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7.35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SAMCEF平台的机床整机动态特性分析机床的动态性能决定了机床的加工能力。
为分析优化机床的动态特性,研发人员在SAMCEF平台下,建立了机床的动力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同时采用LMS设备对该机床进行模态测试。
对比发现有限元计算振型与实验基本一致,计算得到的固有频率与实验得到的频率误差在16%之内,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利用该有限元模型,把所有部件作为柔性体建立动力学模型,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研究载荷作用下导向部件及结构部件的动态应力变化情况,分析结果为机床优化设计提供方向。
机床作为生产的重要工具和设备,也被称为工作母机,其动态性能与其加工性能紧密相关,并直接影响所加工零件的精度。
随着现代设计方法的广泛运用,对机床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用动态设计取代静态设计已成为机床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设计中,仅对机床部件进行动态分析无法全面反映机床的整体性能。
因此,要对机床性能进行准确的预测,必须对机床整机进行动力学分析。
伴随着计算机计算速度的飞速提升,有限元分析成为分析计算复杂结构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为机床整机的振动模态理论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利用SAMCEF动力学仿真平台和模态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机床进行有限元计算和模态实验分析,为新产品研发设计提供了参考。
一、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振动现象是机械结构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由于振动会造成结构的共振或疲劳,从而破坏结构,所以必须通过模态分析了解模型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避免在实际工况中因共振因素造成结构的损坏。
模态分析可以用来确定模型或结构的振动特性,对复杂结构进行精确的模态分析,将为评价现有结构的动态特性,诊断及预报结构系统的故障,新产品动态性能的预估及优化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机床模态实验本次试验是与LMS公司中国区技术支持工程师共同合作完成,针对VMC0540d立式加工中心进行模态实验,确定该机床的结构动力学参数,如图4所示。
同时,此次试验采用了LMS提供的测试设备及相应的分析软件:LMS SC310前端、PCB 333B30单向加速度计、激振器及功率放大器(3台)以及LMS Test Lab 9B模态测试分析软件等。
数控机床的动态特性概述李凯旋研究机床动态特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机床正向高速,大功率,高精度的方向发展,除了要求机床重量轻,成本低,使用方便和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外,对机床的加工性能要求也愈来愈高。
机床的加工性能与其动态特性紧密相关。
由于受到理论分析和测试实验手段落后的限制,传统的机床设计的主要依据是静刚度和静强度,对机床的动态特性考虑较少。
结果常常是以较大的安全系数加强机床结构。
导致机床结构尺寸和重量加大。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观机床的动态特性。
机床的动态特性的基本概念机床的动态性能是指机床运转之后振动、噪声、热变形与磨损等性能的总称。
但长期以来主要指的是机床的振动性能,即主要指机床抵抗振动的能力。
【1】⎪⎪⎪⎪⎩⎪⎪⎪⎪⎨⎧===振型)振型(一阶振型,二阶变形大小)动态柔度变形的能力。
动刚度:动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静刚度:静载荷下抵抗为临界阻尼系数为阻尼系数,阻尼比)(固有角频率固有频率(/1r r ,r/r 2/f f co co n n n n d k ωξπωω机床结构的动态特性参数主要参数包括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动刚度等。
机床的动态分析主要是研究抵抗振动的能力,包括抗振性和切削稳定性,【2】⎪⎪⎩⎪⎪⎨⎧⎪⎩⎪⎨⎧切削自激振的能力)切削稳定性(机床抵抗主要零件的固有频率阻尼特性机床的结构刚度振动的能力)抗振性(机床抵抗受迫激振力:由回转的不平衡质量作为振动系统的振动源产生的周期性简谐振动。
【1】诸乃雄,机床动态设计原理与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1-3【2】陈雪瑞,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M ] 太原: 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8.147-151主要指标外力的激励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物体的振动形态成为主振型或一阶振型。
外力的激励频率是物体固有频率二倍时,物体的振动形态为二阶振型,以此类推.......机床的动态特性基本概念抗振性的衡量标准一般用产生单位振动量所需要的激振力表示。
摘要MK9524全自动铲稍机是加工丝锥的专用机床,其动态性能对丝锥加工精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
作为全自动铲稍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砂轮主轴系统的振动同样是机床振动的主要源头之一,在磨削过程中如果主轴出现较大幅度的振动,将使得砂轮产生剧烈磨损甚至破裂,严重降低磨削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质量,缩短磨床使用寿命,故砂轮主轴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振性能,能够满足刚度、强度和加工精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铲稍机主轴系统进行动态特性测试与分析。
本文以铲稍机砂轮主轴为研究目标,从提高主轴系统性能入手,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建立主轴数学模型和主轴试验测试三者结合,对砂轮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依据铲稍机砂轮主轴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结构参数,利用solidworks建立砂轮主轴的三维模型。
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砂轮主轴进行静态特性分析,通过对主轴尾端径向变形的计算来确定砂轮主轴的静刚度。
(2)将砂轮主轴三维实体模型导入分析软件中完成砂轮主轴模型的模态分析,并得到各阶主振型和固有频率,并根据分析结果求出各阶频率相应的主轴临界转速;对其进行谐响应分析,将砂轮主轴所受力最大的法向切削力作为砂轮主轴的激振力,设定好求解频率,对其求解,得出砂轮主轴前、中和尾部的位移频响图。
(3)建立铲稍机砂轮主轴的弹性动力学模型,按照机械振动原理对砂轮主轴模型进行简化,简化为简支梁模型。
(4)构建砂轮主轴试验模态测试系统,对砂轮和主轴系统固有频率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为砂轮主轴系统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数据和优化方向。
关键词:砂轮主轴;动态特性;有限元;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Abstract:MK9524 automatic scraper is a special machine tool for processing taps. Its dynamic performance has an inseparable impact on the processing accuracy of taps. As one of the core parts of the automatic shovel machine, the vibration of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system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machine vibration. If the spindle vibrates greatly in the grinding process, it will cause severe wear and even rupture of the grinding wheel, seriously reduce the grinding accuracy and surface quality of the workpiece, and shorten the grinding machine. It is necessary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system because it has good vibration resistance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iffness, strength and machining accuracy.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grinding wheel spindle system are studied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grinding wheel spindle system, combining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establishment of spindl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spindle test. The main research work is as follows:(1)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s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of the shovel,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solidworks. 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grinding wheel spindle are analyzed by ANSYS Workbench software, and the static stiffness of grinding wheel spindle is calculated by radial deformation of spindle tail end.(2) The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 of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is imported into ANSYS Workbench software, and the mod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corresponding vibration modes of the spindle, and the critical speed of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corresponding to each order of frequency is obtained; the 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take the maximum discovered cutting force of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as the grinding wheel. The exciting force of the spindle is solved by setting the solution frequency, and the displacement frequency response diagram of the front, middle and tail of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is obtained.(3)The elastic dynamic model of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of a scraper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model is simplified to a simply supported beam model.(4)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the grinding wheel and the spindle system are tested by the experimental modal testing system.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It provides data and optimization direction for structural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design of grinding wheel spindle system.Key words:Grinding wheel spindl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al analysis; 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目录引言1.1 课题的背景、意义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呈现出愈发密切的交流合作态势,同时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No.1,2013现代数控机床日益朝着高速、高性能方向发展,高速加工可以降低切削力,改善表面粗糙度,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加工品质的有效措施。
实现数控机床高速化的条件之一就是提高主轴转速,随着机床主轴转速的提高,主轴系统的振动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对机床主轴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其临界转速和各阶固有频率,是机床主轴性能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对主轴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常用方法有有限元法和传递矩阵法。
有限元法的计算精度较高,但计算量大,计算速度慢,而传递矩阵法解法简捷,占用存储空间小,计算速度快,能计算至任意高阶临界转速,无需预知振型,易于编程,且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1]。
因此,本文采用传递矩阵法对机床主轴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为其动态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基础。
1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建立由多个连续梁和多个任意形状刚体组成的多体线性系统,梁与梁之间、梁与刚体之间、刚体与刚体之间可以是固结,也可以由各种弹性铰连相联接。
假想把系统从各联接点处将其截断,划分为一系列梁单元、刚体单元、弹簧单元等,如果分别求得了这些单元的传递矩阵,则整个系统的传递矩阵就可以通过这些单元的传递矩阵依次相乘而得到。
如将求得的刚体传递矩阵和梁单元、弹簧单元的传递矩阵依次相乘,便可得到系统总体传递矩阵。
2机床主轴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数控机床主轴系统由主轴、卡盘、轴承以及传动带轮等零件组成,在建立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时可将卡盘和传动带轮视为刚体,主轴与轴承的连接视为弹簧,而主轴根据连接和支承特性分为三段,每段均视为弹性梁,因此主轴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就可由2个刚体和3个弹性梁按一定的铰接方式组成,如图1所示。
主轴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建立后,通过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及其对应的主振型来分析主轴系统的动态性能,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可通过其自由振动获得[3]。
由此我们得到机床主轴系统前4阶固有频率,如表1所示。
机床主轴箱_机床主轴动静态特性分析项目报告机床主轴动静态特性分析机床主轴通常在高速状态下工作,因此其动静态特性必须很高,才能满足加工质量要求,因此对机床主轴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静力学分析主要是得出机床主轴的刚度,并且得出在典型加工条件下,主轴前端的最大位移,看其是否满足静态要求;动力学分析得出主轴振型以及主轴固有频率,从而判断主轴设计是否合理,并且在此基础上优化结构设计。
机床主轴的动态特性包括临界转速、主振型和固有频率等方面,这是机床主轴动态特性的主要方面。
当机床主轴的转速达到或接近临界转速时,会引起机床的共振,使机床震动加剧,加快刀具的磨损,降低加工质量,恶化加工环境。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机床主轴的临界转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及加工安全要求,主轴的最高转速应该低于临界转速的百分之七十五。
1. 机床主轴静态特性分析(1)建立模型打开proe 软件界面,建立如图(1)所示模型,并导入ansys workbench中图1 主轴模型的建立(2)添加材料属性信息机床主轴的材料为40Cr ,其相关参数见下表(1):(3)设定网格划分参数并进行网格划分制定网格尺寸为3mm, 进行网格自动划分,划分结果如图(2)图2网格划分结果(4)施加载荷以及约束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时,按照机床在典型加工工艺条件下工作进行计算,算出其在切削时的径向力,如在前面的3.2.2章节已经得出在此工况下轴的受力,在进行静态分析时,其唯一载荷为主轴前端施加的切削力的径向分量 Fr= 193.8 N。
前轴承为固定端,故只约束其X 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后轴承在轴向(X 向)存在游动。
然后进行求解,最终得出机床主轴的静力变形如图(3)所示。
图3 机床主轴静力变形云图从图(3)中可以得出,主轴前端最大变形量为Max=1.14μm ,因此主轴静刚度为: K r =代入数值得:K r =170N/μm 。
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引言:
机床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设备,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机床的核心部件之一,主
轴系统,直接影响着机床的性能和精度。
因此,研究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对于优化机床设计和提高加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床主轴系统简介
机床主轴系统是机床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由电机、轴承、刚性连接件等组成。
它承载着传递动力和负载的功能,同时具备高速运转和精确控制的要求。
二、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
1. 动态刚性
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主轴系统的变形程度。
它直接影
响着机床的切削精度和表面质量。
动态刚性的研究中,需要考虑轴承、刚性连接件的刚性和主轴的轻负载刚度。
2. 动态特征频率
机床主轴系统具有多个共振频率,它们对应着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
在机床的
实际工作中,共振频率的发生会导致机床的振动加剧,甚至发生共振破坏。
因此,研究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特征频率,是保证机床运行安全和精度的重要手段。
3. 动态不平衡
机床主轴系统在高速运转时,常常会出现动态不平衡现象。
不平衡会导致系统
振动加剧,降低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因此,研究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不平衡特性,有助于提高机床的稳定性和加工质量。
三、机床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
1.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研究机床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的常用手段。
通过在实验台上设置传感器,测量主轴系统的振动和共振频率。
同时,通过调整传动系统的参数,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参数。
2. 数值模拟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是基于有限元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对机床主轴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主轴系统的振动方程和流体流动方程,得到系统的动态特性。
3. 优化设计方法
优化设计方法是通过改变机床主轴系统的结构参数,以优化系统的动态特性。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刚性、降低共振频率、减小不平衡量等,从而提高机床的性能和精度。
四、机床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的应用和前景
1. 应用
研究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对于优化机床设计、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轴承、优化传动系统和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机床的刚性和精度,减小振动和噪音,提升机床的加工能力和稳定性。
2. 前景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机床主轴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更多地关注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如提高系统的刚性和稳定性、降低振动和噪音、减小不平衡等。
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机床的自适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结论:
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是优化机床设计和提高加工效率的关键一步。
通过研究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刚性、特征频率和不平衡特性,可以有效提升机床的性能和精度。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更加关注机床主轴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能力,为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