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2等积变形问题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64.00 KB
- 文档页数:15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2等积变形问题说课稿(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主要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其中5.4节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积变形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等积变形问题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等积变形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积变形问题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在等积变形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等积变形问题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3.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等积变形问题中的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究: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
3.讲解: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等积变形问题中的应用。
4.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和、差、倍、分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解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分析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2.通过对和、差、倍、分的量与量之间的分析以及在公式中有一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数的情况下,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重难点】重点:根据题意,寻找和、差、倍、分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据此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5.4.1 和、差、倍、分问题1.寻找和、差、倍、分问题中的等量关系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相遇、工程问题【教学目标】1.借助“线段图”分析相遇、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领会采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重难点】重点: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相遇和工程问题.难点:找等量关系.【教学过程设计】3.设未知数,列方程.解:设两人合做x h才能完成,依题意,得【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5.4.2 相遇、工程问题1.分析相遇、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2.相遇、工程问题的基本量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课时经济问题【教学目标】1.会根据增长、打折、利率等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会画线段.3.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 【重难点】重点:弄清增长、利率、打折的含义,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难点: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学小结】【板书设计】5.4.3 经济问题1.分析经济问题中的等量关系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4课时追及、方案问题【教学目标】1.会根据追及、方案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问题,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对追及、方案问题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难点:实际问题中如何建立等量关系.【教学过程设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知识框图朱国林关于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拓展教材中的概念: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 x+2=x+3是一元一次方程吗?从概念上来看,是一元一次方程,但稍作变形,就是2=3,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因此,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应该是: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并且能变形为ax=b (a ≠0,a 、b 均为常数)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也就是说,一元一次方程一定只有一个解。
关于用方程解应用题的秘诀:相关条件设未知数,剩余条件列方程考点一、判断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简单应用 考点二、关于在解方程过程中的某些变形问题,只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三、解一元一次方程考点四、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与实际生活无关的题目(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考点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题目(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将考点与相应习题联系起来考点一、判断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简单应用 1、下列等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3x=y-1B .2(1)21x x -=+C .3(x-1)= -2x-3D .3x 2-2=3E .11x x=+ 2、在方程23=-y x ,021=-+x x ,2121=x ,0322=--x x 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果06312=+--a x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 ,方程的解为 。
(特别注意)考点二、关于在解方程过程中的某些变形问题,只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已知等式523+=b a ,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253b a =- (B );6213+=+b a (C );523+=bc ac (D ).3532+=b a 2、解方程2631xx =+-,去分母,得( ) (A )133x x --= (B )633x x --= (C )633x x -+= (D )133x x -+=3、下列方程变形中,正确的是( )(A )方程1223+=-x x ,移项,得;2123+-=-x x (B )方程()1523--=-x x ,去括号,得;1523--=-x x (C )方程2332=t ,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1=t (D )方程110.20.5x x --=化成101010125x x --= 考点三、解一元一次方程(1)x x 3.15.67.05.0-=-; (2);(3)1676352212--=+--x x x ; (4)4.06.0-x 3.011.0+x .考点四、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与实际生活无关的题目(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1、方程432-=+x m x 与方程6)16(21-=-x 的解相同,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2、已知5x+3=8x -3和65a x +=37这两个方程的解是互为相反数,则a= . 3、某数的4倍减去3比这个数的一半大4,则这个数为__________.4、若与互为相反数,则的值是 .5、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的3倍,它们的和是12,那么这个两位数是 .6、写出一个以x=-21为解的一元一次方程7、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11222y y -=- 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书后答案,此方程的解是53y =-,于是很快就补好了这个常数,你能补出这个常数吗?它应是( ) A.1 B.2 C.3 D.48、已知21=x 是方程32142m x m x -=--的根,求代数式()⎪⎭⎫ ⎝⎛---+-121824412m m m 的值.★★★已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b x x +=+2301121的解为2=x ,那么关于y 的一元一次方程b y y ++=++)()(123101121的解为 . 考点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题目(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1、日历上竖列相邻的三个数,它们的和是39,则第一个数是( )A.6B.12C.13D.142、有m 辆客车及n 个人,若每辆客车乘40人,则还有10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43人,则还有1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①4010431m m +=-;②1014043n n ++=;③1014043n n --=;④4010431m m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某商店卖出两件衣服,每件60元,其中一件赚25%,另一件亏25%,那么这两件衣服卖出后,商店是 ( ) A.不赚不亏 B.赚8元 C.亏8元 D. 赚15元4、一件商品提价25%后发现销路不是很好,欲恢复原价,则应降价( ) A.40% B.20% C.25% D.15%5、小强比他叔叔小30岁,而两年前,小强的年龄是他叔叔的41,则小强的叔叔今年____________岁. 6、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的工作效率是甲的2倍,两人合做了2天未完成,剩下的工作量由乙完成,还需的天数为 ( )(A).1 天 (B)2 天 (C)3 天 (D)4天 7、小明存入100元人民币,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到期应缴纳所获利息的20%的利息税,那么小明存款到期交利息税后共得款 ( )A.106元B.102元C.111.6元D.101.6元8、银行教育储蓄的年利率如右下表:小明现正读七年级,今年7月他父母为他在银行存款30000元,以供3年后上高中使用. 要使3年后的收益最大,则小明的父母应该采用( ) (A )直接存一个3年期;(B )先存一个1年期的,1年后将利息和自动转存一个2年期; (C )先存一个1年期的,1年后将利息和自动转存两个1年期; (D )先存一个2年期的,2年后将利息和自动转存一个1年期.9、某酒店为招揽生意,对消费者实施如下优惠:凡订餐5桌以上,多于5桌的部分按定价的7折收费.小叶集团公司组织工会活动,预定了10桌,缴纳现金2550元,那么每桌定价是 元.10、某商店将彩电按成本价提高50%,然后在广告上写“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台彩电仍获利270元,那么每台彩电成本价是___________。
初一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一元一次方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存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伙儿整理了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欢迎大伙儿参考阅读!一、方程的有关概念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差不多上1(次),如此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1700+50x=1800,2(x+1.5x) =5等差不多上一元一次方程.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注: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定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第一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运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二、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1)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假如a=b,那么a±c=b±c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假如a=b,那么ac=bc;假如a =b(c≠0),那么ca=cb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四、去括号法则1.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2.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五、解方程的一样步骤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 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4. 合并(把方程化成ax = b (a≠0)形式)5.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a(b).六、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样步骤1. 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2. 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截了当设法,间接设法)3. 列:依照题意列方程.4. 解:解出所列方程.5. 检: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要练说,先练胆。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2等积变形问题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2等积变形问题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等积变形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但对实际应用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等积变形问题的解法,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等积变形问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积变形问题的解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积变形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等积变形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等积变形问题的解决。
3.小组划分: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然后,提出等积变形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几个典型的等积变形问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等积变形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等积变形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积变形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等积变形问题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等积变形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他们在学习了之前的内容后,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但是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等积变形问题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积变形问题的解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积变形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一块矩形土地,长为a米,宽为b米,现在要将其变为正方形土地,求新的正方形土地的边长。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积变形问题,即原矩形土地的面积等于新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并解出方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给出一个实际的等积变形问题,然后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等积变形问题的题目,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些关于等积变形问题的拓展问题,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他们对等积变形问题的理解。
5.4 第2课时 等积变形问题一、选择题1.将一个面积为12 cm 2的长方形纸片剪拼成一个一边长为3 cm 的三角形,则三角形中该边上的高为( )A .4 cmB .6 cmC .8 cmD .12 cm2.用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已装满水)向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0厘米,10厘米和8厘米的长方体铁盒内倒水,当铁盒内装满水时,正方体容器中水的高度下降了( )A .5厘米B .10厘米C .15厘米D .20厘米3.根据图K -33-1中给出的信息,可得正确的方程是( )图K -33-1A .π×⎝ ⎛⎭⎪⎫822x =π×⎝ ⎛⎭⎪⎫622×(x +5) B .π×⎝ ⎛⎭⎪⎫822x =π×⎝ ⎛⎭⎪⎫622×(x -5) C .π×82x =π×62×(x +5)D .π×82x =π×62×54.如图K -33-2,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内部呈圆柱形的容器,它们内部的底面积分别为80 cm 2,100 cm 2,且甲容器装满水,乙容器是空的.若将甲中的水全部倒入乙中,则乙中的水位比原先甲的水位降低了8 cm ,则甲的容积为( )图K-33-2A.1280 cm3B.2560 cm3C.3200 cm3D.4000 cm3二、填空题5.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游泳池,长50 m、宽25 m,池里原来水深为1.2 m,若用水泵向外排水,每分钟排水2.5 m3,设需x分钟排完,则可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17·宁波模拟有一玻璃密封器皿如图K-33-3①,测得其底面直径为20 cm,高为20 cm,现装有蓝色溶液若干.正放时的截面如图②,测得液面高10 cm;倒放时的截面如图③,测得液面高16 cm,则该玻璃密封器皿的总容量为________ cm3.(结果保留π)图K-33-37.一种圆筒状包装的保鲜膜如图K-33-4所示,其规格为“20 cm×60 m”,经测量这筒保鲜膜的内径、外径的长分别是3.2 cm, 4.0 cm,则这种保鲜膜的厚度约为________cm.(结果精确到0.0001 cm)图K-33-4三、解答题8.某建筑物的一整面墙要改装成玻璃墙,这面墙的面积是10 m2,安装的玻璃是长为1 m,宽为0.5 m的长方形,则需要这样的玻璃多少块?(不考虑玻璃间缝隙的面积)9.用一细绳可围成边长为7 cm的正方形,若能用此细绳改围成长比宽大2 cm的长方形,则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0.一个底面半径为4 cm,高为10 cm的圆柱形烧杯中装满水.把烧杯中的水倒入底面半径为 1 cm的圆柱形试管中,刚好倒满8个试管.则试管的高为多少?11.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8 cm,7 cm,6 cm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为5 cm的正方体铁块熔炼成一个直径为20 cm的圆柱,则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不计损耗,结果精确到0.01 cm)12.在一个底面直径为5厘米,高为18厘米的圆柱形瓶内装满水,再将瓶内的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能否完全装下?若装不下,则瓶内水面还有多高?若未能装满,则杯内水面离杯口多高?13 大李和小李要利用一面长22米的墙围成一个形状为长方形的养鸡场.如图K-33-5所示,养鸡场的一面靠墙,其他三面用竹篱笆围成,并在一侧留有1米宽的门.现有长度为54米的竹篱笆.大李计划围成的养鸡场的长比宽多7米.小李计划围成的养鸡场的长比宽多4米,请你通过计算分析,谁的方案能够实现?此时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1. C2. B3. A4. C5. 50×25×1.2=2.5x6. 1400π7. 0.00088.解:设需要这样的玻璃x 块.由题意,得0.5×1×x =10,解得x =20.答:需要这样的玻璃20块.9.解:设该长方形的长为x cm ,则宽为(x -2)cm .根据题意,得4×7=2[x +(x -2)].整理,得28=4x -4,解得x =8.8-2=6(cm ),8×6=48(cm 2).答:该长方形的面积是48 cm 2.10.解:设试管的高为x cm ,则π×42×10=8π×12×x ,解得x =20.答:试管的高为20 cm .11.解:设这个圆柱的高是x cm .根据题意,得8×7×6+53=π×(202)2×x , 解得x≈1.47.答:这个圆柱体的高约是1.47 cm.12.解:圆柱形瓶内水的体积:π×2.52×18=112.5π(厘米3).圆柱形玻璃杯可装水的体积:π×32×10=90π(厘米3).因为112.5π>90π,所以玻璃杯不能完全装下.设瓶内水面还有x厘米高,则π×2.52x=112.5π-90π,解得x=3.6.答:不能完全装下,瓶内水面还有3.6厘米高.13:由大李的方案可以设宽为x米,则长为(x+7)米,由题意得2x+(x+7)=54+1,解得x=16.因此大李设计的长为16+7=23(米),而墙的长度只有22米,故大李的设计方案不能够实现.由小李的方案可以设宽为y米,则长为(y+4)米,由题意得2y+(y+4)=54+1,解得y=17.因此小李设计的长为17+4=21(米),而墙的长度为22米,显然小李的方案能够实现.此时养鸡场的面积为17×21=357(米2).2.2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1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1.计算:(+5)-(+2)-(-3)+(-9)=(+5)+(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2.计算:(1)(-5)-(+1)-(-6)=________;(2)-7+13-6+20=________.3.2017·绍兴计算6-(+3)-(-7)+(-5)所得的结果是( )A .-7B .-9C .5D .-34.下列交换加数位置的变形,正确的是() A .-5+34-2=34-5-2B .5-3+9=3-5+9C .3-4+6-7=4-3+7-6D .-8+12-16-23=-8-16+23-125.计算:(1)(-14)+56+23-12;(2)4.7-(-8.9)-7.5+(-6);(3)0-(-6)+2-(-13)-(+8);(4)13-(+0.25)+(-34)-(-23).知识点2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单应用6.一架飞机在空中做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如下:上升4.5 km ,下降3.2 km ,上升1.1 km ,下降1.4 km.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________.7.列式计算:(1)-25与-35的和减去-415的差是多少?(2)-3.6与234的和减去一个数的差为-2,求这个数.8.小明家某月的收支情况如下:爸爸、妈妈的工资分别为8000元和6500元,水电费190元,买菜、米等花去1000元,煤气费110元,更换冰箱3000元.只看这个月,小明家是收入还是支出?如果是收入,收入多少钱?如果是支出,支出多少钱?9. 下列各式中,与3-19+5的值相等的是( )A.3+(-19)-(-5)B.-3+(-19)+(-5)C.-3+(-19)+5D.3-(+19)-(+5)10.若x wy z表示运算x+z-(y+w),则3 -5-2 -1的结果是( )A.5 B.7 C.9 D.1111.计算:1-2+3-4+5-6+…+99-100=________.12.计算:(1)(+1.75)+⎝ ⎛⎭⎪⎫-13+⎝ ⎛⎭⎪⎫+45+(+1.05)+⎝ ⎛⎭⎪⎫-23+(+2.2);(2)-2-⎝ ⎛⎭⎪⎫+712+⎝ ⎛⎭⎪⎫-715-⎝ ⎛⎭⎪⎫-14-⎝ ⎛⎭⎪⎫-13+715.13.兴华粮食中转站仓库在9月1日至9月10日的时间内运进、运出粮食情况如下(运进记做“+”,运出记做“-”):+1050吨,-500吨,+2300吨,-80吨,-150吨,-320吨,+600吨,-360吨,+500吨,-210吨.在9月1日前仓库内没有粮食.(1)求9月3日仓库内共有粮食多少吨;(2)哪一天仓库内的粮食最多?最多是多少?(3)若每吨粮食的运费(包括运进、运出)是10元,从9月1日到9月10日仓库共需付运费多少元?14.小明在电脑中设置了一个有理数的运算程序:输入数a ,加*键,再输入数b ,就可以得到运算:a *b =(a -b )-|b -a |.(1)求(-3)*2的值;(2)求(3*4)*(-5)的值.1.-2 +3 -3 2.(1)0 (2)203.C 4.A5.解:(1)(-14)+56+23-12=-14-12+56+23=-14-12+(56+23)=-34+32=34. (2)4.7-(-8.9)-7.5+(-6)=4.7+8.9-7.5-6=4.7+8.9+[-7.5+(-6)]=13.6+(-13.5)=0.1.(3)0-(-6)+2-(-13)-(+8)=6+2-(-13)-(+8)=8+13-8=13. (4)13-(+0.25)+(-34)-(-23) =13+(-14)+(-34)+23=13+23+[-14+⎝ ⎛⎭⎪⎫-34] =1+(-1)=0.6.1 km7.解:(1)[(-25)+(-35)]-(-415)=(-1)-(-415)=-1115. (2)这个数为⎝⎛⎭⎪⎫-3.6+234-(-2)=1.15. 8.解:∵爸爸、妈妈的工资分别为8000元和6500元,水电费190元,买菜、米等花去1000元,煤气费110元,更换冰箱3000元,∴8000+6500-190-1000-110-3000=10200(元),∴只看这个月,小明家是收入,收入10200元.9.A.10.C11.-5012. 解:(1)原式=(1.75+1.05)+(0.8+2.2)-⎝ ⎛⎭⎪⎫13+23=2.8+3-1=4.8.(2)原式=-2+⎝ ⎛⎭⎪⎫-712+⎝ ⎛⎭⎪⎫-715+⎝ ⎛⎭⎪⎫+14+⎝ ⎛⎭⎪⎫+13+⎝ ⎛⎭⎪⎫+715 =-2+⎣⎢⎡⎦⎥⎤⎝ ⎛⎭⎪⎫-712+⎝ ⎛⎭⎪⎫+14+⎝ ⎛⎭⎪⎫+13+ ⎣⎢⎡⎦⎥⎤⎝ ⎛⎭⎪⎫-715+⎝ ⎛⎭⎪⎫+715 =-2+0+0=-2.13.解:(1)1050-500+2300=2850(吨).答:9月3日仓库内共有粮食2850吨.(2)9月9日仓库内的粮食最多,最多是2850-80-150-320+600-360+500=3040(吨).(3)运进1050+2300+600+500=4450(吨),运出|-500-80-150-320-360-210|=1620(吨).10×(4450+1620) =10×6070=60700(元).答:从9月1日到9月10日仓库共需付运费60700元.14.解:(1)(-3)*2=(-3-2)-|2-(-3)|=-5-5=-10.(2)∵3*4=(3-4)-|4-3|=-2,(-2)*(-5)=[(-2)-(-5)]-|-5-(-2)|=0, ∴(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