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宁夏“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宁政办发[2002]144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02.10.17

【实施日期】2002.10.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

关于宁夏“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办发[2002]14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自治区卫生厅、残联关于《宁夏“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二年十月十七日

一、背景与意义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计划自1997年7月在我区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截止2001年底累计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298例,完成总任务的109%,脱盲率达96%,人工

晶体植入率达80%;先后为12个白内障患者较集中的县(市、区)组派医疗队,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确定了9所技术水平高、手术设备先进、具有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能力的医院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定点医院;新建贺兰县、平罗县、彭阳县3所医院眼科,配备了白内障复明手术设备,使其具备了独立开展眼科手术的能力;对全区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培训50名眼科医生,使之掌握了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和诊疗知识;各地医院完成了眼病筛查工作,并对全部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白内障复明手术数据库和眼科技术资源数据库、眼疾病源数据库,能对有关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和查询,并与中残联、卫生部联网;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节日,扩大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宣传力度和社会影响;开展了“爱护我们的眼睛”预防保健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儿童正确用眼、爱眼、护眼,掌握眼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了全民防盲治盲意识。

我区4.1万盲人中,约有半数是白内障患者,另外每年新生白内障患者约1200人。许多白内障患者因经济和当地医疗条件的原因,不能复明,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为更加有效地推动防盲治盲工作,中国与国际狮子会于2002年5月正式签署协议,决定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

二、任务与目标

在第一期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管理体系、复明网络和工作机制,自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一)5年内完成100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

(二)为不能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县和边远、贫困、白内障高发地区组派医疗队,实施复明手术。

(三)培训眼科医生、辅助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师资力量和乡村医生,使其分别掌握管理技能、业务技能和防盲知识,长期为基层患者服务。

(四)选定尚不具备手术条件的县(市)级医院,配备眼科医疗设备和手术医疗器械,使之具有开展现代化囊外手术的能力。

(五)以深入开展“爱护我们的眼睛”预防保健教育活动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群众防盲治盲意识;宣传中国/国际狮子会“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唤起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六)进行白内障等眼疾病的调查,为国家研究制定防盲治盲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组织与管理

国际狮子会港澳303区狮子会卢峰狮子分会、香港太平洋狮子分会对口支援宁夏。

自治区成立“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领导小组

组长:郑歌平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自治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副主任

副组长:曾庆民自治区残联理事长、自治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窦文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

吕福元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

成员:吴敬祝自治区卫生厅医政处处长

孔宗雪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

李社保自治区残联康复处处长

刘忠林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福利处处长

尤学梅自治区财政厅社保处副处长

崔跃武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

钟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院长

姚成立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罗涛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李明吴忠市人民医院院长

赵月英固原市人民医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两个“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办公室,由自治区残联康复处、自治区卫生厅医政处按各自任务承担日常工作。

自治区残联项目办公室负责白内障复明手术、组派医疗队、眼保健教育与公众宣传任务;自治区卫生厅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员培训、援建医院眼科、眼病防治数据库及防盲治盲政策研究任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应成立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领导小组及项目办公室,负责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分解下达任务指标,落实专项经费,组织实施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

四、主要措施

(一)白内障复明手术

自治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二期计划项目办公室按年度将白内障复明任务下达各市(任务分解表见附件2),各定点医院、项目援建医院及有手术能力的医院要为有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有一例做一例。

残联项目办重点组织好无医疗保险的白内障患者及自费的特因患者就地、就近接受复明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不低于80%。

自治区级及解放军第五医院复明机构每年至少完成350例复明手术,市、县级复明机构每年至少完成100例复明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不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编办关于公立医院实行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编办关于公立医 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宁政办发[2017]149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17.08.14 【实施日期】2017.08.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编办关于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意见的 通知 (宁政办发〔2017〕14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治区编办《关于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的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的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8月14日

附件: 关于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的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中央编办关于地方事业编制挖潜创新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编办发〔2017〕56号)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医改试点工作意见〉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党办〔2016〕57号)要求,现就在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医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根据国家关于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按照“总量控制、备案管理”的原则,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机制,实行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人事管理联动机制,强化公益属性,落实财政补助改革政策,激发公立医院活力,为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提供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转变方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装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装饰工程评选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宁建[建]发[2007]5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厅 【发布日期】2007.01.12 【实施日期】2007.01.12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通知(2011修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装饰工程评选办法》 的通知 (宁建(建)发[2007]5号) 各市、县建设局,各建设(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站: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推动我区建筑装饰工程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依据《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装饰工程评选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装饰工程评选办法 二○○七年一月十二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装饰工程 评选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推动我区建筑装饰工程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依据《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公共建筑装饰工程,与建筑室内外装饰密切相关的室外园林、景观与环境的装饰工程等。 第三条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装饰工程(以下简称优质装饰工程)的评选工作由宁夏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协会组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自愿申报,经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专业部门择优推荐。获奖单位分主要承建单位和主要参建单位。 第四条优质装饰工程每年评选一次,获奖工程数额为6个。对其中成绩突出的2项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区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区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 的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宁政发[2017]89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17.12.03 【实施日期】2017.12.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区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 (宁政发〔2017〕8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的安排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有关规定,现就开展全区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开展全区第三次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区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

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举措;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基本前提。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全区第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支持我区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支持我区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优秀本科生研究生的通知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宁教外办[2016]22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6.02.29 【实施日期】2016.02.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支持我区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优秀本科生研究生 的通知 (宁教外办〔2016〕22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和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优秀人才,现就支持我区高校与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鼓励和支持我区高校与国外高校实施校际间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形式的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2016年计划安排500万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学生赴国外学习。

二、专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资助赴国外项目学生缴纳的学费,其中半学年项目学生资助4万元,一学年项目学生资助7万元,如有剩余可用于学生的国际旅费补助。学生在外其余费用由学校和学生按比例分担,学校分担比例不低于50%。 三、项目支持经费由学校按照与国外高校签署的学生联合培养协议和方案进行申报,并填写项目资助申报书。自治区教育厅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定资助项目的立项。 四、项目立项后支持经费由教育厅拨付学校,学校统一交付国外合作高校。项目学校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并接受教育厅对支持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五、2016年各学校项目申报截至时间3月25日,申报材料应包括项目申报书、与国外签署的合作协议、学生联合培养方案、项目管理办法、项目学生选拔办法等。2016年立项项目学生最迟于2017年1月底前派出。 阿拉伯语专业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另行安排。 附件:宁夏高校与国外高校学生联合培养项目申报书 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 2016年2月29日附件 宁夏高等学校学生赴国外联合培养 项目申报书 申报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全区医疗服务监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全区医 疗服务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内卫医管字[2014]235号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4.03.25 【实施日期】2014.03.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全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内卫医管字〔2014〕235号) 各盟市卫生局: 现将《2014年全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4年3月25日 2014年全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要点 2014年全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

家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自治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继续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为重点,以实施医院评审评价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工作。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医疗服务监管工作的首位,通过监管提升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药费用,改善服务体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33号)和《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12〕2787号),重点推进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申报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政府补偿力度,统筹人事、薪酬、绩效、人才培养等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建立以医疗服务、技术为核心的阶梯价格体系,引导患者实现分级诊疗。 (二)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围绕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改革要求,以补偿机制改革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明确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积极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督促落实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强化成本管理,将医院成本和费用控制纳入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 (三)研究建立分级诊疗模式。探索通过医疗集团、医联体等方式,建立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研究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试点,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和机制,增强医疗服务连续性和协调性,探索便民、可行的诊疗付费,制定常见病种入出院和转诊标准,引导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附件: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医疗机构的管理,依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医疗机构的分类为: (一)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 (二)妇幼保健院(所)、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四)卫生院: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 (五)疗养院; (六)门诊部: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 (七)诊所:诊所、卫生室(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盲人医疗按摩所; (八)村卫生室(所); (九)急救机构:急救中心、急救站; (十)临床检验中心、医学检验所、病理诊断所、医学影像诊断所、体检中心、血液透析中心;

(十一)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站; (十二)护理服务机构:护理院、护理站; (十三)其他诊疗机构。 第二章设置审批 第四条医疗机构不分类别、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服务对象,其设置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和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第五条医疗机构的设置实行分级审批。 (一)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审批设置的医疗机构包括: 张床位以上的综合医院; 张床位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疗养院、康复医院、专科疾病防治机构; 张床位以上的各类专科医院(妇儿、肿瘤、皮肤、医疗美容、精神病医院、戒毒医院、传染病医院等); 4.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台独资医院; 5.国家卫生计生委及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未明确基本标准或级别的专科医院; 6.临床检验中心、医学检验所、病理诊断所、医学影像诊断所、体检中心、血液透析中心; 7.设置含有产科、性传播疾病专业的综合或专科医疗机构; 张牙椅以上的口腔医院; 9.医疗机构名称中含有“宁夏”字样,或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划名称的“中心”,或市以上独立设置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心”,或跨地区字样的医疗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管理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廉租住房实物 配租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房屋租赁借用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日期】2010.03.25 【实施日期】2010.05.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建设局、房管局(住房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建立科学有序、行为规范、办事高效、公开透明的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管理机制,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9号),现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管理办法》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五日 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管理,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办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区范围内廉租住房的实物配租管理。 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是指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的方式。 第三条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坚持自愿申请、逐级审核、公开透明、分期轮候、定期复核、动态监管和一个家庭限定配租一套廉租住房的原则。 第四条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实行属地管理,由各市、县住房保障部门负责实施。 第二章准入和分配 第五条符合下列条件的住房保障家庭,可申请廉租住房。 (一)具有所在地城镇户籍至少1年以上; (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 (三)人均收入符合本城市规定低收入标准线以下。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考试 保留成绩人员名单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共102人) 档案号姓名合格年份810640116 孙尧 2013 811640235 闫丽云 2013 811640296 李克冕 2013 811640372 苗蕊 2013 811640392 蒋志军 2013 811640550 孙瑞琳 2013 812640004 张伟 2013 812640024 王凤 2013 812640035 张银军 2013 812640043 吴文婷 2013 812640059 李瑞霞 2013 812640069 杨军 2015 812640070 高维科 2013 812640072 李波 2013 812640079 王裕茹 2013 812640102 吴文忠 2013 812640197 于涛 2015 812640279 吕燕 2013 812640349 金建鹏 2013 812640359 林继诚 2013 812640424 王彦玲 2013 812640460 白雪亮 2013 812640467 马琰 2013 812640531 叶娟 2013 812640545 张敬军 2013 812640654 李菁 2013 812640666 杨勇伟 2013 812640705 王淑珊 2013 812640706 谢文芳 2013 812640712 车宏亮 2013 812640728 苏美丽 2013 812640757 刘丽 2013 812640828 王桂香 2013 812640836 苏万寿 2013 812640931 张志勇 2013 812640967 张羽 2013 813640016 胡磊 2013 档案号姓名合格年份813640020 王彩风 2013 813640044 裴增娟 2013 813640047 万桂林 2013 813640083 吴皓玮 2013 813640084 曹慧芳 2013 813640097 丁磊 2013 813640100 杨海军 2013 813640119 冯涛 2015 813640154 陈丽平 2013 813640160 罗娟 2013 813640165 许涛 2015 813640167 施媛 2013 813640191 侯志红 2013 813640192 刘志英 2013 813640214 王巧娟 2013 813640221 谢婷 2013 813640231 韩淑芳 2013 813640235 刘学锋 2013 813640249 伏艳红 2013 813640256 谭红娟 2015 813640261 哈俊娥 2013 813640270 李娜 2013 813640274 王丽娟 2013 813640276 李媛 2013 813640295 李宁 2013 813640302 朱玲玲 2013 813640318 王玉玲 2013 813640326 王绒 2013 813640341 李静 2013 813640349 李晓玲 2013 813640350 陈月娟 2013 813640361 刘宏刚 2013 813640364 李永刚 2013 813640389 惠军 2013 813640399 王萍 2013 813640414 王文静 2013 813640419 杨茹 2013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表彰全区普通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表彰全区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 决定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学生与助学奖学金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5.05.14 【实施日期】2015.05.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表彰全区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 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决定 各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自治区教育工委办公室、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评选表彰全区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通知》(宁教工委办[2015]20号)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全区各学校选拔推荐,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公示,决定对马天成等110名三好学生、强虎等50名优秀学生干部和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201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等21个先进班集体予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学和先进集体珍惜荣誉、加强学习实践,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希望

全区高校大学生向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学习,对标定位、比学赶超,加强理论学习、学业发展、作风养成,成为新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各高校要广泛宣传先进个人和集体的典型事迹,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唱响主旋律、弘扬新风尚,为推进我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聚集更加强大的正能量。 附件:1.全区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名单 2.全区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干部名单 3.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先进班集体名单 自治区教育工委 自治区教育厅 2015年5月14日附件1 全区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名单(110名) 1、马天成宁夏大学研究生院 2、穆旋宁夏大学研究生院 3、李璐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 4、李巨洋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5、冯嘉慧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6、于佳丽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 7、韩丹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8、黄晨宇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机构

黑龙江省医疗机构医用耗材 集中挂网阳光采购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省医用耗材采购工作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交易行为,降低虚高价格,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则 一、基本原则 (一)一个平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诚实信用; (二)分类推进、分步实施、价格联动、动态调整; (三)周期管理、全程监管、合理使用、严格处罚。 二、适用范围 参与医用耗材阳光采购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各方当事人,适用本方案。 三、采购周期 原则上为二年。 四、组织及工作机构 — 1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全省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工作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负责相应的具体工作(职责分工见附件)。各市、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地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耗材阳光采购的监督管理工作。 五、采购方式 实行政府主导,以省为单位分期分批逐步实行医用耗材阳光采购。 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有关信息、公告通过黑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以下简称采购平台,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e250972.html,)进行发布。参与阳光采购的各方当事人必须通过采购平台开展采购,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平台和统一监管。 六、采购范围 (一)医用耗材采购范围 包括高值医用耗材和普通医用耗材,依据国家有关医用耗材分类编码制定阳光采购目录,实行分类别、分批次逐步推进。 1、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挂网目录主要包括:血管介入类、神经外科、眼科材料、口腔科、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非血管介入类、电生理、起搏器类、骨科植入、其他等。 2、普通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挂网目录主要包括:注射穿刺器械、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手术室常用医用耗材、麻醉科耗材、— 2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宁夏“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宁政办发[2002]144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02.10.17 【实施日期】2002.10.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 关于宁夏“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办发[2002]14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自治区卫生厅、残联关于《宁夏“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二年十月十七日 一、背景与意义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计划自1997年7月在我区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截止2001年底累计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298例,完成总任务的109%,脱盲率达96%,人工

晶体植入率达80%;先后为12个白内障患者较集中的县(市、区)组派医疗队,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确定了9所技术水平高、手术设备先进、具有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能力的医院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定点医院;新建贺兰县、平罗县、彭阳县3所医院眼科,配备了白内障复明手术设备,使其具备了独立开展眼科手术的能力;对全区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培训50名眼科医生,使之掌握了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和诊疗知识;各地医院完成了眼病筛查工作,并对全部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白内障复明手术数据库和眼科技术资源数据库、眼疾病源数据库,能对有关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和查询,并与中残联、卫生部联网;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节日,扩大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宣传力度和社会影响;开展了“爱护我们的眼睛”预防保健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儿童正确用眼、爱眼、护眼,掌握眼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了全民防盲治盲意识。 我区4.1万盲人中,约有半数是白内障患者,另外每年新生白内障患者约1200人。许多白内障患者因经济和当地医疗条件的原因,不能复明,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为更加有效地推动防盲治盲工作,中国与国际狮子会于2002年5月正式签署协议,决定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 二、任务与目标 在第一期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管理体系、复明网络和工作机制,自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计划,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一)5年内完成100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 (二)为不能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县和边远、贫困、白内障高发地区组派医疗队,实施复明手术。 (三)培训眼科医生、辅助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师资力量和乡村医生,使其分别掌握管理技能、业务技能和防盲知识,长期为基层患者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宁建(建)字〖2008〗73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宁建(建)字〖2008〗7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区建筑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的正常施工和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道路、地下管线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筑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 本规定所称建筑深基坑工程(以下简称深基坑工程),包括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支护结构施工、地下水控制、基坑开挖、基坑监测等内容。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区房屋建筑、工业建筑及市政公用工程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自治区建设厅负责全区房屋建筑、工业建筑及市政公用工程深基坑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各市县建设局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深基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自治区安全监督管理总站具体负责全区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各市县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深基坑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或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第六条建设单位是深基坑工程建设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等单位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第七条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降低深基坑支护成本,提高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减少或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工程承发包有关管理规定,择优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单位。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在深基坑工程勘察前,对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现状,以及同期施工的相邻建设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资料及时提供给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监测单位。前期调查时,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情况,以基坑顶边线起向外基坑开挖深度2倍范围为宜。 第十条建设单位办理建设工程报建手续时,对深基坑工程项目,必须提交由岩土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深基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第十一条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召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相邻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合同条例(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3763-54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合同 条例(完整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合同条例(完整 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合同条例 (20xx年3月25日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二十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合同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xx年3月25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xx年3月25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或者形成劳动关系,适用本条例。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本条例所称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第四条订立、变更和履行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公正、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宁夏监管局关于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和推动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调解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宁夏监管局 【发布日期】2011.07.29 【实施日期】2011.07.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宁夏监管局关于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和推动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区)卫生局、司法局、各保险公司,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司法部、卫生部、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 见》(司发通〔2010〕5号)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保监会《关于推动医疗责任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医发〔2007〕204号)及2009年11月卫生部、公安部、司法部、全国综治办、中国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推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医疗风险转移与医疗纠纷调解相结合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完善医疗执业风险的社会分担机制,提高患者、医疗机构及医

务人员防御医疗风险的能力,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现就在我区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和推动医疗责任保险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区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人民群众对疾病的诊治期望值与医学技术的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医疗纠纷调解处理工作,及时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逐步完善医疗执业风险的社会分担机制。 保险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医疗责任保险是在医务人员从事与其资格相符的诊疗护理工作中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保险品种。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对于增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化解医疗风险的能力,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保障双方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医疗纠纷呈现诉求高、调解难度大、纠纷情况复杂的趋势,一些医疗纠纷甚至逐步演变为“医闹”,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引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为加强医患沟通、解决医疗纠纷开辟了新途径,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二、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要积极开展医疗纠纷领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形成科学有效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推进我区医疗行业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医疗纠纷的群众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属于医院和患者以外的第三方,具有较强的中立性。根据司法部、卫生部、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要求,组建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外进宁建筑施工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外进宁 建筑施工企业备案管理的通知 【法规类别】建筑安装施工 【发文字号】宁建发[2009]92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日期】2009.06.30 【实施日期】2009.06.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外进宁建筑施工企业备案管理的通 知 (宁建发[2009]92号) 各市、县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进入我区建筑市场的外省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增加,承揽建设工程项目逐年增多,为我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有一些外省进宁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工程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拖欠农民工资、恶意竞争、压级压价等问题。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优化我区建筑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区外进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同时为区外进宁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依据《建筑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管理条例》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

厅、发改委、经委、工商局、地税局联合出台了《区外进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办法》(宁建(建)字[2009]2号),办法中要求区外进宁建筑施工企业(以下简称进宁企业)备案时要先注册分公司,现就进一步加强进宁企业备案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要严格依据《区外进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办法》加强进宁企业(包括: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企业等建设部87号令中规定的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序列的所有建筑施工企业。下同)管理。为了更好地为区外进宁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吸引优势骨干建筑施工企业到宁夏参与工程建设,2009年7月31日前进宁的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单项工程备案或注册分公司备案,选择单项工程备案的,按原来的备案程序办理;选择注册分公司备案的,按《区外进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自2009年8月1日后进宁的建筑施工企业,一律先注册分公司后备案,持分公司备案登记证方可参加工程招投标,凡没有分公司备案登记证的,一律不得参与招投标。 二、区外进宁企业应依法经营,自觉接受当地各有关部门的管理。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把进宁企业纳入诚信管理系统进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征地补偿 标准的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征用与有偿使用 【发文字号】宁政发[2015]101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15.12.25 【实施日期】2015.12.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 (宁政发〔2015〕10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促进土地资源科学持续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公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征地补偿标准》(以下简称新征地补偿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新征地补偿标准的实施 征地补偿标准是征收集体土地的综合补偿标准,由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部分组成,不含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

循,可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适当调整补偿标准,但不得低于自治区公布的新征地补偿标准。此次公布的新征地补偿标准以耕地为基础,征收园地按所在区片耕地补偿标准执行,征收有林地按所在区片耕地补偿标准70%执行,征收新开水浇地(3年以内)按所在区片耕地补偿标准60%执行,征收人工牧草地按所在区片旱耕地补偿标准执行,征收天然牧草地、灌木林地按所在区片旱耕地补偿标准60%执行,征收未利用地按所在区片旱耕地20%执行,征收宅基地、打谷场按照所在区片耕地补偿标准执行。使用国有农(林、牧)场土地,参照相邻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标准执行。 二、切实做好新旧征地补偿标准的衔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好新征地补偿标准实施后的各项工作,防止因实施新征地补偿标准引发社会矛盾。实施征地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被征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严格履行告知、确认、听证等程序。要针对新征地补偿标准实施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工作预案,建立纠纷处理与协调机制,确保新征地补偿标准顺利衔接、平稳过渡。 三、加强新征地补偿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管 征地补偿工作政策性强、关注度高。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强化监管,各级监察、国土资源、农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审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弄虚作假和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情况和问题,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及时报告,同时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类变化、土地质量、区位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适当修订征地补偿标准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备案。 附件:宁夏回族自治区征地补偿标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5年12月25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职人员“慵懒散软”行为问责暂行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职人员"庸懒散软"行为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改进公职人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职人员,包括各级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及其所属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经授权、委托具有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第三条对公职人员"庸懒散软"行为的问责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对公职人员"庸懒散软"行为实行问责,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权责一致、公平公正、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问责行为 第五条公职人员工作平庸,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工作思路不清,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不能胜任本职,影响工作进展的; (二)不从实际出发,违背客观规律或者违反规定程序,导致决策或者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三)对职责范围内出现的重大事故、事件、案件,应对失误、处臵失当,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四)大局意识不强,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不力,贻误工作,造成损失的; (五)思想保守僵化,创新能力低,贻误发展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对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人员失察失管,或者包庇护短、有责不究、执纪不严,出现严重问题或者产生不良影响的; (七)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违规承诺,不讲诚信,虚报、谎报签约资金额度,或者跟踪落实不够,致使资金到位率低,造成恶劣影响的; (八)责任意识不强,对领导交办的工作落实不力,贻误工作,造成损失的; (九)对公开承诺的事项,无合理理由,不能按时完成的。 第六条公职人员工作琦极、懒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对上级单位或者领导交办的事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不按时限办理,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对下级请示事项不及时办理,久拖不决或者不予答复,造成后果的; (三)对分管和负责的工作敷衍了事,缺乏权极性、主动性,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0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7—2020)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各盟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内蒙古自治区辖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2015年,全区常住人口为2511.0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3%。其中,城镇人口为1514.16万人,乡村人口为996.88万人。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41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6.8%。全区常住人口较上年增加6.2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19.36万人,出生率为7.72‰;死亡人口为13.34万人,死亡率为5.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4‰。人口城镇化率60.3%。 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3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1903元,比上年增长7.4%。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4.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9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和10.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0

元,比上年增长8.5%。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179元,增长5.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08.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数1285万人。 2.医疗卫生资源现状。截止2015年,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885个。其中:医院70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42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64个;卫生人员21.2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23万人;编制床位1 3.39万张。全区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6.46人,执业(助理)医师2.55人,注册护士2.44人。全区基本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资源利用状况。2015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0025.1万人次。其中,医院4408.8万人次,占43.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270万人次,占52.6%;其他医疗机构8.6万人次,占0.1%。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66.6%,医院病床使用率73.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率41.23 %。医疗卫生机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6天,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1天。2015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3955.9万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9.8%,民营医院450万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2%。 2015年与2010年相比,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由68.44%下降到66.6%,下降1.84个百分点;医院病床使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宁夏地区实施《建设工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宁夏地区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细则的通知 【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 【发文字号】宁建办发[2009]16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日期】2009.03.17 【实施日期】2009.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宁夏地区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 范》细则的通知 (宁建办发〔2009〕16号) 各市、县(区)建设局,水利、电力、交通部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各有关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各工程造价咨询、招标代理中介机构: 为进一步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实现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建立和完善市场形成工程造价机制,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08),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三月十七日

宁夏地区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08)细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投标 第三章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调整与明确 第四章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 第五章工程量清单计价施工合同的约定与履行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在自治区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建立和完善我区市场形成工程造价机制,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以下简称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结合我区工程造价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为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 第三条自治区和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招标投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