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考重点
- 格式:ppt
- 大小:174.50 KB
- 文档页数:26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一、毛概概述毛泽东思想概论(简称“毛概”)是中国共产党团结统一思想的纲领,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胜利的思想武器。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学习和理解毛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概述、基本原理以及历史实践等方面总结大学毛概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
二、毛概基本原理1. 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
理解阶级斗争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点关注以下内容:•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本质;•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毛泽东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论述对经济学理论有着重要启示。
理解以下内容是考试的重点:•生产力的概念和类型;•生产关系矛盾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生产力解放和生产关系变革。
3.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道路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于世界革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考试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和任务。
4. 人民战争理论毛泽东提出的人民战争理论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考试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人民战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经验;•人民战争理论对当代中国和世界革命的启示。
三、毛概历史实践1. 清朝时期的社会矛盾与革命经验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势力逐渐兴起。
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农民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共和国的建立;•清朝时期封建统治的衰落和革命思潮的兴起。
2.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了解以下知识点是考试的重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组织活动;•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早期农民运动;•党领导的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
实事求是4。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
毛概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毛泽东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中国化: 1.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什么是中国化?)具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答一: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结合。
答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为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3)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它是马克思李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涵?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
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已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2023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哲学概论–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矛盾统一规律的认识方法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毛泽东思想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来源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高起点、快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江苏的建设四、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2.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2.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以上是大学毛概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在备考期间可以结合教材上的详细内容进行复习,提前做好准备,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大学毛概期末复习重点一、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想结合,具体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课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二、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事求是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意义:实事求是路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①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发展②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③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3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展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①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②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热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三、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①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③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四、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一,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XX论成果是思想;第二是理论;第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四是科学发展观(第二,三,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XX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简明概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7国体是人民XX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0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社会主义初级极端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2,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XX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1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14,我国新XX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为新XX 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宫工商业.1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必须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16,新XX主义的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是实事求是1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立独立,XX,富强,和谐文明的国家.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公民.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22,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1956三大改造完成)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二,选择题1,1941年在”改造我们学习“报告中作了马克思的……2,区别新旧XX主义的是领导权问题3一切从实际出发长期处于初级阶段4奋斗目标是达到中等,富强5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共产党领导6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7提出一国两制最初是解决XX问题8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9,什么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三农问题10思想是由X少奇在党的七大中确定的11改革的首要对象是帝国主义12改造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1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4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发展15新XX主义的革命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16中华人民XX国的成立标志着进入新XX主义社会,56年改造后才进入社会主义17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18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建军思想核心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提出的是李大钊21二十一世纪目标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2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全党建设的重中之重23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基本理论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6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三.判断题1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由新XX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度社会√2社会主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4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5XX问题不同于XX和澳门问题√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体系√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造,其中一化是主体√8中国XX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9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10社会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11中国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都是要靠改革开放×是靠发展14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四.简答题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11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五章一: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的许可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的观点,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直盯计划必须做好物资。
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1)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1.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抽象谈社会主义,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共有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以季节斗争为刚取代生产力发展,更没认识到社会主义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2.从中国具体国情看,我过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更加突出,解放发展生产力问题就更重要。
3.从时代特征看,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在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只有突出发展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作用,才能自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并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
(2)突出情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1社会主义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技水平2 社会主义本质轮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三: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深化的认识,也是党实现其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打过,能不能解决号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一、毛概的基本内容回顾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二、毛概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实事求是,紧密结合具体实际;二是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三是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的理论武器。
三、毛概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探索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的结果。
在中国革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在中国革命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毛概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强调在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
这些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五、毛概对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和地位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共产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进行理论探索的结果。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是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思想武器。
六、毛概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现实意义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毛泽东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思想武器。
毛泽东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2023毛概期末考试重点
一、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思想
1.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4.综合平衡发展的理论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重要内容
1.实行农村土地改革
2.发展工业经济
3.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
4.发展农村经济合作化运动
5.加强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任务
1.加强党的建设
2.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并举
3.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发展对外经济合作
5.推进科技和文化的革命
四、文化大革命的起因、目标和实践
1.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2.批判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思想
3.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向纵深发展
4.文化大革命的实践方法和倡导
5.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五、毛泽东的核心地位和他的执政特点
1.毛泽东的核心地位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毛泽东的领导风格和执政特点
3.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和重要讲话
六、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1.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毛泽东思想对现实中国的重要指导意义
3.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力量
以上是2023毛概课程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重点内容,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