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验室安全事故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15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实验室应急措施1.1衣服着火了(1)就地翻滚熄灭火苗,或提供安全冲洗设备,则立即用水浸透衣物。
(2)如有必要,接受医疗。
(3)向教员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⒈2化学品溅到身体上(1)使用紧急冲洗设备或水龙头在快速移动的水下冲洗身体溅出的部分至少5分钟。
(2)立即脱下溅落的衣服。
(3)确认化学品不会进入鞋内。
(4)如有必要,接受医疗。
(5)向教员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⒈3轻微割伤和刺伤(1)用肥皂和水用力冲洗伤口几分钟,然后挤出血液。
(2)如有必要,接受医疗。
(3)向教员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⒈4安全防护设备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非常清楚安全设备的位置:包括安全防护设备的布局、急救箱、所有逃生路线、灭火器材、紧急洗眼装置、紧急冲淋器、溅出化学品处理设备等。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造成的所有伤害必须立即报告给安全部门。
2、医疗急救快速步骤(1)保持冷静,立即通知医务室。
(2)如有必要,立即采取一切可以挽救生命的措施。
(3)除非有可能再次受伤,否则不要轻易移动受伤人。
(4)让伤员保持温暖。
(5)医务室的医生致电急救中心寻求帮助。
(6)轻伤可以直接在医务室治疗。
3、紧急消防3.1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1)切断房间的电源。
(2)小型火灾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器直接扑灭,无须疏散人群。
为防止火势失控,随时做好疏散人群的准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3)不要进入充满烟雾的房间。
(4)在没有后备人员的情况下,不要单独进入燃烧室。
(5)当车门上部感觉热时,不要打开车门。
(6)拆下气缸。
3.2应急响应措施小型火灾的应对措施:(1)通知实验室人员,给周围容易帮助的人打电话。
(2)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灭火器应对准火焰底部。
(3)随时保持逃生路线畅通。
(4)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避免受到烟熏。
3.3火灾对策:(1)疏散实验室人员。
(2)尽可能拆下气缸,关上门以控制火势蔓延。
(3)将人群疏散到安全区域或通过紧急消防楼梯逃离现场。
(4)呼叫火警119。
实验室事故案例实验室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地方,然而在实验室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给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实验室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化学品泼溅事故。
某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名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腐蚀性强的化学品溅到了手部。
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导致手部严重灼伤,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实验人员在操作时没有佩戴好防护手套,缺乏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案例二,实验仪器故障引发火灾。
一家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长期使用未进行维护保养,导致仪器发生故障,最终引发了火灾。
火灾不仅造成实验室设备严重损坏,还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
事后调查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案例三,实验室排风系统故障导致中毒事故。
某实验室的排风系统长期存在故障,但实验人员为了完成实验任务,依然在有毒气体环境中进行操作。
结果造成多名实验人员因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幸好及时送医抢救,但也给实验室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事后检查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排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严重疏忽,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实验室事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规范、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务必要加强安全意识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好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高一化学总结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安全事故案例及应急处理化学实验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然而,常常会发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因此,本文旨在总结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案例,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以便广大同学能够加强安全意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火灾事故1. 实验室内火灾事故:化学实验室通常存放着大量易燃、易爆物质,若不慎发生火灾,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在遇到实验室内火灾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首先,关闭可燃气体阀门,切断电源,并使用灭火器灭火。
如果火势太大无法扑灭,应尽快报警并撤离实验室,确保人员安全。
2. 实验操作火灾事故:在化学实验中,错误的实验操作也可能引发火灾事故,比如使用明火进行蒸馏或加热时不慎引燃反应物。
此时,应迅速关闭电源或瓦斯阀门,将燃烧物迅速移开,防止火势蔓延。
在灭火方面,可使用灭火器或用湿布扑灭火焰。
二、溅溶灼伤事故化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液体的溅溶灼伤事故,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或实验材料性质不明引起的。
遇到此类事故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首先,迅速将受伤部位放入流动的清水中不少于15分钟,以冲洗掉残留的化学物质。
切忌抓挠受伤处,以免加重伤害。
之后,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包扎。
三、中毒事故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品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如果不小心接触到皮肤或吸入有毒气体,可能导致中毒事故。
在遇到此类事故时,应尽快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如果是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如果是误吸进入呼吸道的有毒气体,应立即让患者进行复苏呼吸,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四、爆炸事故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一些易燃易爆的物质,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当实验发生爆炸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首先,切勿靠近爆炸物,迅速躲避到安全地带,并确保自身安全。
之后,立即报警并及时撤离周围人员,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现有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急救和包扎,同时等待医护人员的进一步处理。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化学试剂混合爆炸事故。
话说在某个高校的化学实验室里,有个年轻又有点莽撞的学生小明。
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就像一个装满神秘魔法药水的宝库。
这天,小明在做一个自己“突发奇想”的实验。
他看到一瓶强酸和一瓶有机溶剂放在旁边,也没多思考,就想看看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他完全忽略了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在玩火。
当他把强酸慢慢倒入有机溶剂的瞬间,就像点燃了一颗隐形的炸弹。
“轰”的一声,剧烈的爆炸发生了。
玻璃容器被炸得粉碎,碎片像子弹一样四处飞溅。
化学试剂也溅得到处都是,周围的仪器设备都被炸毁了一部分。
幸运的是,小明当时戴着护目镜,眼睛没有受伤,但他的脸和手臂还是被玻璃碎片划伤了,流着血,看起来特别狼狈。
实验室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就像恶魔释放出的毒气。
其他同学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了一跳,整个实验室陷入了混乱之中。
这就是典型的因为不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随意混合化学试剂而导致的严重事故。
在实验室里,每种化学试剂都有自己的“脾气”,不能随便乱搭配,就像不能随便给人乱吃药一样。
二、火灾事故。
有一个研究机构的实验室,里面的研究员们每天都在忙碌地进行各种实验。
其中有一个角落,堆放着一些实验用过的滤纸,这些滤纸之前接触过一些易燃的化学物质。
有一位研究员老张,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实验室里抽烟。
尽管实验室有明确规定禁止吸烟,但老张觉得自己就抽一小会儿,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就像很多心存侥幸的人一样。
他点燃香烟后,不小心把烟灰弹到了旁边堆满滤纸的地方。
那一点点烟灰就像一个小小的火种,掉到了充满易燃物质的滤纸堆里。
瞬间,小火苗就冒了出来,开始慢慢地吞噬着滤纸。
一开始,老张还想着用脚踩灭,可是火势蔓延得太快了。
那些滤纸就像干柴遇到了烈火,“呼呼”地燃烧起来。
火势迅速扩大,很快就烧到了旁边的一些木制的实验台和摆放着的化学试剂。
实验室里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化学实验事故案例1. 嘿,各位化学实验室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个有点儿刺激,又特别重要的话题——化学实验事故案例。
别觉得吓人啊,了解这些案例可是能救命的!咱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让人冷汗直冒的"惊险时刻",学习如何在实验室里平安无事地玩转化学!2. 案例一:冒烟的烧杯 小明兴冲冲地往烧杯里倒入浓硫酸,突然"嘶嘶"声响起,白烟直冒!"哇!这是什么魔法吗?"小明惊呼。
旁边的老师赶紧喊道:"快戴上防护镜!那是酸雾,别吸入!"原来,浓硫酸遇水会放热,产生危险的酸雾。
记住啦,往水里慢慢加酸,可不能反过来哦!3. 案例二:彩色火焰秀 小红想做个漂亮的火焰实验,她往酒精灯里加了点儿颜料。
"嘿嘿,这下火焰肯定超级好看!"谁知火一点着,"嘭"的一声,酒精灯炸了!还好老师反应快,立刻用灭火器扑灭了。
各位,千万别往酒精灯里加奇怪的东西啊,那可不是在玩过家家!4. 案例三:神奇的消失的手套 小张做实验时,不小心把橡胶手套蘸到了有机溶剂里。
"咦,手套怎么软趴趴的?"等他反应过来,手套都快溶化了!这下可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记住啦,选对防护用品很重要,不同的实验要用不同的手套!5. 案例四:会跳舞的钠 小李听说钠遇水会反应,就偷偷拿了一大块往水盆里扔。
"哇塞,这反应也太猛了吧!"钠在水面上剧烈跳动,冒出大量气泡和火花。
还好老师及时发现,用沙子扑灭了。
各位,别把实验当游戏,那可是能把实验室炸飞的危险玩意儿!6. 案例五:隐形的杀手 小王做实验时闻到一股甜甜的味道。
"嗯,这味道还挺好闻的。
"结果没多久就头晕目眩,幸好同学们发现得快,赶紧把他拉到通风处。
原来那是有毒气体!记住,实验室里的东西再香也不能闻,更不能尝!7. 案例六:会爆炸的垃圾桶 小刘嫌麻烦,把用过的化学试剂往垃圾桶一倒。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封管事故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试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3.误操作事故一2007年8月9日晚8时许,某高校实验室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
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
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
李某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老师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
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
它告诫我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工作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硝基甲烷(易制爆),该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禁配物:强还原剂、酸类、碱类、卤代烷烃、金属氢化物、金属烷氧化物、氨、胺类等。
小知识4.金属钠燃烧事故2004年3月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王某将1升工业乙醇倒入放在水槽中的塑料盆,然后将金属钠皮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盆中。
开始时反应较慢,不久盆内温度升高,反应激烈。
当事人即拉下通风柜,把剪刀随手放在水槽边。
这时水槽边的废溶剂桶外壳突然着火,并迅速引燃了水槽中的乙醇。
当事人立刻将燃烧的废溶剂桶拿到走廊上,同时用灭火器扑救水槽中燃烧的乙醇。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
虽然知道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一些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但是每天都要接触这些东西,安全意识也就逐渐淡漠了。
有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酿发的人为责任事故;有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有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爆炸性事故的发生,多为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或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易燃爆物品泄漏,遇火花引发爆炸。
1.封管事故李某在进行实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2.误操作事故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加到氢氧化钠中。
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
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
李某叫来同事请教解决方法,爆炸就发生了,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由于当事人在加药品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用化学试剂而造成的。
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3、实验室微生物感染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感染事件中,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氏菌——一种乙类传染病(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20余种传染病并列)。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一【事故内容】某高校进行实验室搬迁,雇了一些民工来负责搬运清理,其中有位民工发现某仓库中有十几只篮球般大小的铅罐,觉得好玩,就打开了一只,看看只有几颗小金属粒就准备重新盖好,这时正好有知情的老师过来,告诉他这是放射性物质专门储藏罐,并告之这位民工他已受到了辐射,需马上送医院检查。
所幸的是该放射性物质的强度一般,而且接触时间短,送医院及时,这位民工住院半个月,身体就慢慢恢复了健康。
【分析与教训】该实验室的管理虽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仍不规范,台账不是很清楚,搬运时又没有专门人员负责,这是管理上的问题。
而从民工的角度来说,缺乏基础知识,好奇心强,盲目操作,终于造成伤害。
因此,对于放射性物质的采购、保管、使用和废弃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杜绝随意、不负责任的行为,保障人身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二【事故内容】《每日新报》2004年9月17日报道,2004年7月初,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一个管区内的研究人员发现两张存有重要数据的光盘失踪,负责管理该实验室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宣布,暂停这个实验室的一切具有保密性质的研究工作,全面查找丢失的绝密资料。
有4名雇员因涉嫌泄密被开除,1名被要求辞职,7人被降职、减薪或被要求写检查。
【分析与教训】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是全球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地,信息安全受到了最严格的控制。
但是,实验室一直受到设备失窃和管理不善的困扰,信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比如,当年5月,报告有机密文件丢失了,后来说是销毁了;6月,一个敏感区域的钥匙丢失了一整天。
可见,实验室信息安全绝非小事。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三【事故内容】某实验室有一台行车,学生出于好奇,就擅自进行操作,由于不懂行车刹车的操作程序,结果连人带车一头撞到墙上,致使行车脱轨落地,学生受伤,设备、墙壁被撞坏。
【分析与教训】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起重设备。
学生在实验室工作,不能不懂又不问,更不能凭一时好奇乱动。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是科研人员进行实验研究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验室工作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起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
案例一,化学品泼洒事故。
某实验室进行化学试验时,一名实验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高浓度腐蚀性化学品泼洒到自己身上,导致皮肤严重灼伤。
事故发生后,实验员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导致伤势加重。
最终,实验员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幸运地脱离了生命危险。
案例二,实验仪器故障事故。
一台实验室常用的离心机因长期使用而出现故障,当实验员在进行离心分离实验时,离心机突然发生故障,导致离心机高速旋转的转子脱落,差点伤及实验员的手部。
幸运的是,实验员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了正确的紧急处置措施,避免了更严重的伤害。
案例三,实验室火灾事故。
在一次实验中,实验员在操作时未能正确使用明火,导致实验室发生火灾。
由于实验室内存放了大量易燃化学品,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幸运的是,实验室人员迅速采取了灭火措施,并成功将火灾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以上案例反映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人为操作不当、设备故障、化学品泄漏等。
为了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加强实验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设备,确保实验仪器的正常运转;3. 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严格管理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4. 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提高实验室人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和安全管理措施的提出,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