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Saaty.T.L等人在70年代提出了一种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 分析问题的方法,称为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archy Process,简称AHP)。层 次分析法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逐层比较其间的相关因素并逐层检验比较结果 是否合理,从而为分析决策提供了较具说服力的定量依据,层次分析法的提出不仅 为处理这类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决策方法,而且也提供了一个在处理机理比较模 糊的问题时,如何通过科学分析,在系统全面分析机理及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数 学模型的范例。 一、层次分析的基本步骤
实用文档
对于因果关系较为复杂的问题也可以引进更多的层次。例如,在选购电冰箱时,如 以质量、外观、价格、品牌及信誉等为准则,也许在衡量质量优劣时又可分出若干 个不同的子准则,如制冷性能、结霜情况、耗电量大小等等。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是进行层次分析的基础,它将思维过程结构化、层次化,为进 一步分析研究创造了条件。
m a x
RI m ax n
n 1
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对n =1,…,11,,Saaty给出了RI的值,如表2所示。 表2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RI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实用文档
(3)将CI与RI作比较,定义
为aij,则xj和xi对Z的影响之比应为 定义 1 若矩阵A=(aij)n×n满足
a
ji
。1 a ij
(i)aij >0,
(ii)
a ji
1
(i, j = 1,2,…,n),
a ij
则称之为正互反矩阵(易见aii =1, i = 1,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