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635.49 KB
- 文档页数:11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样卷)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样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
3.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现河南境内。
4.《格尔尼卡》是画家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6.中国思想史上,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7.京剧中,表示刚正稳健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
8.佛教的创始人是。
9.在中国,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10.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时期。
11.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中国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族的著名史诗。
12.《》是明代修撰的一部最大的类书,原书22937卷,可惜因历史浩劫,散毁殆尽。
13.被称为“亚圣”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14.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15.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
16.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17.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18.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
19.耶路撒冷旧城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地。
20.中国戏剧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包括生、旦、、丑。
21.二十四节气歌谣里,“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芒”指的是。
22.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23.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下一句是。
24.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5.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组成的国家,其中native American所指的族群是。
26.中国现存最早的神话故事集是《》。
27.浮世绘是国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2005、2006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解析作文我们先看一下作文。
这里解析的是05年和06年的作文试卷。
05年的作文题目是《我看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只有一篇大作文,要求议论文体,2000字以上。
06年题目是篇半命题、根据材料的议论文。
大致的意思是:目前国内韩流一片汹涌,“汉流”也在发展壮大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各地纷纷建立,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现在的“汉流”,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言之有物,2000字以上。
06年还有一篇小作文,也是采取的根据给出的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
中心是关于针对目前国内大学文科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今年作文具体的题目应该很快就可以复印。
从以往的作文命题来看,没有特别的规律性,但总的趋势仿佛是越来越和语言文化相关,也就是和翻译专业和对外汉语所涉及的专业性在加强。
作文的复习,很多人都强调平时的积累,现场的临场发挥,以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知识面和文字的驾驭能力。
当时我复习作文时,也曾经胆战心惊。
毕竟作文150分,仅仅靠临场发挥,好像终归是不保险。
由于现如今作文命题的专业性加强,我建议大家在复习其他科目的同时,多读一些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书籍和文章。
书和文章不是那种专业性很强的,在图书馆中有很多这方面的随笔和散文类的文字,像是南方朔的《语言是我们的居所》,陈原《在语言的密林里》之类的书。
多读一些,对有关文字、语言、文化方面的东西可以渐渐形成自己的idea,不要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说法。
这里,我给出大家几篇文章的名字,基本上在网上都可以找得到,读读会有所收获:《少数民族地域语言是一种文化资源》,《英文汉字,各领风骚》,《网络语言、汉语、“新民族”》,《汉语的拯救》、《汉语的开放》,《语言,走过历史的沧桑》,《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等等。
关键字就这么几个,自己可以在网上多搜搜。
多关注语言文字文化方面的新动态,像双语教学的利与弊,方言的变迁和普通话的地位、祭孔的争议等等这样的。
华东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样题含答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音。
2.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最大的特点是缺乏形态。
3.现代汉语方言中,粤方言的代表话是广州话。
4.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北方方言。
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是气流在声道中是否收到阻碍。
6.普通话声母j、q、x从发音部位上看属于舌面音。
7.同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类型单位是音位。
8.现代汉语普通话有 20 个声母(含零声母)。
9.普通话阳平调的调值是 35 。
10.现代汉语普通话大约有 1200 个音节(包括声调)。
1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12.《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规定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分别是2500/1000 字。
13.汉字在历史上曾经被我们的邻国使用,现在日韩还在使用部分汉字。
14.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是楷书。
15.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语素。
16.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是词。
17.单纯词有联绵词、叠音词、音译外来词、拟声词四种形式。
18.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形式。
19.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
20.词语的褒义、贬义关注的是词义的色彩意义。
21.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义素。
22.词汇由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组成。
23.歇后语“外甥点灯——照舅”是采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语义。
24.双音节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 ABAB 。
25.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类。
26.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
27.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
28.“既然”在复句中表示的因果关系。
29.“不是A而是B”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30.大多数“把”字句中,“把”引出的是受事。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质、音色。
x2.声调是汉语区别意义的重要语音手段。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真题试卷精选(总分:1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总题数:83,分数:160.00)1.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先秦之时有“六经”之说,汉以后通常称“五经”,已经亡佚的一部经典是《 1》.(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乐经)解析:3.南宋理学家朱熹从《 1》一书中挑选出《大学》和《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相配,立名为“四书”。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礼记)解析:4.古人言史家常“班马”并称,其中“班”指的是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司马迁)解析:5.汉代初年以“黄老之术”治天下,“黄”指 1,“老”指老子。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黄帝)解析:6.《孟子.尽心下》有言曰:“ 1,社稷次之,君为轻。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民为贵)解析:7.先秦诸子中,提出“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的是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墨子)解析:8.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董仲舒)解析:9.东晋诗人 1被认为是中国田园诗传统的莫基者。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陶渊明)解析:10.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组织问入共同编选了一套诗文总集。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354汉语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一.填空题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多种方言2.n,r3.【解析】详见黄廖《现代汉语》第六版上册P148。
4.字母注音5.国际音标二、论述题(1)阴平:阴平调值是55,发音时声带始终是拉紧,声音又高又平,阴平有为其它三个声调定高低的作用,如果阴平调值掌握不好,会影响其他声调的发音。
(2)阳平:阳平调值是35,发音时声带由不松不紧,逐渐拉紧,声音由不高不低升到最高。
3)上声:上声调值是214,发音时声带由较松慢慢到最松,再很快地拉紧。
声音由较低慢慢到最低,再快速升高。
(4)去声调值是51,发音时声带先拉紧,后放松,声音从最高降到最低。
2.(1)甲骨文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写在龟甲(腹甲与背甲)和兽骨(以鹿或牛的肩胛骨与肋骨为主)上的文字,距今约三千年。
1899年在河南安阳市郊的小屯村北发现,发现者为被誉为“甲骨之父”的王懿荣。
主要特点是: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
(2)金文金文,亦称铭文或钟鼎文,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承接甲骨文而起。
始于商末,盛于西周,金文在形体结构和笔画等方面,有如下的特点:(1)笔划粗壮丰满,笔势圆转,出现了连贯的特点;(2)字形接近长圆,大小差距缩小,渐趋整齐;(5)楷书生的“隶分”、“隶合”的变化。
写法,出现了“隶变”。
“隶变”主要指汉字由篆书变为隶书后,字的形体所发3打破篆书的形体结构体系,根据书写方式和结构部位确定构字成分的具体2.字形由长圆变为扁方;1.笔划舒展平直。
由此确立了汉字“横、竖、撇、点、折”的基本笔划系统;隶书是流行于秦汉之际、追求书写快捷的一种书体。
隶书的特点:(4)隶书化字体。
(4)异体字大量消失,小篆是汉字发展史第一次成功的政府倡导的规范的形体;个偏旁在字中任何位置都基本保持固定(3)结构成分和方式空前统一一(2)形体长圆,大小一致(1)笔划均匀一致,笔形圆转勾连,笔势舒展流畅:(二)小篆(4)限于考古发现,现存大篆字样数量不多(3)结构工整,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混用的异体字得到统一(2)大小接近方形,形体相对统一;(1)笔划粗细均匀一致;秋战国之际秦国的文字。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没有复辅音、______、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声母有______个3、词的形态分为构形形态和______。
4、在双音节词中,从构词方式上来看,合成词占绝对优势。
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和______。
5、“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花结什么果。
”运用的修辞格是______。
6、联想电脑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釆用了______ 的修辞手法。
7、部件的拆分着眼于字形,而偏旁的拆分则是从______的角度出发。
8、______是中国文字的奠基之作9、_____和句法层次的不同是同一句法结构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
10、把语言中的各种语法形式归纳为若干类型,这些类型称为______。
二、判断题11、“怪可怜的”和“别怪他”,前后两个“怪”是多义词。
()12、汉语一个语素一定与一个音节相对应。
()13、大多数汉字是指事字。
()14、《说文解字》最早采用部首给汉字归部,将汉字归为214部。
()1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的发明者华佗”的话,第一层关系是定中短语。
()16、动词加动词可以构成述宾短语。
()17、“写这种稿子用不了多少心血,只是蚊子多,用了不少身血”运用了借代修辞格。
( )18、“巧云十五岁,长成了一朵花。
”这句话采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 )19、“连门儿也没有”一共有六个音节。
()20、“天”和“田”不同音,主要是音质不同。
()三、选择题21、下列汉字音节中,主要元音是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的是()。
A.月B.对C.论D.界22、汉语拼音字母“i”表示的音位数目是()。
A.1B.2C.3D.423、下列都带补语的一组是()。
A.住了一天、读了一本 B.踢了一脚、打了一下C.买了一斤、吃了一个 D.等了一个小时、用了一个小时24、短语“从网上下载的传统的时尚的一百多首歌曲”有()。
国际汉语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属于上中下结构的是:A. 草B. 森C. 意D. 影答案:C2. “改革开放”中的“革”字的意思是:A. 皮革B. 改变C. 皮革制品D. 革命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不是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是:A. 高兴B. 忘记C. 奔跑D. 跳跃答案:B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焉”字的用法是:A. 疑问代词B. 语气助词C. 形容词D. 动词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倒装句的是:A.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B. 去了图书馆的是他。
C. 图书馆昨天他去了。
D. 昨天,他去了图书馆。
答案:C6. “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衣服上的水B. 两国之间的距离很近C. 水域辽阔D. 衣服的款式答案:B7.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对牛弹奏乐器B. 徒劳无功C. 音乐很好听D. 牛喜欢听音乐答案:B8. 下列句子中,表示“必须”的词语是:A. 可以B. 应该C. 必须D. 可能答案:C9. “瓜田李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田园生活B. 容易引起误会的场合C. 水果丰收D. 人际关系复杂答案:B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他跑得像一阵风。
C. 这条河像一条巨龙。
D.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这句话用来形容_________。
答案: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旦行动则做出惊人的成绩。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答案:在任何时候都应虚心学习,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1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告诉我们_________。
答案:事情的好坏往往难以预料,表面上看似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
14.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_________。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真题试卷(总分:1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总题数:63,分数:120.00)1.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州话属于 1方言区,梅州话属于 2方言区。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3.普通话的词汇规范是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4.汉语拼音方案除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还有两个部分是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5.人类有 1这样一些主动的发音器官。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6.普通话中/n/音位有两个主要的条件变体,它们出现的条件分别是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7.普通话中有 1个送气辅音,它们是 2。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8.普通话中有 1个撮口呼韵母,它们是 2。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9.普通话的阳平调来源于中古汉语的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10.按照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齐齿呼韵母可以和 1声母相拼。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11.汉字具有表意性,因此每个汉字都是 1的统一体。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12.“衷”字的造字法是 1。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13.汉字中,笔画与笔画之间形成的空间关系有 1。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讲解及分析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30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_____》。
____是汉代普遍使用的字体,又称分书或八分。
孔庙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今山东省_____境内。
油画《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画家______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最晚的是_____。
唐玄宗曾封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______为“南华镇人”。
京剧有四项基本功,即唱,念,_______,打。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
在中国,举行登高,饮酒,常菊花,插茱萸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______。
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石拱桥赵州桥建于_____代。
古希腊《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_______》两个部分。
清代官修的《_______》是现今中国保存最完整,抄写最统一,内容最浩大的一套丛书。
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_______又被称为“素王”。
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大的断代诗歌总集是清代彭定求等人编辑的《_______》。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这种学说认为宇宙之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_______,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组成。
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诗集是胡适的《______》诗歌风格被评价概括为“沉郁顿挫”的唐代著名诗人是________。
中国书法史上有两位书法家的书法均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有所谓“颜骨柳筋”之名,其中的“颜”指的是________。
基督教有三大派别,其中依循由东罗马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派别是______。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基础知识(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丝绸之路的起点是______。
【答案】西安【解析】“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它是由西汉张骞开辟的东起长安(今西安)、西到罗马的大陆通道,这条大陆通道有南北两条支线,通称“陆上丝绸之路”。
2.甲骨文出土在中国的______省。
【答案】河南【解析】甲骨文是我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盛行的一种文字,甲骨文最早出土的时间是19世纪末,地点是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
3.中国的科举制度是______朝代开始建立的。
【答案】隋【解析】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
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4.戏曲脸谱中表示奸诈多疑的是______色脸谱。
【答案】白【解析】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分别代表的意义为:红色代表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黄飞虎、关羽;蓝色代表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紫色代表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金色、银色代表各种神怪形象。
5.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做菜讲究色香味形、五味调和。
其中的五味指的是______。
【答案】酸、甘、苦、辛、咸【解析】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甘意为甜,辛意为辣,泛指各种味道或调和众味而成的美味食品。
6.《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______的思维模式。
北京大学2013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从语言谱系来看,藏语属于语系语族;英语属于语系语族;阿拉伯语属于语系。
2. 和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基本关系。
3.仄声在古代汉语中是指,和。
4.从词的结构类型来看,“猩猩”属于,“星星”属于。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两句词句中用到了和两种修辞方法。
6.语言演变的特点是和。
7.从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上来看,俄语属于,日语属于。
8.请写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苗赏刃虎9.指出下列汉字所属的四呼类型:日表熊孔10.请用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秋韵词学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
2.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是词汇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3.单纯词是由一个汉字记录的。
4.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充当谓语的。
5.发音时气流在共鸣腔中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叫浊音。
6.在济南话中,“天”的调值为213,与普通话上声的调值相近,由此可见,“天”在济南话中是个上声字。
7.“他个子高。
”是一个主谓谓语句。
8.修辞是从语言运用效果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不是语言的要素,因而跟语音、词汇、语法无关。
9.普通话“六”的韵母中包含韵头、韵腹和韵尾。
10.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
11.零声母音节就是指没有声母的音节。
12.在现代汉语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
13.“chun”和“qun”两个韵母的音节相同。
14.“zi”和“zhi”的韵母都属于齐齿呼。
15.一个词可能会有好几个反义词。
16.“太美了!”是形容词谓语句。
17.“撤回”是补充式合成词。
18.词由语素构成,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9.语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体风格上,在用词上没什么差异。
20.《汉语拼音方案》的记音原则是“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普通话中,能和“j、q、x”构成音节的韵母属于()。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春秋》是体史书。
2.二十世纪初,河南安阳境内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献,史称。
3.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开始由分裂走向统一,许多小国被大国吞并,出现了齐、楚、秦、燕、赵、魏、韩个大国,史称“”。
4.《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有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比希腊人依巴古测编的西方最早的星表要早200年。
6.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是。
7.中国花鸟画的技法可分工笔与写意两种,其题材最为集中的有松、竹、梅,称作“”。
8.中国佛教史上,纯属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是。
9.在中国,节俗活动有登高、赏菊、佩带茱萸等的传统节日是。
10.在中日两国早期交往的历史中,有东渡日本的传说。
11.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江格尔》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族的著名史诗。
12.著《太极图说》的是宋代的。
13.主张“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家是。
14.《毛诗》所谓诗有“六义”,即:风、赋、、兴、雅、颂。
15.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的《》是中医学最古老而完整的医学典籍,它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16.《红楼梦》又名《》。
17.明代最流行的话本是《三言》、《两拍》,这是明代人冯梦龙和辑录的宋代话本及拟话本集的总称。
18.元代文人画四大家是指黄公望、、吴镇、倪瓒。
19.关于希腊神话与传说的最著名的史诗是荷马的《》和《奥德赛》。
20.唐玄宗时,宫廷中设立有教演艺人的专门场所,称作“”。
21.二十四节气中,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月中叫“中气”。
22.唐太宗临死前一再嘱咐要用王羲之的真迹《》陪葬,让它始终伴随身边,可见他的书法受人珍重的程度。
23.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的下一句是。
24.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5. Grise提出的“合作原则”包括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切题准则和准则。
26.塔起源于印度的“窣都婆”,汉文译作“浮屠”或“”。
27.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记载的人工选育良种法,已接触到环境影响遗传性性状的问题,比达尔文《》的叙述早了1000多年。
2014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笔记及历年真题解析汉语国际教育视频课程+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2500元7月1日前购买8折优惠汉语基础壹、汉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一分,共30分)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__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
2.南昌话现代汉语中属于__________方言区。
3.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_______个清擦音,它们是_________。
4.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______个圆唇元音,它们是_____________。
5.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哦_________撮口呼韵母,它们是____________。
6.“我不再年轻了”中的“不”实际调值为________。
7.从记录语言的方式上看,汉字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
8.汉字的五类笔形说认为五类笔形是________。
9.汉字笔画的三种组合关系是分离关系、________关系和相交关系。
10.汉字的排序由语音序法,形序法和_________三种序列法。
11.经过整理,现代常用汉字的有_______个,通用汉字的有_______个。
1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_________。
13.定位语素经过构词以后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
14.复合词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词。
15.“江、河、溪、湖、潭”是一组__________词。
16.“摩托车”是以__________形式引入的外来语。
17.现代汉语的语法主要是以____________作为语法手段来显示语法关系的。
18.实词和虚词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数次中,“一、二、三”等被称为___________,“百、千、万”是__________。
20.在偏正结构中,“的”是_________的语法标记。
21.联合结构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构成并列、选择、??或________的关系。
22.层次分析语法要符合“结构原则”,即切分出来的成分都必须是___________。
23.双宾语中紧靠动词的宾语叫做__________,不紧靠动词的宾语叫做__________。
24.在“把”字句在,介词“把”的作用一般是__________。
25.一般情况下,疑问句“我的帽子呢?”的疑问焦点是___________。
26.“他深深地挖了一个坑”中“深深地”语文指向____________。
27.关联词语“与其……不如……”表示的语法关系是__________。
28语法除了上下文语境,现场语境外,还有___________。
29.语言交际各方根据语境可以推理出来的已知常识被称为____________。
30.“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这个诗句,用了_________辞格。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四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和声调符号。
2.不送气音就是不利用肺部气流来发音的辅音。
3.浊辅音是音乐和嗓音的混合音。
4.齐齿呼韵母就是i为韵头的韵母。
5.按照普通话声韵母配合规律,舌尖中的浊音声母、零声母跟开齐合撮四呼能相拼。
6.普通话中除了儿韵,其他的平舌的都有相应的儿化韵。
7.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
8.笔画是构成现代汉字的最小单位。
9.录变是汉字古今演变的分水岭。
10.“大大方方”是词的重叠形式,而“大大咧咧”则是一个词。
11.“死”和“活”是对反义词,而“冷”和“热”是绝对反义词。
12.“新西兰”和“纽斯兰”是一对异形词。
13.现代汉语中没有形态变化的语法手段。
14.现代汉语的能愿动词构成“不V不”格式。
15.因为有“最上等”的说法,所以“上等”是一个形容词。
16.“希望你能来”的语法形式是Vp1+N+Vp2,所以是一个兼词词组。
17.“不想去就别去”是一个连谓词组(连动词组)18.“十斤鱼”中的十斤是限定性定语,而“十斤的鱼”中的“十斤”是描写性定语。
19.“尚且……何况……”所显示的既有递进关系,又有让步关系。
20.“最近我正在重读鲁迅”中的“鲁迅”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各方言之间的区别最小的结构是_________。
A.语音B.词汇C.语法D.语用2.普通话中的浊音字母是_____________。
A.b、d、g、lB.w、y、m、nC.m、n、g、rD.m、n、l、r3.普通话中的送气声母是_____________。
A.f、sh、r、x、hB.p、t、k、c、ch、qC.b、d、g、z、zh、jD.b、d、g、p、t、k4.普通话中的合口呼复韵母是__________。
A.ua、ia、ie、uoB.ai、ei、ao、ouC.uai、uei、uan、uenD.ua、uo、uai、uei5.下列汉字中全部属于开口呼的音节是__________。
A.安、温、凯、收B.坦、雷、望、镇C.马、透、我、各D.世、坡、楼、思6.能跟普通话舌根音声母相拼的韵母是__________。
A.开口呼、齐牙齿B.开口呼、合口呼C.合口呼、撮口呼D.齐牙齿、撮口呼7.下列词语中的“”全部含做51调值的是__________。
A.一心、一齐、一缕B.一方、一楼、一准C.一弯、一直、一道D.一般、一块、一本8.下列词语全部含有轻声音节的是__________。
A.月亮、站着、冷冰冰B.麻烦、好的、拿不动C.木头、走了、自行车D.开头、他们、看一看9.“我们在食堂一起吃饭。
”一句中最主要的语法重音落在________上。
A.我们B.在食堂C.一起D.吃饭10.“大伙儿”这个词含有___________。
A.三个语素、三个音节B.三个语素、两个音节C.两个语素、三个音节D.两个语素、两个音节11.下列各汉字中都是形声字的是__________。
A.张、帽、即B.帮、够、须C.忘、浪、D.放、桐、则12.下列汉字中以象形方式构字的是________.A.心B.末C.信D.颖13.根据汉字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前______个汉字可以覆盖一般现代汉语读物99%的用字。
A.1000B.1600C.2400D.320014.“鬆”简化为“松”是运用了_________的简化方法。
A.局部删除B.更换偏旁C.草书楷化D.同音假借15.“罪”在《康熙字典》里属于___________?(部首)A.“非”部B.“西”部C.“网”部D.“目”部16.下列多音多子中属于同一语言的是___________。
A.重 zhòng chóngB.乐lè yuèC.血 xuè xiěD.把 bǎ bà17.下列词语属于述宾式复合词的是_________。
A.存款B.死机C.推广D.放飞18.下列各组词中不构成反义词的是__________。
A.春、秋B.新、老C.刚、软D.高尚、卑鄙19.下列词中属于外来语的是_________。
A.基因B.电脑C.会所D.圣诞20.下列形容词中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___________。
A.伟大B.矮胖C.沉着D.稀疏21.“好的”(作为“你?一千,好不好?”的回答)中的“的”是一个_________。
A.结构助词B.时态助词C.语气词D.叹词22.“开车回去”是一个___________。
A.连谓词组B.弥补词组C.双语词组D.述宾词组23.“衣服上”、“世界上”、“书面上”中的方位词表示了_________。
A.范围义、处所义、方面义B.处所义、范围义、方面义C.方面义、处所义、范围义D.处所义、方面义、范围义24.“他怎么也爬不起.”中的补语是_________。
A.情态补语B.趋向补语C.可能补语D.结果补语25.“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是一个___________主谓短句。
A.领属性B.关涉性C.周遍性D.受事性26.正反问在疑问句功能上限_____________最为接近。
A.特指问B.是非问C.选择问D.回声27.“他给了我一本书的”“我”跟动词的语义关系是_____________。
A.施事 B.受事C.与事D.对象28.下列语句中没有歧义的是_________。
A.小张和小李的同学B.这扇门没有锁C.在房间里跳舞D.在屋顶上找到了他29.“决定历史名誉的不是秦皇汉武”“秦皇汉武”用了_____________。
A.比喻B.借代C.象征D.比拟3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中用了__________。
A.对象B.排比C.顶真D.层递汉语应用能力题四、语音能力题(共10分)1.选择拼写正确的音节(分)①luè②qǚn ③chuěi ④yiě⑤zhúo⑥hún ⑦yuō⑧wěi ⑨dǔo ⑩yīn2.写出下面句子的拼音(5分)我们一块儿去黄山旅游了。
五、汉字能力题(共15分)1.填空题(每小题1分)①“随”字有________笔。
②“戕”字有________笔。
③“衷”字的形体结构是_________。
④“慕”字的形体结构是_________。
⑤“雕”字的声旁是____________。
⑥“闻”字的形旁是___________。
⑦“敝”字的第一笔是________。
⑧“凸”字的第四笔是_______。
⑨“及”字的笔顺是_________。
⑩“乃”字的笔顺是_________。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一)名词解释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
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
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4.危机应对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
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