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3.20 KB
- 文档页数:3
消防应急疏散系统灯具的设置要求及参考规范1: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标志灯的基本设置:(1)语⾳灯:灯具尺⼨:350×160×20mm 功率:1W ⼯作电压;DC24V 应急时间:≧90min(安装⽅式:吊装、壁挂、吸顶)安装⾼度:吊装时灯具底边距地2.5m,明装时门框上⽅200mm处。
⼀、功能1.每套灯均带有独⽴地址编码;可通过主机远程控制实现亮灯、灭灯、频闪、语⾳提⽰功能;1.灯具⾃⾝24⼩时在线向主机主报运⾏状态:光源开路、短路;通讯线开路、短路;电源线开路、短路;2.带有中英⽂语⾳播放:“这⾥是安全出⼝”。
⼆.灯具安装位置1.设置于(⾸层或直接⾯向室外的楼层除外)楼梯的消防前室的门框上⽅。
2.⾸层或直接⾯向室外的楼层中,语⾳灯设置在直接⾯向室外的门框上⽅。
3.在避难层中,语⾳灯设置于进⼊避难区的门框上⽅。
(2)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出⼝灯灯具尺⼨壁挂式:350×160×20mm 功率:1W ⼯作电压;DC24V 应急时间:≧90min(安装⽅式:吊装、壁挂、吸顶)安装⾼度:吊装时灯具底边距地不⼤于2.5m,明装时门框上⽅200mm处。
⼀、功能1.每套灯均带有独⽴地址编码;可通过主机远程控制实现开灯、灭灯、频闪功能;2.灯具⾃⾝24⼩时在线向主机主报运⾏状态:光源开路、短路;通讯线开路、短路;电源线开路、短路。
⼆.灯具安装位置1.长度超过20⽶的房间门框上⽅应设置出⼝灯。
2.在疏散⾛道中的门框上⽅应设置出⼝灯。
3.⾸层或直接⾯向室外的楼层中,出⼝灯设置于楼梯⼝及楼梯的消防前室的门框上⽅。
4.在避难层中,出⼝灯设置于楼梯⼝及楼梯的消防前室门框上⽅。
(3)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单⾯单向灯:灯具尺⼨壁挂式:350×160×20mm 功率:1W ⼯作电压;DC24V 应急时间:≧90min (安装⽅式:吊装、壁挂、吸顶)安装⾼度:其灯具中⼼线距地1m线以下。
建筑发生火灾将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特别是住宅建筑,发生火灾的隐患较多,例如厨房用火操作不当,厨房使用的食用油加热时间过长、无人看管,极易发生自燃现象;装修使用大量的易燃材料,遇火即燃;家用电器过量使用导致电器开关过负荷运行,诱发火灾等。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在火灾时为人们的安全疏散提供保障。
合理地选择和布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具有利于人员的疏散和及时逃生。
目前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按照系统形式可分为4大类,分别是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和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规范条文,对高层住宅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类型、供电方式以及灯具种类进行分析。
给出集中电源集中控制A型应急照明灯具系统的配电设计、灯具照度范围及配电线路压降计算,并以D C24V应急照明灯具为例,对典型住宅项目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进行案例分析。
1住宅建筑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方案确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50016—2014(2018年版)(以下简称《建规》)、《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 G J 242—2011以及《住宅建筑规范》G B 50368—2005等相关规范条文对不同高度的住宅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设计的相关要求可知,住宅建筑高度为27~54m的二类高层,需在疏散走道、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公共区域设置应急照明,并宜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住宅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一类高层,应在公共区域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1住宅建筑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控制方式及灯具种类的确定根据《建规》、《地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 B 50067—2011(以下简称《车规》)、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 B 50116—2013等规范对消防联动设施以及消控室设置的相关要求可得,住宅建筑高度大于33m时,需要设置消防电梯(属于需要联动控制的消防设施),因此建筑高度为33~54m的二类高层及大于54m的一类高层均需要设置消防控制室。
8. 6. 2 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的设置要求及照度标准应符合国家防火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1 应急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与其同时使用时,应有单独的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面板宜与一般照明开关面板相区别或选用带指示灯型。
2 应急照明不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不同时使用时,当正常照明因故停电,应急照明电源应自动投入。
3 疏散通道的疏散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0.5lx,人防工程为lx。
4 工作场所内,安全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5%。
备用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规定外,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
6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配电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继续工作的其他房间的备用照明,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7 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应装设出口标志灯。
8 疏散照明宜设在墙面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拐角处,距地面1.Om以下的墙上,直通型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10.Om,袋型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干10.Om,走道转角区疏敦标志灯间距不应大于1.Om。
9 人防工程中,疏散走道指示标志灯的间距应不大于10m,距地高度为1.00—1.20m。
10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蓄电池按90min配置,灯具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5.3 应急照明5.3.1 疏散照明应由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标志灯组成。
5.3.1.1 安全出口标志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下建筑各厅、室出口、出入口等应设置安全出口标志灯;(2)地面水平照度不宜低于0.5Lx。
(3)安全出口标志灯宜安装在疏散出口和楼梯口里侧上方,距地高度不宜低于2m;5.3.1.2 疏散标志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疏散通道及其交叉口、拐弯处、安全出口和楼梯间等处应设置疏散标志灯;(2)疏散标志灯应设置在安全出口的顶部,楼梯间、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应设置在距地面高度为1.0~1.2m的墙面上,不易安装的部位可安装在顶部,疏散通道上的标志灯间距不宜大于10m。
疏散指示标志与应急照明的相关设置与要求01应急照明的设置场所除单、多层住宅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应急照明灯具: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4.建筑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场所;5.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
02应急照明的设置要求1.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②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③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④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的消防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2.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设置在墙面的上部、顶棚上或出口的顶部。
03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场所1.公共建筑及其他一类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2.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其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①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展览建筑。
②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地上商店。
③总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地下、半地下商店。
④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⑤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04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识。
2.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规范,看完收藏!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是为人员疏散和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场所提供照明和疏散指示的系统,由各类消防应急灯具及相关装置组成。
疏散区域分类按照建筑物的特点,划分为水平疏散区域、垂直疏散区域和发生火灾时仍需工作的工作区域三类。
水平疏散区域包括以下场所1 建筑(含交通隧道)中的疏散走道、疏散路径。
2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
3 避难层(间)。
4 直升飞机停机坪。
垂直疏散区域包括以下场所1 楼梯间(含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2 室外楼梯。
发生火灾时仍需消防作业的工作区域包括以下场所1 消防控制室。
2 消防水泵房。
3 有人值班的总配电室、变电所。
4 自备发电机房和为消防系统供电的蓄电池室。
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要求1、疏散通道照明区域的宽度应不小于通道宽度的1/2,2、照明区域内陆面中心线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照明区域边缘的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
3、楼梯间内的地面中心线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4 、疏散区域内中心线的地面水平照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应大于40:1。
5、避难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
系统分类根据电源(蓄电池组)和转入应急控制方式的设置不同分为四类A类系统-自带电源独立型系统(系统内可包括子母电源型和子母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设计要求1 在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手动或自动控制消防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工作状态。
2 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中,所有消防应急灯具应接入专用照明供电回路,正常照明电源中断后,所有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B类系统-集中电源独立控制型系统在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中,系统转入应急工作状态控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集中电源的控制装置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
2 集中设置蓄电池组的系统,集中电源控制装置应能手动控制消防应急照明分配电箱的工作状态,3 分散设置蓄电池组的系统,集中电源的控制装置应能手动控制电池组及转换装置的工作状态,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联动控制集中电源控制装置和消防应急照明分配电箱的工作状态。
10.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10.3.1 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1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2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3 建筑面积大于1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4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5 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10.3.2 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
2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对于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lx。
3 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对于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10.3.3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10.3.4 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
10.3.5 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2 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10.3.6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1 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的展览建筑;2 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地上商店;3 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5 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6 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规范在我们的生活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系统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设备,它们承载着生命的重托。
在紧急情况下,它们能引导我们安全撤离,避免人身伤害。
想象一下,当火灾发生时,浓烟弥漫,四周漆黑一片,只有那闪烁的指示灯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们前行。
首先,咱们得聊聊系统的设置。
根据规范,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设置得讲究。
首先是照明的亮度和覆盖范围,必须确保每个出口和疏散通道都能清晰可见。
这个亮度可不是随便的,太暗容易迷路,太亮又刺眼。
合理的设计就像做菜,火候要掌握得当。
然后,咱们得提到指示标志的颜色。
红色标志给人紧迫感,容易让人反应过来。
而绿色指示则让人感到安全,像是一条宽广的路。
两者结合,就能让人在关键时刻迅速找到出路。
它们的设置位置也要巧妙,不可以遮挡。
试想一下,如果指示灯被家具挡住,那可真是雪上加霜。
接下来,咱们谈谈系统的维护。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可不能光靠设置。
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汽车得保养,设备也要定期“体检”。
这样才能确保在关键时刻,它们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想象一下,如果突然停电,灯不亮了,那可真是危机四伏。
再来,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培训的重要性。
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居民,都应该了解这些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培训可以让大家在危急关头不慌张。
比如,在火灾演练中,大家都知道如何迅速找到出口,减少恐慌。
那种安心感,真是无价。
最后,咱们要强调一点,系统的设计和设置要人性化。
尤其是在大型场所,比如商场和医院,人员流动性大,容易出现混乱。
这时候,系统就要像一位温柔的引导者,轻声告诉大家该往哪走。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
总的来说,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不仅仅是遵循规范,更是关乎生命的责任。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这些细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准在建筑物的消防设计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们不仅能够为火灾发生时提供必要的照明和指示,还能够帮助人们快速、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因此,合理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准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消防应急照明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在火灾发生时,浓烟和火光会使建筑物内部变得非常昏暗,这时如果没有合适的照明设备,人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增加逃生的困难。
因此,建筑物内部应当设置有足够的应急照明设备,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充足的照明,帮助人们快速疏散到安全区域。
其次,疏散指示标准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往往会出现惊慌和混乱的情况,这时如果没有清晰明了的疏散指示标准,就很容易导致人员在逃生过程中走错方向或者陷入瓶颈,增加逃生的风险。
因此,建筑物内部应当设置清晰、明确的疏散指示标准,包括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识等,以帮助人们快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此外,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准的设置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在设计和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准时,需要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包括照明设备的亮度、照明范围、照明时间等,以及疏散指示标准的颜色、形状、位置等,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提高逃生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准的合理设置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物的消防设计中,应当充分重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准的设置,确保其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提供必要的照明和指示,帮助人们快速、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同时,设计和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准时,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提高逃生的效率和安全性。
建筑物消防疏散指示标识设计规范一、引言建筑物消防疏散指示标识的设计是为了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找到安全通道,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消防疏散指示标识的设计规范,以确保标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二、设计原则1. 目标明确:消防疏散指示标识应能够清晰地指示人员朝向安全通道和出口方向,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如楼层、楼梯等。
2. 信息清晰:标识设计应简洁明了,使用易于理解的图标和文字,确保所有人都能够迅速理解标识的含义。
3. 可见性良好:标识应在明显位置设置,以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被人们发现。
标识的颜色应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尽可能利用反光材料提供更好的可见性。
4. 统一标准:设计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一致性和可比性,方便人们在不同建筑物中识别和理解标识。
5. 耐久性和易更换性:标识材料应具有耐久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同时,应考虑标识易更换和更新,以适应建筑物功能的变化。
三、标识设计要素1. 标识图标设计:消防疏散指示标识图标应简洁明了,用图形和色彩区分不同的标着。
图标应具备易于辨认性、易于理解性、易于记忆性等特点。
2. 标识文字设计:标识文字应简明扼要,采用易于辨认的字体和字号。
文字内容应包括楼层号码、楼梯通道等必要信息。
3. 标识颜色设计:标识颜色应采用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消防标识颜色,如红色表示禁止通行、绿色表示安全通行等。
4. 标识位置设计:标识应设置在易于被人们察觉的地方,如走廊、楼梯口等明显位置,确保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标识并进行疏散。
5. 标识材料设计:标识材料应具备耐久性、防火性和耐高温性能,同时着重考虑易更换性,以便根据需要进行标识的更新和维护。
四、标识布局规范1. 标识高度:标识应设置在人眼易于察觉的高度,一般建议标识底部距离地面1.6米至1.7米。
2. 标识间距:标识之间的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合理设置,以确保人们在任何位置都能够迅速找到标识。
1: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标志灯的基本设置:(1)语音灯:灯具尺寸:350×160×20mm 功率:1W 工作电压;DC24V 应急时间:≧90min(安装方式:吊装、壁挂、吸顶)安装高度:吊装时灯具底边距地2.5m,明装时门框上方200mm处。
一、功能1.每套灯均带有独立地址编码;可通过主机远程控制实现亮灯、灭灯、频闪、语音提示功能;1.灯具自身24小时在线向主机主报运行状态:光源开路、短路;通讯线开路、短路;电源线开路、短路;2.带有中英文语音播放:“这里是安全出口”。
二.灯具安装位置1.设置于(首层或直接面向室外的楼层除外)楼梯的消防前室的门框上方。
2.首层或直接面向室外的楼层中,语音灯设置在直接面向室外的门框上方。
3.在避难层中,语音灯设置于进入避难区的门框上方。
(2)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出口灯灯具尺寸壁挂式:350×160×20mm 功率:1W 工作电压;DC24V 应急时间:≧90min(安装方式:吊装、壁挂、吸顶)安装高度:吊装时灯具底边距地不大于2.5m,明装时门框上方200mm处。
一、功能1.每套灯均带有独立地址编码;可通过主机远程控制实现开灯、灭灯、频闪功能;2.灯具自身24小时在线向主机主报运行状态:光源开路、短路;通讯线开路、短路;电源线开路、短路。
二.灯具安装位置1.长度超过20米的房间门框上方应设置出口灯。
2.在疏散走道中的门框上方应设置出口灯。
3.首层或直接面向室外的楼层中,出口灯设置于楼梯口及楼梯的消防前室的门框上方。
4.在避难层中,出口灯设置于楼梯口及楼梯的消防前室门框上方。
(3)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单面单向灯:灯具尺寸壁挂式:350×160×20mm 功率:1W 工作电压;DC24V 应急时间:≧90min(安装方式:吊装、壁挂、吸顶)安装高度:其灯具中心线距地1m线以下。
一、功能2.每套灯均带有独立地址编码;可通过主机远程控制实现亮灯、灭灯、频闪;3.灯具自身24小时在线向主机主报运行状态:光源开路、短路;;通讯线开路、短路;电源线开路、短路。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要求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系统架构简洁、控制简单的基本设计原则,包括灯具布置、系统配电、系统在非火灾状态下的控制设计、系统在火灾状态下的控制设计等内容;集中控制型系统尚应包括应急照明控制器和系统通信线路的设计。
一、系统类型的选择系统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建(构)筑物的规模、使用性质、日常管理及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应选择集中控制型系统。
(2)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但未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宜选择集中控制型系统。
(3)其他场所可选择非集中控制型系统二、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系统设计前,应根据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以防火分区、楼层、隧道区间、地铁站台和站厅等为基本单元确定各水平疏散区域的疏散指示方案。
疏散指示方案应包括确定各区域疏散路径、方向标志灯的指示方向和出口标志灯的工作状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具有一种疏散指示方案的区域,应按照最短路径疏散原则确定该区域的疏散指示方案。
(2)具有两种及以上疏散指示方案的区域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需要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的情况下,应根据火灾时相邻防火分区可借用和不可借用的两种情况,分别按最短路径疏散原则和避险疏散原则确定相应的疏散指示方案。
2)需要采用不同疏散预案的交通隧道、地铁隧道、地铁站台和站厅等场所分别按照最短路径疏散原则和避险疏散原则确定相应疏散指示方案。
三、灯具的设计系统灯具的设计主要包括灯具的布置、选型和设置。
(一)灯具的布置灯具的布置应根据疏散指示方案进行设计,且灯具的布置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照明灯的设置应保证为人员在疏散路径及相关区域的疏散提供最基本的照度。
(2)标志灯的设置应保证人员能够清晰地辨识疏散路径、疏散方向、安全出口的位置、所处的楼层位置。
(二)灯具的选型灯具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择采用节能光源的灯具,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光源色温不应低2 700 K。
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要求疏散指示标志是在火灾状况下,既供应肯定照度,又同时以惹眼的文字、鲜亮的箭头标记指疏散方向的平安标志。
在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中.使用消防应急标志灯具作为疏散指示标志。
它为人员疏散供应指示平安出口、疏散出口及其疏散方向,指示楼层、避难层及其他平安场所。
(-)疏散指示标志分类根据发光原理,疏散指示标志包括电致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例如灯光型、电子显示型等)和光致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例如蓄光自发光型等)两大类。
根据标志内容,疏散指示标志可以分为出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楼层指示标志和避难层指示标志,在某些特别场合也可以指示灭火器具存放位置及其方向和指示禁止入内的通道、场所及危急品存放处。
后者需要由设计人员依据特别场合详细状况与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协商确定处理方法。
(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部位(1)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0・3・5中规定,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在平安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2)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l・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型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o对于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位置,是依据国内外的建筑实践和火灾中人的行为习惯提出的。
详细设计还可结合实际状况.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合理选定安装位置,比如也可设置在地面上等。
总之,所设置的标志要便于人们辨认,并符合一般人行走时目视前方的习惯,能起诱导作用.但要防止被烟气遮描.如设在顶棚下的疏散标志应考虑距离顶棚肯定髙度。
对于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设计还要依据标志的大小和发光方式以及便于人员在较低照度条件清晰识别的原则进一步缩小。
(2)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0.3.6中规定.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加标占:1)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m2的展览建筑;2)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地上商店;3)总建筑面积大于500n?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4)歌舞消遣放映游艺场所;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6)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
行业标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规范说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0.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10.3.1 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2、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3、建筑面积大于1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5、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10.3.1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设置疏散照明可以使人们在正常照明电源被切断后,仍然以较快的速度逃生,是保证和有效引导人员疏散的设施。
本条规定了建筑内应设置疏散照明的部位,这些部位主要为人员安全疏散必须经过的重要节点部位和建筑内人员相对集中、人员疏散时易出现拥堵情况的场所。
对于本规范未明确规定的场所或部位,设计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从有利于人员安全疏散需要出发考虑设置疏散照明,如生产车间、仓库、重要办公楼中的会议室等。
10.3.2 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2、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lx;3、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
10.3.2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本条规定的区域均为疏散过程中的重要过渡区或视作室内的安全区,适当提高疏散应急照明的照度值,可以大大提高人员的疏散速度和安全疏散条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本条规定设置消防疏散照明场所的照度值,考虑了我国各类建筑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影响人员疏散的问题,参考了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相关标准,但仍较这些国家的标准要求低。
因此,有条件的,要尽量增加该照明的照度,从而提高疏散的安全性。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规范介绍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规范介绍一、引言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是现代建筑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为人员提供照明和指引,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规范,本文将对其做详细介绍。
二、应急照明系统设计和布置(一)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组成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由照明电源、疏散指示灯具、疏散应急照明灯具、命令中心、疏散指示标识和自动控制设备等组成。
(二)疏散指示标识的要求疏散指示标识是疏散指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指引人员疏散方向和安全出口。
疏散指示标识应设置在人员易于看到的地方,并明确标示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方向。
疏散指示标识应具备以下要求:1. 易识别性:疏散指示标识的图形要简明清晰,易于被人员识别和理解。
2. 易辨识性:疏散指示标识应具备明显的颜色对比,使人员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迅速辨别。
3. 易持久性:疏散指示标识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能够经受常规的环境影响,如湿气、灰尘等。
4. 安全性:疏散指示标识应设置在安全位置,以避免被火灾波及或遮挡。
(三)应急照明灯具的要求应急照明灯具是在火灾等情况下提供照明的重要设备。
应急照明灯具应具备以下要求:1. 亮度要求:应急照明灯具应具备足够的亮度,以提供人员疏散和逃生所需的照明条件。
2. 光散射性:应急照明灯具的光线应具备适当的散射性,避免造成眩光,影响人员的疏散。
3. 维持时间:应急照明灯具应具备一定的维持时间,能够持续供电一段时间,以保障人员疏散。
4. 充电和自检功能:应急照明灯具应具备充电和自检功能,能够自动检测电池的状态并进行充电。
三、疏散指示系统管理和维护(一)系统管理和维护责任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由建筑物的管理者负责。
管理者应制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并将其落实到位,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二)系统维护和检查系统的维护和检查应定期进行,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总3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1 总则为了合理设计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提高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施工质量,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保证在发生火灾时人员顺利逃生和消防作业,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内装修和改变使用性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与维护;不适用于生产和存贮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的场所。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使用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与维护,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2 术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Fire emergency lighting system 为人员疏散和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场所提供照明和疏散指示的系统,由各类消防应急灯具及相关装置组成。
消防应急灯具 Fire emergency luminaire为人员疏散、消防作业提供照明和标志的各类灯具,包括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和消防应急照明标志灯具。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 Fire emergency lighting luminaire为人员疏散、消防作业提供照明的消防应急灯具。
消防应急标志灯具 Fire emergency indicating luminaire用图形和/或文字完成下述功能的消防应急灯具。
a) 指示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方向;b) 指示楼层、避难层及其他安全场所;c) 指示禁止入内的通道、场所及危险品存放处。
消防应急照明标志灯具 Fire emergency lighting&indicating luminaire同时具备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功能的消防应急灯具。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规范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标准是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平安而建立的。
它旨在提供可靠的指示,以便消防职业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抵达目的地,实现快速有效的应急疏散。
标准涉及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疏散指示标志和说明标志的要求,其中包括:适当的照明配置、设置高度和颜色、指定使用的指示板材料等等。
该标准还规定了疏散指示标志频率、照明设备保持条件等。
根据该标准,所有具有专用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建筑物必须做出安全的操作,以确保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的准确有效运行。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疏散指示标识规范防火疏散指示标识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关键的信息,帮助他们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还可以帮助消防人员迅速了解建筑的布局和紧急出口位置,以便有效地进行救援。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防火疏散指示标识的规范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疏散指示标识规范,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标识的种类与要求为了确保防火疏散指示标识的可读性和清晰度,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标识的要求。
一般来说,在建筑设计中常用的防火疏散指示标识有以下几种:疏散通道指示标识、紧急出口指示标识、灭火设备指示标识等。
1. 疏散通道指示标识:疏散通道指示标识应该在每个疏散通道的进口处和出口处设立,并遵循一定的标准。
标识应具备明确的指示作用,以便人们迅速找到合适的疏散路径。
标识的文字和图形应清晰可辨,建议使用明亮的颜色和可见度高的材质来制作标识。
2. 紧急出口指示标识:紧急出口指示标识的设置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标识必须在紧急出口处显著位置设置,并配备照明设备以确保在黑暗环境下也能够清晰显示。
标识的方向箭头应与实际疏散路线相匹配,并有明确的文字提示。
3. 灭火设备指示标识:灭火设备指示标识应在灭火器、灭火箱等位置明显的地方设置。
标识应包含灭火设备的类型和使用方法等必要信息,同时要求标识的文字和图形易于理解。
二、标识的布置和尺寸合理的标识布置和适当的尺寸能够有效提高标识的可见性和可读性。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标识并设置适当的尺寸。
1. 标识的布置:疏散指示标识应该在疏散通道、紧急出口和灭火设备附近设置,并且标识的布置应该明显可见,不被其他物体遮挡。
标识应该按照标准的距离间隔进行设置,以确保在任何位置都能够迅速找到标识。
2. 标识的尺寸:标识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场所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标识的尺寸越大,可见性就越好。
建议标识的文字和图形高度不小于30cm,并且适当根据视距进行调整,以确保在不同距离下都能够清晰辨认。
10.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0.3.1 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
1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2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 建筑面积大于1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
4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5 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10.3.2 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
2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对于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lx。
3 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对于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10.3.3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10.3.4 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
10.3.5 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2 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10.3.6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1 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的展览建筑;
2 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地上商店;
3 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5 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6 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
10.3.7 建筑内设置的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
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和《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