液:3Na 2S +2AlCl 3+6H 2O2Al(OH3 ↓+6NaCl +3H 2S ↑ 3S 2-+2Al 3++6H 2O2Al(OH3 ↓+3H 2S ↑ 16、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硫化钠溶液:2FeCl 3+Na 2S2FeCl 2+S ↓ +2NaCl 2Fe 3++S 2-2Fe 2++S ↓17、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硫化钠溶液:2FeCl 3+3Na 2 S2FeS ↓+S ↓ +6NaCl 2Fe 3++3S 2-2FeS ↓+S ↓18、硫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CuSO 4+Na 2SCuS ↓+Na 2SO 4 Cu 2++S 2-CuS ↓19、硫化钠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FeCl 2+Na 2SFeS ↓+2NaCl Fe 2++S 2-FeS ↓20、向硫化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Na 2S +Na 2SO 3+3H 2SO43S ↓+3Na 2SO 4+3H 2O2S 2-+SO 32-+6H+3S ↓+3H 2O九、二氧化硫和亚硫酸1、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 2+O 22SO 32、亚硫酸被空气氧化:2H 2SO 3+O22H 2SO 4 2H 2SO 3+O24H ++2SO 42-3、将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SO 2+Cl 2+2H 2 OH 2SO 4+2HCl SO 2+Cl 2+2H 2O4H ++SO 42-+2Cl -3、亚硫酸与氯水混合:H 2SO 3+Cl 2+H 2 OH 2SO 4+2HCl H 2SO 3+Cl 2+H 2O4H ++SO 42-+2Cl -4、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SO 2+Br 2+2H 2 OH 2SO 4+2HBr SO 2+Br 2+2H 2O4H ++SO 42-+2Br -5、亚硫酸与溴水混合:H 2SO 3+Br 2+H 2 OH 2SO 4+2HBr H 2SO 3+Br 2+H 2O4H ++SO 42-+2Br -6、将二氧化硫通入碘水中:SO 2+I 2+2H 2 OH 2SO 4+2HI SO 2+I 2+2H 2O4H ++SO 42-+2I -7、亚硫酸与碘水混合:H 2SO 3+I 2+H 2 OH 2SO 4+2HI H 2SO 3+I 2+H 2O4H ++SO 42-+2I -8、二氧化硫溶于水:SO 2+H 2OH 2SO 39、二氧化硫通入浓硝酸中:SO 2+2HNO3H 2SO 4+2NO 2 ↑ SO 2+2NO 3-SO 42-+2NO 2↑10、亚硫酸与浓硝酸混合:H 2SO 3+2HNO3H 2SO 4+2NO 2 ↑+2H 2O H 2SO 3+2NO 3-SO 42-+2NO 2 ↑+H 2O11、二氧化硫通入稀硝酸:3SO 2+2HNO 3+2H 2O 3H 2SO 4+2NO ↑ 3SO 2+2NO 3-+2H 2O 4H ++3SO 42-+2NO ↑12、亚硫酸与稀硝酸混合:3H 2SO 3+2HNO33H 2SO 4+2NO ↑+H 2O 3H 2SO 3+2NO 3-4H ++SO 42-+2NO ↑+H 2O13、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2H 2S +SO23S ↓+2H 2O 14、氢硫酸与亚硫酸混合:2H 2S +H 2SO 33S ↓+3H 2O1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2NaOH +SO 2Na 2SO 3+H 2O 2OH -+SO2SO 32-+H 2O1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NaOH +SO 2NaHSO 3 OH -+SO2HSO 3-17、亚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2NaOH +H 2SO3Na 2SO 3+2H 2O 2OH -+H 2SO3SO 32-+2H 2O18、向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硫:Ca(OH2 +SO2CaSO 3↓+H 2O Ca 2++2OH -+SO2CaCO 3 ↓+H 2O19、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2FeCl 3+SO 2+2H 2 O2FeCl 2+H 2SO 4+2HCl 2Fe 3++SO 2+2H 2O2Fe 2++4H ++SO 42-20、亚硫酸与氯化铁溶液混合:2FeCl 3+H 2SO 3+H 2O2FeCl 2+H 2SO 4+2HCl 2Fe 3++H 2SO 3+H 2O2Fe 2++4H ++SO 42-十、亚硫酸钠1、亚硫酸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 2SO 3+O22Na 2SO 4 2、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氯水:Na 2SO 3+Cl 2+H 2 ONa 2SO 4+2HCl SO 32-+Cl 2+H 2O2H ++SO 42-+2Cl -3、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Na 2SO 3+Br 2+H 2 ONa 2SO 4+2HBr SO 32-+Br 2+H 2O2H ++SO 42-+2Br -4、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碘水:Na 2SO 3+I 2+H 2 ONa 2SO 4+2HI SO 32-+I 2+H 2O2H ++SO 42-+2I -5、亚硫酸钠溶于水:Na 2SO 3+H 2ONaHSO 3+NaOHSO 32-+H 2OHSO 3-+OH -6、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Na 2SO 3+H 2SO4Na 2SO 4+SO 2 ↑+H 2O 7、亚硫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 2SO 3+2HCl2NaCl +SO 2 ↑+H 2O SO 32-+2H+SO 2 ↑+H 2O8、亚硫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Na 2SO 3+SO 2+H 2O2NaHSO 3 SO 32-+SO 2+H 2O2HSO 3-9、亚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 3Na 2SO 3+2AlCl 3+3H 2O 2Al(OH3 ↓+6NaCl +3SO 2 ↑ 3SO 32-+2Al 3++3H 2O2Al(OH3 ↓+3SO 2 ↑10、亚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Na 2SO 3+BaCl2BaSO 3 ↓+2NaCl SO 32-+Ba 2+BaSO 3 ↓11、亚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2FeCl 3+Na 2SO 3+H 2O2FeCl 2+Na 2SO 4+2HCl2Fe3 +SO32 +H2O 12、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硝酸:Na2SO3+2HNO3SO32 +2H +2NO3 13、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Na2SO3+2HNO3 3SO32 +2H +2NO3 14、亚硫酸钠和硫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Na2S+Na2SO3+3H2SO4 2S2 +SO32 +6H 十一、三氧化硫 1、三氧化硫和水反应:SO3+H2O SO3+H2O H2SO4 2H +SO42 +---+-+--+-+- 2Fe2 +2H +SO42 ++- Na2SO4+2NO2 ↑+H2O SO42 +2NO2 ↑+H2O 3Na2SO4+2NO↑+H2O 3SO42 +2NO↑+H2O --3S↓+3Na2SO4+3H2O 3S↓+3H2O 2、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3+2NaOH SO3+2OH 十二、硫酸 1、钠与稀硫酸反应:2Na+H2SO4 2Na+2H +- Na2SO4+H2O SO42 +H2O - Na2SO4+H2 ↑ 2Na +H2 ↑ ZnSO4+H2 ↑ Zn2 +H2 ↑ ZnSO4+SO2 ↑+2H2O Fe2(SO43 +3SO2 ↑+6H2O FeSO4+SO2 ↑+2H2O CuSO4+SO2 ↑+2H2O CO2↑+SO2 ↑+2H2O ++ 2、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 Zn+2H + 3、锌与浓硫酸反应:Zn+2H2SO4 4、浓硫酸与少量的铁共热:2Fe+6H2SO4 5、浓硫酸与过量的铁共热:Fe+2H2SO4 6、铜与浓硫酸共热:Cu+2H2SO4 7、碳与浓硫酸共热:C+2H2SO4 第 11 页共 14 页8、磷与浓硫酸共热:2P+5H2SO4 9、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Na2O+H2SO4 Na2O+2H + 2H3PO4+5SO2 ↑+2H2O Na2SO4+H2O 2Na +H2O CuSO4+H2O Cu2 +H2O Fe2(SO43 +3H2O 2Fe3 +3H2O Fe2(SO43 +SO2 ↑+4H2O Br2+SO2 ↑+2H2O I2+SO2 ↑+2H2O S↓+SO2 ↑+2H2O Na2SO4+2H2O +++ 10、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H2SO4 CuO+2H + 11、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 Fe2O3+6H + 12、氧化亚铁与浓硫酸反应:2FeO+4H2SO4 13、溴化氢通入浓硫酸中:2HBr+H2SO4 14、碘化氢通入浓硫酸中:2HI+H2SO4 15、硫化氢通入浓硫酸中:H2S+H2SO4 16、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NaOH+H2SO4 H +OH +- H2O CuSO4+2H2O Cu2 +2H2O Fe2(SO43 +6H2O 2Fe3 +6H2O Fe2(SO43 +SO2 ↑+6H2O BaSO4 ↓+2HCl BaSO4 ↓ Na2SO4+CO2 ↑+H2O CO2 ↑+H2O ++ 17、氢氧化铜溶于稀硫酸中:Cu(OH2 +H2SO4 Cu(OH2 +2H + 18、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2Fe(OH3 +3H2SO4 2Fe(OH3 +6H + 19、氢氧化亚铁溶于浓硫酸:2Fe(OH2 +4H2SO4 20、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Cl2+H2SO4 Ba2 +SO42 +- 21、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CO3+H2SO4 CO32 +2H -+第 12 页共 14 页22、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2NaHCO3+H2SO4 HCO3 +H -+ Na2SO4+2CO2 ↑+2H2O CO2 ↑+H2O Na2SO4+H2SiO3 H2SiO3 ↓ Na2SO4+2Al(OH3 ↓ 23、硅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Na2SiO3+H2SO4 SiO32 +2H -+ 24、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2NaAlO2+H2SO4+2H2O AlO2 +H +H2O 25、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2NaAlO2+4H2SO4 AlO2 +4H -++-+Al(OH3 ↓ Na2SO4+Al2(SO43 +4H2O Al3 +2H2O Na2SO4+2CH3COOH 26、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CH3COONa+H2SO4 CH3COO +H 27、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NaCl+H2SO4 28、溴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2NaBr+2H2SO4 29、碘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2NaI+2H2SO4 30、硫化钠溶于浓硫酸:Na2S+2H2SO4 -+ CH3COOH Na2SO4+2HCl↑ Na2SO4+Br2+SO2↑+2H2O Na2SO4+I2+SO2↑+2H2O Na2SO4+S↓+SO2 ↑+2H2O Fe2(SO43 +SO2 ↑+2H2O Na2SO4+S↓+SO2 ↑+H2O S↓+SO2 ↑+H2O 31、硫酸亚铁溶液与浓硫酸反应:2FeSO4+2H2SO4 32、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Na2S2O3+H2SO4 S2O32 +2H -+33、亚硫酸钠和硫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Na2S+Na2SO3+3H2SO4 2S2 +SO32 +6H --+3S↓+3Na2SO4+3H2O 3S↓+3H2O 34、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KClO3+5KCl+3H2SO4 ClO3 +5Cl +6H --+ 3K2SO4+3Cl2 ↑+3H2O 3Cl2 ↑+3H2O 第 13 页共 14 页35、溴酸钾和溴化钾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KBrO3+5KBr+3H2SO4 BrO3 +5Cl +6H --+ 3K2SO4+3Br2 +3H2O 3Br2 +3H2O 36、碘酸钾和碘化钾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KClO3+5KI+3H2SO4 ClO3 +5l +6H 十三、硫酸钠 1、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Na2SO4+Ba(OH2 Ba2 +SO4 2、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Na2SO4+BaCl2 Ba2 +SO4 ++--+ 3K2SO4+3I2 +3H2O 3I2 +3H2O BaSO4 ↓+2NaOH BaSO4 ↓ BaSO4 ↓+2NaCl BaSO4 ↓ 第 14 页共 14 页。
高一氧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氧硫化物是由氧和硫的化合物组成。
在这些化合物中,氧与硫的氧化态是随着元素的化合形式而变化的。
氧的氧化态通常为-2,但在氧硫化物中,其氧化态会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发生改变的过程。
当氧化剂得到电子并接受电通的时候,其氧化态会发生增加,而还原剂则会失去电子,其氧化态会减少。
二、高一氧硫的性质与应用1. 氧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
它能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反应,使其氧化。
同时,氧气也是生物体呼吸过程中的必需物质。
2.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它是高一氧硫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种,也是被广泛应用的化合物之一。
二氧化硫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工业:二氧化硫是制造硫酸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生产纸张、塑料、农药等产品。
- 食品:二氧化硫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常被用于保鲜果蔬,防止其变色和腐烂。
- 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污染物,二氧化硫对环境有害。
因此,在燃煤和工业废气处理中,需要对二氧化硫进行净化处理,以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
3. 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晶体,在空气中不稳定,会与水和氧反应。
它的主要应用是制造硫酸。
三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包括:硫在高温下与氧反应,通过催化剂促使这个反应快速进行。
4. 亚硫酸亚硫酸是一种无色气体,呈强酸性,有刺激性气味。
它在一些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亚硫酸的主要应用包括:- 漂白:亚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品、纸张等行业。
- 消毒:亚硫酸也可以用于消毒,如清洁和消毒水。
- 食品加工:亚硫酸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用于保鲜、防腐和抗氧化。
5. 硫酸硫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酸性。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中。
硫酸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化肥:硫酸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等。
- 汽车电池:硫酸被用作蓄电池中的电解液。
- 腐蚀剂:硫酸在工业中也用作腐蚀剂,用于清洗金属表面。
氢氧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一、氢气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3、氢气和氮气合成氨:N2+3H2催化剂2NH3高温高压4、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H2Cu+H2O5、氢气和三氧化钨反应:3H2+WO3W+3H2O6、工业上纯硅的制备:SiCl4+2H2Si+4HCl二、水1、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2Na+2H2O2Na++2OH-+H2↑2、镁和水加热:Mg+2H2O Mg(OH)2+H2↑3、铁和水蒸气反应:3Fe+4H2O Fe3O4+4H24、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4HF+O25、氯气溶于水:Cl2+H2O HCl+HClOCl2+H2O H++Cl-+HClO6、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H2O2NaOHNa2O+H2O2Na++2OH-7、氧化钙和水反应:CaO+H2O Ca(OH)28、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H2O4Na++4OH-+O2↑9、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 H2CO310、三氧化硫和水反应:SO3+H2O H2SO4SO3+H2O2H++SO42-11、二氧化氮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 ↑3NO2+H2O2H++NO3-+NO↑12、氨气和水反应:NH3+H2O NH3·H2O13、五氧化二磷与热水反应:P2O5+3H2O2H3PO414、五氧化二磷与冷水反应:P2O5+H2O2HPO315、氯化铵溶于水:NH4Cl+H2O NH3·H2O+HClNH4++H2O NH3·H2O+H+16、硫酸铜溶于水:CuSO4+2H2O Cu(OH)2+H2SO4Cu2++2H2O Cu(OH)2+2H+17、硫酸铝溶于水:Al2(SO4)3+6H2O2Al(OH)3+3H2SO4Al3++3H2O Al(OH)3+3H+19、醋酸钠溶于水:CH3COONa+H2O CH3COOH+NaOHCH3COO-+H2O CH3COOH+OH-20、偏铝酸钠溶于水:NaAlO2+2H2O AI(OH)3+NaOHAlO2-+2H2O Al(OH)3+OH-21、碳酸钠溶于水:Na2CO3+H2O NaHCO3+NaOHCO32-+H2O HCO3-+OH-22、磷酸钠溶于水:Na3PO4+H2O Na2HPO4+NaOHPO43-+H2O HPO42-+OH-23、碳酸氢钠溶于水:NaHCO3+H2O H2CO3+NaOHHCO3-+H2O H2CO3+OH-24、氮化镁溶于水:Mg3N2+6H2O3Mg(OH)2↓+2NH3↑25、硫化铝溶于水:Al2S3+6H2O2Al(OH)3↓+3H2S ↑26、碳化钙溶于水:CaC2+2H2O Ca(OH)2+C2H2↑27、电解水:2H2O2H2↑+O2↑三、过氧化氢1、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混合:SO2+H2O2H2SO42、氢氧化铁被过氧化氢氧化:2Fe(OH)2+H2O22Fe(OH)33、亚硫酸与过氧化氢混合:H2SO3+H2O2H2SO4+H2O4、氢硫酸与过氧化氢混合:H2S+H2O2S↓+2H2O5、氢碘酸与过氧化氢混合:2HI+H2O2I2+2H2O6、氯化亚铁的盐酸溶液和过氧化氢混合:2FeCl2+H2O2+2HCl2FeCl3+2H2O2Fe2++H2O2+2H+2Fe3++2H2O7、碘化钾的稀硫酸溶液和过氧化氢混合:2KI+H2O2+H2SO4K2SO4+I2+2H2O2I-+H2O2+2H+I2+2H2O8、亚硫酸钠和过氧化氢:Na2SO3+H2O2Na2SO4+H2OSO32-+H2O2SO42-+H2O9、氯化铁溶液和过氧化氢混合:2FeCl3+H2O22FeCl2+O2↑+2HCl2Fe3++H2O22Fe2++O2↑+2H+10、高锰酸钾的稀硫酸溶液和过氧化氢混合: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2MnO4-+5H2O2+6H+2Mn2++5O2↑+8H2O11、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2H2O22H2O+O2↑四、氧气1、钠在氧气中燃烧:2Na+O2Na2O22、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3、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6、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C+O2CO27、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8、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9、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2H2S+3O22SO2+2H2O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11、煅烧硫铁矿:4FeS2+11O22Fe2O3+8SO212、铜和氧气加热反应:2Cu+O22CuO13、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O22NO14、氨气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15、氢硫酸溶液中通入氧气:2H2S+O2S↓+2H2O1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17、亚硫酸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H2SO3+O22H2SO418、氢氧化亚铁暴露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19、硫酸亚铁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变质:12FeSO4+3O2+6H2O4Fe2(SO4)3+4Fe(OH)3↓12Fe2++3O2+6H2O8Fe3++4Fe(OH)3↓20、亚硫酸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2SO3+O22Na2SO4五、硫1、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2、钠和硫共热:2Na+S Na2S3、镁和硫共热:Mg+S MgS4、铝和硫共热:2Al+3S Al2S35、铜和硫共热:2Cu+S Cu2S6、铁和硫共热:Fe+S FeS7、硫和浓硫酸共热:S+2H2SO43SO2↑+2H2O8、硫和浓硝酸共热:S+6HNO3H2SO4+6NO2↑+2H2O9、硫和稀硝酸共热:S+2HNO3H2SO4+2NO↑10、硫和热的氢氧化钠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3S+6OH-2S2-+SO32-+3H2O七、硫化氢1、硫化氢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2H2S+O22S+2H2O2、硫化氢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2SO2+2H2O3、氢硫酸中通入氯气:H2S+Cl22HCl+S↓H2S+Cl22H++2Cl-+S ↓4、氢硫酸中加入溴水:H2S+Br22HBr+S↓H2S+Br22H++2Br-+S↓5、氢硫酸中加入碘水:H2S+I22HI+S↓H2S+I22H++2I-+S↓6、氢硫酸中通入氧气:2H2S+O2S↓+2H2O7、氢硫酸中通入二氧化硫:2H2S+SO23S↓+2H2O8、氢硫酸与浓硫酸混合:H2S+H2SO4S↓+SO2↑+2H2O9、氢硫酸与浓硝酸混合:H2S+2HNO3S↓+2NO2↑+2H2OH2S+2H++2NO3-S ↓+2NO2↑+H2O10、氢硫酸与稀硝酸混合:3H2S+2HNO33S↓+2NO ↑+4H2O3H2S+2H++2NO3-3S↓+2NO↑+4H2O11、亚硫酸中通入硫化氢:2H2S+H2SO33S↓+3H2O12、向氢氧化钠溶液通入少量硫化氢:H2S+2NaOH Na2S+2H2OH2S+2OH-S2-+2H2O13、向氢氧化钠溶液通入足量硫化氢:H2S+NaOH NaHS+H2OH2S+OH-HS-+H2O14、硫酸铜溶液与氢硫酸混合:CuSO4+H2S CuS↓+H2SO4Cu2++H2S CuS ↓+2H+15、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硫酸:2FeCl3+H2S2FeCl2+S↓+2HCl2Fe3++H2S2Fe2++S ↓+2H+16、氢硫酸与过氧化氢混合:H2S+H2O2S↓+2H2O17、加热硫化氢:H2S S+H2八、硫化钠1、硫化钠中通入氯气:Na2S+Cl22NaCl+S↓S2-+Cl22Cl-+S ↓2、硫化钠中加入溴水:Na2S+Br22NaBr+S↓S2-+Br22Br-+S↓3、硫化钠中加入碘水:Na2S+I22NaI+S↓S2-+I22I-+S↓4、硫化钠中通入氧气:2Na2S+O2+2H2O2S↓+4NaOH2S2-+O2+2H2O2S↓+4OH-5、硫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2Na2S+3SO23S↓+2Na2SO32S2-+3SO23S↓+2SO32-6、硫化钠溶液与过氧化氢混合:Na2S+H2O2S↓+2NaOHS2-+H2O2S↓+2OH-7、硫化钠溶液与过氧化钠混合:Na2S+Na2O2+2H2O S↓+4NaOHS2-+Na2O2+2H2O S+2Na++4OH-8、硫化钠溶液呈碱性:Na2S+H2O NaHS+NaOHS2-+H2O HS-+OH-9、硫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Na2S+H2SO4Na2SO4+H2S ↑S2-+2H+H2S ↑10、硫化钠中加入浓硫酸:Na2S+2H2SO4Na2SO4+S↓+SO2↑+2H2O11、硫化钠溶液中加入浓硝酸:Na2S+4HNO32NaNO3+S↓+2NO2↑+2H2OS2-+4H++2NO3-S↓+2NO2↑+2H2O12、硫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Na2S+8HNO36NaNO3+3S↓+2NO ↑+4H2O3S2-+8H++2NO3-3S↓+2NO↑+4H2O13、硫化钠溶液中加入醋酸:Na2S+2CH3COOH2CH3COONa+H2S ↑S2-+2CH3COOH2CH3COO-+H2S↑14、硫化钠溶液中通入硫化氢:Na2S+H2S2NaHSS2-+H2S2HS-15、硫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铝溶液:3Na2S+2AlCl3+6H2O2Al(OH)3↓+6NaCl+3H2S↑3S2-+2Al3++6H2O2Al(OH)3↓+3H2S↑16、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硫化钠溶液:2FeCl3+Na2S2FeCl2+S↓+2NaCl2Fe3++S2-2Fe2++S ↓17、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硫化钠溶液:2FeCl3+3Na2S2FeS↓+S↓+6NaCl2Fe3++3S2-2FeS↓+S ↓18、硫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CuSO4+Na2S CuS↓+Na2SO4Cu2++S2-CuS ↓19、硫化钠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FeCl2+Na2S FeS↓+2NaClFe2++S2-FeS↓20、向硫化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Na2S+Na2SO3+3H2SO43S↓+3Na2SO4+3H2O2S2-+SO32-+6H+3S↓+3H2O九、二氧化硫和亚硫酸1、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2、亚硫酸被空气氧化:2H2SO3+O22H2SO42H2SO3+O24H++2SO42-3、将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SO2+Cl2+2H2O H2SO4+2HClSO2+Cl2+2H2O4H++SO42-+2Cl-3、亚硫酸与氯水混合:H2SO3+Cl2+H2O H2SO4+2HClH2SO3+Cl2+H2O4H++SO42-+2Cl-4、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SO2+Br2+2H2O H2SO4+2HBrSO2+Br2+2H2O4H++SO42-+2Br-5、亚硫酸与溴水混合:H2SO3+Br2+H2O H2SO4+2HBrH2SO3+Br2+H2O4H++SO42-+2Br-6、将二氧化硫通入碘水中:SO2+I2+2H2O H2SO4+2HISO2+I2+2H2O4H++SO42-+2I-7、亚硫酸与碘水混合:H2SO3+I2+H2O H2SO4+2HIH2SO3+I2+H2O4H++SO42-+2I-8、二氧化硫溶于水:SO2+H2O H2SO39、二氧化硫通入浓硝酸中:SO2+2HNO3H2SO4+2NO2↑SO2+2NO3-SO42-+2NO2↑10、亚硫酸与浓硝酸混合:H2SO3+2HNO3H2SO4+2NO2↑+2H2OH2SO3+2NO3-SO42-+2NO2↑+H2O11、二氧化硫通入稀硝酸:3SO2+2HNO3+2H2O3H2SO4+2NO↑3SO2+2NO3-+2H2O4H++3SO42-+2NO↑12、亚硫酸与稀硝酸混合:3H2SO3+2HNO33H2SO4+2NO↑+H2O3H2SO3+2NO3-4H++SO42-+2NO↑+H2O13、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2H2S+SO23S↓+2H2O14、氢硫酸与亚硫酸混合:2H2S+H2SO33S↓+3H2O1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2OH-+SO2SO32-+H2O1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NaOH+SO2NaHSO3OH-+SO2HSO3-17、亚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2NaOH+H2SO3Na2SO3+2H2O2OH-+H2SO3SO32-+2H2O18、向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Ca2++2OH-+SO2CaCO3↓+H2O19、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2FeCl3+SO2+2H2O2FeCl2+H2SO4+2HCl2Fe3++SO2+2H2O2Fe2++4H++SO42-20、亚硫酸与氯化铁溶液混合:2FeCl3+H2SO3+H2O2FeCl2+H2SO4+2HCl2Fe3++H2SO3+H2O2Fe2++4H++SO42-十、亚硫酸钠1、亚硫酸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2SO3+O22Na2SO42、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氯水:Na2SO3+Cl2+H2O Na2SO4+2HClSO32-+Cl2+H2O2H++SO42-+2Cl-3、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Na2SO3+Br2+H2O Na2SO4+2HBrSO32-+Br2+H2O2H++SO42-+2Br-4、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碘水:Na2SO3+I2+H2O Na2SO4+2HISO32-+I2+H2O2H++SO42-+2I-5、亚硫酸钠溶于水:Na2SO3+H2O NaHSO3+NaOHSO32-+H2O HSO3-+OH-6、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Na2SO3+H2SO4Na2SO4+SO2↑+H2O7、亚硫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SO3+2HCl2NaCl+SO2↑+H2OSO32-+2H+SO2↑+H2O8、亚硫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Na2SO3+SO2+H2O2NaHSO3SO32-+SO2+H2O2HSO3-9、亚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3Na2SO3+2AlCl3+3H2O2Al(OH)3↓+6NaCl+3SO2↑3SO32-+2Al3++3H2O2Al(OH)3↓+3SO2↑10、亚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Na2SO3+BaCl2BaSO3↓+2NaClSO32-+Ba2+BaSO3↓11、亚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2FeCl3+Na2SO3+H2O2FeCl2+Na2SO4+2HCl2Fe3++SO32-+H2O2Fe2++2H++SO42-12、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硝酸:Na2SO3+2HNO3Na2SO4+2NO2↑+H2OSO32-+2H++2NO3-SO42-+2NO2↑+H2O13、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Na2SO3+2HNO33Na2SO4+2NO↑+H2O3SO32-+2H++2NO3-3SO42-+2NO↑+H2O 14、亚硫酸钠和硫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Na2S+Na2SO3+3H2SO43S↓+3Na2SO4+3H2O2S2-+SO32-+6H+3S↓+3H2O十一、三氧化硫1、三氧化硫和水反应:SO3+H2O H2SO4SO3+H2O2H++SO42-2、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3+2NaOH Na2SO4+H2OSO3+2OH-SO42-+H2O十二、硫酸1、钠与稀硫酸反应:2Na+H2SO4Na2SO4+H2↑2Na+2H+2Na++H2↑2、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Zn+2H+Zn2++H2↑3、锌与浓硫酸反应:Zn+2H2SO4ZnSO4+SO2↑+2H2O4、浓硫酸与少量的铁共热:2Fe+6H2SO4Fe2(SO4)3+3SO2↑+6H2O5、浓硫酸与过量的铁共热:Fe+2H2SO4FeSO4+SO2↑+2H2O6、铜与浓硫酸共热:Cu+2H2SO4CuSO4+SO2↑+2H2O7、碳与浓硫酸共热:C+2H2SO4CO2↑+SO2↑+2H2O8、磷与浓硫酸共热:2P+5H2SO42H3PO4+5SO2↑+2H2O9、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Na2O+H2SO4Na2SO4+H2ONa2O+2H+2Na++H2O10、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CuO+2H+Cu2++H2O11、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O3+6H+2Fe3++3H2O12、氧化亚铁与浓硫酸反应:2FeO+4H2SO4Fe2(SO4)3+SO2↑+4H2O13、溴化氢通入浓硫酸中:2HBr+H2SO4Br2+SO2↑+2H2O14、碘化氢通入浓硫酸中:2HI+H2SO4I2+SO2↑+2H2O15、硫化氢通入浓硫酸中:H2S+H2SO4S↓+SO2↑+2H2O16、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H++OH-H2O17、氢氧化铜溶于稀硫酸中:Cu(OH)2+H2SO4CuSO4+2H2OCu(OH)2+2H+Cu2++2H2O18、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6H2O2Fe(OH)3+6H+2Fe3++6H2O19、氢氧化亚铁溶于浓硫酸:2Fe(OH)2+4H2SO4Fe2(SO4)3+SO2↑+6H2O20、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Cl2+H2SO4BaSO4↓+2HClBa2++SO42-BaSO4↓21、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CO3+H2SO4Na2SO4+CO2↑+H2OCO32-+2H+CO2↑+H2O22、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HCO3-+H+CO2↑+H2O23、硅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Na2SiO3+H2SO4Na2SO4+H2SiO3SiO32-+2H+H2SiO3↓24、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2NaAlO2+H2SO4+2H2O Na2SO4+2Al(OH)3↓AlO2-+H++H2O Al(OH)3↓25、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2NaAlO2+4H2SO4Na2SO4+Al2(SO4)3+4H2OAlO2-+4H+Al3++2H2O26、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CH3COO-+H+CH3COOH27、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NaCl+H2SO4Na2SO4+2HCl↑28、溴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2NaBr+2H2SO4Na2SO4+Br2+SO2↑+2H2O29、碘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2NaI+2H2SO4Na2SO4+I2+SO2↑+2H2O30、硫化钠溶于浓硫酸:Na2S+2H2SO4Na2SO4+S↓+SO2↑+2H2O31、硫酸亚铁溶液与浓硫酸反应:2FeSO4+2H2SO4Fe2(SO4)3+SO2↑+2H2O32、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S2O32-+2H+S↓+SO2↑+H2O33、亚硫酸钠和硫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Na2S+Na2SO3+3H2SO43S↓+3Na2SO4+3H2O2S2-+SO32-+6H+3S↓+3H2O34、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KClO3+5KCl+3H2SO43K2SO4+3Cl2↑+3H2OClO3-+5Cl-+6H+3Cl2↑+3H2O35、溴酸钾和溴化钾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KBrO3+5KBr+3H2SO43K2SO4+3Br2+3H2OBrO3-+5Cl-+6H+3Br2+3H2O36、碘酸钾和碘化钾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KClO3+5KI+3H2SO43K2SO4+3I2+3H2OClO3-+5l-+6H+3I2+3H2O十三、硫酸钠1、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Na2SO4+Ba(OH)2BaSO4↓+2NaOHBa2++SO4BaSO4↓2、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Na2SO4+BaCl2BaSO4↓+2NaClBa2++SO4BaSO4↓。
硫及其化合物实验原理
硫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原子符号为S。
它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单质硫和硫化物。
硫还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如硫氧化物、硫酸和硫醇等。
硫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原理主要取决于所需的实验目的和要研究的化学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硫及其化合物实验原理:
1. 硫的提取:硫通常以硫矿石的形式存在,例如黄铁矿(FeS2)和辉绿石(CuFeS2)。
硫的提取通常涉及破碎和加热硫矿石,使其释放出硫气。
2. 硫的氧化:硫可以与氧反应形成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
硫的氧化可以通过加热硫或硫化物,或者通过将硫与氧气反应来实现。
3. 硫的还原:硫化合物可以通过一系列还原反应转化为硫。
例如,二氧化硫可以通过加热与金属或金属氢化物反应而还原为硫。
4. 硫的酸化:硫可以生成多种酸,如硫酸(H2SO4)和亚硫酸(H2SO3)。
硫的酸化通常涉及硫与氧化剂反应,如浓硝酸。
5. 硫的沉淀:硫可以以沉淀的形式存在于许多化学反应中。
例如,当硫化物与酸反应时,硫会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总而言之,硫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原理取决于所需的实验目的和要研究的化学反应。
这些实验原理可以通过调整实验条件和反应物的选择来实现。
硫及硫的有关化合物知识点整理硫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S,原子序数为16,原子量为32.06 g/mol。
硫的原子结构是2s²2p⁶3s²3p⁴。
硫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硫矿石、硫化物和酸等。
以下是硫及其化合物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硫的性质:-硫是一种黄绿色的非金属元素,具有特殊的气味。
-硫是一种固体,在常温下比较容易溶于有机溶剂。
-硫的熔点为115.21°C,沸点为444.67°C。
2.硫的化合物:-硫氧化物(SOx):硫和氧元素的化合物,包括二氧化硫(SO₂)和三氧化硫(SO₃)。
它们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酸雨的成分之一-硫化物(S²⁻):硫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硫化铁(FeS₂)和硫化氢(H₂S)。
硫化物具有特殊的气味,并且有着多种应用,如冶金、材料科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
-硫酸盐(SO₄²⁻):硫酸(H₂SO₄)是硫酸盐的最常见形式之一、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
-硫醇(R-SH):硫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化合物,常见于蛋白质分子中。
硫醇具有特殊的气味,并且具有一些重要的生物活性。
3.硫和环境:-温室效应:硫气体和硫化物是温室气体之一,在大气中可以产生温室效应,对地球的气候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4.硫的应用:-农业:硫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硫营养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可通过施用硫肥来改善土壤中的硫含量。
-化学工业:硫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制造硫酸、硫酸盐、硫醇、硫醚等重要化学品。
-燃料工业:硫是许多燃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如煤炭和原油。
硫的含量会对燃料的质量和环境影响产生一定影响。
-药学:硫化物和硫代谢产物在药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如抗生素、抗癌药物和其他药物中的活性成分之一以上是硫及其化合物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硫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非常广泛,对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氧硫及其化合物【知识清单】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1、硫(1)物理性质:硫为 固体; 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 个电子,较易 电子,表现较强的 。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把金属氧化成低价态,如Na 、Al 、Fe 、Cu )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制取Al 2S 3的唯一途径) (色)( 色)②与非金属反应(O 2、H 2)、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S + HNO 3(浓)= S + H 2SO 4(浓)= S + NaOH =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2、硫的氢化物①硫化氢——H 2S 是无色、有 气味的有毒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A .可燃性:当22/O S H n n ≥2/1时, (H 2S 过量) 当22/O S H n n ≤2/3时, (O 2过量)当23222<<O S H n n 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 2 B .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Cl 2、Br 2、I 2、Fe 3+、HNO 3、浓H 2SO 4、KMnO 4等均可将H 2S 氧化。
C .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③H 2S 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电离方程式 氢硫酸在空气中放置变浑浊,方程式 ④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 FeS+2H +===Fe 2++H 2S↑(稀HCl 、稀H 2SO 4)不用浓硫酸、浓盐酸制H 2S 的原因浓H 2SO 4有强氧化性,能氧化H 2S ;浓盐酸有挥发性,使产生的H 2S 气体中混有HCl 气体。
⑤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的金属硫化物有CuS (黑)、Ag 2S (黑)、 PbS (黑)它们可溶于浓硝酸。
所以CuSO 4、Pb (NO 3)2可以与H 2S 反应生成沉淀:Pb(NO 3)2+H 2S===PbS↓+2HNO 3 。
⑥检验:用湿润的Pb (CH 3COO )2试纸检验H 2S : Pb (CH 3COO )2+H 2S===PbS↓+2 CH 3COOH ; 除杂:用CuSO 4溶液除去H 2S : CuSO 4+H 2S===CuS↓+H 2SO 43、硫的氧化物(1)二氧化硫:①SO 2是 色而有 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 ,容易液化, 溶于水。
②SO 2是 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 ,亚硫酸是中强酸。
③SO 2有强还原性 常见氧化剂(见上)均可与SO 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如: (与氯水反应) 与氧气反应与卤素X 2 ( Cl 2、Br 2、I 2)反应 ④SO 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 H 2S + SO 2 =⑤SO 2具有漂白性,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足量NaOH 反应: 可用于SO2与少量NaOH反应:与足量Ca(OH)2反应:与少量Ca(OH)2反应:⑦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如“钙基固硫” SO2+ CaO===⑧实验室制法:Na2SO3 + H2SO4(浓) =或Cu + 2H2SO4(浓) =⑨SO2鉴别:SO2气体能使,加热时又恢复红色。
如何鉴别SO2、CO2混合气中含有CO2?先除SO2,再检验SO2是否除尽,最后用检验CO2,如何除去CO2中的SO2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验SO2是否除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SO32-、S2-检验(加稀盐酸或稀H2SO4产生SO2、H2S)离子方程式为、弱酸根离子一般应用强酸(HCl、H2SO4)检验。
⑾亚硫酸盐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变质的原因写出Na2SO3与HCl、O2、SO2、Ba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三氧化硫:SO3在标况下不是气体,是固体,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
它是的酸酐,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
气态:具有强刺激性臭味有毒气体。
SO3与NaOH反应:(3)比较SO2与CO2、SO3SO2CO2SO3主要物性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1:40) 无色、无气味气体能溶于水(1:1)无色固体.熔点(16.8℃)与水反应中强酸弱酸强酸与碱反应Ca(OH)2少量SO2过量SO2少量CO2过量CO2紫色石蕊品红鉴定存在氧化性还原性与Na2O2作用除杂CO2(SO2)(4)酸雨的形成和防治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
主要涉及反应:2SO2+O2=2SO3、SO3+H2O=H2SO4;液相反应: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总反应:。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在含硫矿物燃料中加生石灰,及时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其反应方程式为: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也可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SO2,其反应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SO2+CaCO3=CaSO3+CO2,2CaSO3+O2=2CaSO4。
在冶金工业的烟道废气中,常混有大量的SO2和CO,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在773K和催化剂(铝矾土)的作用下,使二者反应可收回大量的硫黄,其反应原理为:SO2+2CO==S+CO24、硫酸(1)稀H2SO4具有酸的一般通性(2)浓硫酸的一般性质:高沸点的二元强酸。
此外还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特性,其强氧化性体现在H2SO4分子中的+6价S上。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由此可知,金属与浓硫酸反应一般需,金属被氧化为,浓硫酸一般还原为,不产生,被还原的硫酸占反应硫酸的。
浓H 2SO 4 氧化性 Br 2(I 2、S)+SO 2+H 2OS 、△C 、△Al(或Fe)冷足量Cu 、△足量Zn 、△Fe 2+HBr(HI 、H 2S)SO 2+H 2O SO 2+CO 2+H 2O钝化→运装浓H 2SO 4 CuSO 4+SO 2+H 2O ZnSO 4+SO 2(后有H 2)+H 2O Fe 3++SO 2+H 2O只表现强 氧化性兼有酸性脱水性吸水性 C 2H 5OH 去结晶水 胆矾作干燥剂C+H 2OC 2H 4+H 2O 糖等无水CuSO 4中性气体 无强还原性气体 非碱性气体可干燥 1700②C 与热的浓硫酸反应方程式 ,非金属被氧化成③浓硫酸常温下使 钝化。
(3)浓H 2SO 4和稀H 2SO 4的比较浓H 2SO 4稀H 2SO 41 主要以H 2SO 4分子形式存在 以 形式存在2 强氧化性(S )与Cu 、C 加热反应弱氧化性(H+)与Cu 、C 不反应3 有吸水性,脱水性 无4 使Al 、Fe 钝化(常温) 使Al 、Fe 溶解5与金属反应,还原为SO 2与H 前金属反应还原为(4)SO 42—的鉴定(干扰离子可能有:CO 32-、SO 32-、SiO 32-、Ag +、PO 43-等):待测液 澄清液 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 42-离子)(5)硫酸的用途:制过磷酸钙、硫酸铵、硫酸铜、硫酸亚铁、医药、炸药,用于铅蓄电池,作干燥剂、制挥发性酸、作脱水剂和催化剂等。
二、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1、生产过程:三阶段SO 2制取和净化SO 2转化为SO 3SO 3吸收和H 2SO 4的生成三方程△H=-3412 kJ/mol△H =-196.6 kJ/mol△H=-130.3 kJ/mol三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有关原理 矿石粉碎,以增大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 逆流原理(热交换器)目的:冷热气体流向相反,冷的SO 2、O 2、N 2被预热,而热的SO 3、SO 2、O 2、N 2被冷却逆流原理(98.3%的浓硫酸从塔顶淋下,气体由下往上,流向相反,充分接触,吸收更完全设备中排出的气体炉气:SO 2,N 2,O 2.矿尘(除尘).砷硒化合物(洗涤). H 2O气(干燥)……净化气:SO 2、N 2、O 2 SO 2、O 2、N 2、SO 3尾气:SO 2及N 2、O 2 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说 明矿尘.杂质:易使催化剂“中毒”H 2O 气:腐蚀设备、影响生产反应条件________ 理论需要:低温、高压、催化剂;实际应用:400℃~500℃、常压、催化剂实际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 3,以免形成酸雾不利于气体三氧化硫被进一步吸收 2、尾气处理:−−−−−→−),(222等含O N SO −−→−42SO H NH 4HSO 3 三、氧族元素1.氧族元素符号及核电荷数 。
最外层电子数为___,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2.共性(用R 表示氧族元素):(1)氢化物通式 ,除H 2O 外,氢化物的水溶液显 性。
(2)除O 外,都有氧化物 、 ,及其水化物 、 ,其中化合价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3.氧族元素性质递变:从O — Te ,非金属性___________,金属性____________。
(1)与H 2化合的能力及氢化物稳定性(从上到下)______________(Te 与H 2不直接化合),氢化物的酸性、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
(2)单质熔沸点、密度____________,Se 为半导体。
氨水 (NH 4)2SO 3NH 4HSO 3(3)氧族比同周期卤素非金属性要______,,Cl2 + H2S = ,H2S + I2 = 。
4.原子半径单质氧化性单质颜色、灰色银白色单质状态、、、5.O2和O3比较O2O3颜色气态—淡蓝色气味刺激性特殊臭味水溶性臭氧密度比氧气的大密度臭氧比氧气易溶于水氧化性强(不易氧化Ag、Hg等)极强(O3+2KI+H2O==2KOH+I2+O2)(易氧化Ag、Hg等不活泼金属)漂白性无有(极强氧化性—作消毒剂和脱色剂)稳定性>3O22O32O3===3O2相互关系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6、比较H2O和H2O2H2O H2O2电子式化学键分子极性稳定性氧化性较弱(遇强还原剂反应)较强(遇还原剂反应)SO2 + H2O2 =还原性较弱(遇极强氧化剂反应)较强(遇较强氧化剂反应) MnO 4—+ H 2O 2+ H + ==作用饮用、溶剂等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等四、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H 2SSSO 2SO 3Na 2SO 4FeS FeS 2Na 2SO 3H 2SO 3H 2SO 4BaSO 4HClH 2,△O 2,燃烧H 2SO 2,燃烧①加热分解②不完全燃烧O 2,催化剂,△NaOHNaOHO 2BaCl 2H 2OBaCl 2①浓酸,C u ,△②浓酸,C, △H 2OH2S O4O2,高温F e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