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3.67 KB
- 文档页数:3
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技术指南(试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二○一四年十月前言为了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定期评估与适时修改制度,提高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基于规划中期评估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进一步规范浙江省县级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特制订本规划调整完善技术指南。
本指南由总则、规划调整完善前期工作、规划调整完善内容和成果要求等内容组成。
本指南的附录A至附录M是指南的组成部分。
本指南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并负责解释。
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适用范围 (1)二、术语和定义 (1)三、规划调整完善依据 (1)四、指导思想 (1)五、规划调整完善原则 (2)六、规划调整完善主体 (2)七、规划范围与期限 (2)第二章规划调整完善前期工作 (3)一、基数转换 (3)二、前期专题研究 (3)第三章规划调整完善主要内容 (4)一、规划目标 (4)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5)三、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5)四、生态用地保护规划 (5)五、建设用地规划 (6)六、其他用地规划 (7)七、主要专项规划 (7)八、土地用途分区 (8)九、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8)十、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8)第四章中心城区规划调整完善内容 (10)一、规划调整完善范围 (10)二、规划调整完善主要内容 (10)第五章成果要求 (12)一、规划文本 (12)二、文本调整完善说明 (12)三、规划图件 (14)四、规划成果数据库 (14)五、规划附件 (15)附录A 术语及定义 (16)附录B-1土地规划分类代码及含义表 (19)附录B-2土地规划分类与原规划分类变化对比表 (22)附录C 高等别耕地的等别范围要求 (23)附录D“三线”划定要求与技术路线 (24)附录E 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划定要求(暂定) (27)附录F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划定要求 (28)附录G 土地用途区最小分区标准规定 (29)附录H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最小分区标准规定 (29)附录I 土地用途分区、“三线”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关系表 (30)附录J 县级规划文本附表 (31)附录K 县级规划说明附表 (44)附录L 县级中心城区规划文本附表 (48)附录M 县级中心城区规划说明附表 (62)第一章总则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县级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
浙江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点(试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十月目录前言 (1)一、总则 (2)1、规划定位 (2)2、规划原则 (2)3、规划范围 (3)4、规划期限 (3)5、基础数据 (3)二、编制要求 (3)1、适用范围 (4)2、工作组织 (4)3、编制程序 (4)3.1编制方式 (4)3.2编制程序 (4)三、编制内容 (7)1、基础研究 (7)1.1基期用地底数底图 (7)1.2 规划分析与评估 (7)1.3重大问题研究 (8)1.4趋势分析与形势研判 (8)2、目标与策略 (9)2.1规划定位 (9)2.2规划目标 (9)2.3发展策略 (9)3、区域协同发展 (9)4、县域国土空间格局 (10)5、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区与控制线 (10)5.1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区 (10)5.2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区管制 (14)5.3空间控制线 (14)6、国土空间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 (15)7、支撑体系 (17)7.1综合交通体系 (17)7.2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7)7.3绿色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17)7.4安全韧性防灾减灾体系 (18)8、国土综合整治与修复 (18)8.1生态空间综合整治与修复 (18)8.2农业空间综合整治与修复 (18)8.3城镇空间综合整治与修复 (19)8.4海洋综合整治与修复 (19)9、历史文化保护 (19)10、中心城区布局优化 (19)10.1中心城区范围 (20)10.2人口与用地规模 (20)10.3空间结构及布局 (20)10.4支撑体系及安全保障 (21)10.5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2)10.6历史文化保护 (22)11、规划传导落实 (22)11.1对上位规划的落实 (22)11.2对下位规划的传导 (23)11.3对专项规划的指导 (23)11.4强制性内容 (23)12、分期实施与行动计划 (24)13、规划实施保障 (25)13.1加强计划管理 (25)13.2落实边界管控 (25)13.3健全用途管制 (25)13.4定期评估与适时修改 (26)14、数据库建设 (26)四、成果要求 (26)1、成果构成 (27)2、法定性文件 (27)2.1规划文本 (27)2.2规划图集 (27)2.3数据库 (29)2.4附件 (29)3、研究性文件 (29)3.1规划说明 (29)3.2专题报告 (29)3.3分析图集 (29)附表(县级参考) (30)附表1:规划指标体系表 (30)附表2: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区表 (31)附表3:县(市、分区)全域规划用地构成及结构调整表 (32)附表4:国土空间布局优化表 (33)4.1重要生态功能区一览表 (33)4.2自然保护地名录一览表 (34)4.3重要能源矿产保障区名录表 (34)4.4重要农业功能区一览表 (34)4.5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表 (34)4.6建设用地面积指标表 (35)4.7县(市、分区)全域城镇体系规划表 (35)4.8村庄分类指引表 (35)4.9村庄分级指引表 (36)附表5:县级以上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安排表 (36)5.1生态空间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安排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县域自然资源动态监管综合平台建设的探索—以青田县为例作者:叶金伟徐斌峰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20年第1期青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叶金伟浙江省测绘大队徐斌峰当前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开车沿线巡查是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常规做法。
但是,受地形、仪器设备、技术能力等条件制约,有些土地、矿山的违法情况往往未能及时发现、报告、制止,待接到举报、信访等线索再进行处置时,有可能已造成一定的自然资源破坏。
为及时发现、制止土地、矿山违法违规行为,青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青田县自然资源动态监管综合平台建设,构建青田县自然资源动态监管数据库,利用卫星影像、无人机航空监测、高空摄像头、移动终端APP 等技术手段,建立动态监管更新、互动机制,开展自然资源动态监管综合服务,多措并举,实现对违法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制止、早处理。
一、系统概述青田县自然资源动态监管综合平台,以人工智能、空间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为支撑,围绕自然资源监管工作中资源管理、数据调查采集、资源开发和预警监管4 个方面的核心需求,将各类规划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图层数据叠加,在实现“一张图”管理的基础上,以日常管理工作为依托,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使数据资源能够通过标准的、规范的渠道集成在同一平台下进行管理应用分析,并分别构建农转用征收、土地供地管理、土地整治、低效用地、矿产管理和任务下发等功能模块。
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专题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机制,在系统中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信息查询、相关生命周期查询等。
按照功能分层,系统采取服务与应用分离,将相互支撑、安全与标准贯穿始终。
(一)青田县自然资源动态监管综合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青田县自然资源动态监管综合平台建设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是青田县自然资源动态监管综合平台空间数据库的建设。
依据收集的资料,包括无人机航拍、基础影像背景数据以及各业务部门的资料,对数据加以标准化处理后制作青田县的各类数据图层,包括农转用图层、供地图层、垦造耕地图层、地质灾害图层、行政区域范围等空间要素层。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6.12.23•【字号】•【施行日期】2016.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各事业单位:《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已经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16年12月23日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土资源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十三五”国土资源工作“一个目标、两大战略、三场硬仗”的有力支撑。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浙江省国土资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实际,深入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切实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工作定位,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以“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和“一图六网”为抓手,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和保障能力,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目标任务。
基本建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初步满足土地资源“批、供、用、补、查”和矿产资源“勘、采、储、用、查”需求。
省厅建立了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土地供应、信访、矿产资源储量、矿业权等35类数据库,建立了“一张图”服务平台,为各类业务系统提供19类符合OGC国际标准的数据服务、10类基础空间服务和58类业务应用服务,在规划管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第33卷第6期2010年12月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G EO M A Tl C S&S PA TI A L I N FoR M A T I oN T E c H N O t oG YV01.33,N o.6D ec.,2010第二次土地调查县级数据库建设研究——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戴韫卓(浙江省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浙江杭州310007)摘要: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是各级土地调查数据汇总统计的基础,也是国土资源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通过上虞市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全过程研究,总结了具有操作性的建库技术流程。
同时,对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数据库持续更新的思路。
关键词:土地调查;县级;数据库中图分类号:TP311.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867(2010)06—0059—05R e se ar c h on C ount y L eve l L and I nvest i gat i on D a t abas e C ons t r uct i oni n t he Second N at i onal L and Sur ve y+一TaI【i ng Shangyu i n Z hej i a ng as a n E xam pl eD A I Y an—zhuo(Zhej i ang L a nd R e sourc e I n ves t i gat i on O ff i ce,H angzhou310007,C hi na)A bs t r ac t:C ount y l evel l a nd i nves t i gat i on da t abas e i s t he basi s of dat a s ta ti s ti cs of a l l l evel s l an d i nvest i gat i on,al s o t he i m por t ant basi s of t he dai l y m a n a ge m ent of l a nd a nd r es our c es w or k.T h i s paper sum m ar i zes t he t ec hni cal pr o cess and t he key l i nks of dat aba se c on—s t r uct i on,and put f or w ar d t he i dea of updat ed dat aba se by r es ear c hi ng t he pr o cess of dat aba se cons t r u ct i on i n Shangyu.K e y w or ds:l a nd i nves t i gat i on;cou nt y l evel;dat aba s e0引言土地调查数据库是根据数据库建设规程,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对土地调查数据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是调查成果统计、汇总、分析、变更管理的基础¨J,对于提高土地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加快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试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土资源部二○○二年六月为了指导和规范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根据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编制本指南。
本指南由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提出。
本指南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本指南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负责起草。
本指南委托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略)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1.1编写目的 (3)1.2适用范围 (3)1.3编写依据及参考标准 (3)1.3.1 法律、法规、政策 (3)1.3.2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与技术文件 (3)第二部分系统建设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4)2.1系统建设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4)2.1.1 人员组成和职责 (4)2.1.2 组织与管理的模式 (5)2.2系统建设工作量和投入的估算与管理 (5)2.3系统建设风险的分析与管理 (6)2.4系统开发计划的制定 (6)2.5系统建设质量的管理 (6)第三部分系统建设的步骤 (7)3.1准备与立项 (7)3.1.1 准备 (7)3.1.2 立项 (7)3.2需求分析 (8)3.2.1 工作目标 (8)3.2.2 工作内容 (8)3.2.3 方法与工具 (10)3.3系统分析与设计 (11)3.3.1 工作目标 (11)3.3.2 主要工作内容 (11)3.3.3 方法与步骤 (13)3.4系统实现 (14)3.4.1 工作目标 (14)3.4.2 主要工作内容及步骤 (14)3.5系统集成与测试 (14)3.5.1 工作目标 (14)3.5.2 主要工作内容及步骤 (14)3.6系统验收 (15)3.6.1 验收的目标 (15)3.6.2 验收的步骤 (15)3.6.3 验收的内容和方法 (15)3.7系统运行与维护 (17)3.7.1 工作目标 (17)3.7.2 组织管理 (17)3.7.3 主要工作内容 (17)3.7.4 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 (18)第四部分系统平台 (18)4.1数据传输与共享 (18)4.2软件平台选择 (19)4.3硬件平台选择 (20)第五部分系统功能 (21)5.1基本功能 (21)5.2规划管理功能 (21)5.2.1 规划辅助编制 (21)5.2.2 规划成果管理 (21)5.2.3 规划实施管理 (22)5.2.4 专题分析与查询 (29)第六部分数据库建设 (29)6.1数据库建设原则 (29)6.2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30)6.2.1 资料准备和资料预处理 (30)6.2.2 数据采集 (31)6.2.3 数据处理及建库 (35)6.2.4 数据库更新 (36)6.3数据建库报告 (36)第一部分前言1.1 编写目的为了指导和规范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按照《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总体建设方案》的部署,特编写本指南。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表达的一种信息系统。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GIS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实践,它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完整、更精确的土地资源信息,为决策和规划提供了支持,为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实践应用,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一、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数据采集与整合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数据采集与整合方面。
土地资源管理涉及众多的土地利用信息和土地资源监测信息,需要进行大量的空间数据采集和整合。
GIS可以整合不同来源的地理数据,包括遥感影像、GPS测量数据、地图地理数据库等,将这些数据整合到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形成完整的、动态实时的土地资源空间信息。
通过GIS的空间数据挖掘和空间数据集成技术,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获取土地资源信息,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空间分析和建模方面。
GIS提供了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建模功能,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揭示土地资源空间特征和规律,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GIS可以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和适宜性,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利用GIS的建模功能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和监测,预测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提前做好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和决策。
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还体现在信息共享与决策支持方面。
土地资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层级的信息共享与协同,需要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机制,以便各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土地资源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和规划。
GIS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实现多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共享、集成和交换,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
LAND &RESOURCES一、国土系统建设现状1.构筑“一张图”的国土资源空间数据框架2.分层叠加各类专题或专业数据二、国土数据业务分析(一)国土数据分析数据库数据管理平台,各个业务系支撑各类应用,国土资源数据在物统之间通过建立相应的数据接口与理层面的管理上按照空间数据和非国家“一张图”工程建设随着一张图核心数据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空间数据两类管理,并以空间数据国土资源基础信息数字化程度日益实现“一张图”核心数据的应用。
为本底,关联非空间数据。
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社会各这种模式成为当前各个市、县一级领域对国土资源基础信息的需求也国土“一张图”平台建设的主要模越来越大,对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式。
“一张图”是遥感、土地利用的要求与日俱增。
对于各级国土资根据上述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往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源管理部门来说,如何集成应用分往存在系统之间开发的平台多样标准农田、遥感监测以及基础地理散独立的国土资源信息,使其更好性,如利用MAPGIS平台、ArcGIS平等多源信息的集合,与国土资源的地为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服务,并提台、SuperMap平台,数据库平台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供网络化的社会服务,是目前迫切多样性如Oracle、SQL Server。
这导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叠加,共同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致真正实施起来存在跨平台、跨数建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资源国土“一张图”工程建设是国据库等各种问题。
同时各个系统由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不同的软件开发商开发,有些系统上查”,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一,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社会服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建立,再由各个标。
“一张图”的实现主要是将多务具有重大和全局的意义。
通过统开发商对系统进行数据接口创建依种信息有机的综合到统一的地图一部署、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然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难上,并提供这些信息的交互查询和则按照先建立核心数据库和“一张以满足“一张图”平台的应用需相应的空间分析,因此按信息特征图”框架平台为基础,围绕核心数求。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189号)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适应土地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部决定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修编试点工作。
在各地申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确定黑龙江省呼兰县等12个县(市、区)为国土资源部县级规划修编试点单位(名单见附件)。
现将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试点的目的和指导思想(一)目的开展规划修编试点的目的,是探索新形势下规划编制的思路和要求,在工作组织、规划方法和制度创新等方面作出积极有益的尝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为部署下一轮全国规划修编工作和制订有关规章、规程积累实践经验。
(二)指导思想试点工作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正确处理规划控制与市场调节、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等重大关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所创新,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