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解方程之去括号与去分母(二)
- 格式:ppt
- 大小:348.50 KB
- 文档页数:12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学习目标]1、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
2、精确而娴熟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方程。
3、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找出条件中的相等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
难点:括号前是“一”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变更符号,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乘数应乘遍括号内的各项。
[学习过程][练习一]1、叙述去括号法则,化简下列各式:(1)4x+2(x-2)=;(2)12-(x÷4)=;(3)3%—7(%-1)=;(4)6(—x-4)+2x= ;2(5)2(x-4)-3(-x+l)=o**前几节学习的是不带括号的一类方程的解法,本节课是学习带有括号的方程的解法,假如去掉括号,就与前面的方程一样了,所以我们要先去括号.要去括号,就要依据去括号法则,及乘法安排律,特殊是当括号前是“一”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变号,若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全部项,不能漏乘并留意符号。
[问题1]你会解方程4文+2(工-2)=8吗?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解:去括号,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例1]解方程3x—7(x—1)=3-2(x+3)o留意:1、当括号前是“一”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变号。
2、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全部项,不能漏乘并留意符号。
解: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练习二]1、解方程:(1)2(x-2)=-(x+3) (2)2(x-4)+2x=7-(x-1)(3)-3(x-2)÷l=4x-(2x-l)2、列方程求解:(1)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3(2-幻和2(3+工)的值相等?(2)、当y取何值时,代数式2(3y+4)的值比5(2y-7)的值大3?[例2]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
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
在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解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例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此外,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2.讲解:讲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3.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中“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掌握,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作业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1)练习去括号的法则,包括括号前为正负号时的情况。
(2)练习去分母的方法,如将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分母通过乘法运算消除。
(3)对已知的等式进行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操作,形成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重点难点突破(1)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如何正确去括号。
(2)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交叉相乘消去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分母。
3. 综合应用练习设计多个含有多步操作的复合式一元一次方程题目,如将问题拆分为“去括号”、“去分母”、“解方程”等多个步骤。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梯度设计,从基础练习到综合应用练习逐步提升。
2.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认真检查答案,确保准确无误。
3.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复习和预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作业需按时提交,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完成作业的准确率、解题思路的清晰度、解题步骤的规范性等。
2. 评价方式:教师批改作业时进行评阅,并给出详细的批注和评语,指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对于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补充。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初中数学课程《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去括号和去分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的掌握。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数学课程《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中“去括号”和“去分母”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练习,学生应能熟练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部分展开。
具体包括:1. 基础练习题:包括简单的去括号运算,如通过乘法分配律去除括号,并正确处理括号内的符号变化。
2. 实际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通过这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去括号的技巧。
3. 拓展提高题:设计一些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要求学生通过去括号的方法将方程化简为更简单的形式。
4. 错误辨析题:列举学生易错的题型,指导学生如何辨别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三、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本课时作业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 独立完成:独立完成所有练习题目,不得抄袭或寻求他人帮助。
2. 准确规范:对于每一个去括号的运算步骤和结果都要准确无误,规范书写步骤。
3. 深入思考:对于拓展提高题和实际应用题,要深入思考并尝试多种解题方法。
4. 及时反馈: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应及时记录并反馈给老师或同学。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正确性:评价学生答案的正确性,看是否正确完成了所有题目。
2. 规范性:评价学生解题步骤的规范性,看是否符合规定的解题要求。
3. 思维深度:评价学生在拓展提高题和实际应用题上的思维深度和创新性。
4. 反馈情况:评价学生遇到问题时是否及时反馈并尝试解决。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完成后,老师应及时进行作业反馈,具体包括:1. 表扬优秀作业:对完成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树立榜样。
2. 指出错误并纠正:对出现错误的学生进行指导,指出错误并帮助其改正。
3. 总结共性问题: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