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585.16 KB
- 文档页数:12
沈阳师范大学汉硕复试真题汉语基础:1-15题为选择题,每题两分,16-29题为填空题,每空一分,共五十分。
20分即通过1. 末尾是a、o、e、u的音节儿化时() [单选题] *A.韵母直接卷舌(正确答案)B.丢掉韵尾,改变韵腹或增音C.加央元音D.韵尾丢失,元音鼻化2.下列拼音没有省写的一组是() [单选题] *句、驴、衣无、归、起女、药、俄(正确答案)九、稳、需3. d、t不能和哪些韵母相拼?() [单选题] *开口呼齐口呼合口呼撮口呼(正确答案)4. 下面哪个选项是对“p[p 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正确描述 [单选题] *双唇送气清塞音(正确答案)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唇齿送气浊擦音唇齿不送气浊擦音5. 下列选项都是词的一组的是 [单选题] *校园特点小猫坎坷黄牛红人白菜黑纸美丽江湖葡萄黑车(正确答案)红脸白布新房新娘6. 下列全部是主谓词的是() [单选题] *开关,丝毫,动静眼蚀,雪崩,夜半(正确答案)痛快,石林,粉饰截穿,照明,抓紧7. “压缩”的构词方式属于合成词中的 [单选题] *联合型动宾型偏正型补充型(正确答案)8. 下列词中全是单纯词的一组是。
[单选题] *唠叨、玫瑰、老师、垃圾吩咐、星星、螃蟹、蒙蒙蜘蛛、哆嗦、仿佛、蝴蝶(正确答案)葫芦、立冬、逍遥、伶俐9. “恭”、“刃”、“既”、“旗”四字是( ) [单选题] *指事、会意、形声、形声形声、指事、会意、形声(正确答案)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形声、指事、形声、会意10. 下列句子中,是兼语句的是( ) [单选题] *我有件事情跟你商量我们希望小王当代表屋里有人说话(正确答案)你知道他会来11. “他的性格是变了"中的“是"属于( ) [单选题] *代词动词副词(正确答案)形容词12. “隔夜茶喝不得。
”中的补语属于( )。
[单选题] *可能补语(正确答案)结果补语情态补语程度补语13. “他把一件刚买的新羊绒大衣送给别人了。
汉语基础汉语基础真题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汉语属于——语言,不同的类别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2.——是表达汉语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3.与形态丰富的英语比较,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
4.现代汉语方言中,吴方言的代表话是——。
5.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
6.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7.辅音ng是——。
8.现代汉语普通话有——个韵母。
9.普通话阴平的调值是——。
10.辅音的发音过程成阻、持阻和——三个阶段。
11.通行于西周,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
12.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称为——。
13.——是字形结构的最小单位。
14.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定量、定形、定音和——。
15.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
16.声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是——。
17.单纯词有联绵词、叠音词、译音词和——四种形式。
18.合成词有复合式、重叠式、——三种形式。
19.基本词汇具有——、普遍性和能产性的特点。
20.词语包括理性意义、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21.。
此词义的发展主要扩大、缩小和__________。
22.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____________。
23.歇后语“瞎子点灯_________白费蜡”是采用__________的方式来表达语义。
24.双音节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_____________。
25.“院子里有许多菩提树。
”是___________句式。
26.根据句子结构关系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__________。
27.汉语此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28.“固然”在复句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关系。
29.“就算他现在不行,不久也会赶上你们。
”是__________关系的复句。
30.。
“被”字句中,“被”引出的是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普通话的音节与汉字都是一一对应的。
育明教育【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2012年沈阳师范大学汉教考研真题及其解析注意:答案请做在答卷纸上,做在试题上一律无效。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50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合计15分)1.共同语2.口语3.语音4.单句5.主谓谓语句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合计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在任何语言中,音色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2.音节zhi、zi、ji、后边的i属于一个音位。
()3.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4.兼类词是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词。
()5.“一下课就去图书馆看书。
”该句是连动句。
()三、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合计10分)1.现代汉语有_________个辅音。
A.21个B.22个C.10个D.39个2.“蝴蝶翩翩飞舞”包含___________语素。
A.三个语素B.四个语素C.五个语素D.六个语素3.“取”是一个____________。
A.象形字B.指事字C.会意字D.形声字4.“他在家,他在睡觉,他在家睡觉”中“在”的词性分别是__________。
A.动词、介词、副词B.介词、动词、副词C.动词、副词、介词D.介词、副词、动词5.今天他很早就起来了。
该句中的“就”是___________。
A.副词B.介词C.连词D.语气词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5分,合计15分)1.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的特点。
2.成语和惯用语的区别。
3.什么是疑问句,疑问句有几种?举例说明。
汉语应用能力(30分)一、用汉语拼音给下列一段话注音,要标出“一”“不”的变调。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解析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一:语言、文化与教育1. (1) 语言在文化传递中的作用和地位。
(2) 对外汉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问题。
(3) 对外汉语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
语言、文化与教育是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的一个重要考点。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递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语言在文化传递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语言是人们交流、表达和思考的工具,而文化则是一种精神和行为模式的体现。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语言可以传递文化的信息,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习俗等。
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因此,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了解和理解其所属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对外汉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问题也不可忽视。
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需要了解中国文化。
传授文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文化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在与中国人交往中更好地融入和交流。
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不仅需要精通汉语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传递。
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培养需要在他们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加以重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语言、文化与教育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应该重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注重对外汉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问题,同时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以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二:语言学基本概念1. (1) 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2) 语言的属性和组成要素。
(3)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从业者来说,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代码: 354 科目名称:汉语基础适用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
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50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合计15分)1.音节2.声母3.音位4.联绵词5.复句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合计10分)1.汉语里语调、声调的不同,主要由音高的不同变化决定。
2.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强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3.词汇和词的关系是个体和集体的关系。
4.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有所区别。
5.“谦虚使人进步”是双宾句。
三、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合计10分)1.普通话有个韵母。
A.39个B. 38个C.37个D.21个2.“益”是一个。
A.象形字B. 会意字C. 指事字D. 形声字3.“他态度从容”这句话包含语素。
A.2个B.3个C.4个D.5个4.“多亏了他,我才不至于迷路”中“多亏”是。
A.副词B.介词C.连词D.动词5.“请让一下”、“让您久等了”、“手让刀划破了”中“让”分别是。
A.动词、介词、副词B.动词、动词、介词C.动词、介词、介词D.介词、介词、动词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5分,合计15分)1.词义演变的途径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成语?举例说明成语有什么特征。
3.同义词在色彩方面的差别如何辨析?试举例说明。
共 2 页,第1页。
2011年沈阳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案例分析写作)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案例分析写作案例分析写作1.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麦克和汤姆是英国人,毕业后来沈阳的一所大学担任外教。
一天他们两人被一所中学请去做讲座,那所中学的校长,晚上设宴招待他们表示感谢,并请了几位酒量好的朋友作陪。
席问,校长问两个人喝什么酒时,二人直截了当地说啤酒。
校长和他的朋友们很好客、很热情,一次次和他们两人干杯,汤姆和麦克也豪爽地一杯接一杯的干掉。
校长和朋友认为汤姆和麦克酒量很大,就轮番敬他们酒,二人也每次举杯便干,直到喝吐了为止。
此后两人提到和中国人喝酒,就觉得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很可怕。
正确答案:跨文化交际处处是学问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受不同文化的影响,所以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会有差异,交往中难免会有摩擦。
本文中,由于中英双方的宴饮习俗不同,导致英国人对中国人的“热情”产生了误会。
在跨文化交际中,处处是学问,需要交际双方多做功课,才能更好的交往。
同文化交际,由于双方享有同一文化,不会因文化问题而产生交际障碍。
而跨文化交际发生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两种文化的共同之处有利于双方语言的理解,不同之处则由于差异的存在而造成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偏误,并形成障碍。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程度是不同的,在差异严重的文化之间所形成的偏误,甚至能引起矛盾和冲突。
以饮酒为例。
在中国,中国人招待客人时,喝酒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主人要喝,还要找来一些人陪客人_起喝,在席间,主人会不停的劝酒劝食,直到双方都喝高了,才算是宾主尽欢。
而在英国,饮酒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英国人喜欢在下班后与朋友约在酒馆里小酌几杯。
英国没有中国的这种敬酒文化,在英国没人会硬灌你喝酒,大口干还是小口酌,酒还是饮料,只需凭自己的喜好。
附件二: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样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
3.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现河南境内。
4.《格尔尼卡》是画家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6.中国思想史上,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7.京剧中,表示刚正稳健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
8.佛教的创始人是。
9.在中国,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10.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时期。
11.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中国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族的著名史诗。
12.《》是明代修撰的一部最大的类书,原书22937卷,可惜因历史浩劫,散毁殆尽。
13.被称为“亚圣”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14.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15.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
16.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17.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18.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
19.耶路撒冷旧城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地。
20.中国戏剧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包括生、旦、、丑。
21.二十四节气歌谣里,“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芒”指的是。
22.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23.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下一句是。
24.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5.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组成的国家,其中native American所指的族群是。
26.中国现存最早的神话故事集是《》。
27.浮世绘是国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
国际汉语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河、和、合B. 国、果、过C. 书、数、数D. 清、青、请答案:A2.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意思是:A. 说出的话就像四匹马拉的车一样,无法收回。
B. 一个人说的话,四匹马都拉不动。
C. 一匹马跑得很快,四匹马也追不上。
D. 一个人说的话,四匹马也追不上。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飞走了。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飞走了。
D.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答案:A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答案:D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下面自然形成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下面自然形成小路。
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下面自然形成小路。
D. 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下面自然形成小路。
答案:B6.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画龙时最后一笔很重要。
B. 画龙时最后一笔不重要。
C. 写作或说话时最后一句很重要。
D. 写作或说话时最后一句不重要。
答案:C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跑得比乌龟还慢。
C.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D. 他跑得比乌龟还慢。
答案:A8.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对牛弹琴,牛听不懂。
B. 对牛弹琴,牛听得懂。
C. 对牛弹琴,牛听不懂。
D. 对牛弹琴,牛听得懂。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吗?B. 你知道的。
C. 你难道不知道吗?D. 你知道的。
答案:A1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易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__》。
答案:论语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________》。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代码: 445 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适用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
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分)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代使用的行书和楷书。
2.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一个夸张的描写,其实南朝的寺庙没有那么多。
3.在孔子提出“杀身成仁”的基础上,荀子提出了“舍生取义”,使儒家所主张的道德观更加完备。
4.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是最为突出的。
5.所谓“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是在泰山祭天,在嵩山祭地的。
6. 书院类似现在的私立大学,教育书院的出现和兴起是在宋代初年。
7.《幼学琼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
8. 我国著名的编年体史书,以《春秋》为起始,以司马光《资治通鉴》为代表。
9.《史记》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也是一部传记文学总集,《苏武传》就是其中的名篇。
10.日本向中国派遣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是从隋朝开始的。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1.四书包括()。
A.《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论语》《春秋》《大学》《孟子》C.《论语》《诗经》《大学》《中庸》 D.《易经》《礼记》《孟子》《春秋》2.“城池”是指古代的()。
A.池塘 B.城市C.城墙 D.城门3.()发明的“麻沸散”,具有全身麻醉的作用,用以外科手术。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扁鹊 D.华佗4.我国自古以()为贵。
A.黄色和红色 B.黄色和绿色 C.红色和蓝色 D.黑色和黄色共 3 页,第1页。
国际汉语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属于上中下结构的是:A. 草B. 森C. 意D. 影答案:C2. “改革开放”中的“革”字的意思是:A. 皮革B. 改变C. 皮革制品D. 革命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不是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是:A. 高兴B. 忘记C. 奔跑D. 跳跃答案:B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焉”字的用法是:A. 疑问代词B. 语气助词C. 形容词D. 动词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倒装句的是:A.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B. 去了图书馆的是他。
C. 图书馆昨天他去了。
D. 昨天,他去了图书馆。
答案:C6. “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衣服上的水B. 两国之间的距离很近C. 水域辽阔D. 衣服的款式答案:B7.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对牛弹奏乐器B. 徒劳无功C. 音乐很好听D. 牛喜欢听音乐答案:B8. 下列句子中,表示“必须”的词语是:A. 可以B. 应该C. 必须D. 可能答案:C9. “瓜田李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田园生活B. 容易引起误会的场合C. 水果丰收D. 人际关系复杂答案:B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他跑得像一阵风。
C. 这条河像一条巨龙。
D.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这句话用来形容_________。
答案: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旦行动则做出惊人的成绩。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答案:在任何时候都应虚心学习,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1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告诉我们_________。
答案:事情的好坏往往难以预料,表面上看似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
14.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_________。
2011年沈阳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真题育明教育资深咨询师薛老师认为:在考研复习备考中,信息收集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有一定的方法和套路,在专业课上面能够得到相关内部人员的指导那就更是事半功倍了。
特别是能够收集到一些笔记、真题、讲义、课件、模拟题等具有含金量的资料,那更是为自己考研之路创造有利的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合理安排时间,最后坚持到底,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卷!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共10题,合计24分)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答案:BC221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答案:承德避暑山庄文房四宝指的是()。
答案:笔,墨,纸,砚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为唐代陆羽所著。
答案:茶经河北省的()原名安济桥,是隋代工匠()建造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敞肩拱桥。
中国算学发展有辉煌的历史,南北朝的大数学家()把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答案:祖冲之通常所说的江南三大名楼是黄鹤楼,滕王阁序和()。
答案:岳阳楼汉代成立()来整理民间音乐。
答案:乐府贵州的简称是()。
答案:令四大石窟指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答案:敦煌石窟。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春秋》 B.《史记》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答案:A耶路撒冷旧城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祥地,三教把它视为圣地。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2011年沈阳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育明教育资深咨询师薛老师认为:在考研复习备考中,信息收集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有一定的方法和套路,在专业课上面能够得到相关内部人员的指导那就更是事半功倍了。
特别是能够收集到一些笔记、真题、讲义、课件、模拟题等具有含金量的资料,那更是为自己考研之路创造有利的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合理安排时间,最后坚持到底,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卷!
汉语基础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60分)
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答案:北京语音
语音有四个要素:音高音强,音长和()。
答案: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答案:书写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分为表音文字和()。
答案:表意
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其中()的差异最大。
答案:语音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
答案:民族性
词汇意义可分为理性意义和()答案:色彩意义
基本词汇具有()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
答案:稳固性
成语具有()结构凝固性和风格典雅型的特点。
答案:意义的整体性
语法具有()稳固性,民族性。
答案:抽象性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下面哪一条不是汉语词汇的特点?
汉语词性较短
双音节语素多
双音节词占优势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