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知识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6
认识常见的空气与气体的性质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气体则是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了解空气与气体的性质对于我们认识自然界、改善环境质量以及保护健康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空气与气体的性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它们。
一、空气的成分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
此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水蒸气等。
这些成分的比例在不同地区和条件下有所变化,但总体上相差不大。
二、氮气的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它的密度较大,比空气略重,不易溶解于水。
氮气在常温常压下是稳定的,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被广泛用于保护易氧化物质。
三、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它是一种高度活性的物质,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反应,从而支持生命的存在。
氧气也是燃烧的重要因素,能够促进燃料与空气的反应,使其燃烧更为剧烈。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可以在水中形成碳酸。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物质,存在于大气中,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五、氩气的性质氩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它是大气中含量第三丰富的气体,主要用于充填照明灯泡和保护氧敏感设备。
六、水蒸气的性质水蒸气是水在气体状态下的形式,呈无色。
它是自然界中存在量最多的气体之一,重要的水循环和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其他常见气体的性质除了以上提到的气体,还有一些常见气体值得我们了解。
例如,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具有燃烧性;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剧毒性;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用作水处理和消毒剂。
八、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可扩散性和可溶解性等独特的物理性质。
气体在受到压力作用时会缩小体积,而在外部压力减小时则会膨胀;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使气体能够扩散;气体可溶于液体,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
九、结语通过了解常见的空气与气体的性质,我们对自然界和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燃气安全用气常识一、天然气的特性:1、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多种烃类和少量非烃类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在空气中扩散。
在供气过程中,我公司在天然气中增加了臭味剂,一旦天然气泄漏时,便于人们察觉和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2、天然气是易燃、易爆气体。
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温度达到550。
C左右时便会燃烧。
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5-15%,即天然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达到5%以上、15%以下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3、天然气热值较高,一般是人工煤气(焦炉煤气)的倍以上。
气态天然气热值以淄博天然气首站检测数据为8200-8400kcal/Nm3。
(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22000-26000kcal/m3,人工煤气的热值为3500kcal/m3,煤炭的热值不小于5000 kcal/kg。
)4、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充分燃烧后一般无有害气体,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
5、天然气还是化工原料和工业用燃料。
二、工业用户安全用气知识:1、供用气双方应根据天然气管道和设施的产权界定,分别设专人进行巡查、维护和保养各自的天然气管道和设施。
未经同意,双方均不得擅自动用对方的燃气设施。
会员限时特惠最后一天,文档免下载券特权立即送2、用户厂内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应按国家有关燃气规范进行设计和安装,天然气管道应使用流体输送钢管,焊接连接,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和管道强度、气密试验,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用气车间内应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安全巡检人员配备便携式天然气检漏仪器,经常检查车间内天然气浓度。
4、用气车间内部应具有自然(强制)通风设施,保持车间内通风良好。
大家一起交流一起事故案例:2008年3月18日,星期二,《淄博鲁中晨报》第9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公交女乘客蹊跷中毒》的文章,据报道:一女青年1月28日乘坐天然气公交车139路时呕吐,医生诊断为:急性有毒气体中毒和急性呼吸道感染,入院进行高压氧治疗;公交车司机也由头晕、恶心等不适。
常用气体及气体气瓶常识———————————————————————————————————————一、乙炔1、乙炔气体概述a.标识中文名称:乙炔英文名称:ethyne。
别名:电石气。
CAS No.:74-86-2。
EINECS号:200-816-9分子式:C2H2。
分子量:26.04密度:标准气压下1.17Kg/m3;在25摄氏度状况下,密度1.12Kg/ m3;熔点:-80.8℃沸点:-84℃b.危险性及毒性概述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急性毒性: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
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
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
人接触100 mg/m3能耐受30~60 min,接触20%时引起明显缺氧,接触30%时共济失调,在35%浓度下5 min引起意识丧失,接触含10%乙炔的空气中5h,有轻度中毒反应。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非致死性浓度该品,出现血红蛋白、网织细胞、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尸检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肝充血和脂肪浸润。
c.理化特性纯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
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
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
因此,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
为了与其它气体区别,乙炔钢瓶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橡胶气管一般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纹一般为左旋螺纹(螺母上有径向的间断沟)。
易燃易爆气体常识有哪些易燃易爆气体是指一种在接触空气时容易燃烧或爆炸的气态物质。
这些气体的存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了解易燃易爆气体的基本常识及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介绍易燃易爆气体的常见类型、主要特性、防范措施等相关知识。
易燃易爆气体的类型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有:乙炔、丙烯、氢气、一氧化碳、甲醛、甲乙酮、酒精、二氧化碳、煤气、丁烷、丙烷等。
这些气体的易燃性和爆炸性与其浓度有关,当其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一旦遇到点火源,就会爆炸或引发火灾。
易燃易爆气体的主要特性易燃易爆气体对环境中的温度、压力、湿度、灰尘、静电等因素都非常敏感,因此仔细观察和控制这些因素对于预防火灾和爆炸是非常必要的。
其中,易燃易爆气体主要具有以下特性:1.易燃性:易燃易爆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混合后,遇到点火源就会燃烧,产生大量热能和光能。
2.爆炸性:如果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在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当遇到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猛烈爆炸,导致严重的损失。
3.挥发性:易燃易爆气体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即在正常的压力和温度下,它们会迅速从液体或固体体内蒸发为气态物质。
4.弥散性:易燃易爆气体具有较高的弥散性和扩散性,一旦泄漏,很快就会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并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
5.密度小:易燃易爆气体的密度通常比空气小,在泄漏时会从高处逸出,容易聚集在低洼处,形成危险的气体浓度。
易燃易爆气体的防范措施为了防范易燃易爆气体导致的安全事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在安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在易燃易爆气体易聚集的环境内不得进行电弧、电焊等作业。
2.做好易燃易爆气体存储和处理的防范措施,要求储存环境通风、温度适宜、密封性好。
3.实行可燃气体检测,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可燃气体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掌握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实用知识和方法。
燃气安全常识培训资料燃气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在家庭和工业中都被广泛使用。
然而,使用燃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了解燃气安全常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燃气安全常识培训资料,供您参考:第一部分:燃气的基本知识1. 燃气的种类:燃气主要分为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LPG),天然气常用于城市家庭和工厂,LPG常用于偏远地区和户外使用。
2. 燃气的成分:燃气主要由甲烷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等。
3. 燃气的特点:燃气无色无味,易于燃烧,但同时也具有爆炸和中毒的风险。
第二部分:燃气安全常识1. 安装和检测- 安装燃气设备时,一定要由专业人士进行,并遵循相关安装规范和法规。
- 定期检查燃气设备和管道,确保其安全可靠,并及时修理或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
- 使用燃气设备时,要注意防火防爆措施,避免使燃气设备发生漏气、漏电等事故。
2. 使用和维护- 学会正确使用燃气设备,遵循使用手册中的操作指南和安全要求。
- 定期清洁和保养燃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不得私自更改燃气设备的结构和参数,也不得超过其额定工作压力和温度。
3. 发现漏气- 如果闻到燃气的味道或发现可能存在漏气的迹象,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停止一切使用明火或电器设备的活动。
- 不要开关电灯、手机等可以产生火花的设备。
- 打开门窗通风,尽量排除有害气体。
- 不要使用电话,以免引起火花。
- 关闭燃气阀门,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修。
- 如果发现有人中毒或受伤,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
4. 燃气爆炸预防- 避免在通风不良的地方搭建简易燃气供应设施,尽量使用正规的燃气设备和管道。
- 不要在燃气设备周围存放易燃的物品,如化学品、油漆等。
- 不要在天然气泄漏的地方使用打火机或者电器开关,以免引起爆炸。
第三部分:燃气事故应急处置1. 燃气泄漏事故- 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 关闭燃气阀门,切勿打开电器设备。
- 打开消防器材,喷洒水雾等降低燃气浓度。
- 如果燃气泄漏严重,需要紧急疏散人员,并报警求助。
气体销售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气体的种类气体是一种物质的状态,常见的气体包括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按照物质的性质,气体可分为惰性气体、活性气体、稀有气体等。
根据用途不同,气体可以分为工业气体、医用气体、特种气体等。
气体的种类繁多,每种气体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二、气体的性质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弹性、扩散性等特点。
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一定的体积,当温度或压力发生变化时,气体的体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气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扩散到周围的空间。
不同种类的气体具有不同的密度、溶解度、燃烧性等性质。
三、气体的应用气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应用:气体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包括焊接、切割、冷冻、气动输送等。
2. 医疗保健:医用气体在医疗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供氧、吸入麻醉气体、氧疗、呼吸护理等。
3. 科学研究:气体在科学实验、分析测试中被广泛应用,包括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实验室气体清洁等。
4. 食品加工:气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气调包装、气相烤箱、冷冻食品处理等。
四、气体市场需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体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需求增加: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气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医疗保健需求增加: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带动了医疗保健气体的需求增加。
3. 科学研究需求增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对气体的研究和应用,气体在科学研究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4. 食品加工需求增加: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气体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五、气体销售技巧气体销售是一个技巧性较强的工作,需要销售人员具备一定的销售技巧和知识。
以下是一些气体销售的技巧:1. 了解客户需求:了解客户的需求是成功销售的关键,销售人员需要了解客户的行业背景、生产工艺、需气量等信息,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销售方案。
化工气体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气体的基本概念1. 气体的定义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状态,其分子之间相互之间距离很大,分子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力。
气体具有较低的密度、可压缩性和可以填充空间的特点。
2. 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的物理性质包括体积、压力、温度和物质的数目。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这些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3. 气体的化学性质气体的化学性质包括其与其它物质的反应性、稳定性和易燃性等。
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二、气体的生产1. 气体的生产方式气体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空气分离法、压缩法和吸收法等;化学方法包括分解法、还原法和氧化法等。
2. 各种气体的生产工艺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的生产工艺。
例如,氧气可以通过空气分离法、压缩法和分解法等工艺生产;氮气可以通过压缩法和分解法生产;氢气可以通过水电解和天然气蒸气重整等工艺生产。
三、重要气体的性质和应用1.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二原子分子气体。
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广泛用于医疗、工业、冶金等方面。
2. 氮气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
氮气具有不易燃烧和惰性的性质,广泛用于保护气氛、制备氮气肥、氮气冷冻等方面。
3. 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
氢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制备氨、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化工产品。
4. 氩气氩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单原子气体。
氩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广泛用于气体保护焊接、光学薄膜沉积、制冷等方面。
5. 氯气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广泛用于水处理、漂白纺织品等方面。
6. 氦气氦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单原子气体。
氦气是一种重要的惰性气体,广泛用于制备惰性气氛、氦气冷却、氦气气象气球等方面。
实验室用气瓶的安全知识气瓶可以直接在实验室中获得各种气体。
气体钢瓶是储存压缩气体的特制的耐压钢瓶。
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气压表)有控制地放出气体。
由于钢瓶的内压很大(有的高达15MPa),而且有些气体易燃或有毒,所以在使用钢瓶时要注意安全。
一、常见气体的常识和安全知识:1 高压气体的类型1)压缩气体:氧、氢、氮、氩、氨、氦等。
2)溶解气体:乙炔(可溶于丙酮,加油活性炭)3)液化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丙烷、石油气等。
4)低温液化气:液态氧,液态氮,液态氩等。
2 高压气体的特性1)乙炔:无色,无嗅,(不纯净时,因混有H2S、PH3等杂质,具有大蒜臭)。
比空气轻,易燃,易爆,不要触摸火源,呼吸有麻醉作用。
2)氧化亚氮(N2O):又称笑气,无色,带芳香甜味,比空气重,助燃,有麻醉性。
3)氧:无色,无嗅,比空气略重,助燃,助呼吸,阀门和管道中无油。
4)氢: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燃,易爆,不要触摸火源。
5)氨:无色,刺鼻的气味,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6)氩: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它在高浓度下有窒息作用。
7)氦:无色、无味,不可燃气体,空气中不会发生爆炸和燃烧,但它在高浓度下有窒息作用。
8)氮:无色、无嗅,略轻于空气,难溶于水。
3 高压气体的容器和色码1)氧,氢,氩,氧化亚氮应用有机无缝钢制造钢瓶。
乙炔,丙烷可用一般焊接钢制造的钢瓶。
2)各类高压容器必须附有证明书,该证书应作为技术文件与高压容器一起保存。
a.在钢瓶肩部,用钢印打出下述标记制造厂制造日期气瓶型号工作压力气压试验压力气压测试日期和下次交付日期气体容积气瓶重量;b为了避免在使用各种钢瓶时混淆,常将钢瓶上漆上不同颜色,写明瓶内气体名称;C 应经常检验(如三年一次),试验日期前刻在气缸上,有问题的应及时更换。
中国常用高压气瓶色标清单(GB7144-1999 气瓶颜色标志):二、气瓶使用注意事项:(1)在搬动存放气瓶时,应装上防震垫圈,旋紧安全帽,以保护开关阀,防止其意外转动和减少碰撞。
天然气用气安全常识讲座一、天然气基本知识1.天然气简介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常温下为气体。
3.天然气的特点4.天然气具有环保、热值高、燃烧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工业和商业等领域。
二、天然气使用安全规定1.天然气使用需取得相关部门审批。
2.使用天然气时,要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避免形成密闭环境。
3.禁止私自拆改天然气管道和设备。
4.使用天然气时,要有人员在场看护,避免发生意外。
三、天然气设备检查与维护1.定期检查天然气管道、阀门、接头等设备,确保无破损、老化等现象。
2.定期清理燃气灶、热水器等设备,保持其良好工作状态。
3.对于老旧、损坏的设备要及时更换,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四、天然气泄漏预防与处理1.发现天然气泄漏时,要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禁止开关电器,使用电话报警。
2.天然气泄漏处理要遵循专业人员指导,严禁擅自操作。
3.在家中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能有效预防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发生。
五、天然气火灾预防与应急处理1.使用天然气时要防止产生电火花、静电等火源。
2.家中应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3.一旦发生天然气火灾,要立即关闭气源,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火源,同时报警。
4.发生火灾时,要遵循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保障人员安全。
5.做好火灾后的安全排查,防止事故扩大和再次发生。
6.学习掌握火灾应急疏散常识,一旦发生火灾能够正确应对,迅速疏散逃生。
7.火灾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或拨打120求救。
报警时要讲清火灾发生的具体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和有无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等,以便消防车能及时准确地到达火灾地点进行灭火救援。
同时要注意记录报警时间和报警人的联系方式等信息。
在消防部门赶到现场后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情况。
医用气体系统常识一、医用气体的种类和用途1 医用气体的种类医用气体是指医疗过程中使用的气体。
有的用于治疗、有的用于麻醉、有的用来驱动医疗设备和工具。
常用的有7 种气体:氧气、氮气、氧化二氮、氩气、氦气、二氧化碳和压缩空气。
医用气体系统还包括负压吸引系统和麻醉废气排放系统。
2 医用气体的性质和用途(1)氧气氧气的分子式为O2。
它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剂和助燃剂。
高浓度氧气遇到油脂会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产生高温,甚至发生燃烧、爆炸,所以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被列为乙类火灾危险物质。
然而,氧气也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医疗上用来给缺氧病人补充氧气。
直接吸入高纯氧对人体有害,长期使用的氧气浓度一般不超过30~40%。
普通病人通过湿化瓶吸氧;危重病人通过呼吸机吸氧。
氧气还用于高压仓治疗潜水病、煤气中毒以及用于药物雾化等。
(2)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分子式为N2O。
它是一种无色、好闻、有甜味的气体,人少量吸入后,面部肌肉会发生痉挛,出现笑的表情,故俗称笑气。
一氧化二氮常温下不活泼,无腐蚀性。
一氧化二氮在温度超过650℃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氧气,故有助燃作用。
在高温下,压力超过15 大气压时会引起油脂燃烧。
人少量吸入笑气后,有麻醉止痛作用,但大量吸入会使人窒息。
医疗上用笑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作麻醉剂,通过封闭方式或呼吸机给病人吸入进行麻醉。
用笑气作麻醉剂具有诱导期短、镇痛效果好、苏醒快、对呼吸和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的优点。
但它对心肌略有抑制作用,肌松不完全,全麻效能弱。
单用笑气作麻醉剂,仅适用于拔牙、骨折整复、脓肿切开、外科缝合等牙科、外科小手术。
大手术时常要与巴比妥类药物、琥珀酰胆碱、鸦片制剂、环丙烷、乙醚等联合使用,以增强效果。
(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式为CO2,俗称碳酸气。
医疗上二氧化碳用于腹腔和结肠充气,以便进行腹腔镜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此外,它还用于试验室培养细菌(厌氧菌)。
二氧化碳经加压(5.2 大气压)、降温(-56.6 ℃以下)可制成干冰。
气体知识常识比容比容是单位重量物质所占有的容积,用符号V表示,气体比容单位用m³/kg,液态比容7/kg表示。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例如:水的临界温度为374.15℃,临界压力为225.65kgf/cm²,氨的临界温度为132.4℃,临界压力为115.2kgf/cm²。
汽化和凝结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体的过程,其包括蒸发和沸腾。
凝结是汽化的逆过程,也即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汽化器就是利用汽化原理而设计的,冷凝器是利用冷凝原理设计的。
压力包围在地球表面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对地球表面或表面物体所造成的压力称为“大气压”,符号为B;直接作用于容器或物体表面的压力,称为“绝对压力”,绝对压力值以绝对真空作为起点,符号为PABS。
用压力表、真空表、U型管等仪器测出的压力叫“表压力”(又叫相对压力),“表压力”以大气压力为起点,符号为Pg。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PABS==B+Pg压力的法定单位是帕(Pa),大一些的单位是兆帕(Mpa)1Mpa=106,1标准大气压=0.1013Mpa在旧的单位制中,压力用kgf/cm²(公斤/平方厘米)作单位,1kgf/cm²=0.098Mpa。
温度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值。
绝对温度:以气体分子停止运动时的最低极限温度为起点的温度,记为T。
单位为“开(开尔文)”,符号为K。
摄氏温度:以冰的溶点为起点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符号为℃。
此外英国科学家还经常用“华氏温度”,符号为º F。
温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T(K)=t(℃)+273.16 t(º F)=1.8t(℃)+32露点露点是指气体中的水份从未饱和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的温度,当未饱和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时,有极细的露珠出现,出现露珠时的温度叫做“露点”,它表示气体中的含水量,露点越低,表示气体中的含水量约少,气体越干躁。
露点和压力有关,因此又有大气压露点(常压露点)和压力下露点之分。
大气压露点是指在大气压力下水份的凝结温度,而压力下露点是指该压力下的水份凝结温度,两者有换算关系(可查换算表),如压力0.7Mpa时压力露点为5℃,则相应的大气压(0.101Mpa)露点则为-20℃。
在气体行业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指的露点均为大气压露点。
纯度纯度是氮气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按国标氮气的纯度分为工业用氮气、纯氮和高纯氮三级,它们的纯度分别为99.5%(O2小于等于0.5%),99.99%(O2小于等于0.01%)和99.99%(O2小于等于0.001%)。
流量流量是指气体流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任一截面的气体量。
流量有两种方式来表示,即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
前者指通过管路任一截面的气体体积,后者为通过的气体质量,在气体工业中一般均采用体积流量以m³/h(或L/H)为计量单位。
因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力和湿度有关,为便于比较通常所说的体积流量是指标准状态(温度为20℃,压力为0.101Mpa,相对湿度为65%)而言,此时的流量以Nm³/h为单位,"N"即表示标准状态。
空气可压缩性空气具有可压缩性,经空气压缩机做机械功使本身体积缩小、压力提高后的空气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是一种重要动力源。
与其它能源比,它具有下列明显的特点:清晰透明、输送方便、没有特殊的有害性能,没有起火危险,不怕超负荷,能在许多不利环境下工作,空气在地面上到处都有,取之不尽。
空压机排出的压缩空气里含有很多杂质:1、水,包括水雾、水蒸气、凝结水;2、油:包括油污、油蒸气;3、各种固态物质如:锈泥、金属粉末、橡胶粉末、焦油粒及滤材、密封材料的细末等;此外还有多种有害的化学异味物质等。
压缩空气可以通过加压、降温、吸附等方法来除去其中的水蒸气。
可通过加热、过滤、机械分离等方法除去液态水份。
吸附吸附是气体中一个或多个组分在多空固体表面的选择性浓缩,被吸附的组分称作吸附介质,多孔固体称为吸附剂。
吸附剂与吸附介质的连接力是化学键,而吸附介质的解析靠升温或降低该组分在气压中分压。
另一种情况是吸附组分与固体吸附剂去化学反应时,称为化学吸附,化学吸附一般情况下不能再生。
氧的理化性质1、氧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液化后呈蓝色。
2、氧的分子量为32.0,熔点(101.325Kpa)为-218.8℃,沸点(101.325kpa)为-183.0℃,液体密度(90.18k,101.325kpa)为1141kg/m³,气体密度(0℃,101.325kpa)为1.4289kg/m³,临界温度为-118.6℃,临界压力为5043kpa。
3、氧本身不燃烧,但能助燃。
氧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元素化合发出光和热,立即燃烧。
当氧与易氧化物质反应产生的热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燃。
当空气中氧的浓度增加时火焰的温度和火焰长度增加,可燃物的着火温度下降。
氧与氢的混合气具有爆炸性。
液氧和有机物及其它易燃物质共存时,特别是在高压下,也具有爆炸的危险性。
4、氧微溶于水、酒精等。
毒性:氧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正常空气的21.0%,使一切动植物内的组成成分。
氧参与有机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是生命轰动鼻部可缺的元素之一。
但是。
正常人体制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氧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有害。
氧的分压过高会引起“氧中毒”。
在常压下,氧的浓度超过40%时,就会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
人的氧中毒主要有两种类型:(1)肺部--主要发生在氧分压为1-2个大气压,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60%左右。
开始时,胸骨后稍有不适感,伴轻咳,进而感到胸闷、胸骨后烧炙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
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2)神经型--主要发生于氧分压在3个大气压以上时,相当于吸入氧浓度80%以上。
开始多出现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跳加速、虚脱,继而出现全身强直性癫痫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如果氧的供给不足或由于体内氧的代谢过程发生障碍,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或正常利用氧,以致产生一系列变化,甚至危及生命这就是“缺氧”。
下面是不同缺氧情况下的症状和后果:安全防护:液氧用杜瓦瓶或槽车贮运。
存放时必须与可燃物隔绝,避免受热。
液氧槽车最好放在室外。
氧无腐蚀性,但是,铝合金应尽量避免使用。
有水分时,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对装置都应事先除水分。
适用的材料有不锈钢、铜、铜合金、镍、镍合金、玻璃等材料。
要避免使用碳钢和低合金钢。
对液氧科使用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合体和氟橡胶,避免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可燃材料。
如果发生火灾,有来不及转移时,对槽车要浇水冷却,以防受热爆炸以及爆炸后流出的液氧急剧助长火势。
但是浇水时,一定要避免将水直射在安全阀上,避免其冷却而失灵。
当泄露的液氧引起木材、纸张等燃烧时,如有可能,首先切断气流,制止溢漏,然后用足量的水去扑灭。
当液氧与液体燃料相遇而起火时,要按下列方法救火。
当溢漏的液氧流到大量燃料上起火时,首先要切断液体燃料源,然后进行灭火。
当液体燃料和液氧已经混合而尚未起火时,要立即切断所有火源,迅速脱离危险区,任其液氧自行蒸发。
如果是水溶性燃料,则可用水稀释,以压火势。
但是此方法对非水溶性燃料不适用,必须等液氧全部蒸发后才可用适当的灭火剂灭火。
液态氧能刺激皮肤和组织,引起冷烧伤。
从液态氧蒸发的氧气易被衣服吸收,而且遇到任何一种火源均可引起急剧地燃烧。
氧中毒治疗应及时,加强通风,改吸空气,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给予镇静、抗惊厥药物,防止肺部继发感染。
缺氧的救治,关键在于除去造成缺氧的原因和防止脑水肿。
一般应立即撤离现场,吸入氧气,宜用正压给氧,有条件时,可采用高压氧治疗。
心跳停止时,要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尽快地使患者复苏。
当皮肤接触液氧时,应立即用水冲洗,伤重者用就医诊治。
氨的理化性质氨的理化性质:1、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特殊性恶臭的无色有毒气体,比空气轻。
氨在常温下稳定,但是在高温下可分解成氢和氮。
一般在一个大气压下450-500℃时分解,如果有铁、镍等催化剂存在,可在300℃时分解。
2NH3 =3H2+N22、氨的分子量为17.031,标准状态下沸点为-33.35℃,临界温度为132.4℃,临界压力为1127Kpa,临界比容为4.130L/kg,标准状态下凝固温度为-77.7℃。
3、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见下表:它可燃物质,则更容易着火。
在氧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并生成氮和水。
4NH3+3O2=2N2+6H2O5、氨在一氧化二氮中也能发生爆炸,爆炸浓度极限为2.2%-72%。
6、氨微溶于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和乙醚。
7、液氨的蒸发潜热仅次于水而很大,0℃时为301.8Cal/g。
因此具有类似水的性质,能溶解许多物质。
其溶液也显示出许多与水溶液类似的性质。
液氨能溶解铵盐,各种金属销盐酸、碘化物、酚类和胺类。
危险性:氨和一些物质混合接触时的危险性如下表示:毒性:最高允许浓度:25ppm(18mg/m³)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入,此外,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
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喷嚏、流延、咳嗽、恶心、头痛、出汗、脸面充血、胸疼、呼吸急促、尿频、眩晕、窒息感、不安感、胃疼、闭尿等症状。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眼疼、视觉障碍。
皮肤接触后引起皮肤刺激、皮肤发红、可导致灼伤和糜烂。
慢性中毒时患者出现头痛、噩梦、食欲不振、易于激动、慢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血痰、耳鸣等。
吸入氨气的患者应立即转移到安全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咳嗽时可服可待因。
呼吸微弱或停止时立即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
并速叫医生来诊治。
皮肤接触时,立刻用水冲洗后再用肥皂水洗净,然后盖上用5%醋酸、柠檬酸、酒石酸或盐酸浸湿的敷料,也可用2%以上的硼酸水湿敷。
被液氨冻伤时,首先要适当解冻后脱下冻结的衣服。
脱衣时要注意不要扯破皮肤,特别要注意腋窝及会阴等潮湿部位。
眼睛受伤时,先用水清洗,或用0.5%-1%明矾溶液洗涤,然后滴入凡士林油或橄榄油。
剧烈疼痛时,可滴入大约1-2滴1%的奴佛卡因或滴入1滴0.5%的地卡因肾上腺素(1:1000)溶液。
安全防护:接触低浓度氨时,要戴氨用防毒口罩,接触高浓度氨时要用供气面罩。
处理水溶液时,要穿高腰胶鞋、防护眼镜、戴胶手套等。
瓶装氨要存放在室外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处,避免阳光直射,避免一切可能的撞击。
如在室外存放,一定要与其它化学药品,特别是氧化性气体、卤素及酸类隔离,设备管道要严格密封,可用肥皂水、浸过盐酸的布(遇氯生成氯化铵白烟)或靠其臭味探漏。
氨在室温或高温,水解或不水解,都腐蚀一些金属材料,所以有必要选择适当的材料,。