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战场的转折点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
- 格式:ppt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2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课标1.各大战场(苏德、太平洋、北非、第二战场)重要战役,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2.掌握开、德、雅会议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思考:从大战爆发以来,德国在哪些战役中遭到了挫折?不列颠之战1940下莫斯科战役1942初1942年7月,苏联红军准备对入侵德军反攻,11月部署完毕,开始大规模反攻。
此后,德国在“东线”迎来王小二过年。
希特勒手中举的是一张战争公报。
“东线”牙痛,让希特勒痛苦难当!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一、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1、爆发:1942、7为何德重点此地?南北交通枢纽军事工业基地侵苏德军团长威廉·霍夫曼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从11月到1943年2月,苏军转入反攻阶段。
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
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
城内废墟上的迷魂阵1942年秋天,苏联士兵在斯大林格勒攻击敌人“红色十月”工厂的废墟内苏联士兵在战斗中节日变更通知漫画上方的演出通知:“预先安排的阿道夫·希特勒的凯旋赞歌——夺取斯大林格勒,将改为演奏葬礼进行曲——安息吧,第六集团军!”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1943年2月德国官兵前进的步伐变成了排排墓碑。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
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的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毛泽东如何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⑴对苏德战场:最激烈的战役,转折点⑵对二战:转折点⑶对世界反法西斯:鼓舞了人民的斗争,巩固和发展了反法西斯联盟2. 胜利意义:中途岛中途岛1942年夏二、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美日兵力对比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舰载机美国323200日本81180700中途岛海战美日损失航空母舰巡洋舰或驱逐舰飞机人数美国11147307日本413322500中途岛海战美日对比呈现怎样情况?美国为何能获胜?太平洋战场转折点“AF”揭密中途岛海战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出现地点代号“AF”。
第3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背景形势:1942年和1943年,在欧洲、太平洋和非洲各大战场,同盟国军队同法西斯军队英勇战斗,使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转折变化。
一、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海战1、历史背景(1)1942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2/3陆军,无法发动新的进攻,寄希望于海军;(2)日本企图巩固海上优势,彻底摧毁美国舰队;2、海战经过(1)时间:1942年6月;(2)概况:日本派出一支庞大的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伏击取得巨大成功;3、美军取胜关键: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作了周密的应战布置;4、海战影响(1)日本海军主力丧失殆尽,是日本海军近一个世纪以来第一次惨败;(2)日本从此失去了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丧失了海上优势;(3)给美国赢得了一个喘息机会,有时间补充和增加太平洋舰队的力量;(4)标志着太平洋战场发生了重大转折:日军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由防御转入反攻;(5)使成为反法西斯战争中最早发生转折的战场;二、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历史背景(1)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南方战略要地;(2)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再也无力发动全面进攻;(3)德国集中兵力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以夺取苏联重要粮、油产区;(4)主要目的是包抄莫斯科;2、战役经过(1)1942年7月,德军南北夹击,大举进攻斯大林格勒;(2)1942年冬,苏军发动反攻,分割包围德军主力;(3)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3、历史意义(1)改变了苏德战场形势,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苏联由防御转入反攻;(2)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3)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4)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转变,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最重要影响)※提示:二战转折点之的以出现在苏德战场,是因为苏德战场是欧洲主战场,抗击着德国绝大部分兵力。
二战大事年表【1939年】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1939年4月,德军占领丹麦和挪威1939年5月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发起进攻,很快占领荷、比、卢三国1939年德军从法国境内攻向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被迫实施著名的敦刻尔克撤退,撤至英伦三岛【1940年】1940年9月起,英、意在北非进行拉锯战【1941年】1941年初,德国诱迫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加入三国军事同盟后,德、意分别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1941年2月,为争夺地中海并帮助意大利保住在非洲的根据地,德军参加北非作战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1941年12月7日,日军袭击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向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942年5月起,日军的战略进攻受阻,美日在珊瑚海海战,日军首次受挫1942年5月,苏、英、美曾谈判,确定应由美、英两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便从东、西、南三面打击希特勒1942年6月美日的中途岛海战,日军损失惨重,损失4艘航空母舰,在太平洋上的海军优势也很快丧失1942年7月,德军转而大举进攻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艰苦奋战160天,歼灭德军33万,这次胜利是转折点1942年8月,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标志着太平洋战争已完成转折1942年11月起,英军在阿莱曼地区的会战中大败德意军,扭转了北非战场的被动局面1942年11月末,美英联军在北非登陆,占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奠定了非洲战场胜利的基础【1943年】1943年5月,美英联军从东路和西路发起进攻。
迫使退至突尼斯境内的德意军投降,北非战事至此结束1943年7月,美英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1943年7月,苏德在库尔斯克展开空前的大会战,这是迄今规模最大的装甲战。
此战德军失败后,开始了长达20个月的撤退1943年9月,在意大利南部地区登陆,迫使意大利与美英签订停战协定,宣布投降1943年11月,盟军在太平洋上对日军发起全面反攻【1944年】1944年6月6日美英派兵在法国西北诺曼底地区登陆,并向德国进军1944年8月,美英军又在法国南部登陆1944年12月16日,为挽回败局,德军在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发起反扑,美英军与德军在阿登地区进行大会战1944年下半年起,苏军大规模追击德军,在东欧各国人民的英勇配合作战下,攻入德国本土,与此同时盟军控制了中太平洋诸岛屿【1945年】1945年3月,西线的美、英军渡过莱茵河,向德国腹地进攻1945年3月,亚洲地区盟军攻占硫黄岛和冲绳岛。
二战时间表(从1922年开始)重大事件辑录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1919年初一战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媾和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英法美操纵了和会6月28日,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签字,目的、惩罚削弱德国1920年初国际联盟成立,实际上成为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1922年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实际上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尤其是美日两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了中国东北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制定了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形成了世界大战在亚洲的策源地1933年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1935年7、8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号召在工人阶级实现团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35年10月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斗争开始1936年~1939年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人民抵抗德意法西斯侵略的斗争1936年德意形成“柏林—罗马轴心”不久,德意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议》,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1938年9月面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行为,西方大国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使得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1939年8月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4~5月法国敦克尔克大撤退1940年7~8月英国伦敦保卫战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8月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1941年10月苏联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1942年初为了抵制反法西斯的侵略,中、英、苏、美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6月美国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转折点,美国由防御转为进攻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役,二战的重要转折点,苏联由防御转为战略进攻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943年7月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1943年意大利投降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略中国的土地必须归还1943年德黑兰会议(苏美英)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苏美英)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1945年夏“波茨坦公告”以中美英三国名义促令日本投降,实际上是苏美英参加1945年8月美国投原子弹,苏联对日本宣战进行全面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九下历史13课笔记以下是九下历史第13课的笔记内容:第13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 背景:随着法西斯侵略的扩大,各国日益认识到法西斯的威胁,美、英、苏等国相继发表宣言,对法西斯进行谴责。
2. 建立过程: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3. 意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二、重要战役1. 北非战场:战役:阿拉曼战役、突尼斯战役。
结果:德意军队败退,北非战场结束。
2. 欧洲西线战场: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
结果: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处于东西夹击之中。
3. 苏德战场: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结果: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4. 太平洋战场:战役:中途岛海战、瓜岛战役。
结果:美国逐渐掌握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三、雅尔塔会议及二战结束1.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目的: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最后胜利。
主要内容:分区占领德国;建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等。
2. 二战结束(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也是一场正义战争。
它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同时,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国际社会的民主进步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一战(1914、7——1918、11)初期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日投入战争,一战爆发8月,东普鲁士战役,迫使德国东西两线作战9月,马恩河战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标志着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1915年双方重点在东线,德国未能彻底击败俄国。
转1916年折2月,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点(战场主动权开始从同盟国向协约国转移),德使用毒气弹2月,德实施“无限制潜水艇战”,美国参加二战的直接原因5月,日德兰海战,一战最大海战,英仍掌握制海权6月,索姆河战役(配合凡尔登),一战最大规模战役,英首次使用坦克。
后1917年期4月,美国宣布对德国作战,加速一战结束8月,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向同盟国宣战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俄灭亡,社会主义苏俄建立),加速一战结束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3月-7月德国四次大进攻,被协约国阻止7月协约国第一次大反攻,推进到马恩河一线9月底10月初,协约国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11月,德国柏林工人起义,威廉二世宣布退位11月11日,德国投降,一战结束1二战爆发1939年3月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实力大增4月英法苏集体安全谈判开始,但应英法缺乏诚意最终失败8月,苏德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避免两线作战,苏联赢得战备时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1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允许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前提下购买美国武器西线1940年4月,德军攻占丹麦、挪威,为确保侧翼安全5月,对荷兰、比利时发动进攻6月,对法国总攻,22日法国投降。
7月,希特勒实施侵略英国“海狮计划”,被英军粉碎,德军第一次受挫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加强军事合作扩大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美国实际放弃中立政策援助反法西斯国家。
6月22日,德国执行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二战各战场的转折点有哪些转折点二战转折点有三个。
一是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1942年,轴心国的非洲装甲军进入埃及,威胁英联邦的运输补给线。
在盟军援军还未来到的情况下,隆美尔决定对盟军进攻。
二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三是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二战各战场的转折点二战转折点有三个。
一是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1942年,轴心国的非洲装甲军进入埃及,威胁英联邦的运输补给线。
在盟军援军还未来到的情况下,隆美尔决定对盟军进攻。
阿拉曼战役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终,二战战役彻底就转了北非的战局,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占领埃及和中东的阴谋破产。
阿拉曼战役也彻底绝度了非洲专家军的攻势。
此后德意军队开始败退,直至完全被逐出非洲。
二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德军进攻莫斯科失败后,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的运输线。
德军不断增加兵力,苏军在人们的支持下,构建了四道防御围墙。
会战中,法西斯集团损失近一百五十万官兵,占了整个苏德战场兵力的四分之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是苏德战场中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苏军在这场战役后彻底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坚定了反法西斯人们的信心,大量消耗了敌人。
而法西斯集团在战场中的失败动摇了仆从国对他们的信心。
三是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日军自偷袭珍珠岛开始,先后在太平洋地区占领了诸多岛屿,几乎控制了整个太平洋西部。
日军的下一个目标便是中途岛,一来可以威逼夏威夷,二来可以诱出太平洋舰队。
可是美军在日军进攻前得到了情报,做好了防御准备。
最终美军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美日航母对比。
美军一举击败太平洋舰队,开始在太平洋战场发起了反攻。
这就是二战转折点。
二战结束时间二战结束时间以日本的投降为标志。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重要战场,日本是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最后投降的。
1945年,马尼拉收复。
不久后,中英美成功反攻缅甸。
二次世界大战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战火牵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
战争分为五大战场,即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二次世界大战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二次世界大战战役:NO.1 波兰闪击战性质:骑兵对坦克的二战揭幕战时间:1939年9月1日—10月6日地点:波兰境内对抗方:波兰VS德国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对波兰进行合围,并首次使用了威力巨大的“闪电战”作战思想。
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德波战争结束。
评论: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性在此次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战马的血肉之躯与坦克的钢铁之身的碰撞,是一种落后与先进、愚昧与文明的失衡撞击。
这一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再次昭示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睿智。
二次世界大战战役:NO.2 敦刻尔克大撤退性质:奠定胜局的“大逃亡”时间:1940年5月26日—6月4日地点:法国境内的敦刻尔克港对抗方:英法联军VS德军由于德军的连战连捷,英法联军应急其它盟国的军队被逼到了敦刻尔克港,三十多万名将士的生命岌岌可危。
26日,英国政府下令执行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计划。
在英国众多船主的冒险配合下,整个撤退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蒙哥马利率领全师分乘600辆军车,经过长途奔袭,成功跳出德军合围,组织起坚固防线,有力保障了敦刻尔克的安全。
从5月26日直到6月4日33.8万名英法及其它盟军的士兵成功渡过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
评论:准确地说,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
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将德意日法西斯最终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
二次世界大战战役:NO.3 大不列颠空战性质:空地一体战的鼻祖时间:1940年7月—1940年10月对抗双方:英空军VS德空军希特勒并没因占领了欧洲大陆而停止战争,他把魔爪又伸向大不列颠的英吉利。
二战全球大战的转折点与战略决策二战(1939-1945)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
期间,各国边境大战、技术进步与军事战术的演化、战略决策的转变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为战争的转折点与战略决策提供了关键影响。
本文将探讨二战中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以及各国在战略决策方面所做出的关键决策。
一、战略转折点1. 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最具转折性的战役之一。
此战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间,德国纳粹集团军与苏联红军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成功阻止了德军向南推进的行动,挫败了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
这场战役不仅扭转了东线战场的局势,还为苏联取得了后续反攻的先机,标志着德军在东线的势力开始逐渐衰退。
2. 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发生在1942年6月,是日本与美国海军之间的决定性战斗。
美国通过解读日本的电报情报,得知日本航空母舰将会在中途岛周边集结,因而派遣航空母舰编队前往突袭。
在这场战役中,美国航空母舰队破坏了日本航空母舰的实力,使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失去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中途岛海战标志着日本帝国的军事优势开始减弱,为盟军在太平洋地区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3.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6月发生在法国的一场重要的盟军军事行动。
盟军成功登陆并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桥头堡,打破了希特勒纳粹德国对欧洲的控制。
盟军在诺曼底地区建立的桥头堡为后续的解放行动提供了战略基础,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失败。
诺曼底登陆也是战争的转折点之一,标志着盟军主动权在欧洲的转移。
二、战略决策1. 盟军的战略决策盟军在二战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其中包括制定全球战略、决定战役的规模与时间以及选择合适的军事战术等。
例如,盟军决定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战场,采取了以空袭和陆军合作的战略,最终成功地组织了诺曼底登陆和解放欧洲的行动。
这些战略决策的成功对于战争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2. 德国的战略决策德国在二战中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决策,其中有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