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手腕发力的奥秘(林丹、李宗伟、陶菲克示范)
- 格式:docx
- 大小:24.05 KB
- 文档页数:3
这是通常的正手握拍击球。
用小臂内旋击球时,转动支点在拍柄的下端。
比较典型的是肖杰的演示。
她提到小臂的内旋和外旋最多。
1. 2
这也是通常的正手握拍击球。
不同的是靠手腕下压。
这时的转动支点就在手腕处。
最典型的是熊国宝的演示。
这两种方法大同小异。
只是摆动球怕的方式不同而已。
2. 3
这是通常的反手击球。
靠小臂外旋击球的话,转动支点和正手一样在拍柄下端。
如果靠手腕后翻的话,同样转动支点会移到手腕处。
3. 4
大多数人会觉得反手处理球很多时候比正手细腻。
我觉得有可能无意识中,转动支点提前,靠近食指的位置。
这就缩短了力矩(转动支点和平衡点的距离),同时小指可以内扣辅助发力。
因为有两处发力点,所以击球力度的掌握就比较容易一些。
听说过手指捻动发力,也许就是这种情况。
羽球技术——羽毛球发力的关键大家应该都听到过“闪腕”、“鞭击”是羽球发力的关键, 许多人将"闪腕" 与 "鞭击"等同于用腕力。
其实"闪腕" 与 "鞭击"包含了手臂和手腕的协调动作。
对于成年业余球友,只有明白了发力的道理, 才可能将这动作做好. 业余球友掌握"闪腕", "鞭击" 技术的难点在于很少有人意识到手肘在"闪腕", "鞭击" 中的作用.下面用陈宏的一组正手动作为例说明发力的关键. 反手的原理是一样的.准备动作, 注视来球, 球拍扬起. 手肘前移, 球拍自然垂到身后. 空手试一下就可验证. 注意由于手肘猛然上抬, 球拍与最后击球时的方向几乎成180度. 这就给手腕发力(通过食指)令球拍加速旋转留下充份时间. 学过物理的都知道, 加速时间越长, 末速度越大, 球拍击球当然就越有力. 看比赛录像时留心观察专业运动员的动作细节, 会发现很多明显的手肘向前, 向上发力的动作. 尤其是在后场被动球时. 打平抽时若加上手肘向前的动作, 球速会出乎预料的快. 用空拍试一下, 注意手肘发力与手腕发力的连贯性, 不要脱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手肘发力后要尽量只用手腕才能打出轻松而有力的球. 这对原来有错误动作的人较难. 把这些点坚持到了, 你的球技会上一个不小的台阶.心象帮助你领悟羽球的发力提高你的羽球水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你的脑海里面想象正确、有效的心象动作。
心象就是指在你头脑中对各种情景的再现或创造。
无论你什么时候你想象自己完成某个动作的过程,事实上你就是在进行心象训练。
因此,当你想像自己在比赛中渐入佳境,你的所有击球入行云流水时,想像与对手进行比赛的具体情景时,你同样也是在运用心象进行训练。
使用心象的主要好处之一有就是你能够想象自己在球场上完成一些你过去难以完成的动作技能。
打羽毛球怎么运用腕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喜欢打羽毛球,除了可以健身之外,打羽毛球也是一件非常有趣味的事情。
那么打羽毛球怎么运用腕力?打羽毛球怎么运用腕力1、打羽毛球怎么运用腕力之正反手其实就手腕发力而言,反手与正手是很象的,不过反手更强调手腕暴发力击球。
很多业余球友抡胳膊发力打正手球还能对付,但到反手就行不通了。
可以说反手高远打得好不好是检验是否会正确用腕力的标准。
与正手相同的是:手腕暴发力完全由小臂挥动中肘关节锁定小臂突然止动而把放松的手腕依惯性猛然甩出而产生。
与正手不同的是反手击球后手臂没有再向球网方向挥动的动作,因为手腕发力已经完成。
打羽毛球怎么运用腕力之手腕发力动作1、胳膊曲肘台起,手在胸前停住,象作扩胸运动的起始动作,手腕放松避免僵硬(击球前的准备)。
2、小臂向身侧快速挥动直到手臂完全伸直,此时小臂的运动会由于肘关节锁定而突然停止但放松的手腕仍会继续自然向前甩动。
小臂挥动越快则停得越突然,手腕的甩动越剧烈。
这就是手腕暴发力的来源。
打羽毛球怎么运用腕力之甩腕简单地说,打羽球用腕是“甩腕子”而不是“掰腕子”。
只有这样才能把臂力(及身体其它部份的用力)有效地传到拍上而不是抵消掉。
实现说谓的“鞭击”。
就这个意义上而言,“腕力强”是个很大的误导。
实际应说成“善用腕”。
大家都知道臂力比腕力要强很多。
很多人打球时用力蹬腿扭腰,耸肩抡臂,掰腕压腕。
倒也能打出正手底线到底线的高远来。
但尽管体力不错,过一阵就不行了。
关键就在不会“甩腕子”。
尤其遇上高手,人家打高远连腰都不用动。
打羽毛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羽毛球运动之前,各部位预热拉伸幅度一定要足够的大,以避免因突然地运动压力而导致的身体受损。
在身体极为疲惫时,请停止打球,此时身体各部分的肌肉组织也已经十分疲惫了,若是此时坚持运动,则很容易受伤。
而在休息或者结束时应拿毛巾及时擦汗,避免冷气渗入关节得关节炎,同时也可以预防感冒。
在冬天结束羽毛球运动时,应及时穿上外套。
图解羽毛球发力及正确的击球姿势图解羽毛球发力及正确的击球姿势⒈引言羽毛球作为一项在全球广泛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其技巧和战术的掌握对于发挥出色的表现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羽毛球的发力技巧和正确的击球姿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关键要素。
⒉发力技巧⑴肩部和腰部发力在羽毛球击球时,肩部和腰部的发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利用这两个部位的发力,可以增加击球的力量和速度。
首先,确保肩部放松,然后用力转动腰部并同时用力挥动臂部,将力量传输到羽毛球拍上。
⑵手腕发力手腕的发力是羽毛球技巧的关键之一。
在击球的过程中,手腕的灵活性和力量的发挥可以使球的轨迹更准确和稳定。
在准备击球时,保持手腕放松,随着球的来临,用力甩动手腕,将力量传递到球拍上,同时保持拇指和食指的握力,增加球拍的稳定性。
⒊正确的击球姿势⑴准备姿势正确的准备姿势对于击球的准确性和力量的发挥至关重要。
站立稳定,脚步与肩同宽,身体放松但保持稳定。
将球拍握在手中,上臂与地面平行。
注视着球的运动轨迹,随时准备击球。
⑵收球姿势在击球前的瞬间,要确保收球姿势正确。
身体稍微向前倾斜,保持平衡。
球拍位于收腰的位置,肘部稍微弯曲。
另一只手用于保持平衡,并帮助调整身体的姿势。
⑶击球姿势在击球过程中,正确的击球姿势能够使球的出手更加准确和稳定。
将身体向前倾斜,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手腕稍微向后偏转,然后用力挥动手腕和臂部,将力量传递到球拍上。
同时,注视着球的轨迹,调整击球时机和球的击打位置。
⒋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 图解羽毛球发力的示意图- 正确的击球姿势的示意图⒌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包括:- 知识产权:指智力创造的法律权利,如版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
- 免责声明:在特定情况下,它免除法律责任,声明某些事情不受某些规则的约束。
图解羽毛球发力及正确的击球姿势嘿,各位羽毛球爱好者们,是不是每次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却总是感觉自己的击球力度不够,姿势不够帅气?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一场羽毛球发力与正确击球姿势的深度解析,让你也能在球场上“飞”起来,说不定下一个“林丹”就是你哦!一、发力篇:力量之源,在于技巧首先,咱们得明白,羽毛球的发力可不是简单的“使蛮力”。
真正的高手,往往能用最小的动作,爆发出最大的力量。
秘诀就在于——身体的协调与力量的传递!1. 腿部发力:别小看了站位的重要性,稳定的腿部支撑是发力的基础。
在准备击球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弯,保持身体重心稳定。
击球瞬间,腿部发力向上蹬起,带动身体重心前移,为手臂的挥拍提供初始动力。
2. 腰部转动:羽毛球的发力核心在于腰部的转动。
想象你的腰部是一个旋转的轴心,从腿部传来的力量通过腰部的扭转,进一步放大并传递到手臂。
记住,击球时腰部要放松,但转动要迅速有力,这样才能打出“鞭打”的效果。
3. 手臂挥拍:手臂的挥拍动作要流畅,避免僵硬。
从肩部开始,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再带动手腕。
特别是手腕的爆发力,是羽毛球击球力量的关键。
在击球瞬间,手腕要快速闪动,像弹簧一样释放能量,将球击出。
二、击球姿势篇:帅气与效率并存有了正确的发力技巧,接下来就是击球姿势的修炼了。
一个标准的击球姿势,不仅能让你的击球更加准确有力,还能让你在球场上成为最靓的仔!1. 正手高远球:这是羽毛球中最基本的击球方式之一。
站立时,身体面向球网,双脚分开,膝盖微弯。
击球时,大臂带动小臂向上挥拍,手腕在最高点闪动发力,将球以高弧度击向对方后场。
注意,击球点要尽量靠近身体的右侧前方,这样能保证击球的力量和准确性。
2. 反手高远球:反手击球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是个难题,但只要掌握了技巧,同样能打出精彩的高远球。
转身面对球网,用反手握拍(拇指和食指放在拍柄的宽面上),击球时,手臂从身体一侧向上挥拍,手腕同样要在最高点闪动发力。
记住,反手击球时,身体要适当倾斜,以便更好地控制击球方向和力量。
打羽毛球的发力技巧打羽毛球的发力技巧打羽毛球的好处还是蛮多的,对于羽毛球的打球技巧我们比较重视的应该就是发力技巧了,对于羽毛球应该如何发力呢?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打好羽毛球呢?下面就跟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打羽毛球的技巧之发力技巧吧!打羽毛球我们应该要掌握好羽毛球的发力技巧的,但是发力的时候也是要注意的。
打羽毛球的技巧之发力技巧右腿蹬转利用腿部的力量,这是身体第一次旋转加速。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旋转不是完全的水平面方向上的而是有些向左倾斜。
转髋因为腿的蹬转,再加上主动的转髋,身体的旋转速度会更快,这是第二次旋转加速。
转到髋部正对球网时,刹车,以甩动肩部。
此时,你腰部以下的身体基本上已经正对球网,而腰部以上的身体还是侧对球网的。
转肩在髋部的带动下肩膀向前转出这是第三阶段的旋转加速。
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是整个身体正对球网了,肩部转动到位后,刹车,把手臂甩起来,此时,整个手臂跟球拍的位置完全在你身上。
手臂打开,伸直先是在肩膀的带动下甩开上臂吗,这是第四阶段的加速了。
上臂到位后肘关节刹车,肘关节的突然刹车会把前臂跟球拍甩动起来,这是第五个加速环节,当前臂甩到最高点时也来个刹车,把球拍高速的甩起来。
同时,前臂内旋发力,手指握紧球拍,这是最关键的,最后一次加速。
打羽毛球的技巧之发力注意事项如果你把球拍握的最紧的瞬间刚好是你球拍击到球的瞬间,那么,恭喜你,你的发力动作就成功了。
对比起来,如果把整条线比作手臂。
那你的手腕就在阻挡摆线的手指所在的位置,发力的时候手腕只是起一个传导的作用。
它起一个变方向的作用,通过这个变向把球拍甩起来,而不是一个用力的部位。
如果你发力的时候刻意让手腕屈曲发力,这样的`话手腕就僵硬了,僵硬的关节怎么甩球拍?所以手腕刻意的用力反而会影响球拍的速度。
手腕如此,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也同样如此。
发力的部位是上下肢的肌肉,而不是关节。
羽毛球运动不受场地的限制,对设备的基本要求比较简单,只需两个球拍、一个球和一条绳索即可。
关于产生手腕爆发力的诀窍其实就手腕发力而言, 反手与正手是很象的, 不过反手更强调手腕爆发力击球. 很多业余球友靠抡胳膊发力打正手球还能对付, 但到反手就行不通了. 可以说反手高远打得好不好是检验是否会正确用腕力的标准。
与正手相同的是:手腕爆发力完全由小臂挥动中肘关节锁定小臂突然止动而把放松的手腕依惯性猛然甩出而产生。
与正手不同的是: 反手击球后手臂没有再向球网方向挥动的动作, 因为手腕发力已经完成. 曾见很多球友对练反手的一种方法不以为然. 即:背对墙而站立, 身体离墙10-15 公分, 作反手击高远球动作.这些球友问道: 离墙这么近, 怎么发力呀? 可见他们打反手也是主要靠抡胳膊发力, 所以打不远。
大家不妨空手体会一下手腕发力的动作. 1) 胳膊曲肘台起, 手在胸前停住, 象作扩胸运动的起始动作, 手腕放松避免殭硬(击球前的准备). 2) 小臂向身侧快速挥动直到手臂完全伸直, 此时小臂的运动会由于肘关节锁定而突然停止但放松的手腕仍会继续自然向前甩动. 小臂挥动越快则停得越突然, 手腕的甩动越剧烈. 这就是手腕爆发力的来源.要注意两点: 一是小臂挥动不要过猛, 否则易受伤; 二是手腕不要刻意用力以免手腕殭硬, 反而减低爆发力.作完空手动作后再拿起拍子, 作同样动作. 你会感到由于拍子的重量, 手腕向前甩动的力量大大增强.1) 准备动作, 拍柄底部对着来球, 曲肘准备发力.2)小臂挥动发力,由于手臂伸直肘关节锁定而使小臂突然停住。
此時放松的手腕由于惯性將拍头猛然甩出(即所謂的鞭.击)。
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需要腿, 腰, 肩, 大臂, 小臂, 手腕, 手指的协调发力. 本文只是着重于论述产生手腕爆发力的一些关键.误区:一问:“如果手臂的制动完全靠肘关节, 那么是否很容易受伤?毕竟手持拍挥出, 惯性还是挺大的。
希望指点,同时请回答正手杀球时的制动是否也是同样由肘关节来完成的?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回答如下:反手小臂发力至手臂伸直的过程切忌以肘关节为轴用力,这样很易受伤。
羽毛球“巧发力”秘籍教程羽毛球“巧发力”系列(一)向杨过学羽球发力很多球友都知道发力在羽毛球运动中的重要性,但是怎样有效练习才能迅速提高发力却心中没底,感觉练了很长时间的哑铃,可是手腕发出来的力还是很小,击球没有爆发力,应该怎么办呢?杨过做为金庸笔下的大侠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他的成长故事大家都也肯定如数家珍。
今天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他的成长经历,看看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
因为如果杨过也打羽毛球的话,他将是有史以来最顶尖的羽毛球球棍。
杨过的早年经历杨过在他成长早年期间不断尝试改换门庭,后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门派和师父,成为一流高手,初出江湖闯荡历经磨难,武艺也是东学一招西学一式,难入大师行列。
十三岁巧遇欧阳锋,认做父子,学了蛤蟆功,被郭靖带到桃花岛。
十四岁被送入武林第一大教—全真教,后因与师父不和,跑了出来。
十四岁杨过正式由小龙女传授古墓派各项武功,并如此过了近三年。
十八岁偶遇洪七公,并和其上了华山绝顶。
在华山之巅,欧阳锋与洪七公颠峰对决,大战三天三夜,全天下也仅他一人得见,收获自是不小,也因此初学打狗棒法。
至十八岁,杨过已是一流高手,初出江湖,便夺得武林盟主,但还是不敌李莫愁、金轮法王等人,为了对付李莫愁的拂尘还要找被黄药师逐出师门的铁匠冯默风打造一把大剪刀。
在绝情谷也因技不如人遭受许多磨难。
得剑十九岁,杨过出现武学造诣上的第一个飞跃,领悟“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境界,得助于玄铁重剑。
那年杨过身中情花剧毒,又被郭芙砍断一臂,悲苦激愤之余,机缘巧合,在神雕的引导下,找到了独孤求败的剑冢,剑冢中埋藏了独孤前辈生前使用过的四柄剑:第一柄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这柄剑青光闪闪,锋利无比。
第二柄剑,“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第三柄剑,“伸手去提第三柄剑,只提起数尺,呛琅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
原来那剑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是沉重之极,三尺多长的一把剑,重量竟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战阵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数倍。
第一个动作:手腕后伸前去挥拍将持拍手臂贴近耳侧向上伸直,手指、手腕放松握拍,仅用手腕向后伸腕引拍。
拍子尽量后倒,但手肘固定不动,然后仅凭手腕前屈内旋发力挥拍(图2A、B)。
向前挥拍时,大拇指和食指扣紧拍柄,使手腕充分前屈到一定程度后制动,体会手腕迅速而有爆发力的发力感觉。
这个动作其实就是后场最后击球瞬间的分解动作。
这项练习持续挥动20至30次后,你会感觉小臂部位肌肉非常酸胀,由此,你的手腕、小臂的羽毛球专项击球力量得到加强。
练习过程中要求手臂伸直,大臂和小臂之间在挥拍过程中不能有夹角,也不能发力。
第二个动作:小臂后倒前伸挥拍练习在第一个动作的基础上,要求练习者进一步将挥拍动作扩大到手肘小臂部位,即持拍手将手肘固定贴靠在耳侧,然后小臂充分放松外旋后倒引拍,再内旋向前发力挥动至手臂伸直位置击球,并以制动动作结束(图3A、B)。
持续重复做小臂后倒前伸挥拍20至30次练习。
要求大臂固定,不参与发力动作,仅靠小臂带动手腕发力,体会第一和第二个动作的连贯正确发力顺序。
至此,第一、第二个动作共同组成了后场球击球发力动作。
第三个动作:完整高远球挥拍练习从高远球击球前的侧身准备姿势开始(图4),从用大臂带动小臂抬肘、转体引拍至接上述描述的第二个动作,再接上述描述的第一个动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高远球挥拍击球动作,重复该动作挥拍,可持续20至25次。
要求将以上三个动作中的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做到位,大臂带动小臂、手腕和手指依次发力挥拍,发力距离短而集中。
三个挥拍动作组成一大组。
当逐一连续完成以上三个挥拍动作的练习后,应放松手臂和手腕肌肉,然后再进行第二大组(即三个小动作)的练习,每次可持续练习三至五个大组,或根据个人情况安排练习的负荷量。
这样持续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能感觉到自己能运用小臂、手腕和手指在发力打球了。
羽毛球发力练习方式的精髓有哪些发力练习方式的精髓就是,手持重拍,增出招之力,其次揣摩拍理,久而则随心所欲、举重若轻驾驭之。
羽毛球也有一定的发力练习方式以下是店铺教大家的羽毛球发力练习方式的精髓,欢迎阅读!发力练习方式的精髓一:久而则随心所欲、举重若轻驾驭之巧发力的第三个要诀就是发力要“巧”。
运用“玄铁重拍”给你带来的第三个最值得深思的地方就是“怎样更灵巧的控制它”。
羽毛球的发力过程中羽毛球发力过程依次使用肩部、肘部、腕部和手指作为支点,使羽拍产生高速的旋转。
如大臂的甩动是以肩部制动作为支点,配合前臂与手腕的运用,目的是产生一个足够的发力空间。
小臂的旋转是以肘部制动作为支点,配合手腕的运用,产生强大的扭动力矩,手腕转动以腕部为支点,如同转门把似的作左右旋转,可控制拍面、改变球路,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支点就是利用拇指(反手)或食指(正手)的顶力,随着手腕的急停那瞬间,加上后三指的屈指发力,紧握拍柄发力,使羽拍产生高速的旋转,击球那瞬间将所有力量完全传给羽毛球。
所谓“领悟发力”就是不断揣摩你的出拍动作、体会击球前的身体、肩部、手腕“放松”感觉,体会击球瞬间手指屈指或捻动发力的瞬间感觉,体会你一系列动作的衔接、力量的传递、加速、最终在很小的发力空间中怎么产生惊人的爆发力。
当杨过持木剑于海潮之中相抗,击刺之声从轻而响,从晌转轻,反复七次,终于欲轻则轻,欲响则响,终领悟“木剑胜铁剑、无剑胜有剑之法”。
当杨过“悟”通剑理后,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即无剑胜有剑之法。
羽毛球的每个技术动作、发力动作是靠重复性的练习养成习惯的。
有了正确的练习内容,练习工具和方法后,剩下的就是坚持重复性的练习了。
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你才是你自己真正的老师。
知道不等于体会到,而你体会到的比你知道的要更有用,更重要。
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在羽毛球发力成长的漫漫长路上,最聪明的做法反而就是使用笨重的工具,重复性的练习,领悟最简单的动作,你将到达很多人从未到过的地方。
前言
在写完《羽毛球正手劈球技术浅析(劈吊,劈高远,劈杀)》后,LZ就一直酝酿着这篇文章。
但是那篇文章在网上的质疑声颇多,再加上LZ实战水平确实有限,就一直拖着没有发表。
经过三年业余比赛的历练,LZ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逐渐清楚了自己的位置,心态也放宽了很多,于是乎趁年底总结放这篇文章出来供大家拍砖。
单拿手腕发力这一项来说,LZ的水平可能处于体校到省退之间(此次应该有笑声)。
动机
1. 动作一致性
相信有一定段位的球友都知道动作一致的重要性,即同一准备动作打出不同的线路。
尤其是在中前场,当我方提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停顿把对手“定住”,以破坏其启动。
2. 发力动作小
动作更加隐蔽,更具欺骗性
3. 更多的出球线路
锁定手肘后依然有多线路选择,降低被动球失误率。
基础
手指力量
手腕4个方向力量和柔韧性
小臂内外旋力量和柔韧性
小臂4个方向摆动力量
肩膀力量
定义
LZ在和一些专退教练聊天时,发现他们很喜欢将羽毛球的发力分为腰力和手腕(手指)发力,谢杏芳在解说林丹(vs李毅生)的比赛时也说,反手高远球主要是“手腕发力”。
因此,LZ把手肘以上部位的发力统称为手腕(手指)发力。
这段发力中,小臂旋转和手腕的动作决定最终出球线路,小臂摆动和手指发力辅助控制弧线。
要点
1. 回环引腕
主动击球时,手腕的预备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是一样的,以保证回环引拍时手腕能最大限度蓄力;被动击球时,手腕直接引到位击球。
2. 斜拍面吃球
要强化斜拍面击球的意识,击打同时快速裹球,球滑到甜点附近时二次发力将球甩出拍面
不要急于发力,而是先以引腕到位的动作吃球,同时观察对手。
需要大力击球时,也是先以引腕到位的动作吃球,用小臂摆动的力量将球裹实才二次发力,否则容易打呲。
3. 二次发力出球(正手)
以下只列出一些羽毛球教学视频不常见的动作,常规动作参见肖杰的教学视频。
反手动作是正手动作的镜像,请自行揣摩。
·劈
后场击球时,小臂外旋并曲腕收腕
肖杰示范 : /programs/view/zFe31Tb6mDU
·滑
小臂内旋并曲腕展腕,小臂内旋速度要快
肖杰示
范 : /v_show/id_XMjQ5ODAwNDQ=.html?from=s1.8-1-1.2
林丹示范:
/v_show/id_XMjQ3MzY0OTUy.html?from=s1.8-1-1.2
·弹
中前场中低位击球时,小臂外旋并曲腕收腕将球平快的送到直线底线林丹示
范: /v_show/id_XMjQ3MTExMzM2.html?from=s1.8-1-1.2
·撇
中前场中高位击球时,小臂内旋并伸腕展腕将球送至网前或者腰位边线王睁茗示
范 : /v_show/id_XMjQ5ODgxMzky.html?f=5581604
·抹
通过小臂内外旋控制球贴近网带过网
李宗伟示范:
/v_show/id_XMjc2ODE4MzAw.html?from=s1.8-1-1.2
·放(收放和展放)
中前场中低位击球时,通过小臂外旋并伸腕收腕将球放到网前边线陶菲克示范(收放):/v_show/id_XMj ...
04&from=y1.2-3.4.46
林丹示范(反手高位收
放):/v_show/id_XNzg2NjE1Mjk2.html?from=s1.8-1-1.2
·顶
中后场来球速度比较平快,身体无法到位,通过小臂内旋并曲腕展腕(与挑球动作相同)被动将球顶回对方底线
林丹示范(反手接推顶底线):
/v_show/id_XNzA5OTE2MDg0.html?f=22225774
注意事项
建议将球拍竖线拉高1~2磅,加强线的横向摩擦力
使用好一点的球,至少球头要硬而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