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腰椎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8.01 KB
- 文档页数:3
完整版)腰椎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骼麻醉;等待5分钟,确认麻醉效果良好后方可进行穿刺。
麻醉不充分扣2分麻醉用药错误扣3分麻醉后等待时间不足扣2分麻醉操作不规范扣3分穿刺:术者左手持穿刺针,右手持测压管,将测压管插入穿刺针内,穿刺点为中心,针头与皮肤成45度角,沿皮肤纹理向下推进,刺入皮下组织,穿过腰椎棘突,进入椎管,取出针芯,接上测压管,连接三通管,调整三通管方向,测压,取出测压管,注入鞘内药物。
穿刺时针头角度不正确扣2分穿刺时出现疼痛扣2分穿刺时出血扣2分穿刺时未找到椎管扣5分穿刺时误入血管扣5分操作不规范扣3分总分100分膜麻醉需要注意以下步骤:先水平进针,打一个直径约0.5cm的皮丘,再垂直骨面一直麻醉到坚硬的骨膜,并应上、下、左、右多点麻醉,以充分麻醉减少穿刺时患者的疼痛。
在穿刺点上覆盖纱布,并用右手拇指稍微用力按压以充分浸润。
在进行麻醉前,需要核对抽麻药,否则会扣2分;推麻药前需要回抽,否则会扣4分。
如果存在任何不合要求的行为,都会扣4分。
在进行腰椎穿刺时,术者需要持腰椎穿刺针(套上针芯),沿腰椎间隙垂直进针,推进4~6cm(儿童2~3cm)深度时,或感到阻力突然消失,表明针头已进入脊膜腔。
拔出针芯,脑脊液自动流出。
此时需要让病人全身放松,平静呼吸,双下肢和头部略伸展,接上压力管,可见液面缓缓上升。
如果压力明显增高,针芯则不能完全拔出,使脑脊液缓慢滴出,以防脑疝形成。
在穿刺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若病情突变,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操作,椎并协助抢救。
需要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作动力试验(亦称压颈试验)。
即于测定初压后压迫病人一侧颈静脉10秒,进行观察判断。
如果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立即上升至原来水平1倍,解除压迫后,在20秒内迅速下降至原来水平,表明蛛网膜下腔无阻塞。
如果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不上升,表明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
如果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缓慢上升,解除压迫后又缓慢下降或不下降,表明蛛网膜下腔有不完全阻塞。
腰椎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10分钟内完成,100分)考号:姓名: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实得分1操作前准备(15分)1.1术前沟通7分【评分点】1)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1分);2)自我介绍,告知病情、穿刺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消除顾虑,取得同意和配合(2分,无具体内容不得分);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血压、脉搏),排出禁忌症(2分);4)签署穿刺术知情同意书(2分)。
1.2物品准备5分【评分点】准备腰穿包、测压管(表)、消毒物品(碘伏或碘酊、酒精)、无菌手套、砂轮、麻醉药品(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抢救药品(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胶布、血压计、听诊器、手消毒凝胶、污物盘、锐器盒、污物桶,同时检查各物品的消毒状态及有效日期。
物品检查过程中每漏1项或检查方法不正确扣1分,扣完5分止。
1.3术者穿戴帽子、口罩,并洗手3分【评分点】术者戴帽子、口罩(2分);穿刺前洗手(1分,洗手不规范不给分)。
2操作步骤(60分)2.1患者体位选择6分【评分点】常选择左侧卧位,背部近床缘,背平面与床面垂直,头向胸部贴近,背部弓形向穿刺者,下肢屈曲至腹部,双手抱膝(4分);放平床头,去枕,动作轻柔,尽量减轻患者不适感。
(2分)2.2穿刺点的选择6分【评分点】充分暴露点(1分);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上的腰椎突起为第 4腰椎棘突,取此线上位或下位椎间隙,一般选取 L3-4椎间隙为穿刺点(4分);并标记穿刺点(1分)。
2.3消毒6分【评分点】用碘伏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同心圆向外消毒,不得重复,不得遗漏,消毒范围直径约15厘米,消毒3次,范围依次较前缩小。
(顺序3分、范围3分)注:用2%碘酊棉球消毒1次,待干后用 75%乙醇由内向外脱碘 2次2.4戴无菌手套4分【评分点】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
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动作熟练,无污染(4分),注意:穿长袖隔离衣时未将手套的翻折部翻回盖住衣袖口者扣1分,戴手套过程中污染,必须重新更换新的无菌手套,操作正确给3分2.5铺巾2分【评分点】正确铺洞巾,部位准确,未接触有菌部位(2分)2.6局部麻醉6分【评分点】核对麻药(名称、生产日期)(2分)抽取2%的利多卡因2-3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